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十四册教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6432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第十四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第十四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第十四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第十四册美术教案第1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本课显性内容,首先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虾的创作,使学生初浅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字的第一段是对虾的总的欣赏评述。第二段旨在说明画家的生活经历与所画题材的关系题材源于生活,熟悉生活才能更好地表现生活。第三段说明绘画技法和艺术处理的手法,也是源于生活,是从对客观对象的表现需要而获得的感悟。第四段分析虾与真虾的区别,着重说明经过对生活原型的取舍、加工处理,所画的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齐白石的虾与真虾照片对照可以看出,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的构成(如。同立体主义的创作方法,又比立体主义更接近大众),其所创造出的不似之似的“虾”,由于集中和强化虾的典型特征,而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虾所呈现的笔墨之美就是画家所追求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所画之虾给人以生命的活力,体现了画家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赞歌。这便是虾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也是源于作者对生活感受的表达。 欣赏分析齐白石虾的教学目标,可归纳为:使学生了解绘画的题材、内容、技法皆是源于生活的,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创造的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未予阐述分析,而以问题呈现,并附有关可供分析之用的图像及简短文字资料,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获得对课题的深入理解。第一问旨在说明没有现实生活的存在,艺术家不可能获得该内容的创作灵感,也就不可能创作出此画,旨在进一步深化对艺术源于生活的理解。第二问的结论在课本第6页下面两小图的对照比较中。经过画家大胆取舍的处理,是为了构图表现需要,已经不同于生活。第三问可通过油画开国大典与摄影(生活原型)对照,再以中间小图所示去理解画家的艺术处理的技巧:其一是将毛主席居中,人群撤后,以凸显毛主席形象;其二运用线条所具有的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将观众视线集中在毛主席身上使其突出,其中灯穗飘动的方向引向毛主席,最能显示画家艺术手法的高明巧妙。第四问及第三问旨在提高学生对艺术处理好在哪里的领会,以强化学生对艺术高于生活的理解。第五问旨在使学生理解油画开国大典是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能迁移理解艺术是高于生活的。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本课的编写方法旨在使学生自行阅读时便被内容所吸引,再经教学使之产生学习兴趣。以案例分析传授知识,以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以及评述能力得到锻炼。课本安排的次序蕴含着学习方法,所提供的相关图片资料及名家论述资料,旨在培养学生吸取信息,运用资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对齐白石的虾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教学难点“今日所见到的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之类的绘画创作是源于生活吗?”这是学生在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当属教学难点。即使学生未提及这一问题,教师也可设问。对此问题可参照编者此前所写的“编者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予以解决。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从同学们熟悉的齐白石作品虾展开课题。 你喜欢齐白石的画虾吗?为什么? 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齐白石画虾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让你画虾,你会怎样去画?(可以试画几笔) (2)进一步引导深入讨论。 你对画家齐白石有哪些了解? 你还知道齐白石的哪些作品?(例如:荷花蝌蚪图表现蝌蚪在水中追逐荷花的倒影,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画家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了情趣,是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又如: 小鸡图,齐白石曾题字:“小院无尘人迹静,一丛花傍碧泉井,鸡儿追逐却因何,只有斜阳蛱蝶影。”表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入观察。) 怎样理解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3)由同学谈“我喜欢的作品”或“我喜欢的艺术家”、“我喜欢的其他艺术作品”,学会运用搜集来的材料讨论、质疑。(学生可以涉及美术、音乐、文学、影视等熟悉的方方面面。)通过讨论,领会“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艺术观点。 (4)教师点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第1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题材、内容、色彩、形式、技法、材料等)。生活给艺术家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了美。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可以是“再现性”的作品,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等,这些作品以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式是逼真写实的。艺术家的美术作品还可以是“表现性”的作品,如:蒙德里安的油画树、吴冠中的油画松魂等,这些作品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画面的艺术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这里并不排除有少数作品是作者主观上的、追求荒诞离奇的产物,作品最终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成为“欺世”的作品。设计二: 教师首先提出讨论题:“我们看到的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通过同学讨论引出课题。