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试题含答案(二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199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试题含答案(二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试题含答案(二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试题含答案(二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如图所示,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半球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右侧面是光滑的,左侧面粗糙,O点为球心,A、B是两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A静止在左侧面上,物块B在图示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右侧面上,A、B处在同一高度,AO、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q,则A、B分别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Asin2q :1 Bsinq :1 Ccos2q :1 Dcosq :115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大小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的7倍,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的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的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约为( )A1015 B1013 C1011 D109MONPA“1”“2”16如图所示,两束相同的平行细激光束,垂直射到玻璃半圆柱的MON侧面上。已知光线“1”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光线“2”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柱截面的圆半径为R,OA= ,OP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据此可知( )A光线“2”在圆弧面的入射角为45 B此种玻璃材料对该光线的折射率为C该光线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 D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17如图,把扁平状强磁铁的N极吸附在螺丝钉的后端,让其位于磁铁中心位置。取一节大容量干电池,让它正极朝下,把带上磁铁的螺丝钉的尖端吸附在电池正极的铁壳帽上。将导线的一端接到电池负极,另一端轻触磁铁的侧面。此时磁铁、螺丝钉和电源就构成了一个回路,螺丝钉就会转动,这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电动机”。设电源电动势为E,电路总电阻为R,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强磁铁A螺丝钉俯视逆时针快速转动,回路中电流I = B螺丝钉俯视顺时针快速转动,回路中电流I C螺丝钉俯视逆时针快速转动,回路中电流I D螺丝钉俯视顺时针快速转动,回路中电流I = (不定项)18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描述正确的是( )A车站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包进行检测B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C电视机的遥控利用的是紫外线D紫外线可使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不定项)S甲乙19如图甲所示,S点为振源,P点距s的距离为 r,t=0时刻S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P点从t1时刻开始振动的振动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振源S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Bt2时刻P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C该简谐波的波长为D该波与另一频率为的同类波(在同一介质中,且振动方向也在y轴上)叠加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vvavbOx3L乙OQ1Q2abx甲(不定项)20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相距为L,其中Q1带正电位于原点O,a、b是它们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其中b点与O点相距3L。现有一带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1Bb点的场强一定为零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小21(10分)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来完成同样的实验。重锤打点计时器纸带夹子横杆复夹接电源乙重物夹子纸带打点计时器复夹铁架台接电源甲丙丁 (1)下列关于图乙装置的说法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用夹子夹住纸带上端避免手提纸带因抖动而造成摩擦的增大B用复夹和铁架台台面固定住打点计时器能使装置更加稳定C选用重锤连接纸带要比用夹子和重物连接纸带下落时阻力小D用图乙方式可以节省纸带,让点迹更为密集(2)图丙是某次实验所得到的一条点迹较为清晰的纸带的一段,经过测量计算后,某同学画出了如图丁所示的E h图线,则他所画图线选取的零势能点为图丙中打点计时器打下 (选填“1点”或“11点”)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图丁中表示动能随高度变化的曲线为 (选填“图线A”或“图线B”),(3)图丁中的h1=58.5mm和h2=390.0mm两处机械能E1与E2大小关系为E1 E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10分) 为了测量一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步骤如下:图a为连接好的实物图,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正确使用电阻箱并调节电阻箱旋钮至图c所示位置;闭合电键,保持电阻箱读数不变,移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重复实验测得多组数据;断开电键,拆除线路,整理器材;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图a图b图c图d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物图a,请你用正确符号在答题纸对应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根据图c,读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大小为 ;(3)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建立UI坐标系,描出相应的数据点,如图d所示;请你在答题纸对应坐标系中绘出UI图像,根据图像,求出该电池组的电动势E= V和内阻r= 。 23(16分)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成功着陆“辽宁号”航母后,又沿航母舰首14上翘跑道起飞,实现了阻拦着舰、滑跃起飞的关键技术突破。设歼15飞机总质量m=2.0104kg, g取10 m/s2。(1)若歼15飞机以v0=50m/s的水平速度着陆甲板的水平部分后,在阻拦索的作用下,减速滑行50m停下,不计其他水平作用力,并将此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试求阻拦索对飞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飞机对飞行员的作用力是飞行员自重的多少倍?(2)“辽宁号”航母飞行甲板水平,但前端上翘,水平部分与上翘部分平滑连接,连接处D点可看作圆弧上的一点,圆弧半径为R=100m,飞机起飞时速度大容易升空,但也并非越大越好。已知飞机起落架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为飞机自重的11倍,求飞机安全起飞经过圆弧处D点的最大速度?阻拦索上翘跑道RD 24(20分)如图所示,两条互相平行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位于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2 m,在导轨的一端接有阻值R=3 的电阻,在x0处有一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B=0.5 T。一质量m =0.1kg,电阻r=2 的金属棒垂直搁在导轨上,并以v0=20 m/s的初速度进入磁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作持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余电阻均不计。求:(1)第一次电流为零时金属棒所处的位置;(2)电流为最大值的一半时拉力F的大小及其功率;lRv0aOxB(3)金属棒开始进入磁场到速度减小为零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1.6 J,求该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hv0Bs25(2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有一绝缘弹性竖直薄档板,板高h=3 m,与板等高处有一水平放置的小篮筐,筐口的中心距挡板s=1 m。整个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1T,而匀强电场未在图中画出;质量m=110-3kg、电量q=110-3C的带电小球(视为质点),自挡板下端的左侧以某一水平速度v0开始向左运动,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与档板相碰后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量不变,小球最后都能从筐口的中心处落入筐中。(g取10m/s2,可能会用到三角函数值sin37=0.6,cos37=0.8)。试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2)小球运动的可能最大速率;(3)小球运动的可能最长时间。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样卷高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4151617答案CCDB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81920答案BDCDABD三、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21(10分)(1) ABC (共4分,漏选得2分);(2) “11点” (2分), 图线B (2分);(3) 小于 (2分)。22(10分) (1)实验电路图(2分);(2) _2.5_(2分);(3) UI图象(2分); E=_3.000.1_V(2分),r=_3.60.5_(2分)。 AVE、rS(2)由 3分 3分23(16分)解: (1)由匀减速可知, 2分 1分阻拦索施力 2分 1分飞行员受到飞机的作用力为F作= 2分 故 2分若棒向左运动,有故 1分则 1分(3)由动能定理可知 3分其中 2分故 2分24(20分)(1)由,可知若,则 1分 故 2分 2分(2)易知若,则速度 1分由 2分可知 1分讨论:若棒向右运动,有故 1分则 1分25(22分)(1)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2分故 1分 1分方向竖直向下 1分(2)若小球速率最大,则运动半径最大,如轨迹所示 2分 2分 由 2分 1分 1分(3)因为速度方向与半径垂直,圆心必在挡板所在的竖直线上。 且 小球与挡板碰撞n次后落入筐中,则有 ,故n可取0或1才能保证小球落入筐中 当n=0时,即为(2)问中的解 当n=1时,有 2分 可得,运动轨迹如由图中所示 或者,运动轨迹如由图中所示 以轨迹运动,小球所花时间最长 1分则有 2分 2分 故=53,轨迹运动对应的圆心角=360+(180-53)=487 运动最长时间为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