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1-15章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2736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第1-15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金融学》第1-15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金融学》第1-15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 答案详解:A金银作为自然的产物,其只有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后才作为货币,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B选项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贝壳、铜在历史上都曾经做过货币,因此C选项错误。金银只有在作为货币使用时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D选项也错误。综合,A说法正确。1.2 答案详解: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发行数量、面值等等都是由国家决定的,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但是,货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或者法律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发行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如果生产力水平不变,社会生产出的总的商品数量不变,而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变成原来的两倍,此时每种面值的货币只代表原来一半的价值。因此选A。1.3 答案详解:ACDF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有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参见第一章第一节有关内容1.4 答案详解:银行券指由银行发行的以信用作为保证的可以兑现的银行票据,是以银行信用为担保所产生的一种信用工具银行券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开始时为安全的缘故,一些人将金银交由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商铺保存,商铺则给客户开出相应收据,并承诺随时提取原有数量的金银;后来,由于交易和支付日益频繁,人们可以使用保管凭条进行直接收付,这就是银行券的雏形。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商业票据的运用范围日益广泛,但持票人只能到期才能兑现自己所持有的商业票据。为了解决持票人临时需要资金的问题,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展贴现业务,并且当银行的现款不足以支付持票人时,银行可以使用自己发行的银行券来支付1.5 答案详解:当货币在生活中日益重要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商品交换;二是易于分割,一方面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分割成本较低,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费用很低;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扩大化的商品交易。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特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世界各地历史上比较发达的民族,基本都用金属充当。作为币材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而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货币的流通及其曾经的货币形态的演变都遵循了上述四个基本特征的要求,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商品交换深度和广度的加深,其形态越来越先进。2.1答案详解:第一,作用形式不同。流通手段伴随着商品的实际交换,是交易过程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买方在取得商品劳务的同时便支付了货币,完成整个交换过程。而支付手段的货币在支付时没有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同时转移,其独立于交易之外的,用以结束交易过程。买方使用商品劳务时并未支付等价的货币,而是赊买。第二,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流通手段产生于商品流通初期,商品交换刚开始发展。而支付手段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时,货币的职能已经扩大。第三,影响不同。流通手段无法逃离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而支付手段出现后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缺点,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但同时它也使商品经济矛盾更加复杂,形成债务链条。当债务不能偿还时,有可能引发危机。2.2答案详解:这是国家通过法律对于本币辅币赋予的不同支付能力。 (1)无限法偿指国家赋予本国本位币的一种无限制清偿的能力。本位币是一国最为基本的通货,是法定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本位币的面值应该实际金属价值一致的,是足值货币。法律规定,当债务人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时,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是何种性质的支付,接受方都不得拒绝接受。如使用非本位币支付时,对方可以要求改用其他货币。(2)有限法偿指法律规定一国辅币所具有的有限清偿的能力。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之外的小额货币,一般仅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往往用贱金属制造,其为非足值货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为了防止辅币阻碍本位币,国家法律规定,每次支付时一定限额之内用辅币支付,如超过一定金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偿付。为了能使过多发行的辅币自发流回国库中,法律还规定,可以用任意数量辅币向国家纳税,也可以用任意数量辅币向政府兑换本币。 总之,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的区别在于支付能力的不同,这种区别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同人为造成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结果,反映的是国家意志。而具有不同法偿能力的货币在社会经济中地位不同,一般而言,无限法偿货币是本位,而有限法偿货币多为辅币。2.3答案详解:国际货币制度即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货币关系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规定。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各国政府共同约定。各参与国都应自觉维护和遵守。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应该能够保证国际货币秩序的稳定,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各国对于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第二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 A信用的偿还性是债权人贷出实物或货币资金,信用关系结束时则按一定方式得到返回。1.2 AD 信用的基本形式只有两种 1.3 ABC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属于经营活动,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属于交易活动。