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报告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6111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报告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素质教育报告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素质教育报告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报告总结根据中央领导关于素质教育工作的批示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素质教育调研工作的通知(教政法函200530号)的要求,我校成立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领导小组,制订了开展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的工作方案,从8月初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我校先后召开了8个优秀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也相应召开了多种类型的座谈会,全体教师参与了调研与座谈。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述如下。一、经验与成效我国较早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十多年来,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始终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养,融入推进江苏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内容、环节和措施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江苏素质教育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教委就一手抓“普九”,一手抓素质教育,在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0年,教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小学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出台了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的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全省:“素质教育首先在小学抓落实,逐步扩展到初中,影响到高中”的总体思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素质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原创性的做法与经验:一是在素质发展目标的制订上,初步形成了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研讨了初中学生素质发展目标的问题,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大板块的中小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框架,为实施素质教育和评价学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践依据;二是在课程改革上,确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的观念,形成了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的改革思路与措施,明显提高了中小学的课程意识,推动了全省中小学的课程建设,形成了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等课程改革的典型;三是在教学改革上,最早提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的思想,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化切入,强调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推出了泰兴洋思中学等教学改革的典型;四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提出教师素质优良化的要求,省教委制订了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要求,举行全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从抓教师教学基本功着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在教育督导方面,开展了素质教育的专项督导,如“素质教育千里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专项督导”,“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教育督导在素质教育中的保证作用。全省涌现出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如: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无锡师范附小的“愉快教育”,常州的“尝试教学法”,琅琊路小学的“三个小主人”教育,南师大附中的“分层次教学”,南京金陵中学的“高中学分制试验”,无锡锡山高中的校本课程建设等等,这些都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进入新世纪的江苏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标志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紧抓住以下四个核心问题与关键环节,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一是把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全面、扎实、到位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4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部进入新课程,比全国提前一年;今年秋学期,江苏高中继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之后,也进入高中新课程。江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水平、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信息技术装备与运用、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等方面逐步显示出较高水平。课程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教师、学校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使基础教育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全面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了中小学生主动、活泼、积极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二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教育厅制订了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以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线;改进德育方式,加强德育实践环节,重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开发校本化的德育课程,建设校本德育课程资源,营造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机制;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益。涌现出南通中学等一批德育工作的新典型。三是把升学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教育厅制订了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引导学生有个性的发展;鼓励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将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作为普通高中的招生依据;扩大高中招生自主权,增加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的比例;加强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研究,形成中考制度改革的审批与公示制度。2004年,江苏在平稳有序地完成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正组织力量,研究如何加快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制度。四是把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省、市、县级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快速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通过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和中小学校长省级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和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大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生培养的力度;扩大教师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小学教师国外培训的数量、规模不断增加。