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6618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厦门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厦门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市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7分)一、完成第1题(7分)据报道,最近,某小学六年级两位男生因为崇拜鲁滨孙,便瞒着师长,私自带上一副鱼钩,一副新华字典,一本英汉词典,欲从厦门徒步走到内蒙古草原,结果到了安溪就狼狈而归。此举,引起校园同学的热议。学生甲:这两位男生是好样的。他们有胆量,值得我们学习,我欣赏他们。学生乙:我倒不觉得。这两位男生年龄还小,对现实预估不足,弄不好会出大事的。千万不能学他们啊!学生丙:说得也有道理。鲁滨孙身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是社会太复杂,盲目地模仿要不得。学生丁:(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 )(2分)A小学生能不能去远行。 B学生要不要向鲁滨孙学习。 C两位小学生的做法可不可取。(2)下列说法与学生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丙认为两个小学生向鲁滨孙学习的做法没错。B丙认为小学生不能盲目地模仿。C丙认为乙同学说得有道理。(3)假设你是学生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_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8分)二、完成26题(38分)2古诗文积累。(13分)(1)日月之行,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分)(2)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1分)(3)人恒过然后能改,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4)古人读书,讲究既要眼到、手到,更要心到,这说明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言:_,_。(2分)(5)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是:_,_。(2分)(6)在古典诗词中,四季有韵,四季含情。“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淡淡的春意;“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是炎炎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是缠绵的秋思;“纷纷暮雪下辕门,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料峭的冬寒。(4分)3品读丰乐亭游春,回答下列问题。(5分)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1)这首诗描绘了那些自然景物?请找出。_(2)请展开联想,描绘诗中展现的游人赏春的画面。(100字左右)(3分)_4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菽庄花园中最让人倾心的景致是“四十四桥”,它是浅海上的曲桥,全长100多米,宛如_。桥上有枕流石、观鱼台、渡月亭、千波亭、招凉亭等。枕流石很硕大,上面镌刻着林尔嘉的书法“枕流”,桥绕石而过,如水因岩而分,因岩而合,别有( );桥上有好几座亭台,渡月亭是菽庄观海赏景的最佳点,若逢月夜,海波轻摇,说它是人间仙景亦不为过;每次走过招凉亭,“举手此邀月,飞花正舞春。”的盈联,总让我体味到那已经远去的“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的美好时光。(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菽庄(sh) B镌刻(jin) C盈联(yng)(2)根据语境,文段中的括号初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2分)A风趣 B风味 C风情(3)根据语境,将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_5名著阅读。(1)读名著,识人物。他“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混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文中的“他”是_(人名),是我国古典小说_中著名的人物。(2分)(2)读名著,写故事。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主人公格列佛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令人惊叹。请简述格列佛成为利里浦特国(小人国)举国称颂的英雄的经过(100字左右)。(4分)_6综合性学习(8分)本周,学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我说广告语”的语文学习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1)小田查找了和“广告语”相关的材料,请你帮着梳理一些“广告语”的特点(能写出三点即可)。(3分)材料一: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地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儿又炸呀,油儿又白描。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呦”。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材料二:广告语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要讲究语言的正确性与规范性,讲求表达无不良歧义,不恶俗。好的广告语能够打动消费者,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认同它、接受它,甚至主动传播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价值与行为规范。_(2)小白收集了一些不错的“广告语”,请你从中选取你喜欢的一则并说明理由。(3分)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语B让快乐张开翅膀,看梦想瞬间绽放“梦想中国”节目广告语C和您一起看世界环球时报广告语D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IBM公司广告语E虽为毫末技艺,确是顶上功夫某理发店广告语(3)请你为学校历史悠久的“向日葵”文学社拟写一则宣传文学社的广告语。(2分)_第三部分 阅读(45分)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及师说选段,完成710题(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自韩愈师说)【注释】道:学问,道理。庸:岂,难道。其:大概。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无从致书以观( ) (2)礼愈至( )(3)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4)吾从而师之(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10甲文中作者选择“德隆望尊”的“先达”和“硕师”为师,乙文中韩愈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择师之道”,两位作者都有独到的见解,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历简要说说你对“择师之道”的看法。