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93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马店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驻马店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驻马店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驻马店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送交答题卷。第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口3题。艺术批评的失语杜大恺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追求的是不似之似,似亦不似。 艺术批评则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其实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谓。可见,对待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即批评的目的与批评的行为两方面都在谋求非批评的目标,刻意制造一种幻觉,实现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所失,失在作伪。 生于16世纪的培根讲过大抵这样的话:如果语言或者文字能够替代艺术,那还要艺术干什么?我们可以反言之,如果艺术能够替代语言或者文字,那还要语言或者文字干什么?培根指出了艺术批评与艺术之间在另一层面上的不可复制性。培根倡导实验,坚持通过实验认识世界,他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进而改变了世界,他对语言或者文字与艺术属性差异的判断是令人信服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无论多么相似或相近,依然不能以此一物替代彼一物,此事物不是彼事物,彼此之间无法重合。艺术批评诉诸思维,艺术则诉诸视觉,一个在想,一个在看,其创作抑或接受的途径,凭借不通,感受不同,因而才会有彼此的存在,即使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之间有亲缘性,艺术批评的存在亦不意味着艺术的存在。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是针对艺术批评的存在意义的。它们大致指向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雅与俗,远与近,虚与实,是与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信仰、权力、风 俗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象,写实与表现,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可以判断,可以接近。今日中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所有关于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雅与俗、远与近、虚与实、是与非的信念,都应当以这一目标为始终。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02日,有删节)1下列关于“艺术批评的失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批评的失语”指的是艺术批评完全脱离艺术作品本身,对艺术作品进行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导致艺术批评娱乐化。 B“艺术批评的失语”是指批评目的与批评行为都在以非批评为目标,通过制造一种幻觉,实现与批评对象毫不相干的目的。 C“艺术批评的失语”的实质是作伪,这种艺术批评方式违背了艺术批评应以真实为目标的原则,使艺术批评丧失了自己的尊严。 D“失语”的艺术批评是一种非理性的艺术批评,在商品经济时代,由于艺术批评目的日益庸俗化,致使某些批评家可以对艺术批评对象进行随意的杜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是以“似与不似”为月标,既不能过于真实,也不能太不真实。 B艺术批评应以真实为目标,而这种真实是有条件的,并不要求与艺术完全重合。 C培根说,如果艺术能够替代语言或者文字,那还要语言或者文字干什么?这句话指出了艺术批评与艺术之间的不可复制性。 D艺术诉诸视觉,艺术批评诉诸思维,一个在看,一个在想,它们有着不同的凭借和感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诗无达诂”之说和西方的“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待艺术批评的期许一直都是很理性的。 B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之间具有亲缘性,因此它们可以相互印证,但这种印证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 C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象,写实与表现,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这些都是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D今日中国的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是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非 攻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攘:偷窃。 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兹:这,这个。 C从而誉之,谓之义 誉:赞美。 D情不知其不义也 情:确实,的确。