3、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平台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既需要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所提供的支撑条件和物质基础,也需要教育系统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发展,从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平台。江苏实施素质教育新平台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从2001年开始全力推进与逐步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扶贫助学工程”等,不断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异,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水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高度关注和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坚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解决问题,目前全省49.9万适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已有49.8万人在中小学上学,入学率达99.8%;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37.4万人,占75%以上。江苏正进一步完善财政和编制等政策,以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力。二是加大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分流。近年来江苏加快建设一批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效益较强、就业比较充分的优质职业学校,积极推进职教示范专业建设,在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重点扶持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专业,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需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对口、技能过硬、企业欢迎、社会需求的社会紧缺人才,实现了社会、家庭、学生的多方共赢。全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推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实现了初中后和高中后教育的有效分流,在相当程度上提前缓解了升学压力,为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三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建立升学立交桥,努力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开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1996年江苏率先在全国提出每年扩招一万名大学生的举措。2004年,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9%,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70%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江苏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对口招生规模;积极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增加了高等教育的类别。通过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与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在校生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公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并存共生的局面,构建了高等教育宽广而畅通的立交桥,初步满足了社会上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竞争压力。4、教育外部的配套改革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作为重要软环境的政策和制度因素。近年来,江苏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有关改革,如积极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建立广泛的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建立技能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长三角地区区域人才互动机制等,为教育系统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积极的政策、制度与社会环境。为加快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江苏省建立了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快速成长的四条通道:一是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能力业绩挂钩的成长通道,对职业技能和业务素质表现突出者,不论学历高低、资历长短均可不受名额、比例等限制,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二是建立职业院校及其教育培训机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通道;三是建立通过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通道,在支柱产业、大型企业发掘、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四是建立通过技能竞赛进行社会公开选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通道,并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2004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办发2004第28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技能型人才福利待遇的具体措施;省劳动保障厅、省人事厅有关文件中规定:技师班毕业生毕业后并参加技师资格鉴定,合格者颁发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享受技师待遇;高级技工、专科班毕业后,享受8级副工资标准(大专毕业生享受7级副工资待遇);中级技工班毕业后,享受6级工资标准,并规定企业要优先为技能型人才按规定办理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一律实行税前列支。综上所述,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江苏素质教育,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与成绩。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第四部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大标题,对全省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问题与原因从这次调查来看,尽管全省实现素质教育的工作有很多进展,但现实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1、现状判断:升学竞争激烈参与调查的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同志一致认为;近年来应试教育明显回潮是不争的事实,并在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升学竞争主要表现在优秀教育的竞争,学校抢好生源,学生争上好学校。一是校际竞争过度,升学竞争提前。实践证明,教育的发展、提高需要适度的校际竞争。适度的校际竞争,可以使学校面向市场和社会,形成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但座谈会上有校长反映,目前的校际竞争偏离了正常轨道,已走向仅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恶性竞争,从而对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破坏力。座谈会上,有校长戏称,校长头上压着“升学、经费和安全”三座大山,升学排在首位,因为升学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经费来源、经费的多少等。过度竞争向纵、横两个方向蔓延和推进。从横向看,同类学校之间开始比拼耗时、耗量、耗精力的外延投入,无视教育规律的竞争规则。高中升学比拼的指标,已不再是本一、本二的人数,而是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从纵向看,升学竞争明显提前,从高中延伸到初中,从小学高年级延伸到小学中年级。家长择校也呈现出明显提前的趋势,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择校,加重了小学教育的社会压力。二是从教育内部竞争扩展到社会,家长、媒体推波助澜。近年来,升学竞争有一个重要标志和特点,就是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其中,家长和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升学竞争,成为整个社会关注和瞻目的中心。家长的盲目行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家长只关注孩子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升学是否理想。在这样一种共同理念的支撑下,家长的社会心理趋向一致,社会行为趋向于共同。