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75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分章节介绍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包括“本章概述”、“本章总结”及“本章常见问题”三个部分。绪论 文学批评的性质本章概述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本课程以理论部分即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为基本,力图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恰当配合,以培育学生判断作品价值、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一、狭义文学批评和广义文学批评的区别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几乎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成熟形态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主体包括形形色色的读者,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狭义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包括文学理论在内;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为社会的,广义的文学批评还包括仅仅为自己留下的阅读随感,或一二知己之间的闲谈。二、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文学批评从准备到写作的过程,主体的思维应该兼具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两方面的性质。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它体现在实事求是:“实事”指文学现象,它独立于批评主体而客观存在;“是”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文学思潮的倾向和它们的形成与传播所反映的文学规律;“求”就是批评主体通过全面的观察、设身处地的体验、冷静的研究,如实地揭示客体的品质和它所反映的规律。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它以文学欣赏为前提和基础,这两方面决定了它必然包含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活动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结合,把逻辑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三、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实证性强调客观事实,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是文学批评的根据,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包括作品的文字、写作时间、初次发表时间和发表方式,作者的有关材料,批评家都应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下功夫搜集和鉴别。文学批评思维具有思辨性。思辨性强调科学抽象。思辨指的是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它往往有预设的理念、自足的体系、严密的推论。思辨性可以增强批评的洞察力、预见性和理论深度。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审美性。文学批评家要把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当作审美的对象,文学批评才不至于丧失其本质属性。实证性、思辨性和审美性,在批评思维中不是各自孤立的,更不能相互排斥,而应相辅相成、相融相渗。 四、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文学批评应该是对于文学现象的社会的评价、分析和审美的评价、分析的自然的结合。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这是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文学作品千姿百态,但所描写所表现的无非是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中间,也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出批评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观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学批评也就是社会批评,是对社会生活的评论。另一方面,文学批评涉及的是诗歌和美术作品的“艺术性的完美形式”,因而也应集中于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把文学作品的美和真与善的关系纳入自己的视野。文学批评重视社会性与审美性,并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幻而画出循环演进的轨迹。本章总结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本课程以理论部分即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为基本,力图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恰当配合,以培育学生判断作品价值、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本教材主要研究狭义的文学批评,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它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它主要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它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它是为社会的。文学批评从准备到写作的过程,主体的思维应该兼具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两方面的性质。文学批评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但它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它以文学欣赏为前提和基础,这两方面决定了它必然包含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活动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结合,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从思维特征上讲,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思辨性和审美性。它们在批评思维中不是各自孤立的,而应相辅相成,相融相渗。文学批评应该是对于文学现象的社会的评价、分析和审美的评价、分析的自然的结合。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是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其次,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和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3)强烈的形式感。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历史本章概述 第一节 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实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历史阶段。先秦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萌芽时期。儒家创始者孔子开创的得之言意之表而不玩心于章句之末的理解方式,对后世说诗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子散文和论语的论诗文字,开创了“赋诗言志”的方式,带有引诗以证其说的断章取义特点。孟子不满于此,提出了“以意逆志”的解诗方法和“知人论世”的原则,强调评论者既要发掘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家传记材料,更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推测诗人的创作旨趣。先秦道家提出的“得意忘言”的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意义解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庄子“言不尽意”的命题,明确指出言辞对于“不期精粗”者是无能为力的,文学批评要尽力捕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可单纯以言辞强作解会。汉代文学批评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对诗经、楚辞和汉赋的评论上。毛诗中的“诗序”代表了汉代从经学角度解说诗歌的批评模式,郑玄的诗谱序提出“循其上下”和“傍行而观”作为理解诗经的基本方法,要求从历史源流中考察具体作品,了解具体作品与社会风化和政治得失之间的关系。汉代几位史学大家对屈原其人和离骚作出了不同的评价。刘安和司马迁对屈原极为推崇,班固则认为屈原作品违背了儒家经典的法度规矩,这些楚辞评论奠定了“风骚”并重的文学典范,和汉代文学批评向文学回归的意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批评空前繁盛的时期,一些文论家对文学批评实践活动的许多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批评自省意识,形成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评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钟嵘诗品对五言诗人、诗作的细微差别和特殊风格进行了仔细的辨析评论,采用“溯流别”、诗品与人品相结合、用形象说诗和摘句为评等多种方法,将“味”视为把握诗歌特质的独特途径,是我国古代实际批评的范例,后来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模糊而不确定的一大特色。