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7383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成语故事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出示三个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这三个也是成语,它们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呐。二、初读指导1、布置课内预习。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个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l)出示生字词。区分:买与卖(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夸口:说大话。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僧seng与曾ceng区分三、指导书写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楚:上面的林要写的小一些,捺都变成点。下面竖不能长。教师范写。1、用钢笔描红、临写。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楚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成语故事(学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指名说2、填字成词。自相( )盾 画龙点( ) ( )( )充数 张口( )舌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滥竿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出示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理解“总是”的意思:一直是,一向是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画出动作的词语,说明什么?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 (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习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9、推敲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配套光盘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学生回答,背诵。知道他去拜访隐者而没有见到。今天,他又去拜访一位朋友李凝,也写了一首诗你看、映示图画。讲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说说诗句的意思。3、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简介事情,揭示课题。()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板书课题,“推敲”。齐读。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二、播放配套磁带,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四、检查自读效果。、抽读生字,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恰当差人李凝、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指导读好下列长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五、指导书写生字。尚、妥:上小下大。貌:左右结构。右上两点,第四笔是撇。睡:左窄右宽。右边第三笔是长横,最后一笔最短。六、作业:、书写习字册。、抄写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9、推敲贾岛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填空:()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拜访”是什么意思?与“访问”有何不同。、理解重点句: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有感情朗读、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指导朗读。、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学生交流。区分即兴与即时、“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比较分析: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第四至六自然段、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第七自然段、自由朗读,思考:这节主要写了什么?、学生交流。、“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5、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1)指名读。(2)给“思索”找近义词。(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6、出示韩愈说的话。()指名朗读。()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第八自然段、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齐读第八自然段。三、练习讲故事。1、熟读课文,准备讲故事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3、学生练讲:指名讲故事四、布置作业:1、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2、讲故事。3、完成课后第四题。板书设计:9、推敲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高潮冲撞仪仗请求宽恕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10、嫦娥奔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这篇课文就告诉我们这个节日的来历。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出示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l)认读生字词。奸诈贪婪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威逼焦急敬重翻箱倒柜洒满银辉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奔向。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接济:在物质上援助。多音字:济南。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回旋,盘旋;交际应酬,打交道;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种)三、理清课文脉络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3讨论交流后总结。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奸贪蒙 丸 企2指导要点。奸:左窄右宽,右边第一笔是横。蒙、贪、企: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贪和企,“人”字头要展开,斜扁平些。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语。了解中国神话故事板书设计:10、嫦娥奔月神话故事 八月十五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敬重宝剑威逼迫不及待 奸诈贪婪接济企盼皓月当空二、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痛苦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体会老百姓遭受的苦难体会文中“直”、“实在”、“无法”等词语3朗读课文第一段。三、精读课文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pang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3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学生交流:“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在哪儿?学生自由读。四、精读课文第三段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回来后的表现。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3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三、指导复述课文1指名说说课文三个部分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第三段: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2按“自由练习一同桌互述一小组尝试复述一指名复述”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四、作业练习1比一比,再组词。婪()辉()箱()值()梦()挥()霜()直()2照样子写词语,飘飘悠悠碧蓝碧蓝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板书设计:10、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为民除害,嫦娥吃药 飞上月亮 为老百姓不受苦 心地善良、为民造福想念嫦娥,企盼团圆。11、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谈话,导入:在我们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字词,我们会把它称为拦路虎。我们知道,拦路虎影响我们学习,老师告诉过你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它也会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二、点拨自学课文自读课文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3、讨论、交流,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连估带猜”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1、什么叫“拦路虎”?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4、如何查字典?a、要有耐心。b、要有恒心。这一课你遇到了“拦路虎”没有?当堂查字典,进一步明确: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偏旁查字法,查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等。五、总结延伸熟读积累: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12 伊索寓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伊索寓言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导入,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讲寓言小故事。同学们都听过或看过这样的小故事吧。又短小还让我们明白道理。这样小故事就叫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课(板书课题)伊索寓言。学生齐读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的寓言故事,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师生交流。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注意引导学生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狸、葡、萄、馋、酸1、出示生字,记忆字形2、指导书写葡萄:上下结构,上面的草字头要写的扁而宽,下面不能超出草字头的宽度。馋:右上的“免”要写扁一些。下面两点有竖排。酸:左边写窄一些,里面的一横不能忘掉,右边中间八变形,捺要写成点。下面是折纹。五、作业布置讲故事给家长听阅读伊索寓言板书设计:12、伊索寓言说明道理、劝诫狐狸和葡萄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第二课时学习狼来了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狼没来牧童:几次大叫(说谎)村民:闻声赶来(上当)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狼来了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学习蝉和狐狸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寓言。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2、自读反馈。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1、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理解“有诈”。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思考: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四、积累迁移。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慌、贯、谎、粪、戒1、分析字形,组词记忆生字2、指导慌、谎:左窄右宽。注意区分不同偏旁,不同字义。布置作业:讲故事伊索寓言板书设计:12 伊索寓言狼来了:蝉和狐狸:习作3教学要求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激发兴趣1. 昨天,同学们一起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指名回答,展示树叶,说说树叶的特点,可以展开想象2. 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3. 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 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2. 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分小组观察树叶,组织语言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1出示枫叶标本,问:(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3)叶脉有什么作用?(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3. 评议口述情况。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3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4开头可以怎么写? 点明秋天秋游所见树叶的美丽。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板书设计:习作3秋天的树叶叶柄 叶片边缘特点枫叶 叶脉作用 叶柄特点形状、色彩,色彩变化原因。第二课时一、书写习作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二、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四、誊写。板书设计:习作3秋天的树叶叶柄 叶片边缘特点枫叶 叶脉作用 叶柄特点形状、色彩,色彩变化原因。练习3教学要求: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3、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教学重难点: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3、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2)(教师视频)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了解红灯记这个故事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2教学第二部分。(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2)引导学生来学唱。 播放视频资料,学生跟唱3教学第三部分。(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郊:左边捺变成点,与上边对齐。右边的双耳不能写宽。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板书设计:京剧中国国粹红灯记第二课时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1读背幸福。(1)指名读题,引导学生明确本题的要求。(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3)教师范读。(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2拓展。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1)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2)按学生讨论的结果续写诗歌。(1)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进一步明确诗歌的写法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谈感受。3审题。4指导。(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作业布置:续写诗歌(两到三句)板书设计:幸福奉献第三课时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谈话导入口语交际内容。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板书课题: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学生齐读)(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绝)(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注意“拒绝”是要注意语气婉转,态度要诚恳,理由要充分,是对方心服口服。(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3反馈。(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2)评议小结。要求不合理要敢于说“不”;要明辨是非,明白哪里不合理,同时拒绝时要语气婉转,态度诚恳,理由充分。板书设计:练习3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