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02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第卷 (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关于家族的历史叙事和传统民间社会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个不受官府直接控制的民间。在过去,国家权力的职能与能力是有限的,官员人数不多,政权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基层社会实际上是以家族关系为基石,组成各种社群和组织,如乡族、会馆等。这些社群有着自己的乡约、章程,在国家权力之外实行高度的自治,修路、赈灾、办学堂、调解民事纠纷,甚至参与地方事务。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民众在实质上没有真正政府管理的十年中,正是靠着这种自治而维持了社会的基本运作。 中国传统民间社会虽然不同于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仍是形成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第三领域,将国家与个人区隔开采,使得个人尚有一定空间。正如当时在中国的罗素所观察到的,孝顺观念虽然违背公益原则,但“它当然比它的西方对手爱国主义的危害要小”,后者“更容易导致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在五四”之后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争论中,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开始强调群体主义,强调集中和纪律,甚至不认为一团体中人可以自由退社,认为国家才能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相信国家能给个人带来自由,这也许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最大的迷思。此后的国民党一党专制表明,“五四”时期批判家庭制度是为了个人的解放,但解放出来的个人却是为了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组织国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充满了悖论,它所追求的许多现代性目标都没有实现,甚至走进了另一个历史房间。无论是新民还是立人,都是由政治问题转向社会问题的思路,隐含着相信国体重于政体,治民重于治政,将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政治问题混为一谈,由政府或政治革命来解决社会问题。后来,在更为激进的人看采,家庭是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这种认识的逻辑演进,便是形成新国家体制与旧社会结构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认知模式,以国家名义宣称,家庭制度的“族权”是四大封建绳索之一,最终将家族形式纳入阶级斗争范围,并以痰风暴雨的暴力斗争消灭士绅主导的民间社会,使社会生活的一切都统治在全能国家之下。 国家权力成为组织社会的唯一形式,从此从城市的单位到乡村的公社,包揽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墓地的一切。社会日益萎缩,终至为国家权力所吞噬。正如社会学家黄宗智所指出:“虽然整个社会组织的范围急剧缩小,但正式国家机构的规模却成倍增大,其结果是传统第三领域大幅度的国家化。”由于中间领域的消失,每一个个体都不得不直接面对国家,在国家面前,没有任何个人的存在可言,以致大多数人不经过思考就会认可这样的事实:只要是以国家的名义,任何行为都是正当的。结果,“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不珍惜个人自由权利的传统家族的批判取得了彻底胜利,但个人相对于国家权力的自由却被剥夺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变化是国家化终止,重新开始了胡适所说的“三百年来社会化的倾向”(指近代以来民间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不再垄断所有领域,农民脱离了人民公社的束缚,职工与单位的关系减弱,而新的民间社会却尚未建立起来,以取代一去不返的家族、乡族纽带关系。 (节选自景凯旋对家族的想象,有删改)1下列关于“传统民间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存在于社会的基层,以家族关系为基础,有自己的组织、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 B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第三领域”,在这两者之间形成区隔,从而使得个体享有定的自由。 C它不同于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社会危害性较小,能解决一些基层的实际问题,甚至参与地方事务。 D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化逐渐终止背景下,传统民间社会开始重新发展,国家权力放松对人的控制。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首先点明传统民间社会的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然后侧重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简述传统民间社会的基本作用。 B第段承接上文继续阐释传统民间社会,多角度进行比较,将它与西方的“市民社会”以及“五四”时期的一些观点作比较。 C第、段紧承上段,重点强调新文化运动取得全面胜利,它以暴力形式消灭了民间社会,使社会生活的一协都归于国家之下。 D第段在时间上照应文章开头回到现在,回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的变化,但新型的民间社会模式并没有重新建立起来。 