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理论,其中的知音篇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规律,提出了“先标六观”的鉴察方法,“唯务折衷”的批评标准,“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的批评态度。唐、宋文学批评的突出成就表现在诗歌、散文的评论上。从唐代开始“论诗诗”成为诗歌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将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诗风、诗史上的名家、同时代的诗人、不同评价的交锋、诗评家的自省,都用比兴的手法,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出来,强化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诗化倾向。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诗话以谈诗论艺为主,带有漫谈、随笔的性质,在体制上具有“偶感随笔,简练亲切”而又“零乱琐碎,不成系统”的特点。明、清两代,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评点兴盛起来。评点是古代典籍评注形式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最早的小说评点本是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的万卷楼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到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和西厢记评点达到顶峰。金圣叹的评点在关注人物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对小说、戏曲叙事技法的分析。完整的小说评点体制,包括正文中的眉批、夹批、侧批,回前和回末总评,以及全书的序文、读法、凡例等,这三个层次各司其职,或宏观,或局部,循环往复,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对作品意义的全面理解和阐释。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由对艺术的美的感悟和描述转向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的文体标志。 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伴随着新文学运动而诞生的。新文学初期的文学刊物,普遍设立了“评坛” 、“创作批评”、“书评”等栏目,对新人新作进行跟踪批评。茅盾以编辑从事的文学批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对作品具有准确的艺术感觉,同时又能从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分析文学事实,使其批评具有一种理性的力量;他以编辑的开阔眼光和理论家的素养,敏锐地发现和评析各时期文坛重大的文学现象,使他的批评能够起到引导文学发展走势的作用。随着新文学批评的影响逐渐增大,文学界开始对文学批评自身的理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郭沫若呼吁批评家应具有“深厚的同情”、“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知识”,鲁迅也对当时的批评家进行了分类评价;成仿吾把“超越”与“建设”当作新文学批评的品格。周作人强调文学批评的艺术本质和“趣味”判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随着政治权力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文学批评,印象主义批评、传记批评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作家作品置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考察其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阵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批评模式。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结合革命文学的创作实际,注重批评家个人的艺术体验,以扶持文学新人为己任。鲁迅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文学批评家。另一种模式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对文学作品进行验收员式的检查。钱杏邨把文学视为宣传,根据 “新写实主义”批评模式,对文坛上的新人新作横加指责,受到左翼文坛领导人的严厉批评。三四十年代的印象主义批评独树一帜,涌现出一批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卓有建树的批评家。李健吾从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印象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使其成为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实绩最为突出的批评模式,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唐湜的意度集也具有印象主义批评的特点。传记批评曾是中国传统的批评样式。1935年李长之在天津益世报和国闻周报上陆续发表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最初由北新书局1936年1月结集出版,后收入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传记批评的代表作。第二节 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西方的文学批评起始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和批评实践,影响了西方从古到今的批评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批评家,大多遵从古典原则,随后于十七八世纪出现的新古典主义批评,将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学说融为一体,力图建构一种能够阐明文学功能、创作过程本质以及文学作品谋篇布局的方法的系统理论,但他们建立的这些理论原则在批评实践中往往变成一套刻板的教条。法国古典主义批评延续了近三个世纪,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却不断向前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批评与创作的严重脱节,引起了作家的不满和抵制。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模仿自然的法则。英国批评家约翰逊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代表了18世纪英国文学批评的最高水平。作为德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莱辛的批评对提高德国批评的普遍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批评对象以当代创作为主,具有较强的哲学意识,善于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逐步阐发为理论性的表述。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模式。实证主义批评注重收集和考证与文学相关的传记材料,维柯在新科学开创了把文学批评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的批评方法,18世纪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的批评进一步推动了实证主义批评的发展,从圣伯夫到稍后的丹纳逐步形成了法国19世纪社会学批评的方法体系。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追求所谓“纯粹的美”。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批评首先强调批评家艺术感受的敏锐性和艺术直觉能力,带有主观性、直觉性和单一层次的特点,是19世纪唯美主义批评的代表。19 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别林斯基非常关注文学和现实的联系,善于发现作家艺术上的独创性,总是通过比较来确定批评对象的创作特点,以及他在文学中应占的位置。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善于从社会生产关系、从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生活来解释文学作品,把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结合起来,充分发现和理解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显示了高度科学性。第三节 20世纪文学批评的范式与转换 20世纪是一个充满裂变和高速发展的世纪。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精神生活出现的种种困惑,促使人们对于世界及其自身的看法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的文学批评正是生存在这样一个广阔且充满变化和纷争的网络之中。一、20世纪文学批评的哲学背景现代哲学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倾向。在批判古典哲学的前提下,20世纪形成了众多的哲学流派,这里我们主要选择与文学批评关系密切的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哲学分支中的科学哲学加以概述。(一)分析哲学: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之一,分析哲学显示出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二是推崇分析方法。分析哲学的这一思想直接渗透到当代英美文学批评之中。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和“语词即用法”的观点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二)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建,是一种描述意识本质的哲学方法。现象学倡导“回到事实本身”,通过对显现于意识中的“本质”的认识,获得最终的确定性基础。现象学对认识主体的意识的肯定和论证,为文学批评的重心从文本向读者转移提供了理论根据。