于是大中城市“择校风”越来越盛,这不仅对教育和学校形成一种普遍而强烈的社会压力,而且已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吸引了部分出版商和有关人员策划的所谓的“高考经济”,滋生出所谓“中考、高考家教”、“中考、高考补习或速成”、“中考、高考出版物”等完全无序的商业竞争。媒体的恶性炒作形成着片面的社会舆论。近年来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一些媒体对教育和学校的恶性炒作,尤其是对择校、考试、升学、状元、奥赛等公众敏感问题的片面报道,误导着整个社会和公众对教育价值的片面追求,过度夸大了功利价值,压抑了人文理性,而主流媒体、大众媒体对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强烈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在更大的时空状态下构成对教育和学校巨大的压力,迫使教育和学校在整个社会舆论、社会心理和社会习俗的层面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三是地区间升学率竞争明显升级,地方党政直接干预加强。市、县、区党政领导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象抓经济指标GDP那样地抓教育的升学率.更有少数政府官员明确表态,抓升学率就是体现三个代表,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市、县政府对教育局的年度考核,主要看高考升学率指标,甚至直接对教育局施加压力,直接给学校校长下达刚性指标,中考、高考结束后,按达标程度和水平奖励教育局和学校。凡此种种,对教育局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学和管理学校,形成巨大的压力和阻挠。2、危害分析: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受到损害应试和升学的竞争,直接伤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重要的是导致过分功利化、短期化、指标化的教育管理,失落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损害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失。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到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缺少必需的睡眠时间,有些学校在初二开始就准备中考,学生体育活动和锻炼时间明显减少,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素质明显下降。高校座谈会反映,新生升入大学后体检不合格明显增加,学生中大病发病率有所提高等。学生能力发展片面和不足。解题能力、应试能力很高,其他方面的基本能力弱化和萎缩。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高校座谈会反映,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有些字写不好,应用文不会,口头表达能力差,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重缺失,学习缺少动力和热情,对自己的未来非常茫然。学生的品德、思想、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增多。由学业竞争所导致的过重心理压力,使很多学生思想、心理出现障碍、扭曲甚至变态;学生心理普遍较为脆弱,耐挫能力较差;缺少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过分关注自我。高中教师座谈会上有教师指出,应试教育使学生发展付出了很高的代价。高校校长、处长座谈会上反映,现在的大学生道德成型阶段明显后移,基础教育阶段应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需要大学阶段补课。导致师生负担过重,学校管理目标错位。学生、教师负担过重,身心压力太大。座谈会上中学校长和教师概括了“几多”:一是课时多,除了规定的课时外,有的学校利用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二是内容多,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学内容不断加大、加深、加难,初中有新、旧教材同时使用的情况;三是作业多:学校布置作业普遍超过省教育厅规定的中小学家庭作业时间,有时多门学科同时布置作业;四是考试多:考试次数频繁,相当一部分初中除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外,还进行“月考”,部分初中自发联合进行“联考”。“四多”直接导致学生在校时间长,部分中学的作息时间表超过8小时。学生在校时间长,教师在校时间也不断延长,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心理压力巨大,精神和情绪状态很差。单一追求升学的教育价值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左右和影响着初中、高中甚至是小学的学校管理目标和管理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个性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有些学校仅仅流于口号。学校教育是一种民族素养、公民素养、国家精神、创新能力的综合再生产过程。学校教育人文理想的失落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人文理想和远大目标的传承和实现,直接关系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准,直接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变革能力。因此,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伤害的是今天的学生,但从根本上伤害和影响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3、原因追溯:素质教育的社会资源、政策取向、社会价值观念不协调相比十年前,今天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快,升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可供学生发展和选择的路越来越广,而升学竞争却在这样的背景下愈演愈烈,似乎不可思议。具体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资源紧缺,从精神层面的“社会价值观念”,制度层面的“政策制度设计”,到物质层面的“现有教育供给”,制约和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环境偏紧。(1)教育供给的不足。近年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好转,但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教育总供给的增长,明显慢于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一是基本教育需要的满足。义务教育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仍然很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缺少支撑实施素质教育的物质保障,教师素质无法适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满足。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总量中的比重还偏低,客观上形成大中城市择校风的条件;三是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满足。由于学校类型、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的高度统一化和单一化,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和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供给不足,导致转型期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方面新旧问题并存、交织、互扰,矛盾显得尤其突出。老问题如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学生流失等,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如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均衡发展、课程改革、“一费制”、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等,又急需解决。尤其是争议极大的“公办学校转制”、“中小学乱收费”等问题,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这种问题与矛盾并发、缠绕的状态,直接阻碍和干扰了各级各类学校顺利实施素质教育。(2)“唯学历”的政策取向。人才使用的单一化倾向。尽管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但在实际的人才选拔和使用上,重学历的现象依然严重,使技能型人才与管理型、学术型人才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客观上加重了人们对学历教育的社会认同,从而导致人们对学历和文凭的追逐。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分离。虽然目前国家已实行劳动准入制,也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和措施,实行“双证”并重。但要真正实行“双证”有效的沟通与融合,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在思想观念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种传统观念加之长期单一文凭制度形成了重学历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氛围;在体制方面,我国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均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运行机制,缺乏实行“双证”沟通的方式和媒介;在政策上缺乏具体的可依据的政策。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唯学历”的取向。在招工用人、人事调动、职称评比、人才引进、干部使用等方面,是以学历来衡量而非以能力、经验和水平来衡量资质和资格,是“学历本位”而“非能力本位”的制度架构。