人教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7223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观 潮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天下奇观”的景象。 (2)掌握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背诵积累好词好句。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通过重点句子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是难点。预习要求:(1)预习生字词。(2)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1)出示“潮、浩、沸、涨”,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半包围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四、检查教学效果1简述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抽读本课生字新词。附:板书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五、检查教学效果简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六、作业书写生字词。板书设计钱塘潮天下奇观潮来前 笼罩白雾风平浪静1、观潮潮来时 声如闷雷远处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去后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预习内容: 2* 雅鲁藏布大峡谷预习要求: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 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景象。2、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4、小结。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3.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4. 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检查教学效果以提纲的形式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六、作业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板书设计 在青藏高原上位置与“珠峰”相邻马蹄形拐弯形状2*雅鲁藏狭长的深谷世界第一大峡谷布大峡谷雪山冰川景观 原始林海生物多样展望世界关注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 预习内容: 3、鸟的天堂预习要求:1、自学生字词2、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3、 鸟的天堂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特点。(2) 通过文中的一些句子,体会内容。(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促进感悟与理解。 (2)以背诵增加积累。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 了解大榕树的特点。2、 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2检查反馈。(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2检查反馈。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1)尝试有感情朗读。(2)朗读指导。(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五、检查教学效果1学生自愿背诵7、8自然段。2抽读本课生字新词。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B有感情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1置疑。(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四、检查教学效果1简述“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说说“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五、作业书写生字词。板书设计第一次(傍晚)榕树:大 美3、鸟的天堂 留恋 赞美第二次(早晨)群鸟:多 快活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预习内容: 4* 火烧云预习要求: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4* 火烧云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2)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2、过程与方法 (1)引导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2)通过读、说,感受火烧云色彩和形状的丰富。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意境、体会作者对火烧云的热情赞美。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学习课文生字词。、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生观察火烧云的插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课火烧云。、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读,感知内容、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开火车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三、精读,积累语言(一)学习课文第小节、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读第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缤纷)、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课文填空。(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四、熟读,理清脉络、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六、检查教学效果、说说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抽读本课生字词。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部分课文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指名读。评价。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二、学习第二部分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小组讨论,交流。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引读。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理解:恍恍溜溜四、总结全文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五、检查教学效果1、简述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2、朗读课文。3、说说本课的写作方法。六、作业朗读课文,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背诵。板书设计霞光 映红万物总述整体渲染天空 像着了火4*火烧云自然奇观颜色丰富多彩分述具体描写形状变化多端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预习内容: 语文园地一预习要求:1、整理你所了解的自然景观, 说给家长听听。2、你从“我的发现”中发现了什么?语文园地一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完成口语交际、写作。(2)读“我的发现”学会边读边想象。(3)积累对联。(4)学习趣味语文,读准读懂对联。2、过程与方法(1)在书、写中完成写作。(2)在积累、学习中感受汉语的奇妙。3、情感态度价值观(1)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2)学习、积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重点:1、完成口语交际、习作。2、积累语言。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完成口语交际。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学生交流(1)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2)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3)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 再次指名交流。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3、检查教学效果:简述本节课的收获。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习作指导。2、读“我的发现”学会边读边想象。3、积累对联。教学过程: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7、课外写作文。8、检查教学效果:简述本节课的收获。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作文讲评。教学过程: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5、检查教学效果:简述本节课的收获。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课间请摆放好桌凳,注意安全。预习内容: 5、古诗两首预习要求:1、自学生字词2、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