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7391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1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成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 A )A 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B 精心构思的课,即严实的课 C 有深度拓展的课,即厚实的课 D 紧扣教材的课,即踏实的课2以下对于一堂好课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B )A 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学习艺术。B 一堂好课,既要有精心的教学预设,又要有配合教学进程的精美课件。C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D一堂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3每当我们听完一节课后,不应用以下的( D )标准来衡量课的优劣。A 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B 学生上课表现怎么样,每个学生都在活动吗,都在思考吗。C 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教师做得怎么样。 D 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是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人答出来。4在你看来,一堂好课,必须要把关注( C )放在首位。A 文本 B 教师 C 学生 D 氛围5评价一节课是否“教”得有效,以下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D )A教师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B教师是否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C教师是否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D教师是否尽量多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6评价一节课是否“学”得有效,以下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 )A 学生是否说出了教师预期的标准答案 B 学生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C 学生是否有了技能的提升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D学生是否扎实有效地掌握了基础知识下列对阅读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B考察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C考察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D考察学生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C )A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B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C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D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对教师在一节课中的教学行为的重点评价不包括( C )A 教师是否能恰当地处理好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B教师是否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及时调控好课堂C 教师是否教态自然、发音流畅 D教师是否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评价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照本宣科,不擅自更改教学内容 B 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在课堂上着力渗透C 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流于肤浅,不无限延伸D 收集与教材相关的所有资料,拓展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最终定位于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知识目标学会了吗?能力目标会学了吗?( A )A情感目标爱学了吗? B情感目标爱祖国了吗?C情感目标爱大自然了吗? D情感目标爱爸爸妈妈了吗?. 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的是:()A 深入理解词语的能力 B 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C 透彻把握文意的能力 D 归纳文章思路的能力1.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 B )A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B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C词句的理解能力D要点概括能力1. 平常意义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考察,评定其价值,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最终达到( B )的目的A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分B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C找出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D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字,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 B )。A基本结构 B基本说明方法 C基本要素 D基本内涵、默读必须有一定的速度,小学毕业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C )字。 A200 B250 C300 D350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二、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要求为( C )。A每学段50篇(首) B每学段60篇(首) C三个学段分别为50、50、60篇(首) D三个学段分别为50、60、70篇(首)、阅读教学中,从( A )开始让学生学习默读。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阅读教学中,从( C )开始让学生学习浏览。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A )之间对话的过程。A文本 B问题 C媒体 D情境2、阅读教学中“要( B )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A重视 B珍视 C肯定 D包容、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正确的说法是( B )。A不必进行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C应该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D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个性决定。2、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 A )的重要途径。A审美体验 B阅读体验 C生活体验 D创作体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 D )。A自由阅读,间接阅读 B自主阅读,间接阅读C自由阅读,直接阅读 D自主阅读,直接阅读、语文教学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C )。A经典的书 B有趣的书 C整本的书 D指定的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 B )。A学生的自由阅读 B学生的阅读实践 C学生的阅读体验 D学生的阅读感悟、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A )的能力。A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B朗读、默读和复述 C精读、略读和浏览 D理解、积累和运用、关于阅读教学模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B教学模式不是一种框架,而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基本结构。C教学模式具有强制性,必须严格执行。D教学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小学生朗读的总要求是( A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能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C能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D能够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3、阅读指导重在( C )。A教师范读 B学生感受、实践 C训练技巧 D模仿、关于文本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否定学生的见解。B要引导学生的见解朝真、善、美的方向发展。C社会是多元的,因此要允许学生产生有悖社会公德的见解,不必介意。D学生的认识一般比较肤浅,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告诉学生。.集中识字法突出的规律是( C )A.生字暂时脱离课文 B. C.突出字形规律 D.以歌词带字.分散识字法的特点是( B ) A.是把生字分散开来教 B.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C. 以语音为线索组织的识字D. 突出字形规律.“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特点是( C ) A.边学拼音,边识字 B.先识字,后读书 C.边读书,边识字 D.边识字,边学拼音.字族文识字实验的倡导者们提倡( D ) A.先读书,后识字 B. 边读书,边识字C. 边学拼音,边识字 D.先识字,后读书. 苏教版低年段识字教材的编排共有五种为( A ) A.认一认、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 B.认一认、词串识字、字理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 C.词串识字、字理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看图会意识字D.认一认、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字理识字.课标中要求低段识字量要达到(B ) A.10001200 B.1600-1800 C.1200-1400 D.14001600. 课标中要求中段识字量要达到(D ) A. 2000 B. 1800 C.1600 D.2500. 课标中要求高段识字量要达到(D ) A. 1800 B.2000 C.2500 D.3000.