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与高三复习教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3286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与高三复习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与高三复习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与高三复习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与高三复习教学学军中学 陈进前一我的观点1教师要有目的进行研究往年高考试题有明显延续性,有规律可循。考试大纲、往年高考原题等2学生的背后是教师学生的每种错解背后都可找到任课教师“教”的根源。要纠正学生的各种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针对性工作。例:(2003年一道高考试题) 例:(两例错解根原分析)3全国理综I跟其它高考卷中的试题有明显差异全国理综I、II;上海、江苏、广东单科化学试卷;北京、天津、四川、重庆等分省命题的理科综合试题。不同高考试卷特点不同,差异明显,要加以注意。理综卷跟化学单科卷明显不同,考试中心命题的全国理综I、II卷的试题要求也有明显差异。 (例)4高考试场上竞争的着力点“解题技巧+解题速度”“细心+规范+思维严密性(思维深度)”的高正确率竞争。5提高答题水平的具体操作点“读题、审题能力”和“卷面表述能力”。二我对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几点看法总体上看:题型不生、起点不高、设问不偏、难度不大;*题型综合化、知识落点“多元化”每道题都会涉及多个重要知识点、甚至多个模块的知识,四个大题的题型分类越来越模糊。*试题知识落点重视“双点交叉”、呈现“四个特色” 学科特色、时代特色、课改特色、地方特色。化学学科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与“时代、地方特色”交叉历年的全国理综高考化学试题主要题型有:选择题(8道,四选一,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大体上可分:有机推断、元素推断和无机物推断、实验分析、带定量分析的问题。圈套多、细节巧(对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要求较高,比较注重精细的解题习惯、科学规范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大多数试题看起来很容易解答,解答时也会给人一种很顺的感觉,但容易失误,要做全对、得高分比较难。对心细、习惯好、知识全面扎实的考生有利。1宏观层面“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基础知识+学科能力+科学素质”命题原则:(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已有和潜在的学习能力,预测将来能够学会什么的可能性;(2)旨在选拔,也要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目的:(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四项能力的高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3)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4)科学素养的考查。试卷结构:题型: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框图推断题) 内容比例:化学科的内容比例约为36。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组卷原则:试题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类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化学单科考试大纲中有“内容比例”方面的明确规定35%(双基)、15%(元素)、15%(有机)、20%(实验)、15%(计算)。2微观层面命题习惯:选用早年高考试题或进行变换(全国理综I、全国理综II)保留多年的经典试型:重新组合、题支设计紧密联系课本试题素材:重要规律和原理有应用背景的素材直接用课本内容(实验、图片)条件项的设置:文字、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转化框图、实验装置题干与各个问题项的关系常见的表达方式:“6molL-1HNO3”问题项的设置:选择项设置每种简答题中问题项设置(实验题、有机综合题、元素和基本理论综合题)开放性试题、综合性题型增多答案和要点:化学用语表示、文字表示、(图像?)评分的标准:例3解题层面读题、审题:读什么、读的过程中怎样做单个条件中包含着什么跟其他联系起来有什么意义化学试题要审哪些内容?答案表述:要点、关键词、描述要到位三关于高三后阶段复习教学的思考为解题作准备(知识整理等等):知识准备(使知识处于激发态)例1技能准备(解题规范和表述格式)能力准备练习题选择信息题的“度”组合选择题的“度”注意好题的负面效应和坏题的影响跟学生一些多研究好题(注意防止“追求新题”“押题”等心态)目标训练早年经典高考试题回顾性练习(1)早年经典高考试题回顾性练习(2)高考保留题型强化练习(选择题1)高考保留题型强化练习(选择题2)高考保留题型强化练习(无机综合推断)高考保留题型强化练习(有机综合推断)高考保留题型强化练习(化学实验综合题)高考保留题型强化练习(定量分析综合题)第二轮: 综合联系、能力形成重点内容(哪些是重点?)、主干内容考前准备:越到后阶段越要重视最基础的内容保持适当的训练量(保持状态、保持感觉也需要一定的训练量)核心知识、主干内容要换角度重新梳理四几点建议1适当注意新课改方向2研读考试大纲3注意研究早年(19952000年)高考试题4注意经典题型出现频率5注意多年未考内容谢谢! Chenjq198126.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