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苏武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5912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苏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用苏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用苏武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武传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版) (2011-5-20)【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3、积累文言常见的“发”字的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4、翻译文句。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翻译文句。【学习过程】一、 情境导入: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二、 作者及作品:班固: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 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 ,终完成汉书 写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 229 年的 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 ,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三、写作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四、 师生研读第一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一,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 使.归 )2、古今异义:丈人 古义( 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 今义( 岳父 )币 古义( 财物、礼物 ) 今义( 货币 )相当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3、重点词语解释:稍( 渐渐地 )迁至 嘉( 赞许 )其义因( 趁机、顺便 )厚赂单于 及假( 临时充任 )吏常惠等置(准备置办 )遗(赠送 )单于 斥候、候骑、候(侦察兵)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5、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初使匈奴,单于受礼五、 师生研读文段二 (一)学生朗读文段二,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弩射杀之 (名词作状语,用弩)2、重点词语解释: 会( 恰逢 ) 阴( 私下暗中) 相知(有交情 ) 私候(拜访)胜 幸(希望 ) 蒙( 蒙受 )其赏赐 以货物( 一般的财物 )与常3、通假字:没(“殁”,死 )胡中4、知识延伸:(1)发(放,射,发射) 百发百中。(发生,发出) 而大声发于水上。( 派遣 ) 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花开放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显现,显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打开,发掘)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事,起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揭露暴露)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2)表示拜访的词:过、造、顾、谒、拜、觐、存 (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六、 学生质疑反馈七、 课堂小结八、 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预习新知苏武传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版) (2011-5-2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断句,理解文段内容。3、积累文言常见的“引”字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句式;4、翻译文句。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常见的“引”字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难点】翻译文句。【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稍(渐渐地 )迁至 嘉(赞许 )其义因(趁机、顺便 )厚赂单于 及假(临时充任 )吏常惠等置(准备置办)遗(赠送 )单于 丈人 (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币(财物、礼物 ) 相当(相抵偿)阴(私下暗中) 相知(有交情)二、情境导入: 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三、师生研读第三、四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三、四,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其一人夜亡告之(名词作状,在夜里) 宜皆降之 (使动用法,使投降) 屈节辱命(使动用法,使屈,使辱) 舆归营 (名词作动词,抬、扛)单于壮其节 (意动用法,钦佩)2、重点词语解释:单于使卫律治( 审理)其事 置(放置)煴火3、知识延伸:引:虞常果引(招供)张胜 引(拔)佩刀自刺自(身子向上起)引而起,绝袖 引(引来)以为流觞曲水乃引(举起)其匕首提秦王 引(延请)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欲引( 拉 )相如去 欲引(率领)兵攻赵相如引(掉转)车避匿 引(拉满弓)而不发 曹军不利,引(引退退却)次江北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见犯乃死 (被动句式)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何面目以归汉!(宾语前置)(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四、师生研读第五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五,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用法)剑斩虞常 (名词作状语,用剑)空以身膏草野 (使动,使肥沃)反欲斗两主 (使动,使争斗)2、通假字: 畔主背亲 (通“叛” )3、重点词语解释:会(会同)论(判罪)虞常 幸(幸而)蒙大恩君因(通过)我降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何谓相坐?(宾语前置)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学生质疑反馈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预习新知苏武传导学案第三课时(教师版)(2011-5-2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断句,理解文段内容。2、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3、翻译文句。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翻译文句。