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测试吉林省实验中学语1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67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测试吉林省实验中学语1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模拟测试吉林省实验中学语1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模拟测试吉林省实验中学语1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16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行当 行伍 行情 行款B殷勤 殷实 殷红 殷朝C作孽 作坊 作祟 作业D尽快 尽管 尽早 尽职2下列词语中不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偏袒 金榜提名 轻歌曼舞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B消毁 拈轻怕重 坐收渔利 不见棺材,不落泪C反诘 洗耳恭听 断线风筝 多行不义,必自毖D讥诮 诲人不倦 泾渭分明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原子弹由高浓度(93%)的裂变物质(主要是铀235或铀239)和复杂精密的引 爆系统组成。B我这位朋友平素和人甚少交往,他虽住在闹市区,倒也称得上是:“结庐在人境,耳 无车马喧”了。C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副刊的编者写了一篇文章指出:“最近在该刊发表的一 些文章中引文完全确实的难得有一篇两篇”D“当、当、当!”时钟敲了六下。“唉,小明怎么还不起来?”妈妈有点急了。4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的 太浅,在总经理这个位置上,不仅难以服众,还有可能胜任不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表示,他一直密切 “朝核”问题的最新动向。随着现代科学、文化、通讯的发展,各个民族闭关自守的情况越来越不可能,文化 世界化。A资力 关心 日趋B资历 关注 日趋C资力 关注 日益D资历 关心 日益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B同一道作文话题,老师要我们连写三次,真是换汤不换药,这怎么提高我们的写作 水平呢?C她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这响声里充满了旁若无人的优越感。D这次研讨会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李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的发言 积极起来。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丁医生经过住院治疗回家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B骆玉笙从事京韵大鼓演唱几十年,她的京韵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当今中华 民族文化历史上独占一席。C为了方便同学们购物困难,我“星星商场”为此广购货物,从生活用品到学习用具 一应俱全,竭诚为同学们服务。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隐私保护与法治文明王歌雅随着我国法学界对隐私权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隐私权理论的架构日趋成熟,并日益形成严谨完备的体系。首先,隐私权的界定日益廓清。隐私权应界定为公民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不被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其次,隐私权的范围具体明确。它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指与他人无关的个人资料。再次,隐私权的救济措施完备具体。对隐私权予以救济. 须把握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及相应的救济措施。其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救济措施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和支付精神赔偿金等。第四,隐私权的相关法益冲突得到平衡。一是平衡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知情权,通常被界定为自然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其具体内容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法定知情权。当知情权得到满足时,必然会触及他人的隐私权,即某一当事人所要实现的知情权的内容.恰恰是另一当事人的隐私权所要保护的内容,从而形成权利的对撞。为协调权利冲突,将权利的损害降至最低点,有必要在谨慎、公允的前提下,让隐私权做出让步,而使知情权得到基本满足。而满足了知情权须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为前提。二是平衡隐私权与公开权的冲突。公开权,通常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姓名、肖像、角色的拥有。保护和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公开权实现得越充分,隐私权所保留的空间就越狭小。但公开权是否行使以及在何种范围内行使,只能由权利主体自行决定,他人不得僭越;否则.便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界定在民法典中. 既是法治文明的体现,也是法制进步的标志。其社会价值现在三方面:一是凸现了对人格尊严的高度尊重。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私空间,人格尊严的享有及不被侵犯均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法律通过保护隐私权来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内心安宁和精神愉快,体现了法治的人道主义和法律的人文关怀。二是显现了人格权立法的稳步发展。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已属不争的事实。以法律的形式将其明确规定,既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民事立法,又使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这对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实现对公民隐私权利的高度尊重是有积极作用的。三是弘扬了尊重隐私的良好风尚。尊重隐私和保护隐私,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通过法律的警示功能和强制功能,可以使尊重隐私逐渐内化为我国公民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判断。内化为他们的法律责任和人文精神,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摘自2003年4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7下列各项中有关“隐私权”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B隐私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力。C隐私权是在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方面享有的独立人格。D隐私权是公民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不被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的人 格尊严。8下列有关隐私权、知情权、公开权、保护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拥有隐私就应该享有保护权。B隐私权和保护权是一种权利的对撞,不可协调。C公开权和隐私权利益关系成反比。D公开权和知情权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个人隐私方面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受到了他人的侵害.从而使自己产生了损害后 果,隐私权才得以救济。B为使知情权和隐私权得以协调、缓冲,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二是要在谨慎、公允下让隐私权做出让步C隐私权的界定,是法制进步的标志,法制文明的体现,是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和 发展。D保护隐私是对人格尊严的高度尊重,也是对人格权立法的推动.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 律的要求。