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1066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有句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就是给一个人一些鱼还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推理出某种结论,比单纯告诉他们结果重要。这个道理在当代数学家和教育家中引起了共鸣。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的德博拉鲍尔认为,数学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奇妙的推理,推理培养在数学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任何一个自然数、一个算式,都是客观世界中特定事物的数量或数量关系的高度抽象。这种纯粹化的抽象性,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而数学教学,人们往往把眼光盯在数学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方面,其实这是不够的或者是片面的。实际上,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正是现代化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意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入手,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运筹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中学生正处在各种能力需要培养和形成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出于对数学教学现状的反思和对新课标的学习,已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演绎归纳并重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中有所悟,从而了解知识得来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真正理解,为实现学生学习的“再创造”提供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此,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系统地对培养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二、概念界定:所谓逻辑推理是指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分成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指从一个普通的规则开始,然后尝试证明资料与推论的一致性。归纳推理即有特殊事例到普通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有一部分属性相类似,推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相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指在推理过程中所必需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三、理论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即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其中,“动作”或“感知”是认识的源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表象”是相对应事物经过动作或感知之后在大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它是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的媒介,同时也是记忆的主要对象。最后在脑中将所获得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概念(并把某些概念符号化)。这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认知发展顺序的一般规律。鉴于数学的对象主要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数学的活动也主要是思辨的思想活动,因此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就是典型的建构学习的过程。所谓建构,指的是结构的发生和转换,只有把人的认知结构放到不断的建构过程中,动态地研究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才能解决认识论问题。这与数学的教学理论是相通的。“建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参照中心的自身思维构造的过程,是主动活动的过程,是积极创建的过程,最终所建构的意义固着于亲身经历的活动背景,溯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扎根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的基本要点是数学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在学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即学生的建构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建构性质。数学学习并不是学习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认知事物的程序。建构主义强调教师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学习,强调协作活动、意义建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首先,数学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其次,“过程”本身就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使人的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其三重视过程的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的总量肯定比以往要减少,而且探索的经历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学生也可能在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结果并不理想,在这样的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留给学生的可能是一些对他们终生有用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其四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离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发展。四、研究目标: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初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与结构,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五、研究内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逐步学会有条不紊地思考问题。关注课堂,我们需要改进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尽量多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进行思考,逐步学会并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和形式。(一)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结构的构建:1、对概念课的教学结构的探索与实践: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我们认为,要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或实际操作获得感性材料,再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整理,找出共同的特征,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结构:提出问题 主动探索(观察、操作、实验) 归纳总结 得出概念 实践应用【案例1】“轴对称”的课堂教学实录在这里,我想以初一年级的一节几何课轴对称的教学为例。这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而概念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概念的出现往往是因实际问题而产生,同时又为解决问题而服务。所以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从背景材料抽象归纳出概念,再用所归纳出的概念来解决问题。教师首先给每位同学一组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等腰三角形、一边三角形等)请他们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同时提出第一个问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后,马上能说出有的图形折叠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有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如等腰三角形),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并在演示的同时说明他的发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轴对称。然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以刚才的操作、观察、发现、演示为基础,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别是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全重合、一个图形”要重点强调、归纳。这样的教学过程注重了对得到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的过程的体验,与以往的观察几个轴对称图形,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将概念读两遍,解释一下,背出,然后是机械的、反复的操练判断的教学过程相比,前者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全重合、一个图形。