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现代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963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现代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中考现代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中考现代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现代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参考答案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924题。(13分)19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在学习上偷懒。20夸张 突出李太福父亲的憔悴瘦弱,与下文写他对儿子的蛮横形成对照。2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 22是指自己被父亲领回了家,也指真正感受到了亲人的关心和温暖。 23这是个普通的父亲,他特别地望子成龙,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儿子;不过他知错能改,还是一个深爱儿子的、堪称合格的父亲。24示例:上课集中精力的方法很多,不要自虑;压力大或头昏脑胀的时候放松一下,不要一味坚持;成绩有波动是正常的,千万不要为此自卑。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7分)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720题。(16分)17、觉得它“愚蠢”是因为这马不敢过河,怕水;说它“灵性大”,是因为我从它的表现看出来,“它完全懂得骑在它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谁是真正的骑手;说它“过分”是说我觉得它先前是在欺负我。18、示例: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都叫人看着累,竟然“狂妄”得要替我骑马过河,这不是拿我开玩笑吗?我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尚且费尽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让这匹患有“神经性恐水症的马跨进河水?19、示例:我骑着马时,它的前后反应不同,走平原,“极轻快而平稳”,看到河流就不敢走了。我骑它与老太太骑它时,马的表现不同。老太太在马下和骑在马上的精神状态不一样。我对老太太前后的态度不同。20、老太太虽然枯瘦衰老,到了垂暮之年,连上马、过桥都需要别人搀扶,但是,一旦上马,就立刻精神矍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马背上的民族的那种雄强的生命意识,那种无坚不摧的个性精神,那种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执著的气概,让人感动。四、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6分)18因为“我”当时的心情复杂而矛盾:一方面是因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是为同学们近乎幼稚的“嫉妒”(嘲笑、疏远)而感到孤独(酸涩)。19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在老师讲评作文时)极其痛苦的心情,在结构上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答出大意即可)20(1)“故意”表现了同学们因“嫉妒”而疏远“我”的态度。 (2)“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在改善同学关系问题上(回答老师问题时)的胸有成竹(诚挚恳切、深思熟虑)。(答出大意即可)21第一个“和”是与同学们的关系和好,希望和睦相处。第二个“和”是指我于同学的 关系和我的作文水平都 变好了。22“我”是一个懂得求“和”之智的人。认真做事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更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也是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有着成熟心智的人,不在乎表面上的名声和形式上的满足,在乎的只是自己内心的充实与快乐。(答到大意即可)五、阅读下文,回答17-21题 (17分)17(4分)第二段回顾 “这柳”不受文人青睐的历史,揭示它不同于寻常之柳以及它不受文人青睐的原因(2分);为下文赞颂它特有的精神品质(揭示主题)伏笔,(结构上)也为后文写我和它邂逅时的激动心情蓄势(作铺垫)。(2分)18(4分)(1)(2分)扛椽柳没有柔弱的女儿姿态,甚至没有绿色,有的是铮铮傲骨,敢作敢为,不畏牺牲的精神品格。(2)(2分)旺盛的生命力和彻底奉献的精神是扛椽柳的精神特质。19(3分)本文语言华美、磅礴有力,酣畅淋漓: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如“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得情感的抒发酣畅淋漓。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既形象地表现了扛椽柳的特点,同时也给读者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写出修辞、举对例子、分析好处各1分。从一种修辞,言之成理即可)20(4分)“扛椽树”没有柔美的形态,又只生长在陕北这样“遥远的绝域”,故不为众多作家所欣赏(2分)。但是作者透过它不同于一般柳的外表,发现了它与陕北人的精神气质相通、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脉相承的特有的品格,故而激发出浓浓的赞美之情。(2分)21(2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戴叔伦赋得长亭柳)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杜牧独柳)(写对一句得1分。