2.1直接融资(深圳大学2009研)答:直接融资,对应于“间接融资”,亦称“直接金融”,是指的没有企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直接融资包括: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借贷。与间接金融相比,直接融资是直供资金的方式,投融资双方都有较多的自由。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对筹资者来说成本却又比较低。但由于筹资人资信程度很不一样,造成了债权人承担的风险程度不一样,且部分直接金融资金具有不可逆性。2.2简述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加快发展我国消费信用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答:(1)信用指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商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对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它以信任为基础,以商品货币的使用权为交易标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指的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是严格单向的信用方式,规模上有局限。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间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规模局限性。国家信用。以国家为主体,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体现方式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包括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租赁信用。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实质是实物信用,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国际信用。指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2)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方式,其基本功能表现如下: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信贷向目前尚不具备消费能力的人提供信用,实现消费意愿,增加了即期的有效消费,扩大了总需求,从而刺激了生产。引导消费方向。消费信用一般针对耐用消费品,这类商品价值较高,能够一次性购买的人较少。消费信用形式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使消费者接受这类商品。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优质企业客户逐渐转向资本市场,为了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银行已经更加重视推广消费信贷,提升银行自身的竞争力。(3)我国的消费信用起步较晚,但加快发展消费信贷已经表现出其特别的积极意义。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内需不足,经济增长进入瓶颈,通胀严重,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净出口下降,必须扩大内需以刺激经济增长。启动新的消费热点,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但对汽车住房等奢侈品的消费动力不足。借助消费信贷,形成消费能力,加快启动消费热点,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配合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当前我国陆续出台许多改革措施,对个人生活形成冲击。例如住房限购;教育产业化要求每个享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必须交纳学费等。促进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业务逐渐萎缩,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坏账增多,消费信贷将成为商业银行的新利润增长点,有利于资产多元化,分散风险。第三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答案详解:其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是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2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答案详解: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由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构成的。1.3答案详解:在一定时期内,总有一部分经济单位或由于收入增加,或由于缺乏适当的消费和投资机会,或为了预防不测,或为了将来需要而积累,因而处于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的状态,这类单位称为盈余单位。2.2答案详解:(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三)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五)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六)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七)经理国库。(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九)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十)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十一)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十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十三)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四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答案详解:可以看出,如果贴现率与票息率相同,那么债券面值与市场价格相同。1.2答案详解:首先求出通货膨胀率 根据费雪方程式求出实际利率则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就等于实际利率,为3%。1.3 C答案详解:按照利率是否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可以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1.4 DE答案详解:根据公式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B错误。名义利率不变,通货膨胀率降低,则实际利率应上升,C错误。名义利率排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利率没有,A错误,D正确。实际利率不变,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利率越高,E正确。因此答案为DE。1.5答案详解:(1)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2)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利率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以整个国民经济发挥调节和控制的作用。2.1答案详解:(1)实际利率是使得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是表面上约定利率,包括物价变动(或通货膨胀)风险补偿,以名义货币表示,也是借贷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货币比例的转移支付。(2)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考虑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R为名义利率,r为实际利率,i为通货膨胀率。