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历史引入现象学,为现代阐释学奠定了基础,并成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渊源之一。(三)科学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上的一系列惊人的发现和发明促使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的转变和突破。波普的证伪理论指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变化的观点和相对的观点在科学领域逐步得到确立,批判与探索成为20世纪人文科学包括文学批评的基本精神。二、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一)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批判和否定是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20世纪文学批评流派的盛衰演变与其内在的深刻的矛盾有着直接关系。(二)对语言的推崇和关注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又一重要特征。语言由以往的媒介或工具上升为文学的本体性属性,成为文学批评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在20世纪文学批评中,尽管不同的批评流派在批评主张和批评方法上不尽一致,但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语言的强烈兴趣。这种对语言的推崇给文学批评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扩展了批评阐释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这种对语言的标举也使批评陷入一种逻辑困境。(三)批评的理论化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另一突出特征。20世纪文学批评十分注重理论建构,它们大多是通过某种理论预设,在演绎的框架中推导而成。 理论化还表现在严密的思维方式和冷静的科学态度上,它使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批评日益摆脱对文学作品的附庸地位,一跃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四)文学批评的“全球意识”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又一个重要特征。20世纪社会发展全球化的总趋势为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文学批评的全球化体现了各国文学批评的一些共同要求和兴趣,这种传播的中心源并不限于某一国或某一种文化背景。本章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历史阶段。先秦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萌芽时期。儒家创始者孔子开创的得之言意之表而不玩心于章句之末的理解方式,对后世说诗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文学批评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对诗经、楚辞和汉赋的评论上,它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风骚”并重的文学典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批评空前繁盛的时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批评自省意识,形成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理论。唐、宋文学批评的突出成就表现在诗歌、散文的评论上。唐代开始“论诗诗”成为诗歌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明、清两代,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评点兴盛起来。到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和西厢记评点达到顶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伴随着新文学运动而诞生的。随着新文学批评的影响逐渐增大,文学界开始对文学批评自身的理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随着政治权力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文学批评,印象主义批评、传记批评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西方的文学批评起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和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和批评实践,影响了西方从古到今的批评家。十七八世纪出现的新古典主义批评,延续了近3个世纪。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模仿自然的法则。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模式。19 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则建立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20世纪的文学批评生存在广阔且充满变化和纷争的背景之中,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是其突出的首要特征。此外,它还表现出对语言的推崇和关注、批评的理论化以及强烈的“全球意识”等鲜明特征。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王国维的“境界”说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糅合在一起。王国维的这种追求,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3、为什么说欧洲文艺复兴构成了近代欧洲文学批评的起点?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印刷术的运用使作品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从而为阅读提供了方便;二是大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其内部强制使用占统治地位的语言;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带动了文学评论的发展。其中有褒扬作品之美的评论,也有挑剔作品不足的评论;还有一些评论家则开始对作品作历史的、地理的思考。 4、柏拉图为什么拒绝诗人进入他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这些诗人的作品培育人性中低劣部分,摧残了理性部分。诗人的作品中会诽谤众神,因此不能用诗来教育年轻人,否则他们会不敬畏神明。诗人的诗篇中描绘了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如果年轻人耳濡目染的话,会侵害心灵。诗人的模仿和真理隔者三层,他们在技艺和务实上没有任何作为。因此,诗人无法教育人们提高品德。所以,柏拉图拒绝诗人进入理想国。 5、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浪漫主义文学批评最大的特点是标举文学的解放,他们蔑视各种陈规旧律,主张文学要回到自然而不是回到古典,强调诗人个性的伸张。诗人的想象和情感成为批评的指归,独特和创新被封为时尚。第二章 文学批评的功能本章概述 文学批评的功能指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它是在与相关领域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本章根据当今人们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着重阐述文学批评的三种主要功能。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生产意义是文学批评的基本职能,也是文学批评对社会的贡献。一、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批评是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环节的纽带。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不等于指导作用和主导作用,而应理解为“对话”。对作家而言,作家生产的产品文学只有通过文学批评“架桥铺路”才得以更好的传播,批评还可以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跟踪研究或对某一作家系列作品的整体分析,帮助作家发现、形成和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鼓励和支持作家做有益的探索。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学批评,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对作家的创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对读者而言,文学批评对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具有引导作用,它的任务之一就是向读者介绍好书,帮助读者在欣赏作品时获得清晰的意义。文学批评对读者的引导还包括对某些作品的否定。否定不仅需要胆量,而且需要慧眼,这正是批评家高于读者之处。二、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文学批评的释义过程表现为从形象到意义,文本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批评家的阐释可以是对原有意义的加强和补充,也可以对原有意义的修正。对文本的意义阐释并不限于文本的内容,其实形式本身也具有意义。20世纪的批评理论大多表现出对阐释的青睐,故而使批评的阐释功能大大增强。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提高读者理解现实生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维护或批判某种意识形态,推动社会的进步。文学批评的这一功能是历代批评者或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主要指对文学作品中的政治、道德、宗教、社会心理等做出解释和评判。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政治倾向上,文学批评也可以对文学作品中渗透出来的道德伦理加以研究,一些有见识的批评家还把文学批评作为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文学离不开政治。