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满足知情权必然干涉别人的隐私权,而超越权利主体行使公开权则是对权利主体隐 私权的侵犯。B隐私成为一种隐私权,这是法律的一种进步,也是历史性的进步。C我国法学界对隐私权的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讲业已成熟且形成了严谨完备的体系。D隐私权在民法典中的确立,体现着法治的人道主义和法律的人文关怀,享有隐私权也应负法律责任。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郎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敌,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注考案:审处。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显宗:汉明帝刘庄。陷入:定罪判刑。物色:指形貌、模样。大故:大事。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B冀以自明冀:希望C左右方引去引:拉D帝意解解:解释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屠)以刀劈狼首B乃上言建等无奸陈胜、吴广乃谋曰C陛下大恩,裁止于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实事求是的一组是( )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乃上言建等无奸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是以考一连十陛下大恩,裁止于身ABCD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朗和三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对耿建等四位大臣。皇上知道后非常气怒,令寒朗等把与案子有关的人一律定罪判刑B由于耿建等四人否认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 发现了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等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 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等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第卷(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无敢以情恕者。(2分)译文: 。(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2分)译文: 。(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2分)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生查子独游西岸 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1)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3分)答: 。(2)简要分析“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答: 。17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在横线上默写出相关的名句。(任选3小题)(6分)语文给人的审美享受,使我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 ,);也可以让我实现王羲之在俯仰之间对宇宙万物的观察( , );语文又给人以人生启迪,使我懂得了陶渊明对“己往”与“来者”的思考( , );还让我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对人类渺小的感叹( , )。学语文,使我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人格修养逐步完善。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向 日 葵冯亦代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以3900万美元的高价,在伦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钟爱的画。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这幅同名而布局略异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有天在陕西南路街头散步,在一家白俄经营的小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陈列着一幅梵高名画的复制品。梵高是19世纪以来对现代绘画形成颇有影响的大师,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高的精致复制品。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如今得了这幅画便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至寂寞。以后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高短暂一生的传记。他只活了37岁,半生在探索色彩的颠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虽然到死后很久,才为人们所承认。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解放了,我到北京工作,这幅画却没有带来;总觉得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似的。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是曾几何时,我又怀恋起这幅画了。似乎人就像是这束向日葵,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这逐渐远去的夕阳。我想起了深绿色的那面墙,它一时掩没了这一片耀眼的金黄;我曾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在作无望的挣扎。以后星移斗转,慢慢这一片金黄,在我的记忆里也不自觉地淡漠起来,逐渐疏远得几乎被遗忘了。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有天我推着粪车,走过一家农民的茅屋,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是几朵嫩黄的向日葵,衬托在一抹碧蓝的天色里。我突然想起了上海寓所那面墨绿色墙上挂着的梵高的向日葵。我忆起那时家庭的欢欣,3岁的女儿在学着大人腔说话,接着她也发觉自己学得不像,便嘻嘻笑了起来,爬上桌子指着我在念的书,说“等我大了,我也要念这个”。而现在眼前只有几朵向日葵招呼着我,我的心不住沉落又飘浮,没个去处。以后每天拾粪,即使要多走不少路,也宁愿到这里来兜个圈。我只是想看一眼那几朵慢慢变成灰黄色的向日葵,重温一些旧时的欢乐,一直到有一天农民把熟透了的果实收藏了进去。我记得那一天我走过这家农家时,篱笆里孩子们正在争夺丰收的果实,一片笑声里夹着尖叫;我也想到了我远在北国的女儿,她现在如果就夹杂在这群孩子的喧哗中,该多幸福!但如果她看见自己的父亲,衣衫褴褛,推着沉重的粪车,她又作何感想?我噙着眼里的泪水往回走。我又想到了梵高那幅向日葵,他在画这画时,心头也许远比我尝到人世更大的孤凄,要不他为什么画出行将衰败的花朵呢?但他也梦想欢欣,要不他又为什么要用这耀眼的黄色作底呢?梵高的向日葵已经卖入富人家,可那幅复制品,却永远陪伴着我的记忆;难免想起作画者对生活的疯狂渴望。人的一生尽管有许多波涛起伏,对生活的热爱却难以泯灭。阳光的金色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原是梵高的向日葵说出了我未能一表的心思。(节选自旷世的忧伤)18综观全文,分析文章为什么以“向日葵”为题目。(4分) 19在读了梵高的传记后再看他的向日葵画,作者认为自己“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对这句话如何理解?(4分) 20在解放后,作者丢弃了这幅画的复制品,认为“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那为什么过后又怀念起这幅画?(3分) 作者描述十年动乱中对农家向日葵的那份依恋,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3分) 2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分)A文章以梵高名画向日葵的拍卖开头,以其被卖入富人家结尾,首尾呼应。作者借此写出了向日葵的价值,并且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拥有艺术品,却懂得欣赏艺术的满足感。B作者描写向日葵“转向阳光”,“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这逐渐远去的夕阳”,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却又觉得“在作无望的挣扎”。