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3346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学法建议】 1、抓住关键语词理清说明顺序,明确荔枝的相关特点。 2、紧扣关键语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引用古代诗文达到的说明效果。课前预习案1、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 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2、资料链接(1)学前指导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2)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3)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3、预习思考 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词,概括每段段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荔枝的特征。课堂学习案一、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将文章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节)第二部分:( 节)第三部分:( 节) 二、重点突破 1.在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方法:2、学习了本文以后你感觉本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三、问题探讨1、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隐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2、 第一段在文中是否多余?作用是什么?4、 当堂达标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粗糙co 红缯zng 乳酪 lo B背负bi 树冠 un 萌蘖 niC龟裂gu 宋徽宗hui 贮藏 zh D谚语yn 紫绡 qio 果梗 n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醴酪 纵然 粗糙 呕气 B希奇 薄膜 烘干 嘲讽C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 D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 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 日啖(品尝)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 ) 绛囊(深红色)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 浑圆(全、满)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5、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6、“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7、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B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C用诗做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于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突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D用古人的一句诗为题,巧妙地概括了文章重点说明的内容,独树一帜,别有情趣。8、文章说明荔枝的果形“呈心脏形、卵圆形”,最后说明旧记载中的一些稀奇的品种。说明这些稀奇品种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读者对古今荔枝果形有个全面了解。 B. 突出这一荔枝果形说明的科学性。C. 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D. 说明我国荔枝品种繁多。9、第8自然段引用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吃荔枝一史实,旨在说明什么?( )A. 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 B. 荔枝不便于长途运输。C. 荔枝不耐贮藏。 D. 要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10、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标题出自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下列对这首律诗的颔联、颈联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_ ,_ 。_ ,_。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A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以许传新曲,方味曾经荐大官。B高名以许传新曲,方味曾经荐大官。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C绛雪艳浮红锦烂,方味曾经荐大官。高名以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D高名以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绛雪艳浮红锦烂,方味曾经荐大官。课后巩固案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者重达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1、 以上的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2、 第一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3、 上面两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46题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颠坑仆谷相枕籍”,“惊尘溅血流千载”。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发,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不易。4、 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5、文中所列东汉和唐代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6、这段主要采取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79题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000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福建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就最为人所重视。荔枝也产于广西和云南,却很少有人说起。7、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 9、本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答案课前预习案答案参看“课堂学习案”课堂学习案一、第一部分:(1节)介绍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第二部分:(211节)荔枝的生态 (说明荔枝本身)果实外部形态(25)2节:果壳,龟裂片、片峰(粗糙) 3节:果色,深红色或紫色 4节:果形,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5节: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果实内部组织(611)6节:果膜,白、薄 7节:果肉,白色半透明(颜色)、味甜微酸(味道)、制作方法 8节: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9节: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10,11节: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第三部分:(1215) 荔枝的生产 (说明荔枝问题)12节:.产地,中国南部 13节:果谱,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14节: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15节:产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二、1、说明顺序: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 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 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明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说明方法:(1)举例子(板书)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2)打比方(板书)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3)数字说明(板书)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准确、客观、具体)(4)引用说明(板书)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作用:确凿可信既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内容,又增强了思想性,还增加了文学情趣。)(5)作比较: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6)分类别:“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7)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作用:准确、科学)2、(1)科学性 语言细密精确(限定范围、修饰程度、说明条件、比喻形状)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又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 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中的“完全”。在语言的周密上,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确数、约数的运用,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例子事实确凿如:13节荔枝古籍,其中“陈紫”一种,现名“莆田荔枝”术语依据科学如:荔枝壳粗糙,用果树学术语叫“龟裂片”。还有如“片峰”“果肩”“果顶”等(2)文学性 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细读课文请找出,并说明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a.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b. 徐勃咏荔枝膜,说明荔枝味美。 c. 引用白居易的“一日而色变,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d. 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e. 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长作岭南人”,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如:细长如指,圆小如珠等。三、1、“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2、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如:这样写属于存疑导入,引人入胜。幼年时对荔枝的疑问引出说明对象。初设印象,列出说明总纲,使文章结构紧凑。四、1、 A 点拨:B项“背”读bi, C项 “龟”读jn ,D项“绡”读xio,前二者系多音字,D项系与形近字而误。2、 C 点拨: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误。 A项“呕”应为“怄”,B项“希”应为“稀”,D项“侯”应为“候”3、 C 点拨:A项“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B项“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D项“次第”:依次。4、 D 5、 D点拨: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内。6、 D点拨:注意语言的严密性。7、 B点拨:“丹”是名词,红色。8、 D9、 C10、A点拨:根据对仗、平仄、押韵,由实写至虚写而定。课后巩固案1、 荔枝的外形和大小(重量)。2、 由一般到特殊(逻辑);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侧(空间)的顺序。3、 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 4、 荔枝的贮藏。5、 说明荔枝不耐贮藏。6、 引用、列数字、举例子。 7、 荔枝的原产地。8、 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9、举例子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