文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一般是通过文学文本分析这一策略实现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参与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都将是文学批评不可推卸的使命。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文学批评除了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政治、道德等因素的评价以维护和批判一定的意识形态外,还需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审美价值判断,审美价值判断是文学批评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谓审美价值判断指批评主体对文学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性质、高低、大小、真伪等所作的鉴别和评说。审美价值判断需要根据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时代特征所作的综合性判断,它的第一个层面是传递美感,即批评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觉传达给读者,以增加接受者审美快感的强度和深度。在引导人们领悟美的基础上,文学批评还需要辨别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对作品的美丑做出判断,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具有理性思考的性质。批评的哲学功能在20世纪得到突出强调,批评成为方法论的实验场。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文学批评鲜明的实践性和对方法体系的自觉追求,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作为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文学批评常常突破和超越文学理论的羁绊,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批评者所运用的文学批评方法的转换对既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体系的解体和新的文学理论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对文学史的研究有着工具性的作用。文学批评本身是未来文学史的史料,文学批评的标准直接影响到文学史家的选择眼光,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具有重新建构文学史的功能。二、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文学批评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首先表现为对常规认知模式和概念的解构或颠覆,这些探索反过来推动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文学批评在吸收其他领域成果的同时,也以一种思维的穿透力,影响和促进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中知识的革新。可以说,作为文化前沿的文学批评已成为思想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总之,文学批评的阐释是一种更为自由的意义追寻活动,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包含着审美的内容,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则显示出文学批评在当今的理论化和方法论的趋势,文学批评的这些功能常常交织在一起,它们是一种合力,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共同担负其对社会的责任。本章总结本章根据当今人们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研究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着重阐述文学批评的阐释、意识形态和哲学功能三种功能。阐释功能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它包括中介作用和以遗产是两方面。从中介作用看,批评是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环节的纽带。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不等于指导作用和主导作用,而应理解为“对话”。从意义阐释方面,文学批评的释义过程表现为从形象到意义,批评家的阐释可以是对原有意义的加强和补充,也可以对原有意义的修正。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从而维护或批判某种意识形态,这是批评家介入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社会评价作用和审美价值判断两方面。一方面,文学离不开政治。文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一般是通过文学文本分析这一策略实现的,另一方面,文学批评除了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政治、道德等因素的评价以维护和批判一定的意识形态外,还需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审美价值判断,审美价值判断是文学批评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哲学功能指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具有理性思考的性质。它首先表现在文学批评鲜明的实践性和对方法体系的自觉追求,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次,文学批评在吸收其他领域成果的同时,也以一种思维的穿透力,影响和促进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中知识的革新。可以说,作为文化前沿的文学批评已成为思想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文学批评的任务之一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指出所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 2、文学批评对读者的作用读者阅读一般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评论家予以提示和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和把握作品。文学批评对读者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通过对作品的结构技巧、文笔情趣等因素作精当的分析,以帮助读者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点,作品的旨趣、意蕴往往深藏其中,而不是一目了然的。批评家的作用就在于挖掘作品的蕴涵,向读者揭示作品的意义3、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阐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所谓阐释,即评论家以作品解释者的身份出现,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形式和意义,尤其是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从而鼓励和支持作家作有益的探索。这种阐释可以是对作家作品的及时评论和对话,也可以是对文学史上优秀作品的再度发现和重新评价。如对作家作品作跟踪研究,通过对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作整体分析,帮助作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本章概述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前人在谈论一些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论及这些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与外部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才逐步形成。二、西方社会学批评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为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他在新科学中运用埃及的历史分期法指出,希腊神话显出的就是最初各族人民的民政历史,以后德国批评家J.G.赫尔德和法国的斯达尔夫人等人,开始进一步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赫尔德强调每部文学作品都需要根据其历史背景来看待和解释,斯达尔夫人1800年发表的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丹纳沿着这一方向继续讨论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中,他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创造活动最终的根源。到19世纪前后,社会历史批评也因其理论上的现实针对性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而成为19世纪流行的批评方法。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的批评既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锋芒,又注意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个性,集中代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批评理念,避免了丹纳那种自然科学求证式的简单方法,显示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成熟。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在近代以后开始出现的,这既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物,又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文学的勃兴为社会历史批评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加上西方进化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批评话语。