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3862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 年 医 疗 质 量 总 结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07年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全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医疗服务部同志们的团结努力下,我们在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现将2007年医疗质量总结如下:一、医疗业务质量总结(一)、业务质量指标(二)、病历质量2007年全院及各科病历质量见下表:2007年除外一科外,其他科室病历甲级率均达到或超过90,特别是像宋伟志、黄胜蓝、李明、伍晚妹、周建阳、龙启升等医师,在07年下半年病历甲级率我院病历总体质量仍较低,共出现11份丙级病历(去年6份)(存在于内二科7份、内一科2份、外一科2份),未达到消灭丙级病历的目的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首先还是,科主任和上级医生对病历质量把关不严,不能对下级医师的病历进行及时修改、签字,不能督促下级医师及时完成病历。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医嘱不进行修改,有时病历中出现明显错误亦未修改,仅仅限于签字,未真正起到上级医师的作用。 2)、不能认真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多数住院病历(特别是疑难危重病历)的重要查房记录均为一般经治医师书写,往往仅写上“同意以上治疗意见”,对上级医师查房情况、对疾病的分析、诊疗方案意见和建议大多数无详细记录;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仅限于签名,对此并无修改。 3)、病历中常存在主诉、现病史、诊断等不一致的情况,反映出医师业务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有责任加强对下级医师的指导。 4)、病历中的既往史、月经史、嗜好以及体格检查等,常有医生虚构的成份,反映出医师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询问病史及体查时马虎、简单,敷衍了事,检查观察不仔细,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对病情发生变化不能及时发现。 5)、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书写病历、病志,病历记录马虎潦草,书写前未理清思路,书写时任意涂改,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甚至归档病历仍有较多空白处,不能及时完成、完善病历。 6)、多数医师似乎为了完成任务而每3日书写一次病志。往往患者病情变化或重大治疗方案的更改以及检验检查结果,均未能及时记录分析。病历及病志中存在流水式、内容空洞,缺乏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分析、下一步的诊疗计划等,不能反应出医师的医疗水平。 7)、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三次谈话记录不及时进行,仍有在患者出院时(或入院时)三次谈话作一次进行的情况。进行重大治疗更改时,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或不及时交流,交流后不作谈话记录。或谈话前不作全面考虑,所谈内容空洞,上、下级医师所谈内容不一致,漏项较多,或妄自评论其他科室诊治方案,为纠纷留下隐患。 8)、疑难危重病人,不能及时进行会诊或进行病例讨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8小时工作日内存在派下级医师参加科间会诊的情况,应该由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参加科间会诊。对此,各科主任应高度重视,从即日起杜绝此类现象。 9)、诊疗计划和长期医嘱诊疗考虑不周全,频繁开停医嘱的情况较为常见。不合理、不规范用药情况仍然较为严重,仍有小病大治或超标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联合使用抗生素不合理。08年全院各科室一定要从抓病历质量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病历质量,消灭丙级病历。(三)、“三基三严“10月份技能月活动,我们不少的医护人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医疗、护理队伍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低年资医疗、护理人员,基础理论不扎实,基本技能操作不熟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较低。1、三基理论竞赛:反映出少部分医务人员对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模糊,有的甚至完全答错。2、体格检查:反映出个别医师平时未能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手法生疏、操作不规范、检查顺序颠倒、遗漏检查内容等,甚至有的检查项目根本不会做的现象。3、病历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主诉用语不简洁,不能反映疾病的基本情况、遗漏阳性体征、病志记录存在记流水帐的形式、缺乏对病情变化和检验检查结果异常的分析、缺乏治疗方案改变的依据等等,病历质量是目前我们急需改进和提高的弱项。3、洗手:6步洗手法,临床医师洗手程序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医技科室有较多人员不会做。个别医务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今后我们要培养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培养无菌意识,才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4、换药:部分外科系统医师在换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未掌握操作过程的基本程序、缺乏无菌意识、甚至左右两把镊子不分等现象。我们医务人员在今后的换药、手术或其他操作中,一定要牢记无菌观念,按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质量。(四)、合理用药2007年全院各科使用抗生素统计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五官科合计3月出院人数66283329434015254使用人数58132927333514209使用率%87.88 46.43 87.88 93.10 76.74 87.50 93.33 82.28 4月出院人数59334253393019275使用人数45183252332617223使用率%76.27 54.55 76.19 98.11 84.62 86.67 89.47 81.09 5月出院人数5942414737379272使用人数4627324432309220使用率%77.97 64.29 78.05 93.62 86.49 81.08 100.00 80.88 6月出院人数54334268443918298使用人数47144268373518261使用率%87.04 42.42 100.00 100.00 84.09 89.74 100.00 87.58 7月出院人数54483950514511298使用人数42223149473411236使用率%77.78 45.83 79.49 98.00 92.16 75.56 100.00 79.19 8月出院人数47293442384412246使用人数36182140333312193使用率%76.60 62.07 61.76 95.24 86.84 75.00 100.00 78.46 9月出院人数64493852354620304使用人数48252151294319236使用率%75.00 51.02 55.26 98.08 82.86 93.48 95.00 77.63 10月出院人数4751344130448255使用人数3319243923397184使用率%70.21 37.25 70.59 95.12 76.67 88.64 87.50 72.16 11月出院人数65364338314415272使用人数44202738272814198使用率%67.69 55.56 62.79 100.00 87.10 63.64 93.33 72.79 12月出院人数69406428393316289使用人数47185128292915217使用率%68.12 45.00 79.69 100.00 74.36 87.88 93.75 75.09 合计出院人数5843894104483874021432763使用人数4461943104363233321362177使用率%76.37 49.87 75.61 97.32 83.46 82.59 95.10 78.79 2007年全院抗生素使用率相当高,目前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随意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性肺炎和一般病毒性感冒不应使用抗生素。