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复习题认识论.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101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复习题认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复习题认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复习题认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题】认识论一、单项选择1、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D)A只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既可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又可能是唯心主义观点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 (B)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C)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 (D)A观念本身 B、人的意志的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5、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犯了 (D)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6、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C)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8、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D)A先验论 B天才论 C经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实践是 (D) A人们体力的劳动 B人们主观的活动 C人们的脑力的劳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C)A实践标准是固定的,没有相对性 B科学理论在检验真理过程中毫无作用C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但并不排斥具有相对性 D实践检验不可靠 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强调了 (B)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D)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BDE)A、人类的精神活动 B、社会历史的活动C、生活的适应环境的活动 D、人类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E、客观的物质活动2、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ABCDE)A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D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E认为概念、范畴是先验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BDE)A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 (ABCD)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B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D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 E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 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 (ABCD)A严密完整的科学真理体系 B具体真理 C客观真理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E绝对真理体系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CE)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7、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CDE)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8、人们在认识上犯错误主要是因为 (CDE)A好主观武断 B习惯于简单片面地看问题 C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D人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E受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C主观需要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的 E真理本性决定的 9、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ABCDE)A理论要尽可能正确 B要有明确的目标 C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经过典型试验,再逐步推广 E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 (CDE)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依赖E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促进 三、辨析题1、实践出真知,每上人要想获得科学知识都必须事事经过实践。 答:错误。(1)它不符合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实际情况;每个人的知识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直接认识,即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间接知识,即从前人、他人和书本那里学来的知识。由于人的生命、精力、实践的范围有限,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所以就个人的知识组成来说,大部分知识是间接知识。(2)上述论断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它只片面强调个体实践,忽视了学习理论、继承前人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十分有害的。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 答:错。此命题从正确前提出发,偷换了概念,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 3、人们的思想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就是真理,但在实践中没有获得成功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错误。 答:对。因为它符合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真理检验的复杂情况。(1)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一种认识通过一次实践检验,没有获得成功,不能就说它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任何具体的实践都有其局限性,今天没有证明的思想,可以被以后的实践所证明。(2)在社会实践中人的思想的成功与失败,要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有的失败并不是指导实践的思想不正确,而是其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4、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 答:错。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而不是两个真理。任何一个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5、“先有设计图,然后施工”。因而认识先于实践。 答:错。因为,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设计图纸,作为一种认识,来自以往实践经验,实践在前,认识在后;用于施工,认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其次,认为认识先于实践,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看到了实践和认识过程的一个片断,犯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 四、简答题 1、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1)什么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有哪些基本形式? 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实践。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科学实验。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世界上的事物无限多样,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同时或同等重要地进入到人的认识活动领域中来,其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关注和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活动的需要决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为人的认识及其发展提供了可能。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不仅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而且还通过实际地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首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事物的现象。其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不能依人们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最终还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经过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正确的认识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从它的产生、发展、检验标准到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正确的认识。五、论述题 1、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述下述观点, 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 答: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的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有着某种错误认识或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与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以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2、试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认识能力。 答: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 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人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