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1(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63292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1(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1(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1(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2能在中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归纳的方法,根据材料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根据各自然灾害的具体分布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2体验合作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列举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灾害类型地域差异”等问题的讨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3在中国地图上整理、归纳各个灾害实例,总结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培养、强化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方面的国情的了解,激发学生认识灾害、研究灾害的学习动机,认真思考人类面对灾害的科学态度与应对策略。 2通过学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使学生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 3通过了解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难点 各地自然灾害成因教学媒体与教具课前请同学们上网查阅中国自然灾害事例。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复习提问】复习灾害、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所产生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由于人为原因而引起的自然灾害,称为人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变异本身无所谓成灾或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新课导入】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虫灾、鼠灾等危害尤为严重。我国自然灾害有何特点?分布情况怎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第三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组活动1】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交流自己上网查阅的中国自然灾害事例。然后进行汇总,在全班交流发言。【学生发言,教师汇总】略【分组活动2】教师将各组指定为我国的不同地区,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等,归纳出本区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主要发生时间。每组选派一名负责人,汇报本组的学习结果,并将学生说出的自然灾害按地区汇总到黑板上。由此总结出 :我国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的特点。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种类如下图所示:【实践活动】阅读课本32页材料“自然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回答问题。 1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自然灾害,举一实例说明其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2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最近某年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点拨】1(略)因地而异,据具体材料分析。2近l0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人次。中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l999年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1999年至2001年严重的持续干旱,加上台风、地震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出1000亿元。 【承转】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读图分析】读“我国气象灾害分布图”和“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分析、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结论】我国自然灾害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山前的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带,分为三大灾害带。即沿海灾害带、沿江灾害带、山前灾害带。【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讨论】分组讨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多发的原因。【点拨】沿海地区:是我国陆海交接地带和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是受海洋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1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沿江地带:包含了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河段。在河流上游山区,如果地势起伏大、暴雨集中、河流流速快,则有山洪暴发或伴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中下游平原,很多地区地面高程多在洪水位以下,往往同时受到当地雨水内涝和江河洪水的双重威胁,加上很多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泄洪能力和洪水来量不相适应,又是工农业人口集中地区,因此水旱灾害也很严重,是我国又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山前地带:从地质上看是破碎板块的剥蚀地带,近代隆起和沉降带相间出现,地震异常活跃。从地形上看,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呈阶梯形塬面跌落。这一地带为中国的气候、地质、地形交界带,是一个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都不稳定的地带。因此在山前大斜坡上为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崩、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及冰雹等非常活跃。【探究活动】1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点拨】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探究活动】2. 读下表,回答问题。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专业管理部门 灾害类型 灾种 专业管理部门 气象灾害 干旱、雨涝、洪水 水利部热带气旋、低温、高温、雹、雾、陆地风 中国气象局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冰、海潮、海浪、海雾 国家海洋局 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 中国地震局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面塌陷、地裂缝 国土资源部 生物灾害 农业病虫害、鼠害 农业部林业病虫害、林火 国家林业局20080916 你如果发现了某处森林失火,除了应向当地政府报告外,还可以向当地的什么专业管理部门报告? 【点拨】还可以向当地的林业局报告。20080827【板书设计】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3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东部季风区、西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4地域差异大:东部、中部、西部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200809161沿海灾害带200808272沿江灾害带3山前灾害带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