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同步练习1(湘教版选修3)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62857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同步练习1(湘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同步练习1(湘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同步练习1(湘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欣赏单元测试一、 选择题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回答第12题:1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2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3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 )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4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叙述是(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5为了达到“山重水夏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效果,园林构景最宜采用的手法 是( )A隔景法 B障景法 C主配法 D借景法6欣赏自然景观时应当“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这样才能做到( ) A抓住景观特点B把握观赏时机C以情观景 D领悟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中国“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于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春城昆明举行,这是由中国政府第一次主办的高等级世博会,世界博览会是一项有悠久历史和较大影响的非交易性的展示会,被誉为世界经济和科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试根据会议内容,回答78题:7该会的主题是 ( )A“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B科技军事力量的展示C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标志 D21世纪国际流行服饰与颜色8会议选址昆明是因为 ( )A国际声望极高,知名度很大 B经济水平较高,交通非常发达C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能“花开四季”D风景秀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中国展区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地区的室外园林,园艺特点和风格,成为会展中的“锦锈中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园艺的特点,回答910题:9我国园林、园艺的精髓是 ( )A小巧玲珑,独具特色 B品种繁多,包罗万象C宏伟壮观,历史悠久 D源于自然,归于自然又高于自然10这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宗旨是 ( )A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B显示参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11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曾经对古迹泰姬陵进行过一次整修,是因为 ( )A泰姬陵年久失修需重新装饰B泰姬陵的许多处都被游客乱刻乱画,形象不佳C泰姬陵上风向有化工厂排放有害废气,使它受到酸雨危害,面目全非D泰姬陵的开放,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12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然而,那儿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游览价值欠缺 B市场距离太远C地区接待能力尚差 D交通通达性不便13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生态)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观察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1415题。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14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15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沉积B溶蚀、搬运C搬运、沉积D风化、侵蚀二、综合题:16我国有七大古都,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古都名称: (1)A ; B ; C ; D 。 (2)同在河南省境内的古都是序号 (安阳),序号 (洛阳),序号 (开封)。 (3)古都A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 。 (4)某旅游团从杭州出发,游览六大古都,请你为他 们设计出最经济、最佳的旅游线路。17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 (1)图中显示的佛教名山中有普陀山、九华山、峨嵋 山等,其中可达机会最低的是_ 山,其主要原因是:_。 (2)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 (4)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18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_。(不少于四种) (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优势:_不利条件:_ (3)请你为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B 4C 5C二、综合题:6(1)千佛洞、隋唐、云冈石窟、龙门石窟。(2)加强周围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合理 控制游客的数量;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A 4B 5B 6D 7A 8C 9D 10A 11C 12D 13B 14A 15D二、综合题:16(l)杭州、北京、西安、南京;(2)E、F、G;(3)杭州西湖;(4)杭州南京北京一安阳一一开封洛阳西安(参考方案)17(1)峨嵋山 距离远,人们出行所花时间和费用较多 (2)绍兴鲁迅故居 嵩山少林寺 岳阳岳阳楼、洞庭湖 敦煌莫高窟壁画 (3)反比 (4)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或历史文化价值越高也可),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越高。18(1)湖泊,雪山,石林,傣族风情 (2)优势:景观独特,游览价值大;集群状况好;种类多样,自然人文景观兼备。不利: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交通不便,通达性差。 (3)改善交通和通讯状况;发展商业、金融、餐饮业;开发民族风情游、山水游等项目;注意旅游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等。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