【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舆(名词作动词,抬、扛)归营 虞常果引(招供)张胜 引(拔)佩刀自刺 空以身膏(使动,使肥沃)草野 畔(通“叛” )主背亲 会(会同)论(判罪)虞常 幸(幸而)蒙大恩 君因(通过)我降二、情境导入:三、师生研读第六段(一)学生朗读文段六,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羝乳(名词作动词,生子)乃得归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拄着)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2、通假字: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同“毡” );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同“弆”,收藏 );3、重点词语解释:白(说)单于 别(分开)其官属 卧起操(拿)持穷厄(陷于困境) 4、知识延伸:爱 不爱(吝惜)珍器重宝 停车坐爱(喜爱)枫林晚 若爱(同情)重伤,则如勿伤;爱(同情)其二毛,则如服焉 吴广素爱(爱护)人,士卒多为用者 爱(通“薆”隐蔽)而不见,搔首踟蹰。(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四、师生研读第七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七,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触柱折辕(使动,使折断)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名词作动词,祭祀)何久自苦如此(使动用法,使受苦)诚甘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2、通假字:空自苦亡人之地(亡:“无”) 信义安所见乎(见:“现” 显现)4、古今异义:武使匈奴,明年 古义:( 第二年 ) 今义:( 下一年 )子为父死,无所恨古义:(遗憾) 今义:(怨恨,仇恨)5、重点词语解释:足下(您) 扶辇下除(台阶) 女弟(妹妹)陵始(起初)降时 诚(的确)甘乐之5、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何以过陵?(宾语前置)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劾大不敬(被动句式)(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师生研读第(八至十)段(一)学生朗读文段,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 今日之驩(同“欢”)因泣下霑衿(霑,通“沾” ;衿,通“襟” ,衣襟。)与武决去(通“诀” ,诀别) 前以(通“已”)降及物故2、古今异义:不幸: 古义:(去世) 今义:(不幸运)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业绩) 实在: 古义:(确实、实在) 今义:(诚实、老实)3、重点词语解释:自分(料想)已死久矣 陵见其至诚(真诚)如(按照)惠语以让(责备)单于 凡(一共)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在)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更嫁(改嫁)女弟(妹妹) 春秋(年龄) 亲近(亲近之臣)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武留匈奴凡十九年(被动句式) 5、知识延伸:春秋笔法: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表示责备的词:咎、过、责、诘、望、折、数、刺、诛、谴、尤(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学生质疑反馈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苏武传导学案第四课时(教师版) (2011-5-23)【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思考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今日之驩(同“欢”) 自分(料想)已死久矣陵见其至诚(真诚) 如(按照)惠语以让(责备)单于 凡(一共)随武还者九人 与武决去(通“诀” ,诀别)前以(通“已”)降及物故二、情境导入:本文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和利诱誓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有力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三、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研讨,比较分析)1探讨:课文是怎样从环境和细节描写入手来挖掘人物性格特征的?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性格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2探讨:文章记事有详有略,对卫律和李陵劝降部分详细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唯有坚守信念才会宁死不屈。 3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从而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卫律:卖国求荣、傲慢无礼、阴险狡诈。李陵:与卫律不同,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4本文里各种人物对苏武起了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 (1)张胜:头脑简单,糊涂谋反,事情败露,立即叛变。 苏武:认识清醒,高瞻远瞩,欲以死息祸;面对劝降,始终保持气节。 (2)卫律:阴险狡诈,卖国求荣,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光明磊落 (3)李陵:意志不坚,因私叛国,痛苦羞愧 苏武:忠贞不渝,心系祖国,无怨无悔 四、学生质疑反馈五、总结认识:请用几个最具概括力的词语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并谈谈你读了此文有什么思想上的新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六、板书设计: (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 苏 1、(3-4)扣留自杀义不受辱武 备受艰辛 2、(5)恐吓威武不屈 利诱富贵不淫传 坚守气节 3、(6)逼迫贫贱不移 4、(7-8)劝降私情不动 (9-10)匈汉和亲,苏武得返七、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苏武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生版) (2011-5-20)【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3、积累文言常见的“发”字的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4、翻译文句。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翻译文句。【学习过程】一、 情境导入:二、 作者及作品:班固: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 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 ,终完成汉书 写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 229 年的 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 ,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三、写作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四、 师生研读第一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一,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 使.