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第二课时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6717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 “感动我们的人”,这些“感动我们的人”或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或是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正是老汉在生死面前的抉择,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本文以简短的语句,频频分段的形式,简练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塑造出危急时刻果决指挥,舍己救人的老汉形象。文章题目蕴含深意,构思新颖别致,语言简练生动, 字字句句震撼人心,让人读时身临其境,读后饱含热泪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教学要求以及文本的特点,着眼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规律,本课拟定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放肆”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情感目标: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并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重点:感受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由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生字新词的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悟洪水之 “猛”,情况之“险”;初步体会课文的表达特色。第二课时主要抓住有关语句,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总结课文的表达特色。理解“桥”的含义。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说明。二、说教法。由于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好表现的年龄阶段,又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和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拉近学生、教师、文本、及作者间的距离。让学者、教者、及文中的人物同急同悲。2、启发引导法。教师精心设计研读性问题,“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让这个问题钩子深深钩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以“你有什么想问老汉的?”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让学生在研读时动脑、动手、动口、动心。3、指导朗读法。教学时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读,或默读、或自由朗读、或分组朗读,或引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精练,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4、评价激励法。适当、适度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在教学中,伴随着学生读书,交流活动采用师评、生生互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三、说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1、自主探究法。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别人无法替代的,阅读时让学生自读自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在文中圈点批注。2、联系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3、读与说写结合法。在读中想象,换位思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并及时运用。说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目的性,而读又提高了说写的水平。四、说教学程序怀着语文课应为学生下鲜活的语言,留下生动的形象,留下永恒的精神,留下习作方法的理念,本设计“以语言为载体,以读为主线,以感悟、想象为手段”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再次感受洪水迅猛 二、品词析句,感悟老汉精神三、领悟表达特色,读中学写 四、质疑释“桥”,领悟深意 上课之前让学生齐读名言,谈自己的的体会。“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生命,通过学习本文,对生命有新的感悟。】一、创设情境,再次感受洪水迅猛。(34分钟)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新课伊始,让学生听写描写洪水的词语,并用所听写的词语描述洪水,再播放洪水的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检查了学生词语的掌握和积累情况,并活用词语描述洪水,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二、品词析句,感悟老汉精神。(一)自读自悟,圈点批注。(57分钟)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7-27自然段读,边读边感受,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把感受批注在书上。【设计意图:没想到的,就是一般的人无法做到的,令人感动的。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变换了问题的形式,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指读内容为读我没想到的地方,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阅读具有个性化。】(二)交流互动,品读感悟。(1215分钟)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几个地方:1、 学生谈到“没想到,老汉是第一个来到木桥边,但他没有第一个过桥,而是留下来了。”出示句子: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教师这样引导:此时是什么时候?让学生用手比划,没腿深是在哪个位置,播放洪水的声音。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不断地逼近,走就是生,留就可能死,你有什么想问老汉吗?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梳理出 “你为什么不走?难道你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让学生联系上下回答。2、当学生谈到“面对乱轰轰的场面,老汉没有声嘶力竭地喊,而是不说话,像一座山。”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教师引导“他在想什么呢?”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老汉练习说话:面对这危急混乱的场面,我想 对于“他像一座山”是这句话中的难点,我这样引导:谁觉得老汉像座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作者觉得老汉像山一样沉稳、镇静;洪水觉得老汉像山一样不可战胜;惊慌的人们觉得老汉像山一样可以依靠;我觉得老汉像山一样伟岸,意志不可动摇;老汉觉得自己责任如山(学生说一种,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小结:是呀,老汉镇静如山,坚强如山,意志如山。洪水没腿了。他站在木桥前,他(生接读“像一座山”);洪水放肆地舔着他的腰。他仍然站在木桥前,他(生接读“像一座山”);洪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他还是站在木桥前,他(生接读“像一座山”)。3、当学生谈到“没想到老汉会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时,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样引导:此时是什么时候?让学生用手比划舔着腰,舔哪个位置,播放洪水的声音。