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前四章综合训练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3584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必修3前四章综合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生物必修3前四章综合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生物必修3前四章综合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必修3前四章综合训练题第卷(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B )在兔饱足状态下 在兔空腹状态下 测定血糖含量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 B C D3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D ) 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 A B C D4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K,这种现象会明显减 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D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丁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5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C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大量饮水,剧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7在果实形成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是 ( B )A赤霉素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 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衰老 D脱落酸促进细胞的伸长8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有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D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将段的植物均需统计9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下 ( C ) 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10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虫,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会 ( B )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先增后减 D相对稳定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C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l .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剩种群死亡率较高1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13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规律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14下列各项中,w.w.w.k.s.5 u.c.o.m不属于生物多样的内容的是( C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 )w.w.w.k.s.5 u.c.o.m A细胞核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值相对稳定16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 A )w.w.w.k.s.5 u.c.o.mA是否有特定的分泌腺体 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调节代谢活动17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w.w.w.k.s.5 u.c.o.m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B ) A脱落酸 B乙烯 C生长素 D赤霉素18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的变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w.w.w.k.s.5 u.c.o.m ( D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19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B )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20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在机体的血液中含量不会增加的激素是( D ) A促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2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D )A调节准确、快速 B调节的物质通过体液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22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D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23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病毒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狂犬病抗体24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 A ) A赤霉素和生长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 D生长素和乙烯25引起森林生物群落中动物和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C )A食物、温度 B光照强度、温度 C食物、光照强度 D温度、湿度26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C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2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B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移植的器官被排斥2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神经中枢无关29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A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B C D30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31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B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32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33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随着X轴的变化,Y轴曲线的变化规律与右图曲线走势不相符的是 ( C ) X轴YY轴A饮水量抗利尿激素分泌量BHIV浓度XT细胞浓度C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D甲状腺激素浓度促甲状腺激素浓度34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D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35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有( D )AT细胞 BB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36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B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3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38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B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39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C )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 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40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 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的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4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 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4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2,4D浓度( mgL)051015202530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135262465536537430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D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43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的( A )萘乙酸 吲哚乙酸 细胞分裂素 2,4D 乙烯A B C D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C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45在对某种鹰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记的鹰有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约为 ( D )A46只 B25只 C12只 D96只46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47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B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48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种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A )49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50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B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51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D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52台湾玉山西北坡的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下层为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PH53生活在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鱼组成一个( D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ABC 都不是5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B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55 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D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56人脑的最高级部位是A A大脑两半球 B下丘脑 C脑干 D中脑57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A A反射弧 B突触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58.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D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木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59.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C A一个草原上所有的候鸟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 C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 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60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B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61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B A单纯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62在马铃薯的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施用一定浓度的C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63下列都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一组实例是A A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B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 C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D根的向地性和根的向肥性6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D A糖尿病 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渗透压下降 D细胞代谢紊乱65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D A B C D66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在肌肉、肝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胰岛素促进、等过程67有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68只属于体液而不属于内环境的液体是A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69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D A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同 B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反 C在膜外,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同 D在膜外,与电流流动方向相反70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C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71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D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 A B C D7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神经冲动73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的是C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74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B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自身物质75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A B C D76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D A过敏反应增强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77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C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 7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C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79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B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性别比例80池塘中,鲢鱼在上层,鳙鱼居中上层,乌鱼在底层。