5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行为不义”的一组是( )(3分) 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书其言以遗后世 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体现墨家学说的文章。矛头直指战争,从而揭示出战争才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横尸荒野的罪魁祸首。 B文章认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如果剥夺了别人的生命,那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他就应该被处以极刑。 C第二段用类比的方式,论证了天下君子们在义和不义的认识上是有很大偏差的。 D本文主旨鲜明,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逻辑性强,而且恳切动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译文:_ _ (2)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译文:_ _ (二)古代诗歌的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一)储光羲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水绿。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_ _9这首诗中“绿”和“乱”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6分)_ _(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刘禹锡陋室铭) (2)总角之宴,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想当年,金戈铁马,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窍 门(苏联)左琴科 著 阎树声 译 现在住旅馆可真难那,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我一到了南方,立即就深有感触。 一下轮船,我就快步直奔旅馆。旅馆的守门人对我说:“现在的旅客可真奇怪,一下轮船,就都朝我们这儿奔,可是我们这里已没有闲房间了,全都客满。”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耍个花招,再碰碰运气吧。离开旅馆,我一边走一边琢磨法子。 我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普通的提篮,另一件确实是个挺漂亮的钢板手提箱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 我把提篮暂存在卖报人那儿,然后把身上穿的那件从外国进口的大衣反穿了起来,大衣的方格里子就成为大衣面。我又把便帽低低地压在鼻梁上,买了只雪茄烟叼在嘴上。 我就这么个打扮,提着那只出口的钢板手提箱,大模大样地再次闯进了那家旅馆。守门人时我说:“先生!您不用进去了,里面没有空房间。” 我没理他,走进一个服务员的眼前,操起半通不道的外国话说:“一个、房间的、有?” 服务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上帝啊!外国佬来啦!” 接着,他也用半通不通的外国话回答说:“是,是的,一个、房子的、可以的、有,有。请,请。我这就给您腾房间,尽可能找个好房间,臭虫少一些的。” 表面上我装得神气十足,其实两条腿却在哆嗦着。 这个服务员挺爱扯外国话,于是他又问:“对不起,先生!请原谅。您是德国人,还是别的哪国人呢?” 我心中暗想:真糟糕,万一这个服务员懂德国话可咋办呢?于是,我对他说:“我是西班牙。一个、房间的、明白吗?你的。西班牙,西班牙的。” 啊哈,这一下这个服务员可惊呆了。 “我的上帝呀!是来了个西班牙人!请您等一等,当然,我已经明白,方才您说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 显然,他说话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一直在哆嗦,他的手也在打战。我们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不停地发抖。 这时,我用似通非通的西班牙语对他说:“对的,对的。请您把我的箱子送到我的房间去,其他以后再说。” 服务员回答说:“好,好的。不用您嘱咐。” 一点也没有错,这个服务员想赚钱的劲头来了。他又问道:“先生,您付什么钱呢?是给外国钱,还是给我们的钱?” 为了让我明白他的意思,他用手指头比划着杠杠和圆圈。 我心中嘀咕着:我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真讨厌,快点提箱子算了。 我一心想弄一个房间,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服务员用手提箱子,由于殷勤过分,用力太猛,箱子盖啪的一声绷开了。 箱子一打开,里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掉了出来:破衬衫、短裤权、“吉尔”牌肥皂,还有其他的国货。 服务员一看,脸都气白了。他立即明白是上了当,气呼吁地说:“啊,好你个西班牙流氓,快点拿出证件来!” “我不明白,”我尴尬地说,“要是没有房间的话,我就走。” “您看!”服务员对守门人说,“他竟然冒充外国人混进来!” 这时,我真想快点溜走,可是,守门人反倒说:“哎,我说同志,请到这边来,您甭害怕。您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 “我是刚下船的,有些晕船,这会儿连站都站不稳当。请您行个好,快给我弄个房间,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多给你们点钱!”我哀求着说。 “我们是不受贿的。如果您真是急着要房间,我可以给您找一个,也不用什么酬谢。”服务员说,“只不过这个房间没有钥匙。房间锁着,钥匙弄丢了。您得再付十五卢布给钳工,让他给您打开房门,再从旧钥匙中找一把配上。” 我乖乖地付了钱,算是弄到了一个房间。 