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27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阅读鉴赏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单元教学导引二、导入课文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三、词语蓊蓊郁郁 踱 脉脉 风致 斑驳 丰姿 大意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门 (1) (23) (46) (710) 四、讲读第一部分1、第1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2、第2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3、第3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板书 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自由(苦闷)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4、5段。第2课时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一)讲读第4段指名同学朗读第4段,并画出本节的比喻句。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象余地是极大的。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像闪电(快)荷波 动态美 凝碧(色)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二)讲解第5段指名同学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泻、浮、洗。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板书(正面)月光 泻轻柔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侧面)黑影、倩影(三)讲读第6段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段。这一段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板书树:重重、阴阴(沉郁)远山:隐隐约约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四)总结:第2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二、作业1、背诵课文第4、5段。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第3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二、讲读第三部分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博喻 A典型材料: 第4段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通感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A典型材料:第4段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三是叠字的运用。叠字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格式: ABAB、AABB、ABB、AAB、AA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A典型材料:第4段“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第4段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四、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1、形散神聚的特点。2、散文的一般鉴赏。3、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4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2、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3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3、小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破题感知“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1、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2、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1、2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3、小结: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板书 味)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学生阅读圈点)从3到9段。主要有破屋、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要写牵牛花,第段主要写槐树,第5段主要写秋蝉,第68段主写秋雨,第9段主要写果树。2、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学生讨论、发言。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3、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5、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色。感受:冷清。即散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五、总结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六、布置作业第5课时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以上分析的是39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主要在第2、11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段,后者在第11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第2段和第11段相呼应,假如第1、第12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2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第1段和第12段也构成了呼应。4、最后来看第10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1、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2、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学生讨论、发言。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3、小结: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板书 形散神聚)4、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奇怪了。(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6、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郁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 的艺术境界。(板书 景人合一)四、由内到外,生发点染1、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下面我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般羞羞答答。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秋梦中。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2)相思树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也收获着喜悦。(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总是离人泪。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伤感至极,“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怎一个“染”字了得!2、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还是悲秋?学生讨论、发言。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板书 颂秋)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朗读,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要求: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板书北国之秋:清、净、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形散神聚 景人合一囚绿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2、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2、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6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故都的秋,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以后,相信大家一定对北平的秋色还恋恋不舍,那么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来共同体会作者那深深的“爱绿”之情。2、介绍作者陆蠡(l),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 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3、写作背景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二、整体感知1、释题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叙事性散文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作手法。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全文。2、整体地感知课文(1) 学生朗读全文。(2) 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将全文划分层次,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大意,能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A、将文章分为五部分: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B、将文章分为四部分:恋绿(18) 囚绿(812) 释绿(13) 念绿(14) 让学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3)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囚绿?因为他爱绿。 他把绿“囚”牢了吗?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同学们刚才的回答都非常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把握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整体脉络。下堂课我们将进行重点赏析,课后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第7课时三、重点分析和解读1、默读第一部分:寻绿(14)(1)“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自成一段,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2)第2段,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突出其简陋的特点。(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这里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的引起下文。(4)谁能找出屋子如此简陋,但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5)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板书 寻绿热切追求)2、第二部分:观绿(57)(1)同学带感情朗读第57段。(2)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你找出文中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并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3)还有没有其他的缘故呢?引导学生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4)通过对这两段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爱绿之情,日益变深。哪两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心理变化?同学们,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被绿滋润了那颗等焦的心,使他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中人的重要性。他已经已经忘记了种种困倦和不愉快,甚至留恋于这片绿色,那么他现在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喜欢满足)(板书 观绿喜欢满足)3、第三部分:囚绿(812)(1)请同学们默读812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者竟然“残忍”地将绿枝条囚禁了起来。(联系同学,如果同学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颓废、抑郁、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得更为茂盛。(2)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达我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头的驱使下,将绿色囚禁在了房间里,为的是让绿色和我更亲密,作者甚至已经更换了对“绿枝条”的称呼,称呼他为“绿友”,更深刻的说明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但是“绿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长了吗?