这反映了C A.种群密度 B.种群特征 C.群落结构 D.生态系统的成分81.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C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8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的部位是BA均为下丘脑 B分泌的部位是下丘脑,释放的部位是垂体C均为垂体 D分泌的部位是垂体,释放的部位是下丘脑83使人产生渴觉的渗透压感受器和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D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肾上腺和下丘脑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84北方严寒的冬季,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图中变化趋势相符的是A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身体耗氧量变化肾上腺素分泌量汗腺的分泌量A B C D85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B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个体数量时间ABCD86右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CAAB BBCCCD DAC87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D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其它生物影响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 B C D88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C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C棉田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89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上到下的顺序是(A )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木层 地被物层A B C D 90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D )A现有人口数量 B现在性别比例C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和迁出率 D目前的年龄组成91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D )A光照的明暗B地形的起伏 C温度的高低D种群的特征92对生物群落的结构,不正确的叙述是( C )A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没有分层现象,植物在群落中有分层现象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93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D ) 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 迁出和迁入数量 A B C D 94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A )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95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96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C ) A生态系统 B群落 C个体 D种群97池塘养鱼时,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D ) 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 D限制捕鱼98在什么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D )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 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99.右图表示接种到一定溶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是 ( D )ACD段BDE段 CEF段 DFG段100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 不正确的(A )A先呈“S”形增长,后呈“J”形增长 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形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101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D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群落结构太复杂102对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虫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则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103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C )A生存竞争B占据空间C资源利用D生物进化104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表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B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105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 ( D )A 竞争 B 捕食 C 共生 D 演替106下列关于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B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107、将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都能正常生长。若将两者放在一起培养16天,其中一种生长正常,而另一种则全部死亡。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C )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108、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C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109、下面哪些因素对种群的大小有影响( D ) 捕食 资源 竞争 污染 A、 B、 C、 D、110、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C ) A、种群的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111、几十年前,欧洲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草地百灵鸟相似, 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B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11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第1I卷 非选择题 113(每空1分,共10分)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会通过 分裂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和 细胞,这两种细胞所含的基因 (填“相同”或“不同”),所表达的基因 (填“相同”或“不同”)。(2)在受刺激的 细胞内 转录为mRNA,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 上合成抗体蛋白。(3)此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内何种结构产生? 114(每空1分,共10分)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试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的问题:(1)人体细胞直接从 摄取能量物质,如果病人不能进食,现有葡萄糖和麦芽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是 。(2)正常情况下,人体主要通过 凋节维持血糖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当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 调节,血液中的肾腺素浓度会立即增加,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浓度迅速升高。(3) 右图表示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 ,还分泌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4) 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5)如果血液中的含量过立高,会抑制下丘脑利垂体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 。116(6分)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在神经系统中, 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2)当人的手被针刺时,手会缩回的调节过程是:刺激 (用图中字母表示);当人在寒冷条件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调节过程是:刺激 。(用图中字母表示)(3)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的激素主要是 ;在体温平衡的调节中,能使产热增加的两种激素是 。(4)试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117(6分)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某地区重要的过敏原。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见下图)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m3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2)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具有生存优势。118(7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一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一)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已用清水泡胀的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二)方法步骤: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10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cm左右时备用。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1cm2左右的小口,在其侧面05m处用1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1cm2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1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三)实验现象:两昼夜后,结果如右图所示(为简洁起见,每个装置中只画了一个幼苗作为示意)。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的特性。 (2)由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的特性。 (3)由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分别是:甲 乙 丙 丁 时间/d714抗体浓度120(9分)下图表示某研究所在研制一种病毒的疫苗的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 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人体接种的疫苗作为 ,一般要经过 的处理和 的呈递,才能使B细胞接受其刺激。(2)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这种病毒,结果在其感染后未有明显病症出现,原因 是人体内产生的 抑制了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此时该物质产生的途径是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3)如果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则被侵染的细胞将成为 攻击的靶细胞。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非选择题答案113答案:(1)有丝:浆:记忆细胞;相同;不同(2)浆;DNA:核孔;核糖体(3)线粒体114答案(1)内环境;葡萄糖(2)激素(体液)调节:神经调节(3)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4)肾上腺素;提高 (5)负反馈115答案:(1)弯向光源生长的(或向光生长):单侧光照使芽内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2)背向重力方向生长的(域背地生长):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3)重力对芽生长的影响大于光照对芽生长的影响(4)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的量度加大:弯向光源向生长(或向下生长);水平向前生长116(6分)(1)大脑皮层 (2)AB; ACDF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4)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生长发育(1分,或其他合理答案)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117(6分)(1)取样调查法(或样方法) 随即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株数的平均值(2)竞争 118(7分)(1)向光生长(1分) (2)背地生长(1分) (3)重力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侧光照的影响(1分)(4)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丙:弯向光源生长(弯向下方生长);丁:水平生长(4分)www.ks5u.com120(9分)(1)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2) 抗体 抗原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2分) 体液免疫 (3)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121(5分)(1)内正外负 (2)高尔基体 (3) 若两次实验都检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第一次在B神经元检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A向B传递;若第二次在A神经元检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B向A传递(3分)122(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