到了晚上,隔壁旅客告诉我说,这个房间的钥匙根本没有丢,不过让他们敲去了十五卢布竹杠而已,那位旅客为自己房间的钥匙付了十卢布。我因冒充西班牙人,又被他们多弄去五卢布。 无论怎么说,我还是挺知足的,因为到底有房间住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23期)(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的开头一段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全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统领全文,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旅馆的守门人一开始善意的提醒“我”没有闲房了,后来见“我”要走,又关切地问我“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可见守门人和服务员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C“我”以“大衣”“帽子”“雪茄烟”“手提箱”为道具,用“大模大样”的神态和“半通不通”的外国话为手段,把自己打扮成外国人,巧妙地骗过于服务员。 D因为冒充外国人而要比别的旅客多付5卢布的钥匙钱,“我”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却还是乖乖的付了钱,可见“我”的怯懦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小旅馆的无良作风。 E这篇小说主要是借助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的;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巧妙的讽刺了旅馆服务员丑恶的嘴脸。除此之外,几处心理描写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小说一波三折,情节生动,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的。(6分)_ _ (3)旅馆“服务员”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_ _ (4)小说题目为“窍门”,具有双重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8分)_ 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席慕蓉:故乡的原风景李乃清 1943年,席慕容生于抗战末期的重庆城郊。“那时,年轻的父母离开故乡,在遥远的南方把孩子生下,尽所有努力在乱世里给我们一个安定的童年。” 从四川到南京,由上海南下广州,再至香港、台湾。儿时的她,隐约间感到外界惊涛骇浪,却道不清那抹阴影。“2003年我和弟弟约在香港见面,去找从前的老家。看到弟弟站那里时,我才忽然间明白为何会害怕。1949年跟着父母到香港,码头上,父母给我们穿上厚衣服,里外好几层,每个孩子都给个金戒指,5岁的孩子从没见过金戒指,互相炫耀,但奇怪妈妈为什么在每件衣服里都写上我的名字?后来才明白:如果孩子丢了,有人捡到,会看在金戒指的份上把他养大。” 在香港读小学,“街上有很多难民,但香港人不排斥”。她一直很爱这地方,努力学粤语,想和同学打成一片,但因年纪小,同学笑她“白痴”,“这让我终身带有自卑感”。搬去台湾后,她考上初二插班生,“但站在门口,总觉得我永远在那个团体外面,因为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因为寂寞”,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因为那是“汪洋大海上的一捆浮木,能让我健康成长”。 1956年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习画后,她以笔名“夏采”在校刊上发表诗文,“开始是好玩,30岁以前都是学别人”。1978年,她给皇冠写专栏,开始用“席慕蓉”这个名字。 诗人痖弦曾是她的领路人。当年席慕蓉曾把诗稿投给痖弦,投稿刊登了,“收到他的回信简直受宠若惊。”后来,她又“很不懂事地”给痖弦寄了30首,请他看下,“他给我每首诗打勾,喜欢的打3个,还有打一两个的,不喜欢就完全不勾。他一直警醒我,不要因为别人的要求而大量写,这对你是个伤害。” 从师大艺术系毕业,赴比利时深造,回台后任教于新竹师范学院;恋爱;结婚、生子在现实中,席慕蓉走着一条遵循世俗规则的道路;诗,则是她合理幸福生活中的意外。 “曾有记者访问我说,按照你写诗的年份来看,你这时候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在写情诗?我说,你把我当罐头吗,标了年份的?我爱一个人才跟他结婚,但并不表示婚后我就突然间变成一个罐头、跟过往一切分离,我还是原来的人,我的身体、记忆,所有生活都跟着我在走。我意思是,我先生都没在乎我写情诗,怎么外人还在乎?” 如今,乡居淡水的席慕蓉,笑称自己是“山顶洞人”。“我住山坡上,周围5公里没有交通工具,买菜买3天或者有朋友带过来。”她养了6缸莲花,有猫为伴,生活安静而规律:每天吃完早饭,梳洗完毕,喂过猫,浇过花,10点左右开始画画、写字,一直到晚上11点。她说,“诗人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职业。” 席慕蓉的外婆孛儿只斤光濂公主,是位能骑擅射枪法精准的旧王族,属于吐默特部落,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在我童年和青少年岁月里,她和我父母一起,为我指引原乡。” 外婆常和她说起一条“希喇穆伦河”,事实上,她的蒙文名字穆伦席连勃,就是“大江河”的意思,慕蓉即穆伦译音。 “我会说国语、粤语、英语和法语,可是却不能用蒙古语唱完一首歌。”与原乡隔离,曾令她憾恨,直到1989年8月1号的解禁。?解禁二十多天后我就回大陆了。台湾的朋友不解:你为什么要回去?我说,对不起,我等了四十多年,非回去不可。” 她先坐飞机到北京,“一早跑到西直门火车站,然后坐草原列车到张家口,路上听人说宣化到了,我就想到以前妈妈说宣化的一种马奶葡萄最好吃了。” 从张家口往蒙古高原走,“走一段平地,上一段陡坡,再走一段平地,再上陡坡。周围的风景好像跟我平常看到的没什么两样,可是突然之间就到了蒙古高原。它不是平的,是起伏的,长满了青草,然后我在车上就叫起来,一直叫。” 站上“父亲的草原”,她才明白,为何父亲在德国时怀念“眼前一无阻挡的风景”。