归 )2、古今异义:丈人 古义( ) 今义( )币 古义( ) 今义( )相当古义:( ) 今义:( )3、重点词语解释:稍( )迁至 嘉( 赞许 )其义因( )厚赂单于 及假( )吏常惠等置( )遗( )单于 斥候、候骑、候( )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5、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 师生研读文段二 (一)学生朗读文段二,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弩射杀之 ( )2、重点词语解释: 会( ) 阴( ) 相知( ) 私候( )胜 幸( ) 蒙( )其赏赐 以货物( )与常3、通假字:没( )胡中4、知识延伸:(1)发( ) 百发百中。( ) 而大声发于水上。( ) 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2)表示拜访的词:(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六、 学生质疑反馈七、 课堂小结八、 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预习新知苏武传导学案第二课时(学生版) (2011-5-2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断句,理解文段内容。3、积累文言常见的 “引”字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句式;4、翻译文句。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常见的“引”字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难点】翻译文句。【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稍( )迁至 嘉( )其义因( )厚赂单于 及假( )吏常惠等置( )遗( )单于 丈人 ( )币 ( ) 相当( )阴( ) 相知( )二、情境导入:三、师生研读第三、四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三、四,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其一人夜亡告之( ) 宜皆降之 ( ) 屈节辱命( ) 舆归营 ( )单于壮其节 ( )2、重点词语解释:单于使卫律治( )其事 置( )煴火3、知识延伸:引:虞常果引( )张胜 引( )佩刀自刺自( )引而起,绝袖 引( )以为流觞曲水乃引( )其匕首提秦王 引( )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欲引( )相如去 欲引( )兵攻赵相如引( )车避匿 引( )而不发 曹军不利,引( )次江北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见犯乃死 ( )何以复加?( )何面目以归汉!( )(四)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四、师生研读第五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五,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欲因此时降武 ( )剑斩虞常 ( )空以身膏草野 ( )反欲斗两主 ( )2、通假字: 畔主背亲 ( )3、重点词语解释:会( )论( )虞常 幸( )蒙大恩君因( )我降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何谓相坐?( )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 )(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学生质疑反馈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预习新知苏武传导学案第三课时(学生版) (2011-5-2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断句,理解文段内容。2、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3、翻译文句。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翻译文句。【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舆( )归营 虞常果引( )张胜 引( )佩刀自刺 空以身膏( )草野 畔( )主背亲 会( )论( )虞常幸( )蒙大恩 君因( )我降二、情境导入:三、师生研读第六段(一)学生朗读文段六,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天雨雪( )羝乳( )乃得归杖汉节牧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2、通假字: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3、重点词语解释:白( )单于 别( )其官属 卧起操( )持 穷厄( )4、知识延伸:爱 不爱( )珍器重宝 停车坐爱( )枫林晚 若爱( )重伤,则如勿伤;爱( )其二毛,则如服焉 吴广素爱( )人,士卒多为用者 爱( )而不见,搔首踟蹰。(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四、师生研读第七段(一)学生朗读文段七,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触柱折辕(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何久自苦如此( )诚甘乐之( )2、通假字:空自苦亡人之地( )信义安所见乎( )4、古今异义:武使匈奴,明年 古义:( ) 今义:( )子为父死,无所恨古义:( ) 今义:( )5、重点词语解释:足下( ) 扶辇下除( ) 女弟( )陵始( )降时 诚( )甘乐之5、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信义安所见乎?( )何以过陵?( )子卿尚复谁为乎?( )劾大不敬( )(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师生研读第(八至十)段(一)学生朗读文段,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今日之驩( ) 因泣下霑衿( )与武决去( ) 前以( )降及物故2、古今异义:不幸: 古义:( ) 今义:( )成就: 古义:( ) 今义:( ) 实在: 古义:( ) 今义:( )3、重点词语解释:自分( )已死久矣 陵见其至诚( )如( )惠语以让( )单于 凡( )随武还者九人武以(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更嫁( )女弟( ) 春秋( ) 亲近( )4、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武留匈奴凡十九年( )5、知识延伸:春秋笔法: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表示责备的词:(三)学生练习翻译,理解内容五、学生质疑反馈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苏武传导学案第四课时(学生版) (2011-5-23)【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思考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今日之驩( ) 自分( )已死久矣陵见其至诚( ) 如( )惠语以让( )单于 凡( )随武还者九人 与武决去( )前以( )降及物故二、情境导入:三、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研讨,比较分析)1探讨:课文是怎样从环境和细节描写入手来挖掘人物性格特征的? 2探讨:文章记事有详有略,对卫律和李陵劝降部分详细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3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从而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卫律:李陵:4本文里各种人物对苏武起了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1) 张胜: 苏武:(2) 卫律: 苏武:(3) 李陵: 苏武:四、学生质疑反馈五、总结认识:请用几个最具概括力的词语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并谈谈你读了此文有什么思想上的新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六、板书设计:七、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