我们一般使用简化的公式: 由公式可以看出:当名义利率R高于通货膨胀率i时,R-i为正值,即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R-i等于零,即实际利率等于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R-i为负值,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后两种情况较少出现。 (3)市场各种利率实际上都是名义利率,在经济调控中,能够具体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实际上对实体经济起作用的是实际利率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实际利率的大小。这样才能对实体经济具有指导意义。2.2答案详解:答: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无风险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处于根本地位,对于其他利率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债利率因其违约风险较小,可近似被看作为无风险利率。基准利率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一方面,只有市场机制才能形成以整个社会为基础的无风险利率;另一方面,也只有市场机制中的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才能对全社会的其他利率起引导作用。 2.3答案详解:流动性陷阱由凯恩斯提出,是其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又称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穷,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投资不变。当利率极低时,由于价格与利率呈反比,有价证券的价格会极大,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下降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更加偏好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因此,货币需求会有无限弹性。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利率没有任何影响。第五章答案三、思考题A、B详解1.1答案详解:A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理编制,也就是说每笔国际经济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根据复式记账法的惯例,无论是对实际资源还是金融资产,借方意味着该经济体资产持有量的增加,贷方意味着资产持有量的减少。因此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资本与金融项目。记入贷方的项目有: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减产或负债增加的资本与金融项目。1.2答案详解:D投资捐赠要记入经常转移项目中,专利的购买和出卖要计入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账户内。金融账户包括一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货币资本借贷应计入金融账户内。1.3答案详解:ABCD按照传统习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国际收支失衡的口径可以分为4种:贸易收支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以及综合账户差额(也叫总差额)。1.4答案详解:该理论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又分为两个部分,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相对购买力平价则从动态角度来阐述汇率的决定,认为汇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是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1.5答案详解: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各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的具体原因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利润,二是规避风险。1.追求利润。一般而言,国际资本往往流向利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当一国国内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低于国际市场,资本就会流出;反之,当一国投资的利润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时资本就会流入。2.规避风险。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追逐利润并不是唯一的动机。投资者往往还要考虑资本的风险。风险因素包括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一般来说,利润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即利润越高,风险越大;利润越低,风险越小。第六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答案详解:CD按照融资期限的长短来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1.2答案详解:ABDE按照金融产品的不同划分货币市场,如票据贴现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等等。1.3答案详解:ABC目前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等。1.4答案详解:BD优先股属于长期投资工具,公债券属于长期债券。只有商业汇票和支票属于短期信用工具。1.5答案详解:金融市场以金融交易的期限作为标准可以为划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满足交易者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资本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满足投资者中长期的投资需求以及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主要包括银行的长期借贷和长期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交易。1.6答案详解:期货合约和远期合约虽然都是在交易时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按约定的条件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标的物的合约,但它们存在许多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交易场所不同。期货须在指定的交易所公开交易,交易所提供基础设施、制定交易规则发布交易信息,期货交易公开、高效有序的在交易所进行。远期为场外交易,没有集中交易地点,市场组织较为松散。 (2)合约标准化程度不同。期货合约是符合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化合约,是远期合约的标准化。而远期合约对于交易商品的品质、数量、交割日期等均由交易双方自行决定,没有固定的规格和标准。 (3)价格决定方式不同。期货交易是通过公开竞价成交的;远期期货合约是交易双方协商定价的,价格的权威性较低。 (4)交易保证和结算方式不同。远期合约交易通常不需要缴纳保证金,合约到期后才结算差额。期货合约必须在交易前交纳合约金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由清算公司进行逐日结算,因此,期货交易的违约风险远低于远期交易。 (5)履约方式不同,金融期货头寸的平仓方法通常由对冲、采用现金或现货交割、实行期货转现货交易,绝大多数期货合约是通过对冲的方式平仓;远期合约由于是非标准化的,转让困难,因此绝大多数远期合约只能通过到期实物交割来履行。2.1答案详解:按照市场的功能划分,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所谓发行市场就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资活动的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它为资本的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为资本的供应者提供投资的场所。