因为是通过操作、观察等一系列的感观体验,印象特别深,也能形象的理解“完全重合”,从而理解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对这个概念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稍加整理,就能完整描述这个概念。正是因为有了对这个概念有了过程的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的结果。接下来的教学,教师仍利用这组教具,请学生将这些图形分类,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则画出它的对称轴,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对称轴。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这条折痕是对称轴”这一概念的体验。所以在交流归纳时,教师可在线段、角的对称轴的讲解时,强调对称轴是直线,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而不仅仅是角平分线。在归纳对称轴是一条、多条还是无数条时,由于在操作时,学生已经发现有些图形的对称轴不至一条,即以将这几种情况以“并联”的方式承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操作思考归纳的过程中,完成了从表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对得到这一知识点的过程有了一个较为深刻地体验,所以在归纳时,学生就显得得心应手,利用此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后是利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部分,虽然仍就是实际应用,但因为教学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应用的质、量、目的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通过书本或教师的讲解,间接地获取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对概念的掌握仅限于文字上的,所以在讲完概念后,需要学生做大量地重复性地操练,以达到学生会做此类题目,从而在考试中得分的目的。完全没有从学生的主动学习出发,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而现在的教学方法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应用操练只需做一些典型题目,将学生掌握的概念监测一下、巩固一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体验了概念得出的过程,不但掌握了所要学习的概念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整节课紧紧扣住从背景材料抽象归纳出概念,再用概念解决问题这一演绎归纳的结构,让学生充分体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个概念。即使以后忘记了,只要想一想过程,概念也就自然而然的回忆起来了,同时体验过程也让学生体会了概念不是孤立的,他来源于实际问题,来源于生活,就在我们的周围,数学不是深不可测的,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对性质课的教学结构的探索与实践:性质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板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感到学生对性质学习不重视,习惯性将性质学习局限在对性质的知晓和会用,至于对性质得来的过程不屑一顾,从而导致对性质理解的不充分,影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此,我们认为要加强对性质的探索、猜想、验证、归纳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结构:提出问题 主动探索(观察、操作、实验) 猜想验证 归纳 得出性质 实践应用以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一课为例,我基本摆脱了教材中观察性质(结论)操练的束缚,将本课的重心从原本的熟练运用转变为体验性质得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天平等有关学具做一做,猜一猜不等式的性质,然后通过操作去验证性质,从而自己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虽然“体验过程”减少了练习的时间,但学生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案例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课堂实录环节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首先,通过操作一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为后面性质的学习做好铺垫。操作一:(四人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将信封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按角进行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接着,回顾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突出要与边对应。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也就是研究的问题:这些等腰三角形有什么规律和特性?环节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主动探索。操作二: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刚才分类所得的4个等腰三角形上画出他们的所有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要求高用红色笔画,中线用黄色笔画,角平分线用绿色笔画。画完后,请同学们观察、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或特性?环节三:讨论交流,猜想性质。通过“操作二”的实验,四人小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后发现:有三条不同颜色的线段互相重合。讨论交流后得到猜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环节四:验证猜想,归纳结论。这里通过两个环节进行验证:一个是各组的三角形各不相同,可是得到的结论相同。另一个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即操作三。操作三:借助多媒体验证猜想:请同学来拖动顶点A(如上图),其他同学观察:当AB、AC边的长度值相等(即三角形成为等腰三角形)时,这三条线段(BC边上的高AD、BC边上的中线AE、BAC的顶角平分线AF)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同学们一致观察到并认为拖动A点, AD、AE、AF三条线段位置发生变化,最后重合(如下图)。最后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而且学生对“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也较易理解,且不易忘记。环节五:演绎归纳并重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观摩、操作、试验、猜想、类比、归纳灯会动的设计,提供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对这一过程有充分的体验,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会数学的信心,会学数学、会用数学。3、对应用课的教学结构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掌握技能与方法,并解决问题。而学生的实际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所以我们将应用课的研究重点定位在方案的确定,即准确把握题意,正确分析推理,合理最佳建构,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抽象问题、概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应用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偏重“提高问题层次”的教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认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要突破一个问题的解决,要把握问题的实质和类结构,要有整体意识,通过问题的变式、提升,全面看待问题。教学结构:提出问题 主动探索(观察、实验、计算、统计) 归纳、设计方案 解决问题 提高问题层次(一个问题要做透) 归纳此类问题的类结构及其方案 实践应用【案例3】影子问题本节课是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后的一节应用课,本课从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影子为背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本课题所研究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创设情境夜晚,你在路灯下行走时有没有注意到人的影子会随着人的走动而发生变化,是否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考虑,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人从路灯正下方沿直线向远处行走,人影长度会怎样变化?第一个问题层次问题:假设路灯高度为9米,人的身高为1.8米,当人走到举例路灯正下方5米处时,人的影子长度为几米?GACHB由得(米)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时通过几何图形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比例线段将两条高的比转化到地面上的线段之比,通过解数学问题从而求出实际问题的解。第二个问题层次人从路灯的正下方沿直线向远处行走,假设路灯高度为9米,人的身高为1.8米,当人走到距离路灯正下方5米处时,如果他继续往前走了m米,那么他的影子长为多少米?GACHBDFE由,得(米)在这里字母m我们同样可以看作一个具体的数,借助上题结论用类比的方法直接得出结论。由此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米)。第三个问题层次人从路灯的正下方沿直线向远处行走,假设路灯高度为9米,人的身高为1.8米,如果在距离路灯正下方20米处有一墙壁,人从路灯的正下方出发走了x米后,人在墙上的影子长为y米,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GANHBPQy(二)探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结构的几点体会。