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682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修成果陈道远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百家姓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和自身素养,从而达到了解百家姓,增进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1、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2、了解百家姓,知道姓名中多数为单姓,部分为复姓,能读准姓氏中特殊的字音。 3、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增进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姓氏歌”,了解百家姓。 难点: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 学习者分析 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的阅历不深,涉世浅,所以在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百家姓,另外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手段,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通过以上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叫?你叫?我叫?我们每天叫着别人的姓名,我们的姓名也在被别人叫着。试想,如果没有了姓名,生活中的一切岂不都要乱了套?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姓名,研究姓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家姓。 2、齐读课题,理解“名字”。我们每个人的姓名都包含哪几个部分? (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姓,后一部分是名。) (名是一个人的称谓,而姓,也就是姓氏,代表着我们的家族系统。) 3、我们先来简要交流一下,你对姓氏有哪些了解或认识? (按组进行)(二)了解百家姓。 1、学生谈认识。(分组进行,各小组长提出共识) 2、出示百家姓,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光盘出示资料,补充介绍相关网站的内容,包括年月、数量等) 3、总结: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性化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所以每一个人的姓都是不能轻易更改的。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姓氏。 (三)学习姓氏歌。 1、这是一首姓氏歌,里面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单姓和常见的复姓,请大家自由练读,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1)去掉音节,试读容易读错的单姓、比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师相机正音,齐读 ;(3)再读一组常见复姓(了解不常见的复姓) (4)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 2、了解姓氏的来源 由几个姓氏不同的来源引出:你想了解姓氏的来源吗? 出示资料。猜猜出处。(“单、宁”,以封地名为姓;“上官、司马”,以官职名为姓;“尉迟”,以部落名为姓;重点讲“夏侯”和“东方” ) 3、刚才我们读了那么多单姓、复姓,你还知道哪些人和上面所列的姓相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 开火车说,不能重复。 (不指名,学生自由发言)4、研究重名现象: 现在重名的现象很多,教师出示重名资料。(学生分小组探讨出现重名原因,小组总结出来以后,派代表发言) 分析重名原因,生说说,教师补充。(姓氏偏少、集中,见资料1;单名的流行;名字用字过于集中等) 重名现象造成的不便:学生个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举例:(比如江西省南昌市发生过一起“同名存折掉包案”,银行存折被人以同名同姓的存折“掉包”,并从中被取走了4万元钱。户籍管理、邮电通讯、医疗保险、学校招生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尴尬和麻烦。) 你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先小组写建议,再集体交流,形成一份“解决重名问题的建议书”。) (四)知识竞答 1、同学们已经通过学习获得了许多姓名方面的知识,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指名操作完成,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2、交流,说说你的理由。 第2题:补充介绍人不光有名,还有字、号、笔名等。(名、字、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它们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笔名:如鲁迅、老舍、冰心等。 第3题:还知道哪些复姓?(见百家姓) 第5题:百家姓前4位排名的来历。 (五)课题研究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们学习,看资料,在一起快乐,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出示几个研究课题,比如: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和自己同姓的有哪些名人;了解小组内同学姓氏的出处;外国人的姓名特征等等,自由选择研究课题) 2、推荐学习网站:语言文字网 3、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 (六)板书设计走进百家姓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教学反思 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社会和自然,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名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阅读、背诵百家姓,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最后进行知识竞答。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放手让学生自行策划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修改“走进百家姓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说 明在专家的引领和同事们的互助下,我主要吸收了专家有关教学目标可以进行融合的建议,以及对学习者分析这一段落用语精炼的看法;同时将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小组合作的内容加了进去。教学目标的融合使得整个综合设计目标更为明确,学生更易于掌握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者分析用语精炼的完善,让我的设计更为全面;设计中加入小组合作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地位,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修改,我发现了不管什么科目的教学设计,必须通过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研修过程序号研修活动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您的反思与改进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教学目标可以进行糅合;学习者分析再精炼一些;教学过程应该有小组合作的内容将教学目标进行了整合;学习者的分析更加精炼;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教学目标已达成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简要交流对姓氏的了解和认识的时候,学生由于层次不同,课堂有些混乱。对于课堂交流应该有序进行。我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在另一节课上取得了好的效果。4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教学目标的融合,设计用语的精炼,小组合作学习的加入。通过调整,教学设计更为完善,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