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③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3643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③归纳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③归纳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③归纳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课本知识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原因:(1)社会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因而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观点;(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周王室衰微,国家分裂和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3)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2、百家争鸣影响意义:首先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其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是儒、法、道、墨四家。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荀子; 法家是韩非子;墨家是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儒家代表春秋时期有创始人“至圣”孔子;战国时期有“亚圣”孟子和荀子;西汉时期有董仲舒;北宋时期有“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时期有朱熹;明朝中期有王阳明。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和抑制暴政的作用;他还主张包含民本思想的“礼”“信”等。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都有借鉴意义。5、在“仁”上: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思想;荀子则提出“王道”“以德服人”“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在民本思想方面: 孔子思想中包含有民本思想;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在人性论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朱熹的“心性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也是基于人“性本善”之上的。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没有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人出生前谈不上善恶,后天环境和教育才是造成人性善恶的根源。7、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1首创“私学”;2授徒弟子3000余,贤者72;3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课本-后人称之为“六经”。8、关于儒家经典:孔子编订了“六经”;汉武帝时规定将诗、书、礼、易春秋设立为“五经”与孔子的六经相比少了乐!。朱熹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进行注解,撰成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从而有了“四书”的正规说法。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吸取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 其中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言必信,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 儒家的男尊女卑、等级秩序如“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消极思想应当抛弃。2、汉武帝实行“举贤良对策”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更多的能臣干吏协助处理:包括1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2诸侯割据势力仍然威胁着中央集权。3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3、董仲舒著有代表作春秋繁露一书。书中他将儒家学说与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在一起建立了新儒学。4、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并进行发展;他发展儒家思想主要表现在:春秋大一统思想;君权神授思想;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汉武帝利用了这些思想为其统治服务。5、董仲舒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理智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样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第三课宋明理学1、隋唐时期儒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三教是指儒学、佛教又称释教、道教。唐太宗封孔子为“先圣”“宣父”,编订五经正义,从此儒经有了官方权威性解释。2、宋代理学是儒学与佛教、道教融合的产物。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3、朱熹的重要思想有:1“理气论”:认为先有理而后有物-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2“心性论”:认为心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朱熹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在那里形成了“朱子学派”。4、明朝中期,王阳明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而将理学发展成为“心学”。5、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1、明清时期儒学家著名的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又对孔子的神圣地位和儒学思想进行质疑。因而被称为“明清四大进步思想家”。 这些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明代后期李贽的代表作是 焚书藏书等。藏书的命名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焚书的命名是由于李贽认为这些书将会为统治者不容而被焚毁。 3、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离经叛道”进步思想主张有: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认为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重新认识农民起义-认为农民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引起的,应当“耕者有其田”。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大体相同。相同点:一、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专制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王夫之提出反对“以一人私天下”。二、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提出“经世致用”-即:反对八股取士,主张做学问应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顾炎武的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他走遍州县实地考察对经学致用思想的具体实践。三、思想上,王夫之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唯物主义新思想体系-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变化是万物的发展规律。 (注:王夫之的代表作是读通鉴论 ) 5、“工商皆本”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工商业的较大发展和重视工商业要求。(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的生活背景: 都生活在明末清初;都参加过抗击清朝入关的斗争;都在孔孟的“民本”思想之上提出了朴素的“民主”思想。6、后人把顾炎武提出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顾炎武的“亡天下”-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兴亡的时候,而不是指普通的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变更。 顾炎武称普通的改朝换代为“亡国”7、由于中国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8、为什么汉武帝时儒家学说能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儒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更适应;汉武帝采取措施。单元归纳儒家的政治地位变化: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由于不合兼并战争需要,不被重视。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完善了儒学体系,儒家成为“百家争鸣”的大宗;秦朝时期由于儒家仁政思想不符合当时统一和建立强有力君主专制的需要,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统治,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设立太学和郡县各级学校;规定用五经为教科书;任用儒生担任高官;从此,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唐太宗封孔子为“至圣”、“宣父”。到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和南宋时期朱熹将儒学发展为“理学”-一种新的儒学体系;明朝中期王阳明将“理学”又发展到“心学”阶段。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中命题,答题要严格遵循程朱理学的解释,不准发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开始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封建礼教,儒家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动摇。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又称哲人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希腊雅典。它是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产物。其研究的重点是“人”的本身,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人。2: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突出了人的地位。3: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特别是它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显得的难能可贵。4: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他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主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知德合一”-提出“知识就是道德”。认为教育对于德行很重要,道德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德性。5:苏格拉底支持“性善论”;他认为优秀的人应该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四项素质。6: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最早产生在意大利的原因:a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最早萌芽; b人才优势:此时出现了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c文化环境: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2)文艺复兴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3)成就:“文学三杰”-但丁:神曲率先表达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恨 “跨世纪的诗人” 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艺术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米开朗基罗 :雕塑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画像(4)文艺复兴的实质:表面上好像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5)文艺复兴的影响: 1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精神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为欧洲乃至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6)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背景原因:a 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控制精神、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征收“什一税”出售“免罪券”等。)b 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开始标志:1517年10月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会兜售免罪券 3结果:产生了新教-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逐渐削弱。 4性质: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5意义:首先,因而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速了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七课 启蒙运动的兴起1: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著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2:孟德斯鸠是另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与伏尔泰一样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他发展了英国洛克的分权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三权分立,彼此制约。他还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3:卢 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反对封建专制,宣扬“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卢 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4: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随着百科全书的编撰出版,形成了百科全书派,他们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进一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5: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欧洲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康德是德意志著名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他不赞成为自由进行暴力革命。6:关于启蒙运动(1)概念:17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2)爆发原因:a 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他们对专制的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越来越不满。 b 自然科学领域许多成就的取得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直接推动作用。(3)主要内容: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4)历史意义:a、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b、对法国: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c、对欧美: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d、对亚洲: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以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主权在民”规定-源于卢梭人民主权。