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鲁教版选修5)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63511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鲁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鲁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鲁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B生态环境相对脆弱C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D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4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5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B东部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6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A春夏之间,华北东北B冬春季节,华南华北C春秋季节,西北华北D春夏季节,华北华南7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长白山地8下列属于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火山爆发强烈地壳活动强烈暴雨集中外力作用强烈ABCD9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我国邻近其中的一条地震是一种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目前人类难以防止地震的发生,但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来减轻其危害我国不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ABCD10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二、综合题1.读下图,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大的原因是什么?(2)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试分析泥石流爆发的条件。(3)图示地区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有:、。(4)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BCD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2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沙障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图),回答35题图13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4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C平原 D高原5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读下图,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与图中沙漠化土地分布区相接近的界线是( )A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D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7图中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干旱C风力过大 D过度围攻湖泊8为治理沙漠化土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A大规模利用地下水 B退耕还湖,增加调节作用C人工降雨 D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一些自然灾害相互关联,往往有群发性的特点。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势力较弱的年份,可能出现多种自然灾害。据此回答910小题。 9我国西北地区此时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C寒潮D台风10与我国北方出现的上述自然灾害相关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森林火灾水土流失泥石流蝗灾滑坡ABCD二、综合题1. 根据材料一和图(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公布“黑格比”中心未来72小时移动路径预报图)以及图(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广西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超强台风“黑格比”于2008年9月24日在广东茂名市的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给广东省阳江市造成较大损失。截至9月26日,台风共造成阳江市17人死亡2人失踪,初步统计,全市157、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据初步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四点六亿元。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公布“黑格比”中心未来72小时移动路径预报图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广西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1)当台风中心分别位于上图中A处和图中B处时,雷州半岛分别刮偏_风和偏_风(风向)。(2)台风主要发生的季节是_,描述上图中台风的运动轨迹是向_方向移动。(3)根据下图,判断台风最大风力中心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A14时左右 B16时左右 C19时左右 D22时左右(4)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5)以下能反映这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 )(6)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 ,目前,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手段是 。2读下面两幅图示,分析回答我国建国以来气象、地质(滑坡、泥石流)、地震和海洋等各种自然灾害人口死亡的比例(1)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 的特点。(2)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5)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不少于三项)【综合探究】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汶川震源(深度19 KM)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1根据_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 ,原因是 。3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_、 、 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6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 ) A. 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B. 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C. 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D. 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E. 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F. 赶快进入电梯下楼G. 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高考真题】(2008年重庆卷,文综,36)图8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阴影区域的家业生产有何危害?参考答案【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5 ADBBA 610 ABBBB二、综合题1.(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 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2.(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容易诱发地质灾害。(2)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降水量大,多暴雨;地表植被破坏严重。(3)水能地热(4)大型建设工程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对于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尽量避开,或者是对岩体进行加固。【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5 CABCA 6-10 DADAC二、综合题1.(1)南,北(2)夏秋,西北(3)B(4)B(5)D(6)大风,暴雨(洪涝),发布台风警报(或加强台风监测)2.(1)旱涝、关联性(2)地震(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5)兴建长江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综合探究】1板块构造 印度 亚欧2先上下颠簸,接着左右摇晃 地震波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3突发性 广泛性 破坏性4多山地 滑坡 泥石流5震源深度 震中距6B C D E【高考真题】(1)冷锋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成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