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2778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陵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26分)1根据拼音,请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chu ch 不决 脊liang x 语 xi 取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 ,江春入旧年。 (2)但愿人长久, 。(3)青山有幸埋忠骨, 。 (4) ,草色遥看近却无。(5)晴空一鹤排云上, 。(6)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直接描写了织女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B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C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这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青年和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也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_ _ _ 5选取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中的某个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上联: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下联: 6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读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营业员:卖完了。读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 营业员:不知道。读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营业员:不知道。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令读者满意的说法,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答:_ _ _ 品读诗歌,完成7、8两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你从哪些词句中可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极为偏远?(2分) 8.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与欣赏。(39分)(一)阅读斜塔上的实验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 12题。(6分)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土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l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一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9“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句中的“行动”具体指什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_ 10选文第段,为什么要对前去观看的教授、学生以及镇上人作详细的描写?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2分)_ 11“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一句中,重复使用“同时”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_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6题。(12分)蒲公英那是春日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草绿了,花开了,那些花儿,在远远近近的绿草间里像星一样闪烁。无数老人和孩子在草里徜徉花里漫步,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 那时侯我正失意着,骑着车子在堤上乱走。一不留神,车子歪了下去,险些撞着坐在堤下的一个老人。在向老人表示了歉意之后,我没走,就坐在老人身边。 那段日子,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在我的思想里蓬蓬勃勃。很久以来,我看见一片落叶,便伤感,觉得自己也是一片落叶。我看见一片落花,也伤感,觉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见流水,还是伤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样流逝了。 老人看出了我的失意,跟我说起话来。老人说:“年轻人,怎么这样无精打采呢?” 我手里缠着一根草,在老人问过后,我晃了晃那根草说:“我这辈子将像这根草一样平凡。” 老人没做声,只是看着我。 在老人的注视下我说了起来,我说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初中是因一场病休学了一年。此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勉强读了高中后,又没考取大学。我又说一个人连大学都没有上过。毫无疑问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这一辈子将在平凡中度过。我还说我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我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辉煌。 说到这里我流泪了,我心里装不下太多的失意,它像汹涌的洪水,找到了决口。 老人这时开口了,老人说:“你知道你手里是什么草吗?” “不知道。”“它是蒲公英。” “这就是蒲公英吗,我常在诗人的笔下见到它,可它也很普通呀。”我说。 “你没看见它开着花吗?” “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 “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辉煌。” “在诗人的笔下?” “不。”老人摇了摇头,注视着我。俄顷,他站了起来,跟我说:“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吧。” 我听从了老人,也站了起来。 随后,我跟着老人沿着那条堤往远处走,大约二十分钟后,我看见了一个足以让我这一生都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块很大的河滩,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大。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 一朵小花也可以这么辉煌么? 我们再没说话,就那样伫立着,起风了,花儿轻轻地向我涌来。我忽然觉醒了,心里一下子飘满了那些美丽的蒲公英。 我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一直到现在,那漫无边际的蒲公英还在我的眼里烂漫着,而且,在那里,我看见了自己。1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出文中“我”的心态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答:_13.仔细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那段日子“我”失意的原因。(2分)答:_ 14.仔细阅读文章,结合下面两句话所出现的语境,具体分析语句中两次出现的“毫不起眼”一词是否意思一致。(2分) A:“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 B: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答:_ 15.下面摘录的是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进行赏析。(可从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表达作用等方面赏析作答)(3分) 甲那是春日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草绿了花开了,那些花儿,在远远近近的绿草间里像星一样闪烁。无数老人和孩子在草里徜徉花里漫步,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 乙那是一块很大的河滩,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大。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 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 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答:_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一 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冰心繁星 材料二 整个河滩上全部是蒲公英,漫无边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答:_ (三)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7分)只追前一名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挑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西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识。17.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朱成的事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回答。(2分) 19.有人认为西华莱德的事例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2分) (四)阅读三峡一文,完成2123题。(14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组。(4分) ( )( ) A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其喙有钳,千万蔽地(以虫治虫) 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C 绝巘多生怪柏 D 故渔者歌曰 哀转久绝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E 或王命急宣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21解释带点的词 ( 4分)(1)夏水襄陵( )(2)则素湍绿潭( )(3)林寒涧肃( )(4)哀转久绝( )2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1)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_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_ 23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三峡这样的名胜之处,被人们开发了和开发着,人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也可能忧虑人类活动对这些名胜的破坏。请你就此谈一点看法。(2分)答: 三、表达与交流。(35分)请以“家有宝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