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7351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深度波速A波B波C莫霍面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古登堡面地下2 900千米处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1)范围: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_0003_000千米处。(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氧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99%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氮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很少 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水汽含量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3)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知识拓展地球外部大气层的作用(1)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尤其是氧气;(2)吸收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伤害;(3)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4)使地表昼夜温差适中。2水圈(1)组成:主体是海洋,还包括其他水体形式。(2)作用:参与物质能量转化,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3生物圈(1)概念: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2)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上层。考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1(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答案D解析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考向立意】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物质组成。【思维过程】结合题干信息“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要求和图示信息调运知识并获得结论。【误区警示】审题不准,不明确设问取向导致答题失误。【预测展望】1结合矿产资源勘探,考查地震波在研究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意义。2结合生产实际,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堡面古登堡面平均172 900(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温度很高,压力、密度很大特别提醒(1)地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7千米。(2)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3)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地震波测量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甲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如图乙)。读图,完成(1)(3)题。(1)能穿过地核的波是()AW1 BW2CW1和W2皆可 D两者皆无法通过(2)若M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A3 000 km B3 500 kmC4 000 km D4 500 km(3)依据M、N、Q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 B C D答案(1)B(2)D(3)B解析第(1)题,由图看出,W2传播速度较快,应为纵波。地核中的外核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只能是纵波穿过(纵波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第(2)题,时距差为6分钟,对应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中各震中距对应的时距差可知,最接近4 500 km处。第(3)题,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三圆交会的处。考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2(2010江苏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A解析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考向立意】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及其分布状况。【思维过程】结合题干信息“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要求和图中所示信息调运知识并获得结论。【误区警示】审题不准,不清楚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状况而导致错选。【预测展望】1结合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探索,考查对地球外部圈层的探索意义。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具体表解如下:圈层含义分布基本特征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地表至大气上界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分布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范围:广泛存在于地表、地下、大气和生物体中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有生命存在的圈层思维拓展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水圈、大气圈、地壳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22011年9月,美国的一颗已经废弃的卫星,失去控制砸向地球,众多的残片坠落在南太平洋中。据此回答(1)(2)题。(1)这些卫星残片落回地球时没有穿越的地球圈层是()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2)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答案(1)D(2)B解析第(1)题,卫星残片首先穿越大气层,落入太平洋中,主要涉及的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没有穿越岩石圈。第(2)题,生物圈是一个跨圈层的圈层,其界限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及区位分析(2010浙江文综)读“世界某区域略图”,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条件:天气多变。1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1)尽量选择较低的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2)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区,地势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3)要尽量选择多晴朗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4)建海上发射平台,在海上发射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火箭飞越有人居住的地区,安全性好,更主要的是海上发射平台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发射位置能灵活选择。2航天回收基地选择的条件地形平坦,视野开阔,水域面积少,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一、选择题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12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C圈层 D圈层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1.B2.C解析第1题,结合右图判断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外核与内核,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第2题,地壳厚度海洋比陆地薄;横波在地幔自地壳向地幔传播时速度加快;外核可能是液态;内核中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层和层属于地壳C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的大部分4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答案3.B4.C解析第3题,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莫霍面以上为地壳,据此知层和层属于地壳。第4题,根据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可以判断古登堡面上部附近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最快。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2年11月27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Plosky Tolbachik”火山爆发,火山灰云有10公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回答56题。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答案5.C6.B解析第5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与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第6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79题。7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A917时 B18时至次日7时C17时至次日9时 D19时至次日6时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9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A大气环境质量好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C较有可能为阴雨天气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答案7.B8.C9.B解析第7题,在18时到次日7时之间,近地面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空气下冷上热,不利于空气对流,即发生逆温现象。第8题,由纵坐标可知,逆温层最大高度约为400米。第9题,逆温现象抑制了空气对流,近地面污染物聚集,大气能见度差,污染严重;空气对流弱,不易形成云雨;近地面沙尘不易被上升气流带起,沙尘暴天气不易形成。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012题。10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1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 B岩石C树木花草 D大气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10.C11.C12.B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1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包括地壳和地幔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位于软流层以上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 B C D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第14题,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厚度不一,是一个连续的圈层。15右图为“地球号”研究船钻探示意图,此船值得期待的科技成果是:钻探到地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钻探到地幔过程中,钻头将经过地壳B钻探到地幔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变质岩C钻头钻探过程中将经受高温高压的考验D图中的生物圈只存在于水圈的上部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圈层,占有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以及水圈的全部。二、综合题16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答案(1)A(2)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3)莫霍面地壳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第(2)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第(3)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由此可推断出玉树的地壳厚度要大于33千米,所以说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17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40千米地壳厚度线与我国_自然分界线北部大致一致,简要说明地势与地壳厚度的关系。(2)我国东北部的7月等温线与地壳厚度线的吻合度较高,简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太原和石家庄纬度相当,但7月气温差别较大,简述其原因。答案(1)第二、三级阶梯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2)气温和地壳厚度都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其等值线延伸方向基本与山脉走向一致。(3)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气温高。解析地壳厚度不一,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即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势高低又影响气温等其他因素。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