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讨论自然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学的课题上,通过思考和同学之间的讨论,结合与全班同学的交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间来,为下一步的研究与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话,引导同学们对照齐白石所画的虾分析、解释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加深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认识,提高艺术的修养,增强分析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研究开国大典的照片与画面,通过对比和多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全班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的、最有说服力的结论。教师通过讲评使同学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欣赏水平。 教师提出几个讨论题,作为学生课后的研究内容,并写成书面的研究报告,以便以后研讨使用。 (1)为什么说艺术的灵感源于生活? (2)为什么艺术要高于生活? (3)怎样理解“艺术无处不在,关键是能不能去发现”这句话。三、教学评价 1能否积极投入讨论,大胆发表个人看法。 2能否理解并认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艺术观。3能否发现违反这一艺术观的文艺作品,并加以评论。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一 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二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二课 人民美术出版社三 教学时间:一课时四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技能,能注意物象的形态,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利用手绘线条图像这一便捷的方式,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和结构特征,表达一种过程或一种关系,表达自己的意图,很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是进行基本造型训练的一种最佳方式。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会用简练、完整、清晰的图形表达,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实际、用于交流,在今后长久时间和广大空间中充分使用。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提前做好了课前预习,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用线条来说明所要表达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等,用线条表达立体图像的能力较高,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学生立体思维能力不高,学习本课则比较吃力,教师应重点辅导,同时,把美术基础较强的和较弱的学生分到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与互助精神五 教材分析: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选自第十四册人美版新课标美术教材“造型表现”单元。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三方面的变革,强调了教与学的趣味性,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以往教材中的线造型单元内容单调枯燥,而新教材中本课更注重综合性,大大加强了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线条是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视觉语言。手绘线条图像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种语言,“它对美术具有普遍意义,适应于广大空间、长久时间和众多方面应用价值,并可成为从事各种职业都用得着的工具。”它是二十一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 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会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手绘线条图像”对于学生来说,不需要高超的绘画技能和复杂的作画工具,“一只笔+一张纸”这样简单的准备就可以方便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他们感到快乐有趣。如果说,13册教材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和第3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的设置,是为了学生了解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的意义,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话,那么本册第2、第3课的内容则重在提高技能、技巧的同时,联系学生自己的成长环境,练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将学生置于生活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迅速、果断、大胆而有个性地表达出物象的基本特征和用三维图像描绘立体形态,并能初步地运用一些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及其他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 传达物象信息,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三维图像描绘立体形态,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2、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边赏析边讨论、边认识边练习,感受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式,在课堂上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自己探讨手绘线条图像的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并创设合作的民主氛围。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评价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七 教学重点: 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和营造空间的呈现方式,围绕生活空间学习课业知识,调动学习兴趣。