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之创新推动环境建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2778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之创新推动环境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之创新推动环境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之创新推动环境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之创新推动环境建设生态主题是申论目前考察的侧重点,目前雾霾天气非常的严重,环境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为了便于考生备考,中公教育专家提供一篇创新和环境相关的范文,供大家备考参考。【范文示例】创新推动环境建设古语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就好比史鉴,时刻为我们敲响着警钟。城市深陷雾霾难以消散,河流散发异味久治不愈,空气污染数值时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民众对良好环境渴望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的掣肘已然困扰绕着社会创新发展。故此,唯有锐意创新,方能更好的拥抱环境。拥抱环境应立足于制度创新。无论经济形式如何变化,制度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一站式服务”,减少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出现,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保障了群众的权益,而环境的改善也同样需要制度作为保障。长期的牺牲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模式,让环境污染变得极为复杂,为此,在制度上也应相应的随之创新以适应环境污染的质量。陕西省推行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浙江天台县推广的一对一负责监督制度,还有广东汕头市创新成立的环保警察队伍制度,这些制度的创新建立无一不因地制宜,同时也切实解决了诸多环境问题,改善了环境,为此创新制度,让制度为治理,保护环境保驾护航。拥抱环境应着眼于技术创新。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的梦想,工业革命后,民众为了生活的舒适,制造出大型工具,能够“移山填海”能够“遮云蔽日”,无休止的污染水源,砍倒树木,排放废气。多诺拉烟雾事件造成的苦果还历历在目,雾霾锁城的现状更让人苦不堪言,环境形势不同乐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技术创新成为打赢环境攻坚战的一大突破口,从APEC之夜的无硫烟火,到H市规避的“邻避思维”,再到美国加州实现的节能减排。可见,技术的创新,为环境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更好的拥抱环境提供了坚实的臂膀。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曾说过,生态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过去我们已经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未来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唯有共同发力,才能把绿色留给子孙,把希望带给明天。申论热点:治理大城市病背景链接2017年3月,北京市为治理“大城市病”,列出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拆除违法建设等9项具体任务清单。计划全年压减燃煤300万吨,把燃煤降到700万吨以内,重点治理高排放车、工业污染和做好清洁降尘;年底前消除141条黑臭水体,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基本完成城六区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拆除违建4000万平方米,实施100项疏堵工程,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我国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城市病”也随之而来交通拥堵,供水供电供气紧张,空气质量差,生活垃圾围城;公众休闲场所不足;管网建设不合理,城市应对恶劣天气能力不足;房价高企等等。对此,公众有怨言,政府很头疼,城市发展面临巨大困扰。【标准表述】内涵城市病,往往又叫做“大城市病”,实际上是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及其相关要素向大城市过度集聚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它们所带来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在一起,就叫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这是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通病”。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如“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50万人以上,几乎相当于国外一个大城市规模,人口无序增长导致城市不堪重负。二是交通拥堵。北京中心城区交通日出行总量达到了4454万人次,早晚高峰路网平均时速25.8公里,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接近2小时,人均通勤时间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中心区域功能过度集中,全市71%的产业活动和71.8%的从业人员集中在城六区,如果功能和产业在中心城区继续集聚,交通拥堵只会更加严重。三是从资源能源看,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立方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北京市约70%的电、40%的成品油、98%的煤炭、100%的石油和天然气均需外部供应。如果继续发展“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城市正常运行甚至安全稳定都会受到影响。四是从环境看,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空气质量远未达到国家新标准,PM2.5污染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内涵促降”模式有待深化,环境秩序管理仍需加强。原因“大城市病”之所以越演越烈,与城市管理的不科学、不精细有直接关系。比如,有些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只看眼前,只注重短期效应,城市功能错位;有些城市管理粗放,缺乏通盘考虑,一个市长一个想法,规划无序,新旧问题叠加;有些城市片面追求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对一些可能带来的后果考虑不周;有些城市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协同发展,导致城市的核心功能不突出,某些附加效应被放大。对策措施一是治理环境污染。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二是缓解交通拥堵。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三是抑制房价。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四是为水源短缺开良方。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另外,还需要全社会增强水危机意识,节约用水,从每个人做起。五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严格安全监管,健全城市应急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