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7283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小学校、托幼(园)机构: 目前,由于气温回升,手足口病、水痘及麻疹、腮腺炎、流脑等春季传染病也逐渐进入高发期。最近,我市毗邻县的一些学校(含托幼机构)发生了手足口病病例,并有聚集发展趋势。根据2009年3月26日遵义市政府召开的重点传染病防治与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当前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等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和儿童身体健康,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春季是人禽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麻疹等传染病高发季节。近来,我市周边县市(区)相应发现了手足口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小学等,目前,我市部分学校、托幼机构也相继发生传染病。因此我市手足口病等春季高发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严峻。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流行强度大,易造成暴发流行,至今既没有疫苗等特异性预防药物,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部分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很快,如果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学校和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及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脑等春季传染病易感人群的集中地,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当前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手足口病及其它传染病防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务必抓实抓好。要成立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的防控工作领导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层层分解防控工作任务,保证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二、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1、层层落实责任制。各有关学校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传染病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学校校长(园长)为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校内各部门、全体教职工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责任。各中小学、托幼机构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执行首诊负责制。2、加强监督指导培训。市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要把防控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及其它传染病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保健员培训和指导等相关工作。要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手足口病及其它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汇总分析有关信息,必要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卫生监督所要依法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加强对校(园)内全体教职工作培训,切实提高对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早期一般识别和疫情报告能力。3、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特点,不断强化预防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学生知识教育宣传工作。采取张贴宣传画,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内橱窗、电视和校园网,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和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15字知识宣传。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小手拉大手,向学生家庭和社会宣传防控知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做好社会居民知识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居民做好自我防护。4、全面落实晨检制度。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对本校师生的疫情监测。自即日起,全市启动校(园)内学生晨检制度,各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开展儿童晨检工作,主要检查幼儿和小学生的体温、手足和口腔等部位是否存在皮疹与溃疡。各班老师要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5-10分钟完成学生的晨检,同时填写晨检日志,记录缺课情况和缺课原因,发现有发热、皮疹等可能患了传染病的学生,立即要求学生家长送孩子去医院就诊,同时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由单位指定的专人向市教委和市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报告。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就诊治疗。5、规范疫情报告工作。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及时规范做好校(园)内相关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要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向市疾控中心(辖区乡镇卫生院)和市教委报告。未经市卫生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布相关疫情信息,对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托幼机构一周内发生10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2例以上重症病例时,托幼园(所)要关闭2周以上;1个班出现2例以上手足口病的托幼园(所)将暂时停课。6、广泛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防治手足口病等疾病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内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教室、图书室、午休室、功能室等校内公共场所经常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学校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同时对教学设施、教具及儿童玩具要进行定时消毒。通过“三清” (清理暴露的垃圾、清理露天的粪便、清理污泥浊水)、“四灭” (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等活动,优化和美化校园环境。要加强厕所的清洁和管理,按规定落实消杀措施(附后),积极开展消毒工作。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卫生、饮用水的管理,防治食源性感染。三、加强督查,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将人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单位重点工作,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单位主要领导加强对相关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每日巡查、督促、检查。市卫生、教育主管部门近期将不定期组织督查,主要内容为领导重视程度、工作机制、公共卫生状况、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玩忽职守、防控措施不落实的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要予以通报,对因防治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手足口病及其它传染病传播蔓延,对学生和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将依法查处相关责任人,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仁怀市卫生局 仁怀市教育局 二九年四月八日主题词:卫生 学校 传染病 通知抄 送:遵义市卫生局、遵义市教育局、市应急办、市政府办、何勇副市长仁怀市卫生局办公室 2009年4月8日印发附1:仁怀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制度 为保证学校(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上学期间,学校和托幼机构实行每日晨检制度。 二、各班班主任于每日早晨上课之前,负责完成本班学生晨检工作,掌握学生出勤及健康状况。 三、晨检工作应认真、仔细,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并作好晨检记录。 四、发现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病因排查与登记,并报告本单位疫情报告人,由疫情报告人核实后,向教育、卫生等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附2:仁怀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晨检指南 全市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每天进行晨检。各校要有一位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校医、卫生保健老师负责本单位晨检的技术检查指导、疫情报告工作,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学生的健康晨检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一、晨检时间 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班主任老师要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5-10分钟完成学生的晨检,同时填写相关登记报告表,当日上午10:00前报告校医或卫生老师。二、晨检内容 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同时要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领其到医院诊治。当在同一宿舍或者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位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时,应当尽早报告市疾控中心(电话:2223251)。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晨检要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是否出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手足口病主要症状和防控措施后附),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手足口病可疑病例时,要立即报告区疾控中心。对其他病症的学生情况也要及时报告。三、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 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病因追查和登记。 附3: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和防护措施要点一、临床症状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二、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5、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8、告诫学生流行季节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附4:预防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知识问答 1、什么是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 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传染性强,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少数重症患儿伴有肺水肿、脑炎等严重疾病,并会造成死亡。2、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是如何传播的?人群密切接触是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3、儿童感染手足口病(EV71感染)后有哪些症状?儿童感染手足口病(EV71感染)后,一般仅有轻度不适,多以发热起病,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在口腔、手、足、臀部和肛周等处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咽部充血等感冒样表现,经对症治疗,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身体恢复。个别病例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大多持续高热,出现精神差、烦躁、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后37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4、怎样预防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 虽然没有疫苗,但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主要防护措施:(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经常日光晾晒;(3)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4)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5)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时应敦促家长带小孩就诊,同时报告主管部门。5、家庭、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应该如何处理?发现小孩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带小孩到医院就诊。患儿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根据医嘱,必要时住院治疗。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学生或婴幼儿也应在家庭内进行医学观察至潜伏期结束,有病人的家庭应特别注意家庭环境和室内卫生,保证家人和孩子经常使用洁净水洗手。用肥皂或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彻底清洁家居物品以及小孩的玩具。对可能被病毒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小孩衣被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附5:预防手足口病的常用消毒方法1、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2、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3、生活用具、书籍、玩具: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4、食、饮具: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5、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200毫升/平方米。6、灭蚊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仁怀市教育局版权所有 2002-2008备案号:黔ICP备050016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