八 教学难点: 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象表达的恐惧感。教师要清晰传达物体结构、透视、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分发挥想像力,把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展示出来。九、准备备 学 生:1. 准备难易适中的物品让学生画,提供的物品要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2上课前让美术基础较强和较弱的学生自愿组合。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日用品(数件)、范画。学生准备:笔(铅笔、钢笔、水性笔等)、课本、作业本、手绘线条图像的资料。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形象(建筑、雕塑、人物、电器等)1、老师提问:这一片段中有哪些物体?它们是怎么样的形体?这样的形体你还能举出哪些?2、学生:观察,动脑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寻找身边的立体形象(长城、故宫、悉尼歌剧院、电冰箱、桌椅、篮球、橡皮、眼镜) 小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归纳为四个基本形体:六面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出示实物、图片资料)在我们生活中充满着立体形象。3、我们可用许多的绘画技法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出示不同技法的作品:油画、水彩画、国画、版画、剪纸、手绘线条画,你觉得用哪种技法描绘事物简洁明晰?4、学生回答:用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式描绘事物最简洁明晰。 5、 引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多媒体展示:放一段生活活动场所,感受生活中的立体形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总结出要领)(二) 讲授新课 1、手绘线描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的特点及作用 (1)课件展示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的作品,什么是立体图像的表达? (2)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用手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其特点) (3)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a.同学们分小组画实物。(平面 、立体) b.平面与立体的图象有什么区别?(平面图像只表现出物体的长宽。)(二)学习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老师进行三种表达方法的绘画演示并讲解1刚才我们用的是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1)表现物像较准确。 (2)运用线条生动、流畅。 (3)存在问题(如右图):有时为了把握形而使线条不连贯,形也失去很多。 2 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它较清晰地表达物象三维关系的本质特征。 (1)用结构分析法理解物体好。 (2)运用线条生动、流畅。 (3)存在问题(如右图):透视不正确,用线还存在着点、断断续续的现象。 3 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根据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1)用主观理解法表现物体生动有趣。 (2)运用线条更生动流畅。 4、小结:无论用哪种表达方法,最重要的是把物体较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来传达我们的感情。5、绘画与游戏:你画我猜,感受乐趣请各组同学进行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游戏,看谁画的又快又好。通过游戏过程感受和体验用手绘线条图像立体表达的乐趣。(1)游戏准备:分出题和画题两组准备。出题的小组:范围有三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食物。画题的小组:可以单独绘画,也可以合作。(2)游戏过程:你出题,我来画,大家一起猜。(以游戏形式轻松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游戏的设计上注意到点与面的结合,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非常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3)问题一:认识立体图像、了解结构关系、理解三维空间。(想象力)(4)问题二:用线条有个性地画出你身边的立体形象。(创造精神)。(三)学习探究 1. 欣赏线与形相结合的优美作品 2.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是最简便、最形象的日常交流语言。(快捷方便) 3.自然科学、英语、建筑设计、机器使用说明图、 (1)学生试画:苹果、杯子、铅笔盒、一叠书(尝试: 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2)立体图像:平面中运用手绘线条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三维立体形象。 讨论得出: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能较真实地再现对象。了解线与形的关系及手绘线描图像的特点,通过欣赏体会作品的美感,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对实物描绘,进一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掌握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观理解的方法(四) 作品赏析、拓展知识 1、这几张名画好在哪里?(结构、造型、线条) 它们运用的是哪种技法? 2、简介画家、拓展知识 (1)凡高 (2)毕加索 (3)齐白石 3、观察大师的手绘线描作品与你们的手绘线描作品比较一下觉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1)感受名画,设疑解惑,主动参与。 (2)了解画家、拓展知识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 学生交流知识、情感。分组发表意见 b. 教师及时肯定与补充。 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从大师的画迁移回到学生的绘画,拉近创作距离让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五) 加深理解,展开想象体验创新 1、你能创作一幅富有情趣的作品吗?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的构图、技法及线条的运用。3、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分组实践,合作探究。练习建议 1、选择三种绘画方法 2运用适合自己的工具(铅笔、钢笔、圆珠笔),自由组合、自主探究,合作创作一幅作品。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使学生各有所得,从而扩展学生的求知面。 (六)展示与评价 各组学生对作品展开自评与互评,交流感受,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到闪光点。 小组推荐作品介绍,师生共同赏析。(学生合作学习非常有热情,在交流和评价的环节学生想法很丰富,也很敢于表达自己。) (七)教师小结:从评析学生的作业入手,要让学生在鼓励中得到成功和快乐。拓展延伸、实现升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互相说说谁的画最有趣,你为什么最喜欢这幅作品。 让学生在评议中巩固知识技能,感受作品的内涵,促使情感升华并 (十一) 课后作业:请课后用所学知识(手绘线条立体图像的表达形式)说明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你能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吗? 建议: 1、 收集手绘线条立体图像的表达的图片资料。(具象和抽象) 2、 创作建筑、家居、某设备的使用说明有个性的作品。 3、 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课例评析(课后反思)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素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学生是快乐学习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教师对本课进行了创新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业类型,但有别于传统的线造型绘画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强调了教与学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淡化美术技能的培养。在美术课中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和课堂氛围让学生学的愉快,画的开心,在轻松愉快中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堂效果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的组织结构处理方式是分组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创新,充分发挥了小组优势互补的积极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及时评价,在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尺度上,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优秀。鼓励学生敢于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学生互评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堂课学生能掌握手绘线描图像-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其中表达直观感受和主观理解的方法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学习中也感兴趣。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中,造型、透视存在的问题最大。少数同学由于美书基础较弱,构图、造型欠一点,用线上还不够流畅,表达时感到力不从心,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虽然课前教师考虑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强弱搭配,但由于时间关系,有的小组中骨干带头作用不明显,教师及时发现并予以帮助,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课堂上随时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需求),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拓展探究: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作为“造型表现”课业类型的绘画课,它的目标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要具有高超的线条绘画技巧,而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而自信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本课拓展的空间比较大,可以利用相关学科(如文学、生物、音乐、工程建筑等)来综合,让学生分组探究,在什么环境中,在什么情况下,更适合用手绘线条图像的立体图像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大胆拓展手绘线条图像所表达的内容。本课还可以设计成“设计应用”课业类型,用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来进行黑白装饰画的表现,如“黑白画”,所谓“黑白画”即是指运用铅笔、钢笔这样极简单的工具,把手绘线条的画面转换由黑、白、灰色块组合而构成的画面,它提供了学生描绘和处理图形的更多可能性,更好的个性化的方式,它完成了由线到面的转换,同时也完成了版画似的语言创造,但它比版画更富有装饰性,学生的作品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装饰”的概念及“黑白画”的表现特征,其次使学生懂得用线条进行立体图像装饰的描绘方法与线条表达说明有所不同。第三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的创造能力。 黑白画的教学是完全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带有综合性质性质内容的,学生的作品在其不知不觉中上升到一个“专业的”水平,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体会艺术的处理技巧,体会艺术的对比性、随机性、节奏感、立体感、量感、主次虚实等,进而获得艺术创作的成就感。因为一般性的手绘线条图象和轮廓图,还不足以称为作品,而经过深化的处理黑白画这种最简易的处理,即可达到“作品”的层次。有着丰富黑白灰层次的画面,也为进一步的版画、装饰画、设计等其它形式的创作打下基础,因此,该内容有拓展探究的价值。第14册第3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地传达物象信息。 第2课: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三维图像描绘立体形态。 第3课:对“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有着深刻理解和认识。 以独特视角或真实感受描绘物象,有个性且极具想像力。 大胆创新,富有生活情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学会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和营造空间的呈现方式,围绕生活空间学习课业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难点: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象表达的恐惧感。教师要清晰传达物体结构、透视、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分发挥想像力,把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展示出来。