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了,除了没想到老汉会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还有没想到什么?(1)先比较AB两句话,体会体会。A、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B、老汉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着重引导:从“突然”体会到什么?)(2)找出描写老汉凶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更换角色读句子:老师有感情地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此时再读这句话,你还有什么没想到?过渡:太令人震撼了,老汉揪出的是自己的儿子呀!把这句话里的“老汉”换成“父亲”把“一个小伙子”换成“儿子”读一读。(4)儿子质问父亲:当我们读着“父亲”“儿子”这两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时,心中的感受更不一样,这一揪,把儿子从生命线上揪到死亡的边缘,如果你是那个儿子,当你的父亲这样做,你有什么话想问你的爸爸? (5)走进老汉的心:一个个问题像一把把尖刀,刺在老汉的心里啊。大爱无言,老汉无语啊。让我们走进老汉的内心,替他回答吧:课件出示:老汉说:“孩子,我也爱你,我不忍心啊!但是(6)填空:比较两个“吼道”不同含义。过渡:是啊,并不是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在生死关头,父亲用力把孩子推向希望之桥。读句子,填空,再读句子。老汉( )地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地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结:不同地“吼道”,不一样的情。两个“吼道”,道出了老汉的真情。(三)总结梳理,走进结局,提升老汉精神。(5-7分钟)1、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过渡: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老汉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自己的生命。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师读环境描写的句子,女生读叙述部分的句子,一个男生读有人喊道,其余男生读老汉的话)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却留下来。-木桥前 师: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此时,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走,始终注视着过桥的人群老汉 师: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逼近!此时,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却让儿子先走!最后 2、这个老汉是个怎样的老汉?3、这样的老汉,我们怎能忘记?让我们一起送送他吧!配乐乐朗读结尾。4、老汉和他儿子都走了,他们的生命已经没有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留下了什么呢?5、由老汉你想到了哪些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是理性的,更是情感的。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地方是你没想到的?这一问题抓住了文章的动情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实现学生、文本、教者、作者、编者间动情的对话,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对话中进行想象、理解、感悟、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三、 领悟表达特色,读中学写(810分钟) 1、我们的心被人世间的这动人的一幕深深感动着,作者能如此真实地再现这一幕,就是因为他在表达上独具特色,让语言文字产生如此神奇的魅力。再一次默读全文,你发现作者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交流总结。3、如果我们也用上同学们发现的这些表达方法,我们笔下的文字也一定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4、出示练笔提示: 展开想象,选择一项内容写下来:洪水退后,村民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了这课后,你一定有不少感受,对老汉,对生命,你想说些什么? 5、学生练笔,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典型作品;交流、评价。【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走个来回,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阅读中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表达方法进行一个浅显的理性总结,有利于学生发现、归纳语文的规律。习得了方法,马上加以运用,促进理解层面的方法向运用层面的方法转化。】 五、质疑释“桥”,领悟深意(3分钟)同学们笔下的文字令人感动。著名作家谈歌的文章字字句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作者饱含深情地塑造了老汉这一无私无畏的高大形象。读读课题,想想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待学生提出后,老师梳理疑问:本文写的是老支书,可为什么要以“桥”为题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学生思考后回答。)老汉把村民从死亡的边缘拉到了生命线上,这是老汉用血肉之躯为村民架起的一座生命桥。【设计意图:用激疑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从深层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 结束语:山间溪流上,再也没有了那座窄窄的木桥,可我们却分明看到有一座桥稳稳地架在了人们的心灵中,它熠熠生辉,坚不可摧。让我们再次包含深情地读课题(生读课题),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用自己高尚的心灵、美好的言行,架起一座座爱心桥、友谊桥、成功桥 【设计意图: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激情,关注生命的价值。】 板书: 桥 老汉 生命桥【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突破课文难点】教学设计说明: 1、以人为本,激活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问题“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个性化的阅读的学习氛围中。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每一个文本背后蕴藏着的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的精神家园。要理解它,感悟它,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本课设计,以读为主,采用形式多样的读,或默读,或变换角色读,或对比读,或引读,让学生在读中,伸出感悟的触角,充分感受文本中原汁原味的语言美,形象美,精神美。2、凸显工具,渗透人文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获得语言智慧、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滋养。”本课设计围绕“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为主线,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实现学生、文本、教者、作者、编者间充满激情的对话,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话中进行想象、理解、感悟、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3、巧妙突破难点。理解题目“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教学让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到课题,提出疑问,巧妙地突破了这个难点,理解了本文以桥为题的含义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