3下列对原文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民间社会不受官府控制,但在过去,国家权力的职能与能力又是有限的,政权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这样传统民间社会在当时就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B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强调群体主义,强调集中和纪律,甚至认为任何一个团体中的个人可以自由退社,认为只有国家才能有自由,而个人不能拥有自由。 C“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许多现代性目标都没有实现,一些激进分子甚至认为,家庭是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 D“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不珍惜个人自由权利的传统家族的批判取得了彻底胜利,但个人相对于国家权力的自由却被剥夺了,因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失败的。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项羽死,高祖袭夺信军,徙信为楚王,都不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亭长,钱百,曰:“公,小人,为德不竞。”召辱已少年令出跨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日:“此壮士也。方辱我耐,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败,昧亡归信。汉怨昧,闻在楚,诏楚捕之。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有变告信欲反,书闻,上患之。用陈乎谋,伪游于云梦者,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日:“斩昧谒上,上必喜,亡患。信见昧计事,昧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若欲捕我自媚汉,吾今死,公随手亡矣。”乃骂信日:“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于陈。高祖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信。至洛阳,赦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称疾不朝从。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如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办耳。”上笑曰:“多多益办,何为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汉书韩信传) 太史公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同辑),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鞅鞅:郁郁不乐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小人,为德不竟竟:终了,完毕 B素与信善 素:一向 C欲谒上,恐见禽 见:看见 D吾如淮阴 如:前往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信初之国 周、召、太公之徒 B高祖且至楚 不出,火且尽 C大王乃肯临臣 乃骂信曰 D召辱己少年令出跨下者,今者项庄拔剑舞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王的逃亡将领钟离昧,与韩信交好。项王死后,他逃亡投奔韩信。汉王忌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让楚国逮捕他。 B有人告发韩信意图谋反,汉高祖感到担忧。他采用陈平的计策,准备攻击韩信。韩信出卖了钟离昧,解除了刘邦对他的疑忌。 C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找旁边可以安置万户人家的宽敞的坟地。 D司马迁认为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相比。可是,他却在天下已经安定之时,图谋叛乱,理应被诛灭宗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附加一则课本语句翻译) (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为陛下禽也。(3分) (2)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4分)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8请概括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特点。(4分)9诗的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入神山教神妪, 。 (李贺李凭箜篌引) ,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李清照声声慢)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辛弃疾水龙吟)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花的九重塔唐敏十年前,我曾经在公路测量队里干活,到过深深的群山之中。然而,我却不喜欢公路。每到一地所感受到的山川原始的美,带有神秘不可探测的深度。一旦修了公路,整座山被割得支离破碎,所谓茫茫林海也不能“莽莽无边”了。本来有深度的景观,都变得浅薄零乱,宛如破镜,这是因为测量时所接触的山岭,就是山民也不会去的。在深深贴近荒野的山中,心情与别人完全不同。测量的时候,无法步入山中。雇民工在前面劈开满山苦竹、杂木和草藤,身体完全沉浸在深草中。被刀砍过的地方,草木流着汁液,发出强烈的辛涩味,混合着生土的腥气。中午就在这样的山坡上吃干粮。太阳逼出满山又潮又热的气体。谁也不说话,蹲在深深的草丛里,如同野兽一样,谁也看不见谁。与其说是在享受深山的静寂,不如说是陷入了迷迷茫茫的梦游状态。山的形状以一种流水般悄然的滑动,展现出凄凉的无边的波浪。有一天,向导带我们走进一个终年狂风不息的峡口。从高处望下去,峡谷像大地的巨嘴,万丈瀑布落下去,发出空洞的呼号。