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52249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咏雪一课文译评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重点字词(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2)与:跟,和。(3)讲论:讨论讲解。(4)文义:这里泛指诗歌文章等的创作与欣赏的理论。(5)俄而:不久,一会儿。(6)骤:急。(7)欣然:愉快的样子。(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9)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10)差:差不多。(11)拟:相比。(12)未:不。(13)若:像。(14)因:乘,通过。(15)起:飘起。(16)乐:高兴。(17)即:就是。(18)大兄:大哥。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诗文。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飞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像)柳絮乘着大风飘起。”谢安大笑,非常高兴。(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评析: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表明了他赞赏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与:和,跟。(2)期:约定。(3)日中:正午时分。(4)中:即前句的日中时分。(5)至:到。(6)舍:放弃。(7)去:离去。(8)乃:才。(9)时年:那年。(10)戏:嬉戏。(1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12)不: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13)待:等待。(14)非:不是。(15)哉:语气助词,表感叹。(16)相:表示一方发出动作行为,涉及另一方,可不译。(17)委:丢下,舍弃。(18)信:信用。(19)礼:礼貌。(20)引:拉。(21)之:代元方。(22)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没来,陈太丘放弃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了你好久(你)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发怒骂道:“(你父亲)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傀,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评析:本文记元方和来客的对话。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二需掌握的字谢太傅(f) 柳絮(x) 雪骤(zhu) 无奕(y)女 尊君在不(fu)五多义词1而(1)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2)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2因(1)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连词,可译为“因而”“于是”等。(黔之驴)3与(1)与儿女讲论文义:和,同。(咏雪)(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与相比较。(六国论)4乃(1)去后乃至:才。(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桃花源记)(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就是。(陈涉世家)六重点实词虚词(一)重点实词1内集:内,这里指家庭内部。集,指聚会。2骤:急。3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4差:差不多。5拟:相比。6期:约定。7去:离开。8委:丢下,舍弃。9引:拉。10顾:回头看。(二)重点虚词1与与儿女讲论文义:作介词用,可译为“跟”“同”“和”等。2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3因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4乃去后乃至:副词,表示时间相接或在前面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可译为“才”。七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八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动词。(今义为日期,名词。)3太丘舍去:离去。(今义为前往。)4下车引之:拉。(今义为引用。)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今义为照顾或顾客。)九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子也。(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者也”“者,”等形式。)4省略句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5感叹句非人哉!(哉,表感叹的语气助词。本句表示强烈愤怒的感情。)十文学常识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集,已佚。世说新语原为3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十一背景知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古代小说的说明,最早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3卷,按内容分为36门。十二文章结构咏雪第一层(开头到“讲论文义。”):点明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谢太傅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等;环境“寒雪日”“内集”。第二层(从“俄而”到“公大笑乐。”):通过一次应答,体现了少年谢道韫的聪颖。第三层(从“即公”到结束):点明谢道韫的身份。陈太丘与友期第一层(开头到“去后乃至。”):写陈太丘的朋友失约。第二层(“元方时年”到“入门不顾。”):元方以礼责问父友,体现了少年元方机智。十三课后习题答案(一)1本题是开放性的,应从整体感知,答案说出“融洽”“欢快”“轻松”的意思即可。文中“儿女”是子侄辈的意思,指家中年轻一代人。现在的“儿女”专指子女。2“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就像我们今天称呼“您”一样。“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第二问是探究性的,学生可发表不同见解。总之,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二)1俄:常和“而”“顷”等字连用,表示“片刻”的意思。欣然:然,的样子。欣然,高兴的样子。2拟:比,比拟。3未若:比不上。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5期:约会约定。委:舍弃。(三)此题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总的来说,应该是“柳絮”比“撒盐”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的比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不能给人以美感。另外盐太重,撒盐没有飞雪之飘逸,而“柳絮因风起”则与骤雪神似,美感十足。山市蒲松龄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三、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一字 ,号 ,世称“ ”, 代 家。