课标中对低段的书写要求为(C ) A.行款整齐、规范、整洁 B.工整、大小合适、端正 C.规范、端正、整洁 D.横平竖直、规范、端正.课标中对高年级的硬笔书写要求为(A ) A.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B.端正,有一定的速度C.行款整齐,工整D. 行款整齐,整洁.“转转盘识字”,借助“转转盘”的形式,最主要的目的是(B ) A. 增加趣味性 B.揭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C.揭示同音字的规律 D.体现新颖性.“认一认”的识字编排,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编排思想是(C ) A.先学拼音,后学汉字 B.先识字,后阅读 C.拼识同步,双线并进”D.边识字,边阅读.偏旁比较识字是按( A ) A.偏旁功能安排的 B.汉字产生原理安排的 C.字形规律安排的 D.同音字安排的.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识字是(B ) A.认一认 B.词串识字 C. 转转盘识字 D.看图会意识字.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下面哪一项是中年段的要求(A ) A.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B. 学习独立识字C.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D.能独立识字5. 综合性学习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D)。A.实践性 B. 综合性 C.合作性D.自主性5. 第三学段要求“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C)这一要素。A.乐于探究 B.自主学习 C. 勤于动手D. 主动参与5.语文综合性学习,(A)是第一位的。A. 实践B. 整合 C.自主D.创新59.“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了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A)。A. 价值B.途径 C.方式D.策略.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D)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A.自主 B.合作 C.探究D.自主、探究、合作61.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B),注重激发学习的创造潜能。A. 学习方式B.学习过程 C.学习结果D.学习合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包括学习目标的综合、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以及(B)的综合。A. 学科B.学习方式 C.学习内容D.学习过程.综合性学习需要加强实践,它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C)。A. 重联系,重整合B. 重合作,重团队C.重方法,重体验. 目前,各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除了专题研究、参观考察、实践运用、课文延伸、应用设计之外,还有(A)A.课外阅读活动 B.信息技术 C.学科整合.第二学段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A)这一要素。A.乐于探究 B.自主学习 C.主动参与D.勤于动手. 法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大多为(B)A.综合学习时间 B.校外活动 C.统合教学日D.思考课程6. ( D )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A 口语交际 B 综合实践 C阅读 D写作6.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写作教学方面倡导“为自己写作”和“为 ( C)写作”。A生活 B未来的生存 C 不同读者 D为母语传承属于“观察指导模式”的习作教学改革实验是 (C) A丁有宽的“读写结合” B李白坚的“快乐大作文”C吴立岗的“素描作文 ” D于永正的“口语交际”表达训练.国内外写作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认为其在写作教学中是(C) A学习者 B思想者 C 学习者和思想者 D自主的写作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内习作训练每学年达到 (D)次左右。A 24 B 20 C 18 D 16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 (B)的过程。A个性化表达 B创造性表述C 应用性表达 D对话性表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教学力求 (C)”。A系统完整 B自由灵活 C 精要有用 D生动巧妙.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重在培养学生的 (B) 。A写作能力 B 写作兴趣和自信心C 写作习惯 D写作方法关于“想象”各学段要求不一样,第三学段的要求是:(B ) A写想象中的事物B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C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最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D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 ( B ) 要求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300次观察,在他的实验学校,他根据学生观察的实况汇编成长达300页的名为大自然的书的观察教材。A赞可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 杜威 D陶行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活作文运动”在( D ) 蔚然而起。A美国 B前苏联 C中国 D日本7.“学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程标准中(C)提出的要求。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7. 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求是(D)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 B、 C、 D、 在学生的写作档案中,除了留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A)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A 典型案例分析 B写作习惯考查 C 每学期的作文成绩记录 D家长和同学评价、本世纪初,我国进入建国后的第(A)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A. 第八次 B.第五次 C.第七次 D.第四次75正确地解读文本,即正确读懂文本的信息,一般包括( A )A 思想情感 语言内容 语言形式 B 思想情感 写作背景 语言形式C 语言内容 语言形式 写作背景D 写作背景 语言形式 文章体裁76关于“准确地解读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准确把握学生情况、教材特点、课时任务。B 准确把握年段目标、单元要求、课时任务。C 准确把握评价建议、单元要求、课时任务。D 准确把握年段目标、学生情况、课时任务。77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即强调读出个体的感受,要做到两个“关注”,即( C )。A 关注个性化阅读、关注文本呈现形式B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最优化的教育价值C 关注个性化阅读、关注最优化的教育价值D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个体独特感受78( A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收获的程度。A 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B 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C 教学媒体的巧妙运用D 教师搜集资料的多少及写作背景的把握79儿童视角解读文本,要求教师( D )。A 回归儿童的生活实践,回归儿童的游戏方式,回归儿童的思维取向。B 回归儿童的学习起点,回归儿童的游戏方式,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C 回归儿童的学习起点,回归儿童的思维取向,回归儿童的精神家园。D 回归儿童的生活实践,回归儿童的思维取向,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80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是( C )。A 正确、深入、有创意B 言意兼得C 深入浅出D 回归儿童世界81关于“教学设计”的表述,( B )是错误的。A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B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的创造性。C教学设计不是一种直觉的冲动,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D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82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是( C )。A教学起点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目标设计D教学结构设计83课堂教学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各种教学因素的“排列”和“组合”。不属于“课堂教学结构”方面的问题是( D )。A课堂教学需要确定哪些教学环节? B各个教学环节占用多少时间? C各个环节之间是否协调?D将哪些课外资源引入课堂?84关于“文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B )。A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西方哲学解释学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B广义上的“文本”指的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书面言语材料。C在教学中,狭义上的“文本”是指一篇篇的课文。D广义上的“文本”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85.“提问”是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素,关于“提问”,( A )是错误的。A从提问的流程看,确定问题的数量是首要的一环。B从理解课文角度看,“提问”要抓住要害:关键点、疑难点、含蓄点。C从启迪思维角度看,“提问”应把握时机。D在“问什么”解决之后,还应考虑“怎样问”。这个“怎样问”就是问的方法,也就是问的艺术。86下列关于“文本解读”的观点,( D )是不正确的。A 教师应当走进文本,反复诵读。B 教师应当走出文本,全面审视。C教师可以运用批判思维方式对课文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D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最重要的是自我理解和赏析。87. “语言”是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素,关于“语言”的说法,( A )是错误的。