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zhl2011.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051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zhl2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zhl2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zhl2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病理解剖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主干课程之一,属于重要的医学桥梁课程,病理解剖学的学习必须以解剖学、组织学等为基础,同时,也为学习临床医学奠定重要基础。其目的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疾病转归及结局,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疾病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对象和方法1教学对象:三年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2包括大课讲授、指导自学和实验三部分。大课讲授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指导自学部分告知学生学习重点;实验部分通过老师讲授和观看老师示教后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等方法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根据培养目标,结合本校相关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病理学理论授课以病理解剖学总论为主要内容,其次才是各论,应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而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重视实验教学。三、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绪 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病理学的概念 。2熟悉:病理学研究方法 。 3了解:病理学内容和任务、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对象。(二)教学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病理学的基本内容;病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肉芽组织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肥大、增生、化生和萎缩。3. 了解: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二)教学内容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变性(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及病理性钙化),坏死(包括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及纤维素样坏死),细胞凋亡。 3损伤的修复: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愈合,骨折愈合。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第二章 局部血管循环障碍(一)目的要求1掌握: 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后果,2熟悉: 慢性肺淤血和慢性肝淤血的病理变化。3了解:充血、缺血及出血的特点。(二)教学内容1局部充血:动脉性充血及静脉性充血(淤血)。2局部贫血(缺血) (自学)。3出血:破裂性出血及漏出性出血(自学)。4血栓形成: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结局及后果。5栓塞: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及后果。6梗死:贫血性梗死及出血性梗死。第三章 炎 症(一)目的要求1掌握: 炎症的概念、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和各类炎症的病变特点。2熟悉: 炎症的原因、炎症介质、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的经过和结局。(二)教学内容1炎症的概念。2炎症的原因。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附:炎症介质),渗出(血管现象及血液成分渗出),增生。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5炎症的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包括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卡他性炎),增生性炎(一般增生性炎及慢性肉芽肿性炎)。6炎症的经过及结局。第四章 肿瘤(一)目的要求1. 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异型性、癌(肉瘤)及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的命名原则、良恶性肿瘤的区别。2. 熟悉:肿瘤的分类、对机体的影响、常见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肿瘤的病变特点。3. 了解: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肿瘤生长的生物学及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二)教学内容1. 一般形态和结构。2. 肿瘤的异型性:细胞的异型性、组织结构的异型性。3.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生长方式和扩散、肿瘤的分级与分期。4.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5.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6.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7. 常见各类肿瘤介绍:上皮组织良性肿瘤:乳头状瘤、腺瘤;上皮组织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移行上皮癌、腺上皮癌。8.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9. 间叶组织的肿瘤:良性间叶组织的肿瘤(纤维瘤、脂肪瘤、脉管瘤、平滑肌瘤、骨瘤、软骨瘤等);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自学);癌与肉瘤的区别;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自学);其他肿瘤(自学)。10.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目的要求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风湿病的概念和病理变化,2. 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心瓣膜病、风湿病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3. 了解: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二)教学内容1.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性猝死的病变特点。2. 高血压与高血压心脏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类型和病理变化及后果。动脉瘤的病因、类型及并发症。3. 风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外膜炎)、风湿性关节炎及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的病变特点。4. 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自学)。5. 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 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自学)。7. 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肌炎、孤立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自学)。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一)目的要求1.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结局及并发症。2.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结局。3. 了解: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病理变化。(二)教学内容1.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局。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3. 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并发症和结局。4. 鼻咽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临床病理联系5. 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临床病理联系(自学)。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一)目的要求1. 掌握:溃疡病、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的病理变化;2. 熟悉:肝硬变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3. 了解:肝硬变病因及其他类型肝硬变。(二)教学内容1. 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变化(自学)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2. 消化性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并发症。3. 病毒性肝炎:病因、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急性普通型、慢性普通型、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及发病机制。4. 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一)目的要求1. 掌握: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及各型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和转归;2. 熟悉: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肾盂肾炎的概念和病变特点,3. 了解:肾盂肾炎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二)教学内容1. 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各型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轻微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2. 急性肾盂肾炎:概念、原因与分类、发病机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3. 慢性肾盂肾炎:概念、发病过程和机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第九章 生殖系统疾病(一)目的要求1熟悉:宫颈癌、乳腺癌、葡萄胎的病理变化及扩散方式。2. 了解: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的病因及临床与病理联系。(二)教学内容1. 子宫颈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扩散。2. 葡萄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与病理联系。3. 侵袭性葡萄胎的疽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4. 绒毛膜上皮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扩散、临床与病理联系。5. 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扩散、临床与病理联系。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自学)(一)目的要求1. 熟悉: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特点,毒性甲状腺肿病理变化特点。2. 了解:甲状腺癌的病理变化特点。(二)教学内容1. 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2. 毒性甲状腺肿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特点。3. 甲状腺腺癌的病理变化。第十一章 传染病(一)目的要求1.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2. 熟悉:结核病、艾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3. 了解: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和肺外结核病变特点; 细菌性痢疾、肠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与病理联系。(二)教学内容1. 结核病概述、病因和发生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和转化规律。2. 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概念、病变特征、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概念、病变特征、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3. 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4. 肺外结核病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5. 艾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与病理联系。6. 细菌性痢疾、肠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结局。(自学)四、实践环节的要求形式:实验。内容:肾水样变性、肉芽组织、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的镜下特征。大叶性肺炎、风湿性心肌炎、鳞癌、乳腺癌组织结构改变的镜下特点等,实验共计12学时。分组:每组学生30人。五、课程总学时及分配章节教 学 内 容理论时数实验时数绪论绪论2第一章细胞、组织的损伤和修复51.5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42第三章炎症61.5第四章肿瘤71.5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60.5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40.5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60.5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41.5第九章生殖系统疾病20.5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第十一章传染病42合计5012六、考核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七、主要参考书王 彬 陈命家主编病理学. 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和瑞芝主编病理学 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