“几十公里外,有人骑马过来,宝蓝色的蒙古袍子,围着金红色的腰带,我看不出马儿的颜色,看不出他的五官,但我看到他的腰带在闪光,就像针尖在太阳下发出光芒一样。” 那是一位堂兄来接她,递上一碗奶茶,“一尝我就知道小时候喝过,过去每到冬天,外婆怕我冷,就给我喝奶茶。我突然想到,如果没有这些二手经验,我到蒙古就只是个观光者。”她豁然开期,“故乡,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空间。” 遇到原乡后,她就一直往老家跑,“现在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成了自由的“专业游民”。她开始学蒙文,以一年5首的缓慢速度翻译代代口传的萨满教赞歌,其诗作题材也渐为深广。“我找到好几位蒙古英雄,所以有了英雄噶尔丹、英雄哲别和锁儿罕失剌3首组诗。” 来沪那几天,她正在构思一首关于木华黎的新作,“我要从他父亲写起,木华黎是成吉思汗手下伟大的将士,他的父亲曾照顾过年轻的铁木真。有一次征战落败,他们就剩下7个人7匹马,到了一个山洼里,木华黎的父亲发现铁木真的马已累倒在地,他就说,你骑我的马吧!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铁木真以后会是成吉思汗,这是怎样的领袖人格,让这么多人愿意为他牺牲?我好想把这个历史画面和那种感觉写出来。” “孤独少年时,诗给了我一个拯救;在我生命中途,诗给了我很多安静的时刻,让我整理自己的生命;现在,诗教我的是,试试看,也许历史可以在我们的诗里重新活起来。”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1月21日第40期,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席慕容把她在中学阶段写的诗比喻成“汪洋大海上的一捆浮木”,由此可见,当时的她是多么的孤独寂寞,是诗歌给了她健康成长的空间。 B席慕容在痖弦的帮助下发表了自己的诗歌后,一下子又给痖弦寄去了30首,尽管痖弦认真的阅读了她的诗歌,但也委婉地批评她不懂事。 C婚后的席慕容并没有跟过往的一切分离,她还是原来的自己,她的思想一直跟着生活走,没有把自己禁锢成“罐头”。 D具有蒙古血统的席慕容,骨子里有一种原乡的情怀,尽管她四十多年来没有回到故乡,但生她养她的大草原却时常出现在她的梦中,儿时的奶茶的香味仍让她记忆犹新。 E这篇传记以时间为线索,但行文并不完全拘泥于时间的先后顺序,不时地通过插叙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笔法灵活,开合自如。 (2)文中多处引用了席慕容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_ _ (3)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诗人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职业。 故乡,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空间。_ _(4)席慕容是当代著名诗人,请以文章的最后一段为线索借助文中的相关内容和你平时的了解,对诗人席慕容做一个较全面的介绍。(8分)_ _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1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拍摄了集结号大腕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影片的冯小刚是形形色色的“电影人”里卓尔不群的一个领军人物。 B这次月考,我的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我确实尽力了,也算是正常发挥了,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我还是觉得心安理得。 C有的同学问我学习成绩优秀的秘诀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D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最起码的行为规范缺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毒瘤,而学之骄子的大学生缺乏公德意识的现状令人堪忧。 B这只来访的外国俱乐部女子排球队让我们的女排队员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她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 C随着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市场。 D只有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农业发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15下列句子的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 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 喜欢忽然从老墙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 我喜欢它两边各种各样的古屋和老墙 A B C D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文意填空。(5分) 2012年是农历的龙年。龙是一种虚拟动物,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后来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有关“龙”的成语很多,如“望子成龙”“叶公好龙”,(1)_(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龙”又与“凤”组成很多成语,如(2)“_”“_”。2011年是农历的兔年。请以“玉兔留恋人间春色美”为上联,对上一句龙年的下联:_。(3)_ _ _17描述下面漫画的主要内容,简述身处此境时你的选择及理由。(6分) 漫画的内容:_。(2分) 你的选择及理由:_。(4分)六、写作 (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