(3)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尽管绿友是顽强的,是固执的。在第11段,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可以说,即使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怀有怜惜之情,但是作者却没有。因为什么?因为绿友的固执,损伤了作者的自尊心。因此,魔念在我心中产生了。(4)如何理解这种魔念?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把它继续囚下去。虽然绿枝条此时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风,最终决定离开北平时再放绿。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因为绿枝条的固执而恼怒?是因为他爱绿至极。(板书 囚绿爱绿至极)4、第四部分:放绿(13)(1)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了写作背景。“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抒发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作者在放绿的同时也是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板书 放绿点明主旨)5、第五部分:怀绿(14)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板书 怀绿惦念牵挂)四、总结升华1、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顽强抗争的反映。 (板书 顽强抗争)2、本文运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暗示、喻旨另一种事物。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面,作者写囚绿记赋予绿以象征意义,他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而常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的向往之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此类散文时应该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从而把握意象特征。 (板书 向往光明)3、请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4、总结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以“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者感情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一定也学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五、作业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板书寻绿(14) 热切追求观绿(57) 喜欢满足囚绿(812) 爱绿至极 顽强抗争 向往光明放绿(13) 点明主旨怀绿(14) 惦念牵挂六、单元教学总结第二单元氓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5、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1、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 2、分析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讲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单元教学导引二、导入中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诗歌知识 1、诗歌起源。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据说,周王朝有一种“采诗”制度,朝廷派人采集民间歌谣和乐章,借以了解民间习俗和政治得失。另有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制度,表达贵族阶层对政事的歌颂和批评。这些诗歌汇集至朝廷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整理编纂成书。一般把编定于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多年的诗经,看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起点。2、简介诗经(1)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又名诗三百。 (2)分类 按音乐内容分:、风:国风,共160多篇,多是民间歌谣,富思想意义、艺术价值。真实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真切地表达广大人民,自己的感受,爱憎和愿望。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因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作者已无所考。惟有鄘风载驰为许穆夫子所作,她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位女诗人。(雅颂中标有作者姓名有5篇) 、雅:宫廷乐曲,大雅:用于诸侯相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另有观点:按产生先后:旧为大雅,新为小雅)、颂:用于周天子及诸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4)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陈)直陈其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联想),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风雅颂赋比兴:六义) (5)形式特点:A、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多数为隔句用韵。 B、多采用赋比兴手法。C、以四言诗为主,而又灵活多变。 四、朗读诗歌 五、疏通字词 1、字音氓 愆 垝垣 筮 咎 徂 咥 隰 将qing愿,请(将进酒)载zi记载、刊载、登载 年(一年半载)zi 装载 充满(怨声载道) 又(载歌载舞) 渐 jin浸湿(渐染) 流入(东渐于海) 靡m浪费(奢靡)m顺风倒下(望旗旗靡) 美好(靡丽)无,没有(靡日不死)2、通假字匪:非 于:吁 说:脱 泮:畔 六、理顺思路1、按表达方式分这是首什么诗?按第几人称叙事?采用了什么手法? 叙事诗 第一人称 对比用第一人称“我”回忆追述婚恋生活。 2、讨论本诗思路情节是怎样的?恋爱(第1、2章) 婚变(3至5章) 决绝(6章) 七、学习“恋爱”部分 1、重点词语2、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 氓:求怒卜娶 我:送劝盼嫁3、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天真活泼 真诚热烈 氓:急躁 任性 (没有男子汉的胸怀,不大度)热情 向往第2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可见其用情之深,思念之诚。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尔卜”句,神灵显示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 4、用一两个词概括这两章恋爱的特点。(这两章的感情基调如何) 热情、幸福。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第2课时八、学习“婚变”部分(3、4、5章)1、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第3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4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3、4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3、第3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4、结合3、4、5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集体朗读这部分。九、学习“决绝”部分(6章)1、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2、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刚烈的性格特征。十、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十一、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观点1:他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得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家庭、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难以避免。观点2: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虽有它的社会原因,但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可忽略的。从他们的恋爱过程看,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女主人对男主人公缺乏必要的了解,被他忠厚的表象所蒙蔽,轻率地答应了他,种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板书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采 薇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并参考工具书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逐句理解课文中相关词语在文中的语境意义,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4、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注意问题:教师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的点拨引导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3课时一、导入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岁亦莫(m)止 猃狁(xinyn)之故 王事靡盬(g) 我行不来(li) 彼路(l)斯何 四牡騤騤(ku) 雨(y)雪霏霏 小人所腓(fi)象弭(m)鱼服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教师启发: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采薇是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边塞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这首边塞诗,它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改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朗读它? 基调凄凉、忧伤,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用铅笔划分本诗的节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本诗创设氛围。诗歌重在吟诵、品味,要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此情此景。、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可同位合作探究,借助注解,疏通语句,用较优美的语言翻译全诗) 5、再读全诗,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第1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第2、3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4、5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6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三、研讨文本学生对下列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下列问题,应给出基本要点。1、乡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乡愁即家园之思,是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求学、做官、战争等原因使游子漂泊在外,导致了游子的思乡之愁。2、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之愁的句子。(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先分小组交流, 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到三处)。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与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这是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本诗前三章的首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都是“兴”的表达方法。“薇”巢菜,是乡间常见的事物,是家乡常有的野菜,这自然能唤起思乡之情。4、阅读2、3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第2章,从空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方面渲染乡愁。 第3章,从时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我”这方面渲染乡愁。5、前3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6、第、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 第、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根本原因。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个性化阅读,见仁见智) 以哀情写乐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笔,虚实结合,表达物是人非之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带着情感再读采薇,同时在头脑构想主人公的形象。(品读抒情语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