1、教学结构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数学建构主义学习,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思维构造的过程,是主体在以客体作为对象的自主活动中,由于自身的智力参与而产生出个人体验的过程。客体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主活动、“智力参与”和“个人体验”,就是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特征。所以,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所研究的教学结构的建构,其着眼点不是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怎么样知道的?”数学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教会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主动获得的。如果学习者不能知道他是怎么样知道的,这就说明他实际上还没有学会。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提供资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学习,强调协作活动、意义建构。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我们的教学力图达到以下的转变,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推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角色由“播音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学生的地位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演员”,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教学过程由讲授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反映在教学模式中就是由“教师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2、教学设计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情景(问题)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有强烈的、明确的学习动机时,就能产生坚定的意志,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突破口,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设计成生动、切题的问题或活动,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上。希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思维建构。即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眼、脑、手、耳、嘴主动探索和发现,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并从这一探索、发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能力。(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景创设是一种依据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的观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维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对学生进行个性熏陶和人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同样需要在兴趣盎然思维积极的过程中去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位教师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逻辑错误设计反问,如当学生根据“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得出“整数是自然数和0”时,风趣地问学生:“你能根据狗都是有四只脚得出四只脚的都是狗的结论吗?”这里虽然没有给学生讲逻辑知识,但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纠正学生在这里所犯的逻辑错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从学生习以为常、习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富于创造性新情景问题,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线索及动力。创设这样的新情景问题,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刚才的案例3中影子问题的教学中,就很好的引入了生活实际中人人都碰得到的问题进行了情景创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案例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情景创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往的教学是轻算理重算法,一味地强调,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一节新授课下来效果蛮好,但在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后产生混淆,分数加减法做成分 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很明显由于死记硬背,知识的负迁移,干扰学生正确掌握法则。 为排除干扰,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我们首先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把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法则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它们虽然在叙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统一单位后方可相加减”这一宗旨,把三个法则紧密连结在一起。于是在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新授课上,安排了这样三道准备题:例1:计算:(1)479163; (2)134.2632.1 (3)板演后设问:(1)“为什么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学生答:“数位对齐了,记数单位就统一了,才能相加减。”(2)“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说明什么?”学生答:“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说明记数单位统一了,才能相加减。”(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变?”学生答“因为同分母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变。”紧接着出示:例2:计算:教师设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能直接相加减吗?”学生答:“因为的分数单位是,而的分数单位是,这两个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教师追问:“如何转化为分 数单位相同的两个分数?又怎样减呢?”学生答:“把和通分后,转化为,这两个分数的单位都是,32个减15个等于17个。”接着教师及时小结:无论整数、小数、分数相加减,都要统一记数单位后才能相加减。 上述过程中,透过3个情景的问题,清楚地展示了三个法则之间的本质关系,使学生从中可以看出:前面法则是后面法则的基础;后面法则是前面法则的发展。这样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对异 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印象非常深刻,学过分数乘除法后就不会发生混淆现象。(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应注重设问适度有助思考。这里,想先引入一个课堂实录片断。【案例5】“分式的约分”课堂实录片段师: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习题做在笔记本上。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完成)师:分数的约分应该约到哪一步?生:约到最简分数。师:什么是最简分数?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约数,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师:这里要强调除了1以外。因为1也是公约数。师:对分数进行约分的依据是什么?生: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师:那么,什么叫做分数的约分?生: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约去,叫做分数的约分。师:非常好。我们已经把初一年级学过的分数的约分复习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分式,分式在许多方面和分数类似,那么对分式能不能也进行约分呢?黑板上有一个分式,请大家思考一下。生:可以约分,约xy,得到师: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生: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零除外),分式的大小不变。师:那么,我们可以称它什么呢?生:最简分式。师:谁能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来描述一下最简分式的概念呢?生: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师:很好。那么什么是分式的约分呢?生: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师:很好。同学们利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约分的知识很快掌握了分式的约分。现在我想请大家再看一个分式。怎样将它进行约分?生:是因式分解。师:好的,请大家在笔记本上做做看。生:=师:非常好。分式的约分和分数的约分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是说,分式的约分,如果是多项式,应先生:因式分解。师:再生:约分。(接下来是练习。)这是一节家常课。整节课基本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易于理解。