(4分)_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最近,国内不少实体书店相继倒闭,就连如雷贯耳的外资书店“贝塔斯曼”,都因无力撑持而黯然退场。以前遍及大街小巷的书店,都渐渐从街面消失,犹如经历了一场看不见的文化飓风。这不仅是书的厄运,也是报纸、杂志和一切纸媒的厄运。当网络阅读和网络销售渐成主流人群的生活方式时,纸媒的适度退场成为必然。屏幕一开可知天下事,鼠标一点可购天下物,便捷,高效,全能。信息时代摧枯拉朽的旋风起于青萍之末,汇成时代潮流,来势汹汹,无可阻挡。飓风好生了得,可飓风之下,寸草不生么?非也。环顾四周,上海的“季风”、北京的“万圣”、台北的“诚品”、南京的“先锋”、杭州的“枫林晚”、广州的“学而优”他们依然挺立着,风姿绰约。这说明,纸媒在任何时候不会彻底消亡,手指对纸质的触摸,眼睛对书籍的温情,耳朵对翻书声的享受,再加上咖啡与清茶的氤氲缠绵,注定了这样的传统阅读是人类不离不弃的伴生物。其实,令人忧虑的不是书店的减少,而是阅读人群的稀少。有资料显示,欧洲的年均每人纸质书阅读量,是中国人的近20倍。只要留意一下眼见为实的世界,看一眼欧洲的城际火车,瞅一眼日本和中国台北、香港的地铁,那种人手一册的安静场面常常令人心仪称羡。论科技,人家不比咱们落后吧?可为何人家的阅读习惯依旧“古典”?那是因为,纸质阅读早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有幸福存焉。学者易中天曾用“危言耸听”的句式道出了他的“读书观”,即所谓“开卷有益,读书无用”。乍听之下如入五里雾中,然细究之下却发现藏有深意。当一个民族的读书动力主要来自于“实用”,而非源自于“进益”,那么,要指望形成全民阅读之壮观美景,恐怕遥遥无期。只有全社会凝成“不顾无用,只要有益”的读书共识,才有可能造就风清气正的读书氛围。书店倒闭不可怕,可怕的是蛰伏其后的支撑精神的坍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书店之“拯救”,仅靠政府的“象征性拨款”,仍属杯水车薪,虽可小范围救燃眉之急,但终究难以力挽狂澜。唯有由此出发深刻反思“人与书”的关系,才能保住和建立一座座文化地标。,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侵蚀,使之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选择光明日报,有删改)11请结合全文的内容,给本文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_12第段划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_13在文章中,作者一方面认为书店倒闭“不可怕”,另一方面有表示“令人忧虑”、“可怕”,这是否矛盾?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_14在信息时代,“当网络阅读和网络销售渐成主流人群的生活方式时”,纸质阅读、纸质书信往来、上门拜年等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离我们远去。请从生活中撷取一例,简要阐述你的看法。(5分)_五、阅读犟劲一文,完成1519题(16分)犟劲 宋跃辉天阴冷,会稽山腹地更冷。花期延时,茶叶的采摘也延时了。周文龙在王坛镇一个酒店喝酒,A天上飘落的雪花虽然轻盈,但他心里很沉。周文龙委实没料到,今年老天爷却翻了脸。他的300亩有机 “大越山龙”,本来就只靠自然生长,要是今年气候温暖,大越山龙的产量就会高一点,就能消化部分投资成本,遇到这寒冷的天,看来困难了。好朋友阿文终于打破沉默说:“还是快点用稻草保暖吧!我上网查过,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给茶树保暖啦。”周文龙一双目光紧盯着阿文,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用稻草给茶树保暖,可以减少损失,茶农大多用这种方法给茶树保暖。酒店里有许多人都认得周文龙,平日里都晓得他是个乐天派,整天笑嘻嘻的,可眼下他的脸上都是愁。有几个茶农凑上来给周文龙洗脑子:“大家不都是用稻草给茶树保暖吗?你怕什么?再说喝茶的谁会晓得你用稻草给茶树保暖,就是知道了又会怎么样呢?”周文龙的脸上这时倒是有了些许笑意:“不行的,稻草上有农药残留物,有机茶要受影响的”。“哎呦呦,这能有多少残留物啊,说不定还没有呢! ”周文龙还是坚决摇了摇头。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几次起身,拉开窗帘看外面的天,B虽然漆黑一片,可他还是清晰地听到了雪花飘落的声音,虽然轻微,却像石子击在他的心上。他只能祈祷第二天雪停。如果再这样下去,几百亩的茶园恐怕只能收获几百斤茶叶。以前,周文龙在上海工作,但他还是喜欢家乡的山水,爱喝家乡的茶。可他清楚,茶农为了除虫和增加产量,会定期给茶树打药水,施化肥,不少厂家在茶叶制作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也不是很理想。于是七年前,他决定种植有机茶,想法很简单,如今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食品健康,茶叶又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保证自己种出来的茶叶是绝无污染,可以让人喝得放心、健康。当时,省里专家告诉他,这是有很大风险的,任何一个过程,都不能让茶叶受到污染,难度非常大。周文龙所在的舜皇村的村民和周围不少茶农,都在说周文龙傻。就是风调雨顺,他的茶叶品质再好,可是产量不高,又能挣多少钱呢?收回投资起码要好几年时间,还不如就搞些普通绿茶,种植、加工、运输都方便,钱也来的快。可是周文龙就是认死理,哪怕一条路走到黑,也要把有机茶事业坚持下去。前两年,老天爷帮忙,他的茶园虽然没挣到什么钱,不过看到许多人从很多的地方跑来求购大越山龙,他心里是美滋滋的。然而,今年老天爷不再眷顾他,不是连续低温就是连着几天下雪,搅得他心里一直没有踏实过。他可以用稻草给茶叶保暖,但是,自己曾经对许多客人承诺过,他生产的是良心茶,绝不会为了提高产量,采取与有机食品生产相悖的做法。C翌日,雪还在飘,周文龙的茶树都被雪覆盖着。阿文再次对周文龙说:“气象预报说,这雪还要下。还是赶快用稻草给它们保暖吧。据说,微量的农药残留物,仪器也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周文龙回答:“昨晚我想了一夜,无论怎样,我也要扛下去,绝对不能在有机茶上耍一点点花头。我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选自解放日报,有改动)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_16本文写景之处虽然不多,但非常精彩。请你从A、B、C三处任选一处,自选角度简要品析。(3分)_17文末周文龙说:“我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请联系上文,想象周文龙曾经说过什么话,描写周文龙当时说话的内容和情态。(3分)_18有人认为文章的段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你认为此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_19文章第段写到:“周文龙所在的舜皇村的村民和周围的不少茶农,都说周文龙傻。”读完本文,你认为周文龙真傻吗?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_第四部分 写作(满分:60分)六、完成20题(60分)20一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1)初中阶段学过的许多诗文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鼓舞,为之回味。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生中的“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请从以上诗文中任选一句,根据你对这句话内涵的理解,结合你的个人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诉说故事,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告别_(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充题目)要求: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