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转化为生产资本。流通市场就是已发行股票进行转让和交易的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流通市场一方面为股票持有者提供随时变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与发行市场的一次性行为不同,在流通市场上股票可以不断地进行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流通市场又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并显著地影响发行市场。发行市场的规模决定了流通市场的规模,影响着流通市场的交易价格。没有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就成为无源之水。所以,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整体。2.2答案详解:(1)货币市场是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其交易的产品是政府、银行和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主要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货币。它既满足借款者的短期需求,也为暂时闲置的资金找到了投资途径。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缓解经济活动中短期资金的供求矛盾十分重要。(2)资本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其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中、长期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以及直接从银行获得的中长期贷款。 资本市场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及政府筹集所需要的中长期资金,以及为私人中期投资活动提供场所及便利。资金供给者是银行、保险公司、退休救养老基金、私人和外国投资者。 (3)两个市场之间的联系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是自内在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市场的联系依据市场发展的程度而自所不同。一般来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流通方面。投资者一般同时参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这位资金在两个市场间转移奠定前提条件。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发生变化,导致货币市场收益率变化,投资者会调整持有的货币市场工具。另外,在追求利润的动机驱动下,货币市场资金往往通过多种渠道向资本市场转移,资本市场资金也通过企业在商业银行存款形成信贷资金来源而导致两个市场之间的“联通”。 价格上的相关性。当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时,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将上升。 一方面,资本市场交易状况影响货币市场成交量,资本市场债券价格成为货币市场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货币市场的发展来支持,资本市场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反过来,没有相适应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缺乏风险规避和风险流动的调节机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日益融合是大趋势。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流动,使得两个市场的界限不清楚。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与资本市场的盈利性被组合进一种金融工具之中。2.3答案详解:金融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流动性或货币性。金融资产的货币性是指该资产可以作为货币或转换成货币的成本很低。一些金融资产本身就是货币,现金和存款就是例子。转换成货币成本很低的金融资产如流动性很强的政府债券等。其他种类的金融资产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成本或难以程度变现,因此都具有货币的特性。但在货币的统计口径中,股票、债券并划入其中。 我们称金融资产迅速转变成货币的能力为“变现能力”。变现的期限越短,成本越低,则该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反之,则流动性差。发行者的资信程度对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有重要的影响。信誉越卓著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其流动性就越强。(2)偿还期限。金融资产的偿还期限是指在进行最终支付前的时间长度。(3)风险性。风险型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也成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合约,不按期归还本金的风险。这类风险与债务人本身的信誉及其资产状况有关。如向大银行存款的客户有时会受到银行破产清理的损失。信用风险也与金融资产的种类有关。例如,股票的风险要高于债券的风险,一旦股份公司破产清理,债权人比股东有优先要求补偿的权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下跌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市价下跌就意味着投资者金融资产的贬值,一旦投资者卖出该金融资产,则投资者的账面损失则变为实际损失。由于市场的变化,在金融投资中必须审时度势,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值,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4)收益性。收益性是由收益率表示的。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持有金融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收益率有三种计算方法,即名义收益率、即时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第七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 B答案详解:商业银行主要有四种职能:信用中介的职能,支付中介的职能,信用创造的职能,金融服务的职能。1.2 A答案详解:商业银行以负债作为其做主要的资本,再此之上进行放贷、投资等经营活动,其与其他企业做根本的区别就是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1.3 答案详解:投资银行是在资本市场上为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筹集长期资金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承销、公司购并与资产重组、公司理财、基金管理等业务。1.4答案详解: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可分为两类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代表处和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代表处不可进行盈利性活动,主要业务为进行工作联络、洽谈、咨询、服务等。外资银行要进入我国,必须要经历在华设立代表处这一步骤。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包括外国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合资财务公司、独资财务公司等,主要业务包括:公众吸收存款;提供担保;从事外币兑换;发放贷款;从事同业拆借;办理票据成对于贴现;买卖、代理买卖;提供信用证服务;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从事银行卡业务;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以及经批准的其他业务。