答案:聊斋志异 蒲松龄 留仙 剑臣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文学家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山市”即山中蜃景,它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四、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奂山( ) 邑八景之一( )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 高垣睥睨( )( )( ) 逾时( )倏忽如拳如豆 ( ) 连亘六七里( ) 直接xio汉( )窗fi皆洞开( ) 则黯然(pio )(mio ) 山上人烟市肆(s )念近中无此禅院(chn )答案:hun y mng mng yun b n y sh gn霄 扉 缥 缈(二)、重点字词解释1、然数年恒不一见 2、高插青冥 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4、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5、高垣睥睨, 6、连亘六七里7、居然城郭矣 8、堂若者,坊若者 9、城市依稀而已10、惟危楼一座 11、直接霄汉 12、则黯然缥缈13、或凭或立 14、倏忽如拳如豆 15、逾时,楼渐低16、见山上人烟市肆答案:1、经常 2、青天,天空 3、不久,不一会儿 4、屋檐;明白 5、高墙6、连绵不断 7、城市 8、厅堂;街巷 9、隐隐约约 10、高11、云霄和天河 12、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13、靠着 14、突然15、过了一会 16、店铺(三)、通假字1、一切乌有: 同 译为: 2、裁如星点: 同 译为: 答案:1、“乌”同“无” 没有2、“裁”同“才” 仅仅(四)、重点句子翻译1、然数年恒不一见2、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3、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4、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6、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答案:1、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2、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3、(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4、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5、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6、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五)、一词多义1、若:中有楼若者( )若为佣耕( ) 若听茶声然( )2、顾:相顾惊疑(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元方入门而不顾( )3、一:惟危楼一座( )或凭或立,不一状(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4、然:尘气莽莽然( ) 然数年恒不一见(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答案:1、好像;你;好像2、看;难道;回头看3、数词,一;统一;全,都4、-的样子;可是;这样(六)、文言句式1、判断句式: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译为: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2、省略句式: (1)、“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等于“(他们)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译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2)、“始悟为山市” 等于“始悟(这景象)为山市”。 译为: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3)、“与同人饮楼上” 等于“与同人饮(于)楼上”。 译为:(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七)、词类活用1、窗扉皆洞开 洞:名词作状语 译为:像洞一样2、逾时,楼渐低 低:形容词作动词 译主:降低(八)、古今异义词1、高垣睥睨 睥睨:古义: 今义:2、惟危楼一座 危:古义: 今义:3、或凭或立 或: 古义: 今义:答案:1、睥睨:古:指城墙上呈凸凹形的矮墙;今:斜着眼看,形容高傲的样子2、危:古:高,高耸;今:危险3、或:古:有的;今:连词,或者(九)、用原文回答:(1)表现山市独特的句子是: (2)说明山市罕见的句子是: (3)能够表现所见景物不是实景,而是山市的句子是: (4)能够证明山市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句子是: (5)初见山市目击者的心理反应: (6)总写山市的恢弘气象的句子是: (7)写出危楼清晰的原因的句子是: (8)能表现奂山山市面积之广大的句子是: 答案:1、邑八景之一也2、然数年恒不一见3、念近中无此禅院4、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5、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6、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8、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五、内容及写法理解1、作者描绘山市是以时间顺序来写的。三个阶段:1、初现阶段:从孤塔到宫殿的出现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如若问整个过程还有个4、消失阶段)2、本文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夸张(孤塔耸起,高插青冥)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作用:使文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3、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结尾照应开头,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一、文学常识:1、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 2、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二、字词解释:1、一词多义:亡: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之:其邻人之父亦云近塞上之人近塞之人此独以跛之故(助词,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代词,他,代塞翁)而: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马无敌亡而入胡堕而折其髀(表承接)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富:宋有富人(富有的) 家富良马(有许多)2、古今异义: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古);死亡(今)。居一年:经过(古);居住(今)。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古);数字十九(今)。3、词类活用:智子疑邻:智,形容词作动词,以为聪明。 天雨墙坏:雨,名词作动词,下雨。暮而果大亡其财:暮,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家富良马:富,形容词作动词,有许多。三、内容理解:1、智子疑邻说明了什么道理?或其寓意是什么?点拨: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或: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 要看意见正确与否。2、塞翁失马说明了什么道理?或其寓意是什么?点拨: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或: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七、课外拓展:1、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出自于塞翁失马此篇。2、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启示:(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2)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3、关于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