二、教学设计参考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本册23课将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1)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让学生边赏析边认知,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2)课堂练习,落实知识点,体验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教师以简单的正方体或球体为例,讲述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过程(结合教学课件),在过程中讲述物体的结构特征和物体高度、宽度和深度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 教师将教材所示图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分析这些立体图像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以图示为例,让学生列举出课外书或其它课本的图中哪些画面是用同样的方法表现出来的,例如:产品说明书和房屋建造图是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表现出来的;农民画表达的是农民画家对生活的主观愿望;建筑效果图则是真实描绘建筑完工后的视觉效果。 解决问题: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像的不同之处? 用不同方法表现立体图像所产生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 第2课时 (1)教学方法同前一节,注重与前者的自然衔接,避免相关内容游离脱节。 (2)围绕“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问厨f青境,让学生表述对空间的认识,学生自由阐述感受乐趣,教师进行正确归纳。教师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观摩评价的机会。在关注差异的前提下,教师评价以肯定成绩和激励进步为主调,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我们生活在空间中,与周边所有物体都发生着前后、左右或是上下的位置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的视觉感受。同样,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超越视觉的局限,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作业建议: 第一节课:画一摞摆放在课桌上的书本。运用手绘线条立体图像的表达方式,表达出物体的立体感、量感和体积感。 第二节课:以教室或学生自己的居室为写生对象,画出房间内多件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关系。 2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措施 (1)教师要把立体图像和空间关系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理解要有及时的沟通与反馈,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2)化解矛盾。既重视物体的外形轮廓,又要强调对象的内在联系;既重视观察结果,又不拘泥表现方法;客观感受和主观理解都是立体图像和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3)教师可分别指导,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教学评价 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1能否收集有关立体图像表达的资料,并能简要评介。 2能否理解三维空间的概念。 3用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把自己设计的一件生活用品表现出来,并用下表自我评价。是否有立体感结构关系是否清楚线条是否简洁明确设计意图是否表达 出来 1能否理解“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2能否举例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空间第14册-第4课单色版画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版画是通过制版与印刷的手段来完成的,并且是有复数性的间接性绘画。 (2)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作品。 应知: 版画的间接性与工艺性,什么是版画。 版与画的反正向,结合物理学的镜映效应学习。 应会:简单的单色凸纸版制版方法,凸版画单色印刷的基本技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版画的制版与印刷工艺性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及在实际中正确的应用。学习材料 教材对纸版画的制版与印刷方法作了介绍,单色凸版画的制版方法可选用的材料很多,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供教师参考。 (1)吹塑纸。吹塑纸是一种美术装饰材料,一般在制作美术立体字、布置展台展板时使用。纸质较软,可以直接在纸上用粗铅笔压出图案,造成凹凸效果。用油磙子涂上油墨之后,铺上宣纸使用马莲或自制的磨托磨擦印刷(因吹塑纸版较软,如铺硬纸使用坚硬的木蘑菇印刷,就会把纸版压平,不能得到好的印刷效果)。 (2)马莲。马莲是一种木版水印用的专用工具,是在一块厚硬的纸板上铺垫一层用硬麻绳盘成的垫,然后用竹皮包扎而成的。 (3)自制磨托。自制磨托与马莲制作工艺相近,使用一块厚纸板剪成直径810厘米的纸垫,上面垫一层用吹塑纸剪成的垫层,然后用塑料布、竹皮和玉米皮包在一起,在纸板背后用绳子系牢就可以使用了(塑料布磨破后注意更换)。 (4)石膏板或黄泥板。石膏板或黄泥板也可刻出凹凸的效果,利用铁钉、小刀等,可直接在板上雕刻,刻后在印刷之前需对版面进行防渗处理。油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层胶水或浆糊;水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层清漆。 (5)实物版除粘贴纸板外,还可以利用实物的自然纹理进行粘贴,如花布、网子、叶子、稻草、木片等。通过印刷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但在粘贴树叶时应注意使用新鲜树叶,不可使用干树叶。树叶干燥之后容易断裂,虽然可以粘住,但一涂滚油墨就会碎开,把油磙与油墨弄脏并影响印刷效果。 (6)印刷材料的涂布制版之后在版上需涂布印刷材料。一般水性印刷使用刷子,把水色和浆糊刷涂在版上;油性印刷使用油磙子滚涂油墨。如果油磙子一时没有,也可以使用较硬一些的毛笔、毛刷代替。 (7)印刷材料可分为油性和水性。 油性印刷材料可选用油画色或印刷用的油墨,当油墨过粘时适当加入煤油,6号油或克粘剂、快干燥油均可。 水性印刷材料可选用广告色、水粉色、水彩色、国画色等,为了增加粘度,应加入浆糊后使用。 在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对材料与制作过程的改良,对课程进行调整。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凸版画的起源与原理知识介绍。 2范画展示,技法讲解。 3范例分析与演示一提出作业要求一学生分组(最好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状态)一通过某种途径确定造型对象一共同选择与确定制版与印刷材料。 4学生分组:画稿一制版一印刷一完成作品。5展示成果一组织讨论一自我评定。