7:启蒙运动的高潮(1)时间:18世纪中后期 地点:法国(2)原因:1、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2、封建专制制度更是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3、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纷纷涌现,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8、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重视科学试验,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就是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9、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1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背景产生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发生于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中心地区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然后扩展到西欧,中心:意大利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源于英,盛于法,结果于北美)中心:法国内容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兴起时资产阶级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只是借用古典文化中的现实主义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停留于对旧秩序的批判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抨击教权主义,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强调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兴起时,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蓝图影响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18世纪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展1、明朝中期以前,由于封建经济的繁荣,中国在科技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即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后)中国开始在科技上逐渐落后于世界,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已远远落后了。2、造成中国明朝中期以后科技落后的根源是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再加上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所造成。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最突出的是四大发明-指南针最早、造纸术、火药影响最大,印刷术。指南针帮助欧洲资产阶级开辟新航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和原料。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者取得政权。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大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文化发展。 阿拉伯商人将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4、商代甲骨文中计数法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法国家。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使十进位制更加完善。5、古人确定圆周率为“周三径一”,早在西汉的周髀算经中就有记载,所以称为“古率”。6、魏晋时期的刘徽首创“割圆术”为精确计算圆周率找到了严密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7、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家祖冲之第一次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1000年。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9、从战国时期的石申的著作中辑录出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10、至迟在汉武帝时,我国已有浑仪。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制造出“简仪”。11、育种上的混合选择法和嫁接技术-无性杂交技术最早见于西汉的农书氾胜之书。12、至迟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发明了育骡技术-有性杂交技术。13、中医的奠基之作是西汉时的黄帝内经。它提出了经络学说和针灸方法;还指出人的致病原理-阴阳失衡。14、中国建筑的代表成就有长城、故宫、赵州桥、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还有山西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15、中国独木舟产生于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明朝郑和的“宝船”是当时世界最大木帆船,它使用“牵星术”来确定航行方位。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成熟诗歌形成。诗经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属于古典现实主义流派。2“楚辞”又称“骚体”。特点:民间语言,句子参差不齐,比较自由活泼。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具有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3汉赋成就最出色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东汉有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4唐代文学以诗见长:初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盛唐:“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 中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白居易的代表作品有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和琵琶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的爱情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宋词,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宋词兴盛原因: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市井生活的需要。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曲形式灵活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的婉约词也很出色;婉约派代表柳永雨淋铃和李清照。6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时的短篇小说叫传奇注意:明朝戏剧叫“传奇”!;宋代叫话本,话本把中国小说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的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艺术水平高超,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写、语言的运用。代表作有艺术性最高的是红楼梦、成书最早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明清小说繁荣的社会条件:新兴工商业城镇的兴起,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蓬勃发展。严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批判现实的力作。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文字图画”,至商代,已形成体系完整-成熟的文字。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隶书、楷书(隶书盛于汉代,魏晋是过渡时期,楷书盛行于隋唐)。演变趋势:由繁到简。2汉代盛行隶书,也是当时正式书体;楷书始于东汉,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度时期-楷书臻于成熟;3、楷书盛行于隋唐,是当时的正式书体;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的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后世的楷书楷模。4、草书起源于西汉初年,成熟于东晋。东晋时的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是草书大家。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5、从产生的过程看,书画是同源的。6、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反映士大夫生活,重视人物的风貌、气质。代表作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7、隋唐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代表作有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8、两宋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由于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代表作有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9、元明清时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10、风俗画是宋代绘画的最大亮点。繁荣原因是当时工商业的发达,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11戏曲是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艺人称为“优伶”。宋代产生的杂剧是中国最初的戏曲。金代流行诸宫调。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 (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12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a、元朝注意保护艺人 b、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知识分子没有其他出路 c、吸取前代艺术精华-宋杂剧、金诸宫调。元代后期杂剧衰落的原因:a、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 b、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13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成为昆曲;梁鱼辰的浣纱记的成功奠定了昆曲一统的局面;明朝后期是传奇发展的黄金阶段,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最出色的作品。清朝时期昆衰落,原因:地方戏曲与昆曲称雄 ; 特别是多数昆曲脱离群众。14、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标志京剧形成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15、京剧的特点:内容上以历史故事为主;伴奏上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角色上形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艺术上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多采用虚拟性的动作。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十一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16世纪中期以来,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伽利略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实验科学的时代,科学的新时代开始了。2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著名的落体定律,还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新概念。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41687年,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构成了统一的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对海王星和冥王星的预测说明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5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6经典力学建立了一套与以前不同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验,另一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数学化。7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众多研究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8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9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10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11首先意识到量子概念的普遍意义并加以利用的是爱因斯坦,他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1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揭示了宏观世界运动的规律;而相对论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物质高速运动的规律。 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是对牛顿物理学的重大发展。第十二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在基督教世界圣经.旧约宣扬上帝创世说。欧洲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一起被誉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19世纪前期的细胞学说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进化论学说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另一部著作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达尔文认为:a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b: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 c: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以上就是进化论的具体内容。达尔文进化论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对封建神学的有力挑战;达尔文进化论对处于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惊奇巨大震动。如戊戌变法时期严复天演论就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来唤醒国人。第十三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这种蒸汽机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效率高运行安全被称为万能蒸汽机。1785年万能蒸汽机首先在一家纺纱厂投入使用,很快推广开来。1、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成为时代的象征,以致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2、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为发电机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3、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因而爱迪生被人们称为近代的“普罗米修斯”。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a: 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b: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变化c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d :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e: 城市化进程加快f :但出现了环境问题。