2.1答案详解: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誉的分析通常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品、环境、连续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6c”原则。(1)品德:这一方面是出自于对借款人品德的考察。用来判断借款人对贷款本息偿还的意愿。如果借款人是个人,此人的道德观念、个人习惯和偏好、经营方式、个人交往以及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声望等就是他体现的品德;如果借款人是企业,企业在管理上的完善性,在同行和金融界的地位和声望等就是企业体现的品德。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其品德的评价中,履行借款合同的历史记录起着非常重要的判断作用。(2)能力:对于借款人的能力考察包含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法律方面,该能力是指借款人能否承担借款的法律义务,例如当商业银行贷款给合伙企业时,银行需要确认签约的合伙人具有代表合伙企业的权力;另一方面,在贷款给公司时,商业银行必须确认谁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经济的角度上讲,借款人的能力,是衡量是否具有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对于企业,主要分析的现金流。对于个人,主要考察的是他预期的收入能力。(3)资本:资本的数量同样体现着借款人的信誉。因为借款人的资本越雄厚,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就强,信誉就越高。因而实际上借款人取得贷款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产的数量和质量。(4)担保品:众所周知,对贷款进行担保可以减少风险。长期贷款期限越长,风险就越大,因而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会要求抵押或担保,相对地,中期贷款一般只要求担保。(5)环境:此方面是分析经济环境对借款人所在行业的影响,仅为借款人所在行业的经济环境将直接关系到他的预期收益,也就是他还债的能力。(6)连续性:这一方面是指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当今社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有动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2.2答案详解:该职能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显著特征。通过信用中介的功能,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可以发放贷款;再进而通过支付中介的功能,商业银行在活期存款的流通和转账结算基础上,将贷款转化为存款,若存款不被提取出来,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就得以增加。推而广之,在此途径上,整个银行体系都可以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这所说的就是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举例而言:甲企业作为资金盈余单位将100万元存入甲银行,此时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规定的一个对吸收的存款不得用于放贷的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为20%,甲银行需保留准备金2万元,其余80万元用以发放贷款;乙企业接受甲银行贷款80万元后用于支付在乙银行开户的丙单位的贷款,此时乙银行的存款增加80万元,乙银行以20%比例保留准备金16万元,之后其余的64万元用以发放贷款如此类推,甲银行到乙银行,至丙银行,再到丁银行,最终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会出现如下的结果:银行存款按法定准备金率20%的准备金数贷款甲银行乙银行丙银行丁银行100806451.2201612.810.24806451.240.96银行体系100/0.2=50020/0.2=10080/0.2=400表7-1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从以上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在整个银行系统中,原始存款从100万经过派生后形成了500万存款。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是原始存款的一定倍数(此例是5),其倍数值正好为准备金比率(此例是20%)的倒数,如果用K代表存款派生的倍数(此例为5),则: K = 1 / rd(rd表示法定准备金率,此例为20%)。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是以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提供转账等服务为最基本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从以上的演算过程,我们发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提高放贷与存款的比例)和收缩(降低放贷与存款的比例)银行体系中的总存款数,进而发挥出自身的信用创造职能。2.3答案详解: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我国中央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总行位于北京。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它们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四大银行。四大银行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等方面上,均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大银行的经营本质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它们以经营存贷款、办理转账结算等为主要业务,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形成了具有综合性金融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政策性银行是较为特别的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它们的建立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而是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而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政策性银行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此为政府发展经济保驾护航、促进社会进步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目前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三家,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是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因而其资本多由政府财政拨付,虽然其经营以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但作为银行也须考虑盈亏,力争保本微利。除了资本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之外,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渠道还包括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通常而言,政策性银行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不与商业银行竞争。除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外,我们经常可见一些其他商业银行,如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职能由它的性质所决定,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功能,金融服务职能。