造型是否合理新颖,具有独创性画面中点线面分配布局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是否已基本掌握教学评价1能否领会单色版画的美感。 2能否设计印制出一幅单色版画。按下表评价自己的作品。材料的 选择构图造型黑白灰的关系印制方法相关资料: 中国人发明的凸版印刷术,是从中国古代拓印绘画发展而来的。隋代(公元581681年)中国人开始利用雕刻凸版印刷书籍,唐代(公元618907年)出现了雕刻版的版画插图。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一幅雕刻版印刷版画插图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现藏大英博物馆),当时的木刻版画技法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宋庆历一年(公元1041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中国的书籍印刷与插图业推向新纪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国的现代版画运动是在19271931年间开始的,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并请日本友人到中国传授版画技法,开办讲座,举办展览并出版画册,介绍外国的版画作品,使现代版画在中国得到传播、发展、推广和普及。 小知识:版画的种类版画根据不同的制版与印刷方式分类可分为凸版画、凹版画、平版画和孔版画。根据不同的制版材料又可分为木版画、纸版画、铜版画、石版画、铝平版画、丝网版画等等。 参考资料: 汉画选张万夫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 中国民间木刻版画吕胜中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 北京七人印集团结出版社1990年出版。 美术辞林版画艺术卷李习勤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子供疗拓0、允世界日本文教出版株式会社1991年出版。第14册第5课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内容:根据纸材的特性与技法,设计制作一个有立体感的、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学会纸浮雕的制作方法:构思、画图、制作。练习纸雕塑的基本技法:刻、折、卷、组合等。 目标:锻炼立体造型的能力,学会对形象的概括能力,体验纸浮雕装饰作品的美感。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纸浮雕作品,自己设计、制作纸浮雕作品,更加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与事物,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信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纸浮雕的多种技法的介绍与应用。把立体构成的各种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渗透,并应用到纸浮雕创作中。 教学难点:纸浮雕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一说设计,学生感觉较难,无从下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会感觉脑子里很空,这样就容易失去创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参考”中介绍的一些教学思路,会对教师在突破难点方面有所帮助。学习材料 工具:刻刀、剪子、胶水。 材料(纸):彩色复印纸、各种包装纸、硬白纸、深色背板纸(应硬些),可用废纸盒盖代替。二、教学设计与参考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1)感知引导。新课的导人是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并对此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设计制作的欲望。 几种导人方式的设计: 直接导人法。利用课本的图例,通过欣赏纸浮雕作品,对纸浮雕有个感性的认识,体会纸浮雕的美感,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这种导人形式比较直接,是传统的导人形式。但这种导入形式应结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纸浮雕的特点与技法。 设问的提示: A你喜欢哪一幅纸浮雕作品?为什么?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B这些纸浮雕作品在表现内容、表现技法、色彩运用上有哪些不同? C观察图例,想一想平面的纸是如何变成立体形象的? 对比导人法。利用对比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 A利用图片、影像展示各种材料的浮雕作品,如泥塑、金属雕塑,同时展示纸浮雕,找出纸浮雕与其他材料浮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引出纸浮雕的艺术特点与特殊的技法。 B利用图片、影像展示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动物、景物的图像,再对比展示纸浮雕作品,引出纸浮雕造型概括、富有装饰情趣的特点。 评价导人法。展示班上同学的纸造型作业,经过欣赏与评价,总结纸浮雕的特点与技法。这种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 (2)技法研讨。技法的感知是制作纸浮雕的前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技法传达给同学呢? 演示法。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演示制作的原理,可由教师演示也可由学生演示。 A构成技法。利用切口进行推折,如狮子的面部。 B叠压法。将几张纸上下分层次叠压,产生前后的空间立体效果。 C色彩的搭配。几个色块纸进行实验,形象部分的色彩塔配,形象与底板的色彩搭配。 讨论法。有些技法学生一目了然,可由学生进行讨论。将平面的纸变为立体形态的方法很多,书上介绍了切口造型、叠压造型,学生可能说出其他方法,如像折纸一样折出花朵造型,吸收剪纸的镂空技法,用铅笔杆将花瓣捋一下,即可产生凸状等。经过讨论相互启发,会总结出各种方法,在实际创作中,只要将形象制作成具有凹凸感的效果即可。 (3)自由制作。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形象,运用各种表现方法,采用各种色彩搭配,制作一个有立体感的富有情趣的纸浮雕造型。 (4)大胆展示。展示交流是学习的继续,也是提高鉴赏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自信心的机会。在展示的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趣,说说如何用我们的作品布置生活环境等。第14册-第6课 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学习纸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 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隐陛内容与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括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如组合法、折叠法等。 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教学活动方式与方法 (1)感知导入。