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3645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1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2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能自主复制 不能自主复制 结构很小 蛋白质 环状RNA 环状DNA能“友好”地“借居”AB CD4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5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根据是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B基因的功能C基因的转录产物m RNA D以上都是6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肺炎球菌7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了小鼠的体内,得到了超级小鼠,此转基因技术的受体细胞是( )A卵细胞 B去核卵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乳腺上皮细胞8、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9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A细菌质粒 B噬菌体 C细菌拟核中的DNA D动植物病毒10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反转录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解旋酶11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12.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13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仅 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 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14 (高考试题:2007天津理综)5.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15、下列关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B. 胚胎发育过程包括细胞的分裂与分化C. 受精卵首先通过卵裂发育成囊胚 D原肠胚具备内、外两个胚层16、对于桑椹胚和囊胚的胚胎,用分割针或分割刀将胚胎切开,吸出其中半个胚,移入预先准备好的( )中,或直接移植给受体。A. 空透明带 B. 滋养层 C. 饲养层 D. 囊胚腔 17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18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19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A动物细胞融合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培养 D核移植20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21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合于除去细胞壁A蛋白酶 B盐酸 C淀粉酶 D纤维素酶22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因为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232001年意大利科学家将欧洲盘羊的体细胞核注入去核家养绵羊的卵细胞中,成功克隆出濒危哺乳动物欧洲盘羊。这属于下列哪项技术的研究成功A基因工程 B动物细胞工程 C体外受精 D杂交育种24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去核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25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 26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D无任何实际意义2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C.应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28、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 )A人为调控 B自我调控 C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D不需要调控29(2006江苏连云港41A)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多选)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生物种类增多,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 。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如果农作物秸秆不经此过程直接还田,两过程比较,土壤获得的有机物较多的是_ _(填前者或后者),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需经过 的分解产生_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 _ _。某人分析此图发现秸秆共进行了三级的分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他认为应该增加利用的级数,您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为什么? 。3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 。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 。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生长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 。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是 。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刘筠等最近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 ,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是 。31右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原因是 。a是 ,b是 。该细胞继承了 ,因此不仅能分泌 ,还有 本领。 其在培养时通过_(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淋巴细胞相比有何特点?_ _;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的_ _处理。c是具有特殊性质的 。 表示在 。表示 。如在体外培养,则需要的环境条件是(要求答5项) 。该方案的目的是 。32美国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如右图)。请据图回答: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图中过程叫_ _,过程叫_ _,这两个过程需要 和 诱导。此处的“细胞团”在生物学上叫做_。特点是_ _。胡萝卜单个细胞能被培养成试管植物的根本原因是_ _ _ _。本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 _。在培养试管植物时,试管内应加入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其中应大量供给的元素是_ _。若培养的是离体的花药,最后能得到的是_,这项技术可用在_ _。培养成的试管植物的叶片的颜色是_ _,这说明根尖细胞_。故在培养后期还需要的条件是 33.(2007海南高考生物)已知SARS是由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实验步骤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_。步骤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_酶,后者的作用是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_和_连接起来。如果省略步骤而将大量扩增的S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_ _,也不能_。为了检验步骤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_ _与_ _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步骤和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_ _(相同、不同),根本原因是_ _ _。34(2006,广雅中学考题)CCTV一2于2005年4月7日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一号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欲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探究苏丹红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请回答:根据所学的动物细胞工程知识,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最合适: A动物细胞融合 B动物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 D核移植根据上述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苏丹红一号”是否对人体有危害。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方法步骤:材料准备:从医院妇产科获取所需要的原材料组织,浓度为O09“苏丹红一号”试剂,高倍显微镜,培养瓶若干,配制好的培养液,剪刀,培养箱,所需要的酶。制备检测细胞:a配制细胞悬浮液: b将悬浮液分装到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过程: 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