虽然上述这些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等方面还远不能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比,但近些年来它们在资本、资产及利润的增长速度方面上已经高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并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良好的经营效益。其他商业银行已俨然成为中国银行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这些金融机构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的越来越迅猛,在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第八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答案详解:C票面金额为100 000元,售价为97 645元的3个月期限的国库券的实际年利率为:1.2答案详解:D银行发行一种债券,票面价值为2000元,债券的贴现率为10%,5年到期,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那么该债券的价格应为2000/(1+10%)5=1241.84元。1.3答案详解:B有一种债券,票面面值为1000元,债券规定3年到期,在这3年期间,每年支付20元利息,贴现率为5%,5年期满后归还1000元本金。那么该债券的价格应为:20/(1+5%)+20/(1+5%)2+20/(1+5%)3+1000/(1+5%)3=918.30元。1.4答案详解:市盈率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每股盈利的比值。市盈率与股票价值的关系是:股票价值=市盈率预期每股盈利。市盈率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股票价格与其盈利能力的偏离程度,如果市盈率太高,意味着股票的价格较大地高于价值,这种股票就不应购买;市盈率太低,意味着该股的价值被低估,正是投资的好时机。目前我国股票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国外。1.5答案详解:15%投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进价格+利息或者股息)/买进价格本题的收益率为(3300-3000+305)/3000=15%2.1答案详解:投资风险按照是否可以分散而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系统性风险是指某种因素会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具有比较宏观影响的风险,投资者不能通过购买多种特征的股票来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属于微观层面上的风险,如上市公司摘牌风险、流动性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投资者可以通过制定证券投资组合将这种风险分散或转移。由于非系统风险是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掉的风险,而系统风险不能通过投资组合规避,因此市场上所说的“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只是针对系统风险而言,证券市场只是给高的系统风险以高收益的回报,对非系统风险则不予以弥补。2.2答案详解: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效率市场假说定义的理解。效率市场假说是针对市场上股票价格根据信息进行调整的速度快慢而提出的。根据该理论,如果股票价格能够根据信息进行迅速的调整,从而股票的当前价格就可以包含有关这个股票的所有信息,资本市场就是一个有效市场;相反,如果信息调整的速度很慢,从而投资者可以根据对信息的分析赚取利润,资本市场就是无效的。第九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答案详解:ABD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三大基本工具包括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1.2答案详解:C准备金存款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中数量最多、意义最重大的一项。准备金存款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直接相关,主要目的在于配合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1.3答案详解单一的中央银行制是指在一国国内单独设立一家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制。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可根据情况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行使职能,领导并监督全国金融机构及市场,形成总分行体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此类中央银行制。与此相对,有的国家实行二元中央银行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根据规定分别行使职权。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实行这种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有美国和德国等。1.4答案详解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几个政府机构或由受政府委托的商业银行代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而没有设立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又称类似中央银行制度。采用准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大多是一些经济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够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经济体系与结构较为特殊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卢森堡和我国的香港地区等。2.1 答案详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建立独立的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的稳定;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独立地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这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即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整体经济政策指导下的独立性。它的两条原则是:第一,中央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为基础的出发点。要考虑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及责任,不能自行其是,更不能独立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之外,甚至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对立。第二,中央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都必须符合金融活动自身的规律。中央银行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也不能对政府百依百顺,戚为政府附庸。2.2 答案详解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其基本业务活动,是央行发挥职能的基本体现。资产方主要包括再贴现与再贷款,政府债券与政府借款,外汇与黄金储备,其他资产。负债方主要包括流通中的通货,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其中流通中的通货与商业银行存款之和等于基础货币,因此基础货币=资产一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一其他负债一资本金。资产负债各项目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流通的。也就是说当其他项目不变资产增加时,基础货币增加;其他项目不变,其他负债和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增加时,基础货币减少。 (1)再贴现与再贷款。前者是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付给现款的一种行为,其结果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及存款准备金增加。后者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在协商好贷款的数额、期限和利率等条件后,直接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上贷记相应的货币金额。这种方式因为有“倒逼机制”等不良效果的副作用,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中有逐渐淡出的趋势。因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扩展上述两种业务,就是基础货币的等量增加;反之,也会产生等量缩小的效应,从而进一步引起货币供给量倍数地缩小。 (2)政府债券与政府借款。这实际上是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当一国的财政发生困难时,弥补财政赤字主要靠发行政府公债和向中央银行借款两种方法。当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基础货币等量扩张,结果货币供给量按货币乘数倍增。财政部发行公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则依公债购买主体不同而异。当政府公债由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时,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增加,财政存款增加,居民和工商企业手持现金及在商业银行的存款都没有变化,所以公债向中央银行直接发行时,货币供给量不受影响。在财政部把对中央银行发行公债筹得的款项用于支出时,居民和工商企业在商业银行存款增加,经过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财政支出额的若干倍。由于没有筹资过程的货币收缩与之对冲,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发行公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与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影响是同样的。虽然财政部为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融资采用借款形式或债券形式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从中央银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来说,借款形式的干扰要大一些。政府以借款形式向中央银行融资,在长期赤字条件下通常是只借不还,货币供给一旦增加,就很难反向变动。如果政府以公债形式从中央银行融资,中央银行除了可以到期得到还款外,还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把政府公债再出售给居民、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把政府支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对冲掉,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了避免货币过度增长引发通货膨胀,许多国家立法禁止中央银行直接贷款给财政部,或者禁止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我国亦于1995年正式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中央银行不得对政府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此后,我国的国债发行多采用专业银行承购包销形式,以避免中央银行直接认购造成的货币供给增加。但是,如果中央银行再从专业银行手中赎回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和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效果相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中,就出现了这种“政府债券货币化”现象。在财政部太量发行公债时,国内金融市场上债券价格会下降引起利息率水平上升。当中央银行把利息率作为一个调控指标时,中央银行会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公债,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这就造成“政府债券货币化”。总之,中央银行增加持有政府债券,扩展对政府的债权规模,会引起基础货币量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给增加。 (3)外汇与黄金储备。中央银行本身不参与盈利性的活动,因为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忙、黄金资产,都是中央银行通过注入基础货币来收购的,即是中央银行通过手中持有的基础货币向外汇、黄金持有者购买的。其中外汇占款随着我国国际收支的连年顺差,在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机制如下:1994年新的外汇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新制度规定除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和几项特殊允许的外汇收入外,企业外汇收人均要求向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同时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外汇结算周转余额比例管理。1996年7月又将外商投资企业纳人了结售汇体系,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下的外汇可在外汇管理部门核定的最高限额内保留现汇,超出的部分应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或者通过外汇调剂中心卖出。新汇制下,我国的外汇资产(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形成三个流向:a、按意愿结售汇制规定予以保留的个人外汇收入,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人及少部分国内企业外汇收入;b、大多数国内外汇收入按强制结售汇制规定及时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形成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余额;c、外汇指定银行按结售汇周转余额比例管理规定,持有额度内外汇,超额度部分卖给中央银行,形成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的三个流向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很不相同。总之,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购外汇黄金,则会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从而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进而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4)其他资产。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增加,也会使货币供给增加。例如,中央银行购买设备或向他国央行购买通货,由央行开出支票结算,也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 (5)国库与公共机构存款。财政部在央行存款增加,则银行存款或流通中通货会减少。当企业和个人向银行缴纳税款时,支付现金或签发支票给财政部门。支付现金减少了流通中的通货;而支票经过银行结算,同时减少了企业个人存款和开户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这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减少了。 (6)其他负债。其他负债增加,也会减少基础货币。例如,外国央行在本国央行的存款增加,表明本国企业、个人向外国签发支票金额增加,减少了现金或商行准备盒。 综上所述,央行通过其资产负债业务的开展,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实现其货币政策。