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级中学29届高三适性应测试历史试卷B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04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高级中学29届高三适性应测试历史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高级中学29届高三适性应测试历史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高级中学29届高三适性应测试历史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B卷卷 选择题一、最佳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中央集权制度宗法制礼乐制度分封制A B CD2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 “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线),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受到国家的严格限制 手工业者在越会受到歧视 A B C D 3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术、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从故事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府商品经济发达 B“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4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中国书画卷震惊世界,舞蹈演员肢体所绘的山水图令人难忘。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是 A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B展子虔的游春图C阎立本的步辇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軼事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7“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火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8以下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在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 据此可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C开国大典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下图是公私合营南洋烟草公司出品的香烟广告,其中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政府A积极开拓南洋烟草市场 B积极进行国营企业改革C社会主义改造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D积极发展烟草事业,实行烟草专卖1020世纪后半期,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1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于2008年3月2日到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申纪兰是中国唯一连任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下列事件她没有经历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五届人大首次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C曾经连续十年没有能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2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地理位置优越 D民主政治发展1317、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14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任何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大变革,无不是思想家们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摇旗呐喊、思想解放的结果,“旗帜”与“思想”引领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据此,世界近代史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文艺复兴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 科学共产主义运动 新文化运动 A B C D15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A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府 B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 D 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16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人民公仆工农联盟A. B. C. D.17 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企业公司联合组成“全美制造商协会”。该协会设置有各种常务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进行联系和沟通。这表明A.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大企业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C.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D.美国政府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18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拜伦创作西风颂 薄伽丘写出十日谈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 B C D19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美国力促西欧联盟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20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北京峰会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只有依靠中国、印度参与才能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B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逼使亚欧联合起来共同应对C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经济体需紧密合作D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24题A10分,24题B1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下院议会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后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四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美国1787年宪法请回答:(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权力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向。(2分)(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两国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4分)(4)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分)(1)表现: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设立内阁,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3分)反映的本质问题: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1分)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2分)(2)国王的行政权力被逐渐剥夺,成为“虚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制逐步形成。(2分)(3)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没有实权;国家权力集中在议会和内阁,议会和内阁又互相制约。(2分)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同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相互制约,相互制衡。(2分)(4)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制,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2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十年前,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同盟的26个成员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共同对付法西斯,彻底摧毁法西斯政权。此宣言由中苏美英四国领衔,中国以自己的抗战业绩,终于成为世界四大国之一。”刘丕林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材料三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材料四 为应对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先后召开了华盛顿峰会和伦敦峰会。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与会各方十分重视胡主席与会并发表重要主张,高度评价中国为峰会成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为峰会所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说明什么问题?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3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弱国无外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能与苏美英一起领衔提出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世界四大国之一的理由。(2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分)(3)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一事件有何意义?(5分)主要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分)(4)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席卷全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的应对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为什么能为峰会的成功做出重要贡献?(2分)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提高。(5)结合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趋势,由此你得出怎样的启示?(2分)趋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日益复兴。启示: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23.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瑞典英里克斯邮报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的报纸。这家报社于11月29号在其官方网站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停印报纸,改为只在网络上发行。办公室负责人罗兰霍格隆德说,这一步具有积极意义。摘自文汇报2006年12月23日材料二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网民。2006年接任周刊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我愿意看到年度人物是一个人,今年的年度人物确实是一个人,不是计算机或类似的东西。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代表这一现象。摘自中新网2006年12月18日材料三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看以下数据:年代上网电脑(万台)www网站(个)上网人数(万人)19962991500621999350151538902000158020022056819075453 以上数据综合摘自新浪新闻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2)材料二中的“网民”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并说明其原因。(6分)(4)综合以上信息,为其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的题目。(2分)(1)从报纸向网络发展。(2分)(2)网络深深影响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网民数量激增,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分)(3)呈逐年递增状态,发展迅速。原因: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推动;政府的提倡;便捷实用。(6分)(4)“信息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互联网的冲击”(言之成理即可)(2分) 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时王安石变法追随者在其诗中写到:“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 保兵如警守,吏禄绝贪餮。/ 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材料二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既不造能阀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能造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材料三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沙皇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黎。但40年后,俄国却在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沙俄从令人敬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回答:(1)材料一中涉及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持观点的认识(2分)。方面:理财和军事认识:作者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并未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并未真正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2)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原因:军事力量薄弱,思想保守(1分)。 措施:明治维新(1分)影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社会进步。但是日本成为军事强国后不断对外侵略。(3)材料俄国政府面对危机是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废除农奴制改革;两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日:“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 摘编自旧唐书 材料二 “以历年节省之储蓄,为濒岁涣解之恩膏。朕之益蠲(蠲免税赋)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特此经筹之有素也。” 一摘自清圣祖实录(1)材料一中,戴胄建议唐太宗采取什么措施?其依据是什么?(5分) 措施:由国家设立义仓,囤积粮食,用于赈灾。(3分)依据:国家每年所征收粮食只能满足正常年份需要,无法应对荒年。(2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年同能做到“无国计不足之虑”的原因。比较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和康熙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9分) 原因:节省财政开支;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2分)相似: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