而且采用迁移的方法让学生将新旧知识对比,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设计这些问题时,预想着效果会不错,因为他们对两个知识点对比还比较感兴趣,可实际效果并不好。有不少同学讲话,自始自终专心听讲,回答老师问题的同学并不多,更不要说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课后,我们对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师生问答)作了反思,认为问题还是出在问题设计上。就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将大问题化成若干小问题,使问题难度下降,学生觉得太简单,他们都会。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出的题目太简单,“这种小儿科题目有什么好做的。”学习无积极性,当然不愿意思考。只是课题还未最终出来,他们还耐着性子听着,到了练习的时候,就再也控制不住开始讲话了。第二,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这种教学方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虽然我在设计问题时已详细考虑了学生的各种情况,但学生的学习仍是被动的,学习的仍是间接经验。学生当然不感兴趣,无法参与。第三,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由于问题的繁琐,且无深度,局限了学生的思路。特别是将一个大问题分割成许多小问题时,破坏了知识的整体性,学生思路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培养。共识1: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宜过小,约束学生的思维;也不宜过大,让学生无所适从。要把握好设问的适度。共识2:鉴于思维认识的层次性,在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时,要善于“追问”,通过问题的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让学生能对研究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整体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有序性。【案例6】“测高”专题复习课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初三的直角三角形运用中有关“测高”专题复习课中,我们围绕“测学校旗杆高度”这一主题设计了三个问题,从旗杆的不同的摆放地点,周围环境的改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设计方案,建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问题1:旗杆的底部到达地面时:工具:测角仪、卷尺;问题2:旗杆前有一湖(或障碍物),人只能在湖(或障碍物)的另一边进行测量:问题3:旗杆竖在房屋的屋顶上:工具:测角仪、卷尺;3、教学方法用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类比(对比)教学。将部分相近或相对的教学内容、教学缓解用类比的方法将其有意识地进行调整、组合,使知识、技能和方法更系统化和概括化,让学生在类比中掌握数学比较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比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通过复习整式乘法,让学生比较这两种运算的异同,明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恒等变形,又是互逆运算,例:是整式乘法,是因式分解;在教学不等式的解法时,可以对比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一这些步骤是一样的,当然,要特别比较化系数为1时两者的不同之处。又如,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在相似比为1时的特例,两个三角形相似和全等有它特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可以类比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再如,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意义不尽相同的概念,通过类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对这几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类比要点如下图: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绕一个点绕一个点对折旋转旋转翻转180度旋转任意角度旋转180度重合重合重合六、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七、研究对象:初一、初二、初三的部分班级的数学教学八、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4年8月2004年9月。收集、分析有关的情报资料。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完成开题报告。2、实施阶段:2004年9月2006年7月。(2004年9月2005年6月)进行第一轮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调整研究方案。(2005年7月2005年10月)综合分析实验情况,对方案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2005年11月2006年7月)按新的方案进行第二轮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调整研究方案。3、总结阶段:(2006年8月2006年10月)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分析研究情况,总结研究成果。4、结题阶段:(2006年11月)完成课题结题报告。最终完成时间:2006年11月九、成果形式:个案、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结题报告十、研究成员:组长:黄晓红组员:顾筱云、孙樱、陈耀十一、研究效果:本课题在实施之前,经过对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外显情况,我们感到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还不构成熟,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较多的是停留在表象上,抽象与归纳能力不强,思维的有序性、整体性不够,有“划到哪儿是哪儿”的现象,对待问题急于求解盲目回答,不能从较高层次整体把握题目,常少解、漏解或答非所问。尤其对于实际应用题和几何论证题,更是惧怕有之。针对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为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演示指导和实践指导,通过合作学习,过程学习,让学生基本演绎、归纳等基本思想和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达到了研究目标,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一则规范了课堂教学,形成了有一定风格的教学特色;二则此教学结构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注重了过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三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点围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整个教学从情景设置、问题提出等环节都能关注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层次性,突出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教好地把握初中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问题,这部分学习内容始终是较难掌握的内容,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基本越过这一障碍,对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二、问题与反思:在研究过程以及反思过程中,我们也感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1、此次研究的教学结构都关注到了过程教学,关注学生对知识得来的过程体验,但同时也使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特别是学生探索、猜想环节,这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是一种考验。2、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应注重设问适度有助思考”,但在这次研究中因各种原因,只涉及了一些,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进一步地深入研究。3、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但掌握应用情况却因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均衡的发展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十三、主要参考文献:1、陈永明 数学教学逻辑(1994年11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2、余致甫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训练(1993年2月) 广东教育出版社3、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4年7月修订稿) 上海教育出版社4、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2001年7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5、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1997年)浙江教育出版社6、吕世虎 李保臻:数学建模与21世纪公民数学素质的培养 (1999年4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7、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的几种逻辑思维能力 (2000年第4期) 摘自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8、朱春龙 注重思维策略培养,优化思维品质 http:/www.xsedu.zj.cn市西初级中学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组2006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