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事业发展,高学历者较低学历者均能够获得优先发展的条件、机会和资源,不仅能获得更高的社会位置,而且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分配。近年来,在党政干部的公开选拔和公务员考试中,也不断透露出高学历者(如博士)机会更多、竞争力更强的信息。“唯学历”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取向,引导着社会和公众不断追逐高学历,不断追逐名牌学校,甚至于已经导致虚假文凭和虚假学历的过度泛滥。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的取向,与现行政策制度架构的“唯学历”取向,路数大相径庭。因而,实施素质教育在至关重要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政策制度层面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源保障和坚实的制度支撑。(3)片面的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存观,理想、信念、追求等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伴随着负面的、消极的变化。表现之一,是人们较多关注现实的需要和眼前的利益,淡漠了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由于就业形势偏紧,生存竞争激烈。客观上必然加重人们的现实的功利选择,更多的家庭偏向于通过多读书升学以获得更高的就业资本,取得就业竞争和事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江苏虽然已经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公众的教育理解水平和教育价值选择,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这种精英教育和精英文化的精神追求,既有西方思想的影响,又得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呼应。现代功利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东亚国家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我国长期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使每一个家庭对子女寄托了过多、过重、过分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情结通过教育强烈地表达出来,加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儿防老”、“教育致富”在大量的平民阶层依然是很现实的问题,这就使每一个家庭都承受不起失败,每一个父母都输不起。无数家长对教育和升学的过度关注和过度期望,组合叠加在一起,演化成为强大的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社会行为,成为左右教育市场的巨大力量,成为干预教育和学校行为的巨大力量,也成为政府直接关注升学受到公众普遍肯定,媒体吸引眼球公众反响强烈的重要社会原因。三、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问题分析和原因梳理,归纳座谈会上各方面同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改变目前应试教育、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状况刻不容缓,需要党和政府痛下决心、铁腕治理,从社会观念、社会环境的改变入手,以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教育督导检查和教育法制建设,内外并举,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格局。具体建议如下。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观,营造关心支持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倡导先进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入手。要使全社会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真正重视教育,就要确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健康成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通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变革实践的能力。在政府、社会、家庭中,最核心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和态度,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应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认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观点,确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和政绩观,真正赞成而不是反对、支持而不是阻碍、领导而不是旁观素质教育,既重视教育,又尊重教育,既领导教育,又放手教育,从而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按教育规律办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逐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减少各类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直接干预和间接干扰,坚决杜绝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升学指标和签定责任状的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要向社会广泛宣传,正确导向,使人们对素质教育能够正确理解、积极支持,使素质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和公众需求。各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企业、农村、工厂、部队、街道等,应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服务和方便;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音乐厅、体育场所、影院、网络等,应积极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更好、更方便的场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作配合、共同参与、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局面。2、推进劳动人事制度与分配就业制度的改革,形成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政策导向,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果缺少政策与制度的支撑与保障,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社会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就不可能建立。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的缺失,是造成应试教育、升学竞争长期以来无法根治,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的关键所在。因此,形成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政策导向,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应是新背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社会工程。政策、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要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观,转向“学术型”与“技能型”并重的多元人才观,要从“学历本位”和“文凭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建立与行业组织相联系、学校教育相沟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借鉴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各主要行业咨询委员会,以各行业不同岗位不同技术等级的技术要求标准为依据,制定国家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形成国家资格框架。制定本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具体标准,即应知应会的技能系统,包括能力标准、资格证书和评估指南等方面内容。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还包括能力认可制度,包括课程的认可、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能力评价等认证系统。在该认证系统内,各级证书和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和连续关系在全国范围内认可,为人才成长开辟多元、通畅的通道。完善企业用工、收入分配和人才评价制度。按照职业资格框架体系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政府应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和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单位加强劳动执法监察,违者必究。引导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善人事招聘制度、培训制度、晋升制度,建立人才凭职业技能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的制度。制定凭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大小确定收入分配的制度。