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6232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对保证和提高广大公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普遍不被重视。有些学校为追求中考升学率,不断地压缩历史课程,特别是在七、八年级普遍师资配备不足,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历史教学在全校教学中的地位极低。哪怕历史在我市已列为会考科目,但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依旧是很难保证课时,其地位根本无法与中考科目相提并论。因历史学科非中考科目,因学校不重视,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如领导不听课,师资配备得不到重视;随意减课时,缺课不补,造成课时不足,教师为完成进度,多半是一言堂,不提问,不练习,不能贯彻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授课班级数量过多,每个教师同一个年级的授课班常常在8个以上,有时因特殊原因(如年轻教师休产假等)授课班级达到1516个班,甚至还需跨年级授课,部分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历史教师,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初中开课不足,教师讲得不深透,学生知识不扎实,掌握得不好,历史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历史思维习惯、基本技能、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受客观环境影响,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挫。许多老师的教学还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要考试了,抓出几个重点划给学生死记硬背,也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结果把一门生机勃勃的历史课上成:“划重点,背重点,剩下时间攻重点。” 以上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普遍现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教学困境呢?我认为在我们无法改变人文环境和考试模式的状况下,我们应该从自身的素质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下硬功夫,让历史课动起来,活起来!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下面我就在借鉴同仁的教学实践和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我校的教学环境,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上,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探索性强的心理特点,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认知状况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关键。下列我以初中历史第一册“原始社会”为例,课堂设计分三步:第一: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原始社会的描述,写一篇“原始人的生活”的文章。这就使学生非常有兴致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走向神秘的远古人群,并动手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看法。 第二:上课时,选几篇较为贴近史实,又生动有趣的文章作为范文,读给大家听,并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看法和想象。最后在学生的发言基础上加以总结分析,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三: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文后的练习,让他们尝试在老师指导点拨下,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经历。 二、运用学科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也丰富多彩,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天文学、历法、地理学、农学、医学、建筑学等等知识。上课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把历史课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内容相联系,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这里,我以初三历史“古代埃及”为例。 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又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上课时,为了突出“金字塔”这一主题,我们可以给学生讲“金字塔之谜”。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塔。该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800年左右,塔的底边每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相当于40层的摩天大楼的高度,雄距世界建筑第一高度达4000年之久。据统计,建筑这座金字塔用了平均重达2.5吨的石块共230多万块。如果用每辆载重5吨的卡车100辆来运送这些石块,且每天往返两次,这将需要多少天?(要求学生演算,谁最先算出正确答案就表扬谁,并激励其他同学。)而且,在当时生产工具很简陋的情况下,古埃及人是怎样把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塔上最重的石块达15吨)从采石场运来,而又有什么工具把它堆砌得那么高,那么严密整齐?究竟是什么力量铸造这一伟大工程?难道以前文明本来就比今天更发达?抑或是外星人的杰作?(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畅想,最后给他们介绍当前科学界对金字塔的谜底的揭示情况和比较有说服力的看法。) 三、开设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课就是通过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通过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下面我以“成语知识竞赛”为案例。 活动的主题: 成语知识竞赛。 活动目标:(1)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知识。 (2)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学习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的方法。 活动资源: 教科书、普及性历史读物、汉语成语词典等有关资料;历史图片、记分板等。 活动过程: (1)全班同学公推出数名同学分别担任主持人、评分员和记分员。同学分成甲、乙两队。(2)竞赛可分为必答、抢答两部分。 (3)评分员可根据回答人的综合表现,如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语言生动等进行打分。 (4)根据双方得分多少,评出优胜队。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四、巧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所开发的知识资源,不仅可以做到对知识的静态传播,更重要的是可以模拟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的社会面貌,使学生更为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赋予历史课程新的生命。过去,历史的不可重复性需要历史教师用很大的力气费很长时间去描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现在用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多媒体素材就能使历史得以再现,“寓教于史,寓教于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促进了历史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当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它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仅让他们侧耳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只是跟着听觉在行动,而没有与视觉、触觉有机结合在一起。没有观察、缺乏想象的思维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某些片段进行思考、研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 ”、“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 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同时学生在视、听、触多感官的震撼下,能更好的感悟历史进行更深刻的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开发和利用初中历史课程的资源,目的是克服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实施创新教育,达到启迪、挖掘学生潜在智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所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认识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利用教材问题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展历史故事会、成语竞赛、演讲会、辩论会、历史短剧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历史,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