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043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七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环保“为专题,选编了1篇识字、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七。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景,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四篇课文,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小朋友们清晨来到林中放鸟巢,插警示牌,乐得小鸟高唱“红领巾,真好”;游船上,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拿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真该感谢那位善良执着的小男孩,是他将它们一条一条地放回大海;父亲和鸟是知音,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父亲就能清楚的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表现了对鸟儿的关爱。每篇课文都蕴涵着这样一个道理:保护环境、关爱自然,为我们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二、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中父亲和鸟这篇课文学生学起来有些难度。二年级学生的领悟能力是有限的。这篇课文并没有直接写出父亲爱鸟,而是通过叙述父亲通过如何知道林中有鸟、鸟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等深层次了解来表现爱鸟。但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感情真挚。学生乐于接受。其它几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富有儿童生活气息,语言清新、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三、单元目标1、会认44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会写40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3、能根据单元专题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按要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课外阅读的能力。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课文。5、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四、教学建议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五、课标新理念(一)、以人为本、以读为主【理念阐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就是要强化“读”,其中诵读最适宜汉语言,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在朗读训练时,要表现出文章的起伏变化,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读、感、悟,让学生在自我宽松的空间里、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课例体现】:26.“红领巾”真好“红领巾”真好这首诗歌不但形象和画面很美,而且具有音韵美。在教学时,切忌抽象分析、脱离言语的想象。本设计以诵读来带动整个课堂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活”。这个阅读的过程既体现了学生学习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也体现了从读到写、从想象到续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适合低年级儿童的诗歌教学。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4指导朗读。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第三节中勾画出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二)、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理念阐述】:语文课,要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在课堂上一起感动,一起享受。感动是一种养分,是一种保养心情、滋养灵魂的养分。让孩子们透过语言文字,一起构建美好的世界,并有所感动,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语文课便为成为学生的精神天堂。【课例体现】:29.父亲和鸟一文看似平淡,但言语意味悠长,适合孩子们阅读。让言语在孩子们心中流淌,让情感在孩子们心中激荡,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这里的言语,不仅仅指的是言词,也指言意,言情、言理。为此,本课例通过朗读文本、玩味词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等等,让这些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汩汩前行,滋润着孩子们的心根,哺育出优美的心灵。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边读边体会内容,并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2.几位同学朗读全文,大家评一评,读得准不准,好一好。3.通过朗读课文,请用“最喜欢还有”说说父亲喜爱什么?带着十分喜爱的口气来读第一段话。4找一找,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什么时代?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在哪儿?学生用叙述、平缓的语气朗读第一段话。5教师出示三、四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句子。6.教师出示课文插图,理解“雾蒙蒙”。自言自语的一句话理解“喃喃”。学着用若有所思的语气朗读这一段。7朗读“并没有也没有”带上自己奇怪、疑问的语气。教师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没看见一只鸟飞,没听见一声鸟叫,爸爸却说:“林子里有不少鸟。”8.自读第五、第六两段,找出父亲说有鸟的根据。教师总结:是因为无风,叶子在动,还有鸟味。指导用轻轻的、生怕惊动小鸟的语气来读。9.读读课文第六段,看看我有什么发现吗?教师小结: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指导用疑问的语气来读。10.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711自然段。;老师扮演“我”,全班共同参与,感受人物对话。11.学生说一说“鸟的气味”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是鸟最快活的时候?12播放鸟儿唱歌的录音,观察图中父亲说话的神情,引导理解“快活”。同学们试着谈谈自己感受“快活”的时候。在理解感情的基础上,用“快活”说一句话。教师适机表扬。13.学生自读12-16自然段,说说从这几段中又掌握了什么有关鸟儿的知识。14.教师引导理解“为什么在鸟儿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人打中”。15.理解最后一句,说说我为什么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16.男、女生合作朗读关于父亲和我对话的这几个自然段。17.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请同学接力读词语。并学习“雾蒙蒙、热腾腾”说几个机构相同的词语。再说几个与“浓浓的”结构相同的词语。第八单元一、教材分析第八组教材体现热爱科学的课文。有体现当代科学成就的识字8;有体现水的变化的我是什么;有表现回声现象的回声;有体现太空生活常识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有体现古生物知识的活化石;有体现农业科技知识的农业变化真大。每篇课文都反映了有趣的科学知识。这是一组很好的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意识的教育素材。二、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本组课文的知识了解不多。但课文的形式学生都易于接受:有生动有趣的谚语,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等,篇篇都引人入胜,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体会,拓展自己的视野。三、单元目标1、认识60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2、积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了解水的各种形态以及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知道回声的形成,大致了解太空生活的一些趣事,指导我国一些珍贵的古生物,对农业的变化有所了解。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3、有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意识。积累语言文字,感受文字。四、教学建议在阅读课文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在认字中,引导学生制作生字卡片,加强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写字中,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查阅相关资料。五、课标新理念(一)、以整带面,以面归整,进行有效识字。【理念阐述】识字教学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生字障碍,最后用听读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加上教师有意识地表扬和点拨,学生一定在为自己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学会了自己识字而自豪。在通过整体识字后,我们把生词、生字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剥离开来,先词再字,分别让学生认读。这样的教学步骤,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课例体现】 32.太空生活趣事多1、那就请大家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吧。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办法解决,再不会可以画下来,我们一起解决。2、生读书,师巡视指导。3、指名六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4、读后交流。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在太空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5、脱离具体语言环境识字,指导写字。课件出示词语。(舒服必须绑住通过水杯塑料咳嗽钩住一件事喷头设计沐浴)指名读齐读6、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出来了,你会拼读吗?能组几个词呢?请大家自己先练一练,不会的可以马上向你的同桌请教。课件出示:杯住能必件须飘事请学生自主选字拼读、组词,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7、刚才我们认识了8个生字朋友,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一下田字格中的这8个字,哪一个比较难写?师生合作学写“须”字。请学生看田字格中的“须”字,看哪几笔比较重要,并且在书上描一描。在老师写字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的吗?指名说比较重要的笔画,如左边三撇和最后一笔点。老师利用实物投影范写,生书空。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写的字,相机表扬或提出不足之处。小组合作学写其他7个生字。学生自己看书,在例字上描一描、写写。学生相互提醒需注意的笔画。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价、改进。教师根据巡视情况,相机展示写得好的字和指出不足。(二)、以疑导学、层层质疑。【理念阐述】以疑导学、层层质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采用问题探究法,研读重点句段,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辨与探索。【课例体现】31.回声1、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2、老师找到了一个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跳”你还能找到吗?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来做做青蛙妈妈的动作。3、大家快看,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练习:青蛙妈妈()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来。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青蛙妈妈的动作和河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连续的动词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4、水的波纹和桥洞里的回声有什么关系呢?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说的。(听青蛙妈妈的讲解)5、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吗?(和蔼可亲、亲切)是啊,妈妈对孩子说话就是亲切的,你能像青蛙妈妈一样也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6、小青蛙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吗?是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谁来读读他的话?7、同桌之间互相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8、指一对同桌来表演。课件演示回声的形成。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见回声?小结:明白了为什么,得到了知识,让小青蛙感到无比的快乐,接下来他又去做什么了呢?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桥洞底下又响起了欢快的叫声)就让我们再次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体会小青蛙那快乐的心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