接着,踏上了几乎荒废的栈道。这是在峡谷半腰的陡壁上凿出来的栈道。天气阴沉。快要过清明节了,可还像冬天那么寒冷。背着仪器和背包,越发觉得栈道狭窄。身子尽量贴着长着青苔和滴水的石壁。有时,树根像瀑布一样泻下来,落到栈道下的草皮里。从阴暗的树根下穿过去,活生生的根湿漉漉的。栈道上盖满腐烂的落叶,泡在多日的雨水里,踏上去叽咕叽咕地响。屏气吞声地一步接一步,仿佛走在鲸鱼的唇沿,那大嘴里喷出雾气要把人吸下去。有时还要从几根树枝搭成的“桥”上,摇摇晃晃、两面悬空地走过去。阴雾缭绕的峡谷,一口气伸延了十几里长。正走得沉闷不堪时,姑娘和小伙子们大声叫起来:“看,这是什么花啊!”哦,这真是奇异的巨大的植物啊!在直上直下的悬崖半腰,长着几株向外翻的小树。它们的根上积了一片泥土,形成一个厚厚的小土坎。乌黑的泥土上没有杂草,七片巨大的叶子贴在泥地上,形成圆圈,圆心中抽出胳膊般茁壮的、两丈高的绿茎。每隔一段,就有七片叶子围绕,一层层围绕着,上面的叶子很小,顶上开着一盘耀眼夺目的红花。向导说,这和采药人往常采到的仅一尺多高的相比,真是巨塔一般。数了数,它已有八重叶子,第九重的七片叶子正在鲜红的花盘下伸展出来。“把它挖出来,值好多钱呢!”大家商量着要放下绳索,挖出根茎换了钱买酒喝。向导温和地说:“这样的宝物,长在我们山里,是大家的福气。我们要换钱过日子,山里有木材、药材。这好比是山的眼睛,怎么能去乱碰呢?要是不明道理胡来,这栈道谁还敢走?”于是,大家静默下来,望着九重塔般的七叶一枝花,心中恐惧而敬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独茎的花枝都奇异地高伸着。它在风中微微摇晃,使我着魔般地迷恋它。为了看到它,我领了一份苦差事。每天在峡谷两端的分队之间来回交换图纸和数据。我不走石板铺的“官道”,而在连山民们也极少知道的这条栈道上来回钻。从来路和去路上看七叶一枝花,每天每次的心情和感觉都不会一样几天后,经历了一场奇特的大暴雨。那是午饭后不久,天色由阴转黑,黑得像夜幕降临。从门口望去,满天的乌云挟着大风压下来。那是真正的乌云啊!雷声贴着屋顶滚动,巨大的电火球发出暗红的亮光,在乌云和泥地的一点空隙中放肆地滚动、爆炸。那是悲哀的苍天整个坍在大地上。我第一次如此之近地看着苍天躺在地上,迸出忍无可忍的嚎叫,弹丸大的雨珠铺天盖地砸下来。瓦片发出牙齿碎裂的痛苦声,满屋子尘埃飞扬。大地卷起寒冷的厉风,捶打着绝望的天。乌云渐渐变成土黄色。雨像夹云带泥的洪水,把天地连成泥浆黄汤,恐怖而肮脏的黄色吞没了一切。我心中念念不忘的是那株七叶一枝花。我内心异常焦急,像关心自己的恋人一样关心它。大雨终于停了。我不顾劝阻,贸然上路。被暴雨摧残过的山,是多么可怕啊!草木泥沙向山下倾泻。云雾低低压着山顶,从峡口扑来的狂风鞭笞着我的神经。残余的雷声在峡谷里滚荡,像野牛般吼叫。到处是溃散的滔滔流水声。栈道变得面目全非,倒塌的树木,崩塌的泥石,一片触目惊心的混乱和危险,真像一幅大屠杀后可怕的画面,深褐的积水像腐臭的血液灌满了栈道。我不知是怎么走过栈道的,好久才发现牙齿在打抖。我在那儿来回地乱找,花的九重塔没有了,连同它一起生长的几棵树也没有了。起初,我感到麻木、迟钝、筋疲力尽,但脑子却清醒地活动着。第一次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多天,怎么能忍受这险恶、阴森的栈道呢?一天走上两次,全然没有想到自身的安危,是为了梦一般的花的九重塔?往前走,我突然感到无形的闪光,四顾茫然。我又走了几步。啊!多么奇怪,花的九重塔就在我的脚下!它仍然开放着鲜红夺目的花,摇晃着独茎的身子。这九重塔庄重地突立在峭壁间,每片叶子上布满雨珠,巨塔闪耀着高贵的浅灰的光芒。红的花盘在一片破败的山景中显得耀眼夺目。我这才想起,在栈道上走了这么多天,竟然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充塞耳目的只是山石草木的形态和声音。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寻找“幸福”之所依的物体,事实上是为了享受完全与世隔绝的庄严的力量。有清脆的鸟鸣响起,在山谷里变得辽阔、幽丽。暴雨之后,整个山野有生命的物体似乎都站了起来,以反抗暴虐的愤怒而欣欣向荣!就在这时,在花的九重塔前,我体会到身心消溶、忘却存在的心境。从暴风雨和腐朽的栈道,看到了大地重放光明的启示。11.从全文内容看,“七叶一枝花”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答: 。12.结合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文章开头四段文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用是什么?答: 。 (2)文章第十四段作者说自己“着魔般地迷恋”七叶一枝花,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13.文中集中笔墨描写了雷电风雨肆虐大地的情景和暴雨摧残后的山林景象,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答: 14.文章末尾作者说“从暴风雨和腐朽的栈道,看到了大地重放光明的启示”,请结合文意,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点)答: 第卷 (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 15下列加点的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似(sh)的 自诩(y) 地壳(qio) 习字帖(ti) B妥帖(ti) 肖(xio)像 强(qling)迫 悭(qin)吝人 C折(sh)本 翘(qj0)首 荏(rn)苒 缫(so)丝机 D蜕(du)变 叨(to)扰 关卡(k) 潜(qin)水艇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誊写文章 水泻不通 异曲同工委曲求全 B提心吊胆 坐地分赃 走头无路头头是道 C招惹是非振振有词 自力更生水力发电 、 D死心榻地 真相大白 随声附和/和衷共济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为配合新版校园一卡通的启用,后勤集团在生活区新开辟三个业务办理窗口,申领手续也将更加简洁。 B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兰难新郎”的故事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流传至今。 C随着耐间推移,警方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难逃法网。 