A教学语言宜快不宜慢,只有快节奏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B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小结语等。C教学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语言的艺术,能否具有较高的教学语言艺术,正是衡量教学艺术精湛程度的一杆标尺。D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段落之后,教师一般都要作小结,小结语应当要做到:精确、精辟、精炼、精彩。88下列说法中,( C )是错误的。A 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进行教学设计。B 语文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C 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进行教学设计。D 语文教师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进行教学设计。89基础扎实是高效课堂内涵之一,具体说就是( D )。A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过程扎实、基本方法扎实。B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训练扎实、基本过程扎实、基本方法扎实。C基础知识扎实、基本练习扎实、基本思想扎实、基本方法扎实。D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思想扎实、基本方法扎实。90、 ( B ) 与 (B )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基础性 创新性 B、工具性 人文性 C、理论性 实践性91、 ( C )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语言B、文字C、语文9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 B ) 。A、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B、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C、审美能力与文化品位的提高93、 ( C )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A、语文知识B、阅读能力C、语文素养94、下面是对“语文课程”的相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B ) A、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B、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主要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品格。C、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95、语文课程的总取向是 ( A )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以人为本C、正确的价值引导96、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B )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以人为本C、正确的价值引导97、下面是对“语文素养核心成分”的界定,其中正确的是 ( C )A、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是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十个方面。B、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是写作。C、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 。98、下面是“理解和运用语文”的相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阅读和习作这两项语文实践能力。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语文理解运用的过程中,蕴含着人的思想情感、个性品质和社会文化背景。99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 A )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a、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 b.、学生学习规律与学科教学 c、年段和基础100、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 A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b.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C、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01、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 A )。a、识用结合 b、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C、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1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 A )运用汉字的能力。”a.、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b、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c、完成作业103、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A )。a、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b. 阅读量 c、创造性的理解104( A )是高效课堂内涵之一,具体说就是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思想扎实、基本方法扎实。a. 基础扎实 b.、学生自主 c、手段生动105、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 C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b.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C、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06.评价精读,重点评价学生( A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a、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b、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c、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107、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 A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a. 儿童的生活经验 b.多媒体演示 C、教学情境108、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第三学段要求学生( B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b.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C、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判断题一:1、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对 )2、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对 )3、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完全独立的识字能力。( 错 )4、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育,具有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集中识字法的特点是突出字形规律。( 对 )5、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育,具有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错 )6、 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育,具有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字族文识字实验的倡导者们提倡先读书,后识字。( 错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低年段识字教材的编排共有五种,分别为认一认、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偏旁比较识字。( 对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低年段识字中“认一认”体现了苏教版教材“拼识同步,双线并进”的编排思想。(对)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低年段识字中“词串识字”是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 对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低年段识字中“转转盘识字”借助“转转盘”的形式,是为了揭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对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低年段识字中“偏旁比较识字”是按偏旁功能安排的。( 对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2年级要多写少认。”( 错 )13、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对 )14、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对 ) 判断题 二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第一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默读,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略读,从第三学段开始要求学生学习浏览。( )2. 默读必须有一定的速度,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00字。( )3. 第一、二、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要求分别为50、50、60篇(首),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 )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7.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8.