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 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为协调。 (2)技法的讲解与研讨。把平面的纸变成立体的形态,方法是很多的。结合书上提供的范例,讲解立体构成的方法、剪折纸的方法、卷曲组合的方法,启发学生创造出其他的方法。 立体构成的方法比较复杂,讲授时不要过于专业化,主要介绍利用点、线、面、体的组合制作整体感强、有创意的作品,可采用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立体构成的概念学生知道即可,不要让学生受技法的约束。 (3)学生设计制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临摹、自己设计的方法。提倡自己构思,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较大的雕塑作品可合作完成。 (4)展示与研讨。学生作品的展示是学习的延续。通过展示与研讨,使学生相互学习,畅谈自己的构思、制作的体会,体验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 研讨的内容提示: 自己作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感有哪些特色? 自己制作的雕塑作品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 课后有条件的应把学生有创意的作业拍成照片,编辑成册或搞一个小型展览。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重点:技法问题关系到学生能否设计与制作。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讲授某一技法,其他技法可采用研讨的形式。也可重点讲解纸雕塑的形式美感,如点、线、面的组合美感,用什么技法由学生自己选择。 (2)难点。设计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解决的方法: 多找一些现代环境雕塑的资料,启发学生的思路。 找一些动物或人物的图案资料作为参考。 教师参考教材做几个纸雕塑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基础较差的学生可根据范图进行临教学评价 1评价点 (1)是否理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是否基本掌握了纸立体的构成方法,能否利用构成因素设计制作一个有三度空间的富有情趣的纸雕塑作品。 (3)是否通过纸雕塑的制作,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评价方法 (1)看同学能否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业中体现概括与装饰的特点。 (2)看作业是否具有立体感。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即使制作技法比较幼稚,只要体现了纸的立体造型、有创意都应鼓励。 (3)看学生在制作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研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第14册第7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七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特有的美感,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色彩搭配是构成民间美术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图片并结合简要的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通过“学习建议2”引导学生具体学习这一色彩搭配方法。 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课本中选登的每一幅民间美术作品,都包含着一个民间风俗,一个地域风情,一个健康、美好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研究,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终将化作民族情结,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成为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通过“教学建议1”,配合教师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建议2”,营造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 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1)通过庙会、节庆、集市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撷取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作为范例,师生共同研究与之有关的民俗风情、民间故事,并以此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主题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2)通过范例,结合课本图片,教师指导学生集体探讨民间美术作品的特征及对作品中色彩搭配的感受(对本课主题的感知与印象)。(符合认知规律,并能培养主动发现的“眼睛”、主动“思考”的心灵。) (3)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个色彩搭配实验,用画笔提取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对比,通过研究与分析,总结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和手法。例如:以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为实验,首先将布老虎造型中的所有颜色都提取出来,然后再对这些颜色进行纯度、冷暖、色相、面积、虚实等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符合事实情况的结论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手法是采用了两组互补色的对比关系:红与绿,蓝与黄,但表现各不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的但集中的绿。通过实验分析,举一反三,逐步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对本课主题的理解与掌握)。(对比可以加强直观感受力,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师给学生提供有关古代“五彩”和年画、泥人的“点套”、“着彩”的口诀,配合实际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中不同的色彩搭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指导运用。) (5)师生共同拟定一个表现主题,如: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布置一个“中国新年”;搜集一些具有地方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搞一个“乡俗吸引朋友来”的展览;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设计一个具有乡土风格的纪念品,进行创作练习等。