C“欢欣”与“寂寞”在向日葵这幅中分别表现为耀眼的色彩和行将衰败的形象,这也反映了梵高的不被理解和他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渴望,还表达丁作者对人生孤凄的体会和对生活的热爱。D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墨绿色的墙壁”,这一方面为向日葵明亮的色彩做衬托, 一方面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尤其是自己被谪放到劳改农场时,“连自己 也害怕”的“惨淡心情”。E作者写在劳改农场时,绕道去看一朵日渐衰败的向日葵,写果实成熟时农民一家的欢欣,既表达了自己在艰难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又推进了文章,写出了向日葵这一形象的深层含久。六、(12分)22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4分)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膨胀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状况。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答: (不超过15个字)23请拟一条以“诚信”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答: 24根据要求把下面的语句组成两个强调不同点的句子。(增删个别词语,每句限在30字以内)(4分)到处翻找着何首乌的根,对于童年的鲁迅,百草园有着无限的乐趣。(1)强调乐趣的句子: (2)强调行动的句子: 七、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你有一个主意,我有一个主意,沟通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主意。”现代生活中,整个世界处处都在进行着沟通,自然界需要沟通,社会需要沟通,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沟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参考答案一、1A(都读hng;B项“殷红”中的“殷”应读“yn”;C项“作坊”中的“作”应读“zu”;D项“尽职”中的“尽”应读“jn”。)2D(A金榜题名;B销毁;C多行不义必自毙)3A(B项不应用冒号;C第二个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拟声句不是感叹句,叹号应去掉)4B(资历:资格和经历;资力;财力,天资和能力;根据语境应用“资历”。关注:关心重视;关心:常放在心上,后者程度过轻。日趋:一天一天走向;日益:一天比一天更加;前者符合语意。)5C(A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或期望的,形容在群众中威信高,可改为“大快人心”之类。B误解词意,“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外表已改掉,而实质未变,还是老一套。C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D抛砖引玉:谦词误用,即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可改为“热情澎湃”之类。)6D(A成分残缺,删去“当”;B“当今”不是“历史”;C应是“为了方便同学们购物”,删去“困难”。)二、 7D 8B 9A 10C三、11D(缓解、消解。)12D(前一个“而”为转折关系,后一个“而”为承接关系。)13B(为现实,为现实,谈皇帝行为。)14A(最后一句不实)文言文参考译文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千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大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 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敢以实情宽恕的。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竞认不出来。寒朗知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奸情,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所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大多如此。显宗扰召寡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即便如此,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 皋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牵连的人很多,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即使如此,四侯有事,为什么不早奏明,让官司久拖至今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奸情的,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遭:“竟这样摸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寡朗说:“希望讲一句话而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郎回答遭:“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考囚在案里,都说妖恶大敌,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到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的,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千余人。四、15(1)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2)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3)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16(1)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1分)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1分)是诗人想像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1分)(2)“夜夜”表非止一夜,“听读”写明月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诗句表现诗人被贬独游的孤独、忧愤,(1分)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1分)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1分)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共4题,任选3题。每空1分,但有错字、漏宇,那么这1分就不给。)五、18向日葵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与作者不同人生阶段以及作者对人生人生的感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作者也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寄寓在“向日葵”这一形象之中。19画面上强烈的金黄反映出画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喜悦;画面上流露出的淡淡哀愁和寂寞,也是画家因无人理解而产生的内心寂寞的体现。20集体的氛围替代不了内心主观的感受,人的孤独感并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彻底消失。作者亲身的经历使更加体会出了梵高画中所表现的内涵,极度孤独中的作者同样也像梵高那样热爱生活。21CE(A作者懂不懂艺术不是文章表达的重点,分析没有根据;B分析与文中的描写对应不上,原句并未表现矛盾心理;D将“墨绿色的墙壁”解释为作者内心的寂寞比较牵强,与作者谪放时的心情联系在一起更是生拉硬扯。)六、22日本财长希望人民币升值23失去诚信,虽有佳肴,独不成宴;虽有良机,孤掌难鸣。24(1)童年的鲁迅在白草园里到处翻找着何首乌的根,那里有无限的乐趣。(2)在有着童年无限乐趣的白草园里,童年的鲁迅到处翻找着何首乌的根。七、25要从“沟通”这个大命题出发,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展开话题.留心一下,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关于沟通的素材,但我们却不能信手拈来,而要选择一些立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内容,而感情的沟通就是一个很好的立意角度。情感的沟通在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值得大写特写,很有立意高度的题材,但要把浓烈的感情融入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