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也必须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9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10评价精读,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不必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11评价精读,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2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13写作知识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14语文课程标准建议13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5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了“学写读书笔记”的要求。( )判断题三1.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必须是书面的,可以用分数,也可以用等第表示。()2. 我们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3.我国当代习作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丁有宽的“素描作文 ”、李吉林的“情境作文”、吴立岗的“读写结合”等。 4. 进入21世纪,国内外写作教学改革中,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地位。()5.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6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写作。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7苏霍姆林斯基要求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200次观察。8.口语交际主要是说这一方的活动过程,是单向的。()9.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10. 口语交际课练习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要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11.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12.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教师的主导性。()13. 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14.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15.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17.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对提出的问题“共同讨论”“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自主学习这一要素。()18. 第二学段要求“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主动参与这一要素。()19. 第二学段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自主学习这一要素。()20第三学段要求“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勤于动手这一要素。()21. 法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大多为校内活动。()22.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23. 在学生的写作档案中,除了留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24我们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但是对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就不必太在意。()25. 法国的课外阅读指导属于综合性学习中的学科模式。()26.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不应该进入写作评价的范围。()27.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写作教学方面倡导“为自己写作”和“为不同读者写作”。()28. 课外阅读活动不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29. 专题研究、参观考察、实践运用、课文延伸、应用设计都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30. 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判断题四1、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 )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 )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性的探究。 ( )4、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一是有意义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 ( )5、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强调一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充实的、丰实的、平实的、真实的。 ( )6、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是有待完善的课,这是从真实的角度提出的,针对的是假大空的表演课。 ( )7、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即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学习艺术。 ( )8、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能力来衡量,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 )9、新课程中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显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 ( )10、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趋势是:评价对象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 )11、关注学生,面向教学结果的课堂教学评价,也要考虑教师的教。 ( )12、课堂教学评价从只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向全面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3、教学评价既关注“有效教学”结果的达成,也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 ( )14、强调评价标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生成走向静态。 ( )15、基础扎实是高效课堂内涵之一,具体说就是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思想扎实、基本方法扎实。 ( )16、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 )17、语文教学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也要关注学生的学情。( )18、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准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的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 )19、教学设计是一种直觉的冲动,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力性的工作。 ( )20、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教学起点设计,三是教学内容设计,四是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五是教学评价设计,六是教学结构设计。 ( )21、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 ( )22、任何一种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是对教材的分析,因此,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 ( )23、成功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者以版块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确定主要的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 )24、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密切相关,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 )25、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评价策略和方式是教学设计的必要一环。 ( )26、教学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各种因素的“排列”和“组合”,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等。 ( )27、文本在教学中,就是指一篇篇的课文。 ( )28、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要做到正确、深入、有创意。 ( )29、正确地解读,即正确读懂文本的信息。准确地解读,即准确定位教学的目标。有创意地解读,即强调读出个体的感受。 ( )30、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收获的程度。 ( )答案:1、 2、 自觉性(自主性)3、 深入性(多样化)4、 5、 6、 7、 8、 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9、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 10、 11、 12、 13、 14、 从生成走向静态(从静态走向生成)15、 16、 (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17、 18、 19、 是一种直觉的冲动,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是一种直觉的冲动,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0、 21、 22、 对教材的分析,因此,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因此,学习者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23、 版块(系统而生动)24、 25、 (和调整教学过程)26、 27、 (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28、 29、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