针对目前技能型人才待遇普遍偏低的现状,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薪资待遇,在企业薪酬构成中应充分测算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贡献率,建立科学合理的技能型人才薪酬制度。改变单一的人才评价制度,转向多元人才评价制度;改变重学历、资历的片面的人才评价倾向,转向以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按照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督导的原则,通过生产现场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业绩评定等方法,重点评价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和成长的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互认可和转换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机制等。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互认可和转换机制。在国家资格框架下,制定国家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按标准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及应用范围的要求高低分成若干级别,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文凭、学位)之间建立衔接关系,一定级别的证书与一定层次的学历文凭等值,以学分为载体,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学历文凭间相互认可和转换机制。不同等级的证书,通过学分逐步积累完成,即学生在取得一级证书之后,再学习几个模块,获得相应学分即可取得高一级证书,在获得某一高级证书后,可直接就业也可将所修学分转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构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互认可和转换机制,沟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利于缓解学生升学考试的压力,营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需求预警预测机制。通过建立系统、规范的劳动力预警预测系统,为政府主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者等提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就业变化和增长预测、劳动力市场趋势以及企业的规模和分布等指标,要特别重视网络在这一机制建立过程中的作用。预警预测机制的建立,为人才培养树立风向标,尽可能实现人才供需的结构匹配和优化。建立鼓励从业人员继续学习的机制。建立保证劳动者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接受终身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加强政府、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终身教育的参与,为从业人员的终身学习提供可能。3、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选拔、考试、评价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解除瓶颈和阻碍。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既倍受关注,又倍受争议,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交织中,改革举步维艰。无疑,目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招生录取制度是引发升学竞争加重学生负担的直接原因,并由此演化出应试教育的各种表现和行为,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瓶颈和阻碍。因此,要彻底改革以分数多少作为升学唯一衡量指标的升学制度,彻底改变分数决定学生命运、分数决定家长金钱、分数决定家庭未来、分数决定学校发展、分数决定教师好坏的价值判断标准,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的升学考试制度,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把教育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真正发展。然而,改革现行中考、高考,既需要坚定、积极的态度,也需要稳步、有序、配套推进,否则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还会在付出很高的社会成本。中考、高考虽然只是教育内部的升学选拔制度,但由于直接联接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决定和改变着学生未来的命运,关系着学生今后一生的成长,因而受到每一个家庭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升学考试制度的改与不改、如何改革,其意义和价值已经完全超出了教育范围,而成为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各方面利益调整和改变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议高校招生录取改革,采取“放开两头、稳定中间”的政策,即名牌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试点,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实行注册入学试点,一般普通本科高校,仍以统考招生为主。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要扭住这个牛鼻子不放,各级领导和社会应有宽容的态度对待这项改革,建立全社会承担考试制度改革的成本和风险的机制。4、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改善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配齐配足学校设施设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要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帮助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全面加强并落实各级各类教师的职后培训,从师德素养、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技能等多方面,对教师实行定期的、强制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全员培训。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要采取优惠政策和待遇使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师能够在农村留得住、安心教、教得好。建立教师等教育资源的轮流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校际之间教师的正向流动,制度化地加强校际之间、地区之间教师合作、互助和提高。学校要创造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允许、鼓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和创新,追求教学、教育、管理的个性化、多元化、风格化,激发教育教学的创造力,更好地教书育人,实现自身的教育理想。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顶得住压力,确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强信念,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更需要提高认识,更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需要有素质教育的理想,更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能明知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伤害学生健康成长,以牺牲教师道德和良心为代价,去追求应试教育。对违背教育规律,加速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的现象,对不执行课程计划、任意加班加点、延长在校时间、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不应沉默、暧昧、同情,要旗帜鲜明地管,理直气壮地管,坚决彻底地管,要管到位,要管得住。5、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立法执法和督导检查,保障素质教育正常而顺利实施。各地应制订相应政策,将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评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作为评比和表彰学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作为师德考核和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要大力奖励和表彰实施素质教育好的学校和教师,经费投入、师资配置、特殊政策向实施素质教育好的学校倾斜,以鼓励更多的学校自觉自愿地实施素质教育。要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重要要求,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严禁教师双休日、节假日加班补课等内容,逐步写进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等。通过立法程序,使实施素质逐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建议将素质教育纳入国家督导和省级督导范围,加强对政府素质教育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检查和监控。对地区性的素质教育督导结果应发表国家公告。以体现国家意志的主流教育价值观引导社会、引导媒体、引导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