5、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6、二战后,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美苏“冷战”的需要,推动互联网internet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7、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万维网http:/www。8、互联网的功能: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信息导航。互联网引起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革命。互联网的好处: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弊端:(1)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消极影响;(2)对世界局势特别是国家安全会带来副面影响;(3)虚拟世界会使青少年沉迷。9、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标志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出现。10、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有: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 ,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 , 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 低污染,低能耗。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潮流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地主阶级1早期抵抗派: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面对内忧外患,19世纪60至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进行洋务运动。“中学为体”强调封建制度思想不变,“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举办洋务新政。目的:挽救清王朝统治;结局: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二)资产阶级1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他们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议会;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商战。但他们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更没有付诸行动。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体系,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把儒家学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维新派和顽固派论战的焦点: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论战性质: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论战有力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维新变法进入高潮-1898年6月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维新变法既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虽然失败了,但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君主立宪,提倡西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1905年孙中山将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16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上阐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2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历史背景 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政治诱因:袁世凯卖国复辟,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反对,民族危机严重。 思想基础和人才条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一批思想和学术精英涌现,且大都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引发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袁世凯搞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其复辟帝制服务。根本原因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春天”。兴起: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口号: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打破封建束缚。发展: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采取“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北大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德先生”-指民主共和体制反对专制;提倡科学“赛先生”,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儒家传统道德观;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1917年十月革命后内容上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儒学的统治地位。思想空前解放,民主科学弘扬,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和肯定-不能辨证地看问题。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与以前的运动相比,整个新文化运动真正新在-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首举大旗者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后期的1918年,他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通过以下途径: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杨匏安发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各地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翻译了一批经典著作。进行“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举办劳动节纪念专号;共产党月刊、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和工人周刊。补习学校识字班。影响:中国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并用它指导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特点。第一次理论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3、李大钊与胡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论战的实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战,分歧在于要不要用理想的主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4、李大钊在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第一次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时期:20世纪初)1、三民主义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改良救国,但均遭失败。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2、同盟会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孙中山,日本)。3、同盟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16个字。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将同盟会政治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4、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5、三民主义的评价:三民主义的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6、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致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7、三民主义的实践:1905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191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8、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其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9、新三民主义新发展的表现:革命的矛头明确对准帝国主义和国内违背民主共和的势力,克服了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影响;革命力量上依靠民众。10、新三民主义的评价:(1)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11、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人民民主革命、世界革命相结合-因为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2、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1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之间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毛泽东曾提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第十七课 毛泽东思想(产生时期:二十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1、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展开;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领导陈独秀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的历史任务。2、形成过程:国民大革命时期: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阶级状况,提出坚持无产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十年对峙时期: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等理论。遵义会议后到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并在军事、政治、经济、统战、等多方面展开,最终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理论水平在全党具有崇高威望,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形成。“七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是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毛泽东思想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6、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7、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8、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包括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第十八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1)邓小平理论(产生时期:二十世纪八十至于九十年代)1、背景:文革结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2、产生和发展 1978年2月,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议,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中国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提议,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2年春,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 十五大把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主要内容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 外交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扩大对外开放。 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4、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6、 “两个凡是”的实质:继续“左”倾错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时期: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1、背景:国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 党内:新党员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新形势下需要回答许多新的理论问题。2、创立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提出“三个代表”思想 建党80周年(2001年)大会,全面深刻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3、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人民群众是主体,实现人民利益是根本目标。4、地位影响: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各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5、解决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特点?都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1) “文革”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建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体系(中科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基础。(2)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3)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新的春天。1985年,在科学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2、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国初主要成就在国防领域:“两弹一星”是其代表: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改革开放后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2003年“神舟”5号杨利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3个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神舟”6号成功。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3、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4、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5、神舟五号、2003年、杨利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神州6号、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6、2001年,袁隆平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的原因:(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3)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2、“双百”方针形成过程:(1)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2)毛泽东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