D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18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是一种所谓幽默的态度,真正的幽默恰恰是从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 ; 。 , ;幽默是冷隽,然而在冷隽的背后与里面有“热”。 以高的角度测量那“煊赫伟大”的,则认为它不过如此 以深的角度窥探“平凡渺小”的,则发现它里面未尝没有宝藏 一种愉悦、满意、含笑与超脱,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幽默不是漫骂,也不是讥刺 A B CD19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英雄是孤独的,他们承栽着对祖国对苍生对文化的热爱, ,但他们的努力很难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英雄不是让人顶礼膜拜的偶像,而是更完全、更正直、更勇毅、更肯担当更有抱负的人,他们也具备常人的七情六欲,但他们身上没有常人的卑怯和苟且,没有常人的营谋和算计,他们一旦认难目标,则“ ”,决不给自己留后路。 不忍坐视文化败落,不忍坐视庸人误国,不忍坐视哀鸿遍野A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忍坐视文化败落,不忍坐视庸人误国,不忍坐视哀鸿遍野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忍坐视庸人误国,不忍坐视哀鸿遍野,不忍坐视文化败落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忍坐视庸人误国,不忍坐视哀鸿遍野,不忍坐视文化败落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阅读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标点符号不包括在字数之内)(5分)2012年10月17日,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此次参拜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7日表示,靖国神社问题事关日方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涉及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受害国人民感情。韩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称,韩国政府对安倍晋三17日下午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深表遗憾和担忧。新加坡亚洲新闻频道网站报道称,安倍晋三17日傍晚参拜靖国神社之举,可能有引发与邻国的更多摩擦的风险。德国明星杂志认为。日本政客接连参拜供奉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这种行为必将不断激起中国和韩国的抗议。21下面一段材料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然后根据语言的职业性特征,仿照上句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表达得体的语句。 (4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语言总是带有一定的职业性特征为主,语言的趣味性也随之产生。 从前,某个村子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他们是: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位去“说话。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得过去才行o赶车的接过话:“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船夫最后说:“ 。” 序号修改成 续写句子: 。五、(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夹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心有静,行有度,学有长。 请以“宁静致远”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11参考答案:(1)开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或生长在峭壁上;(2)体形如塔,耀眼夺目;(3)有反抗暴雨的力量。12参考答案:(1)对修路破坏自然的厌恶,对山川原始之美的喜爱;便于下文抒发感情,为下文描写自己对开在与世隔绝地方的七叶一枝花的歌颂作铺垫;与结尾呼应。(2)为了看到它,作者领了一份苦差,每天来往于危险难行的栈道;作者在暴风雨来临时对它惦念关切,雨后不顾危险前去探望。13参考答案:(1)突出了七叶一枝花的顽强生命力;(2)侧面烘托了我对七叶一枝花的惦念关切之情。14参考答案:(1)亲近与世隔绝的自然,寻求自身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希望人类不要去侵害自然;(2)人应当像七叶一枝花一样,有反抗暴虐的不屈力量;(3)山野中的生命是高贵而庄严的,都有反抗暴虐的力量;(4)真正的美是经得起考验的,无论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中,美都能更加光明璀璨,生命都应该灿烂美丽。蒙城一中高三语文考试答题卷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客观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15161719答案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3分)译文: (2)(4分)译文: (3)(3分)译文: 8.(4分)9.(4分)10名篇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6分)(1) (2)_ _ _ _(3) (4) (5) (6) (7) (8) 11.(6分)12.(6分)(1)(2)13.(4分)14.(8分)20.(5分)21.序号修改成 续写句子: 。21.作文(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