2、不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对抗生素使用的剂量、溶媒、给药间隔时间和给药途径等不了解,使药物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3、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临床常见两种或多种联合用药,出现杀菌剂与抑菌剂同时使用、同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现象。此类联合用药,轻则降低疗效,造成经济浪费,重则引发药源性疾病。4、试探性用药,在没有细菌试验报告或血象检查报告,医生仅根据不成熟的经验,而进行的撒大网式用药,频繁更改抗生素的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缺乏针对性。5、经济因素的影响,少数医生在个人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忽视了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忽视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或对公费医疗患者开大方开贵药,造成药物的浪费,加重患者的负担,严重的影响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今年我们要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年轻的医务人员,要让他们认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掌握在处理感染性疾病时应掌握的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一种药物能够奏效时就不同时使用几种抗生素,以减少细菌接触药物的机会。(2)严格掌握剂量、疗程,以保持有效抗菌浓度,控制耐药性发展,同时避免长期用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产生;(3)充分掌握药物的作用特点和药理性质,对抗生素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体内过程、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制剂组成、剂量、给药途径等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4)注意特殊情形时的用药,特别是对患有肝肾功能疾病、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的特点。(五)、麻醉药品管理 2007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部门度冷丁针50mg/支吗啡针10mg/支盐酸吗啡控释片30mg/片磷酸可待因15mg/片门诊255239713住院部3002621167合 计55526214067131、06年我院麻醉制剂度冷丁(哌替啶)的使用量为4300支,吗啡730支;今年总体麻醉剂使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度冷丁使用量呈现出急剧下降,口服盐酸吗啡控释片使用量呈显著上升。这与全院医务人员强化学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和法规,以及学习“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有关,取得了成效。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改变观念、进一步降低度冷丁的使用量。2、门诊使用磷酸可待因片得数量明显上升,要求临床医师注意患者的使用指征。3、绝大部分医务人员能够做到麻醉药品处方书写规范、工整。4、在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少数医务人员没有对首次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并签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仍要继续组织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师)学习掌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和法规,强调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为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六)、用血管理2007年全院用血量统计科室全血ml红细胞U白细胞 U血小板 U冷沉淀 U血浆 Ml成份输血比例内一科431055100内二科3810100内三科2648920100外一科474100外二科303100妇产科3910100门急诊合计0461011375567001002007年我院成份输血比率仍继续保持达到100。全年输血量虽较去年有所减少,仍为株洲市各家医院中的输血大户。目前存在的问题为:1、用血指征控制不严,有扩大用血范围的倾向。2、输血申请单存在着科主任或上级医师未签字的现象。3、血浆使用率过高。今年我们要继续各临床科室及检验科一定要高度重视,要组织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师)学习掌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制度和法规,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输血指征,进一步降低我院用血量,防止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感染。(七)、传染病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 2006年我院被评为 “2006年度湖南省疫情报告先进单位”以及评为“2006年度株洲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先进单位”。 传染病管理,我院全年共报告、登记法定乙类传染病166例次、丙类传染病59例次,无网络漏报。全年共接诊发热病人2159次,发热肺炎病人549例次。全院共转诊肺结核病人54例,转诊率100%,其中涂片阳性患者8例、涂片阴性36例、未痰检10例。共接诊腹泻病人859例次,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共采集“02”培养标本650份。虽然我们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个别医务人员在思想上防治传染病的意识不强,有延迟上报传染病病例的情况;另外,在传染病报告中有出现病人现住址不够详细、填写不完整、字迹潦草等。二、医疗业务下一步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点要求: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特别是提高年轻医师的基本操作技能。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5、加强急诊科的急救应急能力建设,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实现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急诊科、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6、加强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7、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二)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重点要求:1、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服务态度良好,服务用语规范,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3、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4、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5、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