通过以上活动,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从中感受审美创造的乐趣(对本课主题的应用与创造)。(用情境引发情感,用情感引发表现。培养艺术表达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设计二: (1)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为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一份贡献。具体的要求是: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制作主题为“民间的色彩,民族风”的民间美术作品展览的展板、录像、幻灯片等。所选作品可以是搜集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或自己l临摹、仿做及创作的具有民间美术风格的作品,但最终的展览要做到形象生动。 (2)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主题内容的途径,包括:通过研究专业书籍、采访民间艺人、在庙会与节日场所搜集作品、上网查询与下载资料等。对学生研究主题的方式提出建议,如:通过个体或集体研究。提供多种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如:搜集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聘请民间艺人(风筝、剪纸、泥塑、面塑艺人均可)具体演示色彩搭配方法、进行色彩搭配实验等。(拓展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3)设计制作以“民间的色彩,民族风”为主题的展板、录像、幻灯片等,并力求做到使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手法、风格、内涵都得到具体而直观的展现。(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并使所学知识内化成艺术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 (4)结果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将以上制作成品进行集中展示;请来专家、学校师生、民间艺人或本班同学分成评论小组,对展示成果进行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评论。(鼓励学以致用,鼓励个性表现,鼓励审美创造。强化民间文化的“承传意识”,培养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丰富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突破教学重、难点会有帮助。 (2)在教学中加入情感方面的引导,会增强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加深对主题内涵方面的理解。(3)对比自然真实的物象与装饰风格第14册第8课: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题: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二、教材: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第14册第8课内容,属于设计与应用范畴。本课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第13册“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有关色彩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应用。三、 教学时间:本课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通过 “收集图片(包括样品)整理归类研究归纳(包装中的色彩搭配规律)”几个主要环节,以合作组为单位总结和整理知识点,理清学习思路,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第2课时通过“欣赏与领悟启发与设计绘制与应用”等主要教学环节重点解决如何调动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创作,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创新能力。四、 学生分析:学习“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集中在“色彩搭配和商品属性的关系”、“怎样通过对比、调和的手法,进行包装中的色彩设计”等主要问题上。五、教材分析:“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在现代生活中,商品作为人们的消费对象,最为我们所熟知。而包装对于商品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优秀的包装设计在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保持产品价值、刺激人们消费的同时,也成功地赢得了市场。由于在视觉感受中,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能力要优先于形象,因此,商品包装中的色彩搭配又成为商品包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本课,按照从认知、分析、理解到探索、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设计技巧,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六、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引导学生欣赏商品包装的图片或实物,使学生感受到色彩搭配对于商品包装的重要性。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美有更强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设计意识与设计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提高生活能力和竞争能力。3、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具体的色彩搭配方法。过程方法: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的特点,构想设计方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绘制;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设计绘制成果,并讲解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学习情境,体验“商品包装色彩搭配”的乐趣,提高对色彩的艺术概括能力。2、通过帮助学生就“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规律”展开调查、分析、研究,使学生理解色彩搭配和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色彩搭配和人们审美取向之间的关系。3、通过合理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七、教学重点:1、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对于商品包装的重要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