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批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历史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之在30年代后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主流批评。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社会历史批评非常重视对文学作品做出价值判断,其评判尺度主要归纳为三点,即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社会历史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包括时代背景的真实性问题、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乃至作品细节的真实问题等。倾向性即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社会效果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尺度,它强调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中展示审美理想,从而促人深省,催人奋发。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要求随时期的转变而有所不同。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批评模式,它包括: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关注和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它要求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在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时特别注意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由于倾向于文学作品反映当今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社会历史批评特别关注那些贴近生活和时代、反映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品。在从事文学批评的过程中,社会历史批评要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对于叙事作品,社会历史批评格外关注人物形象和环境。社会历史批评在阐释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同时,并不排斥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但社会历史批评从不就形式谈形式,而是联系社会历史内容来谈形式。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经历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尤其那些具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作品更是如此,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任务。在作家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包括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还包括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文学思潮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社会历史批评还通过搜集和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作品揭示作家的思想意识和政治倾向以了解作者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变化,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以了解作家的自觉追求和个性特征。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对作家的了解和把握就越深入全面。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一点与社会历史批评看重文学的思想性有关,也是社会历史批评的特色之一。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地认识社会。文学的社会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它的理论旨向和操作方法有关。首先,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社会历史批评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就可能导致一些弊端。第二,社会历史批评习惯于将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有关史实联系起来研究,而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由此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第三,社会历史批评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从而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二)庸俗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泛滥社会历史批评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庸俗社会学习惯从政治观念出发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政治标准成了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艺批评变成了政治斗争。庸俗社会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危害极为严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文学批评几乎成为“大批判”的同义词。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批评理论体系的批评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一)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这个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第二,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只要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不被割断,社会历史批评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二)从批评对象和批评家两方面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就文学史上出现的多种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而言,社会历史批评尤为适合分析直接描写或再现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文学批评工作者而言,那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乐于选择和接受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诚的渴望。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在发展,文学在更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 社会历史批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首先,社会历史批评有必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中重新审视“社会历史”这个命题,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特定时代文学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其次,社会历史批评开始关注一些过去忽略或正在兴起的一些新的领域,如印刷技术的革命和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学文类兴盛的影响等,这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文学与社会的新课题。最后,社会历史批评的框架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这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历史批评的科学性和具体性。本章总结 本章介绍社会历史方法的由来、基本特征和操作方法,明确社会历史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从概念上来说,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说到历史,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近代以后开始出现,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30年代后上升为主流批评。