2.3 答案详解存款准备金指银行所持有的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银行为应付储户的提现和正当的贷款要求,必须按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央行存款,其余部分用于贷款或投资,保留的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分为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是国家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律形式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部分准备金,而法定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就是法定准备金率。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是超额准备金。银行一般会保留部分超额准备金,以免在需要资金时必须向央行贷款或拆人资金,增加成本,并受到一定的限制,流动性风险提高。存款准备金一般由央行集中保管,其主要目的是: 应付提现以保证清偿能力。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满足客户提现要求和正当的贷款要求才能保证信誉,维持正常的经营。如果商业银行为提高收益率而高风险经营,可能降低流动性,在客户要求提款时难以满足要求。使名誉降低,影响银行的发展。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造成挤提,使银行无法维持经营。因此银行必须要集中保留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在必要时动用,以避免商业银行高风险经营,增强清偿能力。 增强存款者信心。虽然央行的准备金最初是为了保证客户提现,但实际上由于法定准备金的数量很少,且只有在商业银行濒临破产时才能动用,增强清偿力的作用不大。但是存款者认为在存在准备金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存款受到了绝对的保护,在商业银行有困难时国家会予以支持,就不会仓促提现,造成挤提,所以央行集中保管的准备金起到了增强存款者信心的作用。 实施货币政策,调节信贷规模。准备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规模,从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同时对不同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准备金率,可以调节存款结构。央行集中控制准备金,就掌握了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经济状况进行调节,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付清算的方便。第十章答案四、思考题A、B、C详解1.1 答案详解:C由题目可知,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总额,K=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则K=(30+90)30=4,C正确。. 1.2 答案详解:D超额准备金是指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因此可得D选项正确。法定准备金即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库存现金为商业银行的所有准备金,所以A错误。对于B、C选项是法定准备金的表达公式。选择D。1.3 答案详解:ABCD存款乘数是指每一单位的原始存款或初始准备金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额的变动倍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因素也会影响存款创造乘数,也即存款创造乘数的修正。其中涉及到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准备率。因此,ABCD正确。1.4 答案详解:AC中央银行供应的货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通货,第二个是储备,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国货币供应的基础,因此被称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构成常用公式表达:B=R+C 其中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因此,AC正确。1.5 答案详解(1)所谓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M与基础货币B之比,用m表示,货币供应M与基础货币B之间的关系变为:M=货币供应=货币乘数基础货币=mB。此式表示,货币供应成倍于基础货币,这个倍数就是货币乘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通常把基础货币称为高能货币。存款乘数是银行存款成倍地扩张的倍数,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乘数原理发生作用的前提是: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而且借款人得到贷款后,会把贷款全部存入银行。(2)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是有区别的。存款乘数既没有考虑银行超额准备金对存款货币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存款者手持通货对存款货币的影响,仅仅简单的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货币乘数显然不是这样的,它全面考虑到了法律规定、银行行为及存款者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考虑,让货币乘数有了一个重要的特点:存款乘数大于货币乘数。我们观察一下存款创造的过程。从公式Ms=mB可知,当基础货币B增加时,货币供应Ms也相应的增加,而且货币供应的增加量是基础货币增加量的m倍。如果假设公众把钱全部存入银行,银行也不保留超额准备金,这时,通货为零,超额准备金为零。这种情况下,当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时,增加的基础货币便全部进入银行,从而增加了银行储备,这就引起了存款货币的完全创造,使得货币供应增加量等于存款货币增加量,货币乘数等于存款乘数。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当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时,增发的货币会有一部分落到公众的手中,进入流通之中,增加了通货,另一部分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增加了储备。公众会把得到的新发货币的一部分保留在手中,剩余部分存入银行;银行也会把所增加的储备资金的一部分留作法定准备金,一部分留作超额准备金,其余部分用于发放贷款。留在公众手中和银行手中的这部分基础货币对存款货币的创造毫无作用,因为它根本没有参加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中,这样一来,在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只有一部分对存款创造起了作用,另外一部分则原封不动的停留在那里。因此,基础货币供应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量必然要小于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货币创造情况下的货币供应增加量,这就说明了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2.1 答案详解多倍存款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整个体系而言,一家银行发放贷款,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从而也使第三家银行也获得存款。这些因其他银行发放贷款而引起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于是,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创造出成倍的派生存款。(2)为了简化分析起见,先做出一下几个假设:假设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行所构成。假设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这一假设条件也是完全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