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为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他的新科学开始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19世纪前后,社会历史批评因其理论上的现实针对性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而成为流行的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在于:首先,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次,社会历史批评非常重视对文学作品做出价值判断,其评判尺度主要归纳为三点,即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倾向性则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社会效果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从操作方法上说,社会历史批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它首先重视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要求批评家分析作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其次,它注重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要求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它也十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的不可或缺的方面。站在今天的立场看,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它的理论旨向和操作方法有关。它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可能导致一些弊端;它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它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从批评对象和批评者两方面论证,社会历史批评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社会在发展,文学在更新,社会历史批评也将不断地调整和充实。本章常见问题1、社会历史批评的真实性的含义。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2、简述社会历史批评对作品的社会意义的要求。首先,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具体描绘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使读者获得较为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第二,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改造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第三,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不过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它最终要达到的是教育读者的目的。 3、简述社会历史批评的三个操作层面在具体运用中的关系。社会历史批评的这些操作层面在具体的文学评论中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在分析作品的历史内容中可以窥视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显示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当然,在具体的评论中也可能有所侧重。 4、标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作家是否可以脱离社会?为什么?不能,因为对众人的麻木状态的痛心疾首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态度,而且作家内心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悲楚。 5、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社会历史批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简言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第四章 印象批评本章概述 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第一节 印象批评概述 一、 西方印象批评(一) 西方印象批评渊源1、印象批评的由来与印象主义文艺思潮直接相关。“印象主义”这一名称首先出自法国19世纪中期印象主义绘画派别。1874年4月,莫奈、雷诺阿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的一间公寓举办了“无名画家画展”,“印象派”一词来自一名记者观看莫奈绘画日出印象的看法。继之而起的后期印象主义画派则抛弃了前期印象主义画派提出的绘画要客观表现自然光色的主张,提出绘画不是画客观事物,而是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这一寻找表现现实世界新方法的印象主义思潮很快波及到音乐、雕刻、文学及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文艺思潮所奉行的这些新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呼唤着新的批评理论。印象批评正是在这块艺术土壤中成长的。2、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和审美直觉理论的发展为印象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19世纪20、30年代,它是以反思和反叛传统理性主义的姿态出现的。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研究人的非理性意识,他们认为这种心理意识只有凭借个人孤独的非理性的内心体验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才能达到。法国生命哲学代表人物柏格森则进一步深化了直觉理论。他认为宇宙最根本的是一种永不停息、持续不断的生命冲动,这种生命冲动不能通过理性,而只有直觉能够把握它。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对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人的研究,直觉理论对审美过程中直觉作用的强调,均为印象批评的兴盛提供了思想武器。(二)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印象批评本身也经历了逐步成熟的过程。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印象批评的萌芽。兰姆和赫兹利特的批评,展现了批评家的遐想,他们爱用比喻,辞藻华丽,这些现象表明在文学批评领域已出现印象批评的先声。19世纪末,法国作家法朗士在文学生活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提出了印象批评的基本理论,印象批评作为一面独立的旗帜公开悬挂起来,此后的勒美特尔直接在文学批评中借用了印象派画家的“印象主义”用语,用自己在批评实践中兴趣的变化说明印象批评的特点。与此同时,许多作家、批评家从不同方面对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做出了贡献。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印象式批评手法由来已久。(一)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古代人品诗常常选择一些生动具体、含蓄隽永的自然形象,用比喻和描绘的方法,将作品的神韵和品评者对作品的领悟传达出来。另一特点是批评话语具有浓郁的艺术性,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批评和创作合二为一。印象式批评的用语大多玄妙,它给人以暗示,资人以联想,但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中国印象式批评的主体也有其特点,即这些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异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都注重批评主体的审美感受和主观领悟,都善于把这种感受和印象艺术地传达出来,都具有直观性、鉴赏性。在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不像某些西方印象批评家那样,把批评者的主观方面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而更注意把握批评对象的艺术特征和整体风貌。在运思方式上,西方印象批评立足于一种无关现实的审美,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则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在表述上,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仅对事物作感悟式的描述,往往词藻华采,对仗工整,但用字空灵,结构呈跳跃式,缺乏一定的论证。西方印象批评虽强调直觉和瞬间反应,但其表述却是条理清楚,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只是在比较的意义上具有印象批评的某些特征。三、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印象批评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其后在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一)中国现代印象批评中国现代印象批评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新文学发韧之时,茅盾和周作人的介绍和推荐为印象批评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30年代中期,从印象批评的发源地法国归来的李健吾娴熟地将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成为中国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两本咀华集的问世显示了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实绩。除此之外,朱光潜、沈从文、梁宗岱、李广田等人的批评主张和实践也都体现了印象批评的某些基本特征,他们所执著的那种主观的、感性的鉴赏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使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国当代印象批评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一部分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重视批评的独立品格的批评家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