每句中不得有错字,否则不得分。)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721题。(16分)17、景物:连绵的苍翠山峦、层层叠叠的梯田、高低错落的房舍、赶牛群的牧童、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作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烟雨江南图,渲染了平和而安详的气息,为下文作者写对蓑衣的怀念作铺垫。(共3分。景物1分,作用2分。景物须至少答到3个。意对即可)18、张志和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自己纵情山水、闲适自得、无拘无束、陶醉自然的情怀。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借此表达他对古典作品中蓑衣所代表的古典诗意、高远冲淡、悠然闲适、清雅脱俗、潇洒逍遥、自由狂放的意趣和生活的欣赏。(意思对即可)19、“逃离”一词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摆脱原有的艰辛而清贫的生活方式,离开原本平静而和谐的农村,改变自己原地跋涉的命运,追求理想的幸福的生活。20、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的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的平和的生活。这就是他想救赎的东西。(意对即可。答到其中任两点即可得4分,答对一点得2分)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八、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6分)16(2分)与父亲的表现形成对比,用自己的毛糙反衬了父亲的坦然苏州人的坦然,苏州人的性格。这坦然可以理解为是苏州打在父亲灵魂上的深深烙印。(1分)同时自己能吃苦的素质(摔了跤,不叫苦、不抱怨;饭菜不挑剔)与下文“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一句中体现出的苏州精神相照应,揭示了与苏州一见如故的深层原因。17(1分)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这是父亲对苏州的最深感触。(2分)这句话深刻的把握住了苏州这个城市繁荣的根本原因,这句话也道出了苏州的城市精神。从中可见父亲对苏州有着深切的认识。(基本意思对即可。)18(1分)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2分)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后来父亲终于说出深有感触的话语来,可见一开始的沉默其实是意味深长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19(1分) “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2分)作者通过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辛劳而充实”“朴实而满足”的品格,从而也揭示了苏州繁荣和富庶的原因。20(1分)父亲希望“我”在苏州读大学期间,能把苏州当作心灵之乡,安下心来,用功苦读。(2分)父亲希望“我”好好品悟苏州,随时捕捉苏州人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的把苏州这个城市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转化为自身成长的不竭动力,使心灵走向成熟。(1分)而这一切又绝不是靠说教能达到目的的,因此父亲才坦然的对待“我”的洋相,才在看到素不相识的农人时不失时机地对“我”进行启发,使“我”很快就融入了苏州,与苏州一见如故。九、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2题。(14分)18特点:暮色深浓、视线迷蒙、环境寂静(内心宁静)。 作用:设置情境、创设氛围,引领读者进入意境;突出感受产生的基础,为下文作铺垫。19这里用一连串短句,五个问号、一个省略号,突出表达了“我”在“感动的潮头”那种激动、复杂的心绪和异常的“不能自已”的感受。20生活尽管给生命许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但任何生命都是热爱生活的,甚至甘心奉献一切给生活;生活不能只给生命带来希望,还要给生命以感动和幸福。21作者写一片崭新油亮、没有长足而过早飘落的新叶,意在形象地说明生活往往有诸如折磨、不幸;“蓝天”,则象征美丽的希望。作者借此表达生活“又甜又苦的”; 当我们遭遇生活不幸的时候,还要看到美丽的希望。22同:两次都是莫名的,来得突然;都很强烈,有翻江倒海的感觉;都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异:(感觉的缘起)第一次是由音乐所带来的内心幸福情感的翻腾,第二次是由一片落叶、猫和蓝天所引起的对生命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感觉的特点)第一次是婉转回旋、凝聚心扉,并非一掠而过,第二次只是一小阵就消散无踪。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十一、阅读木屐,回答1721题。(17分)17、三件事:爸爸穿着木屐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体现深深的父爱;在我把木屐藏起后,爸爸连夜给我制作了一双新木屐,并教育我爱惜财物,体现父亲对我的教导;我长大离家,远离了穿木屐的生活环境,并与爸爸分离,体现难以割舍的父子情怀。18、(1)屐齿印:木屐是本文的线索(1分),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1分),又突出家乡的贫穷(1分)。(意思对即可。)(2)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与压抑(2分)。(意思对即可。)19、不好,因为“扎”字写出行人游子行经江南那柔软温馨的土地上,将心中那份对江南热爱、依恋深深的烙在了脚步上,心坎间。而“踩”、“踏”字没有这种效果,表达感情没有那么真挚。20、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摆脱贫困(2分)。这是作者对处于贫穷的父辈与乡亲落后生活的深深思索(1分)。(意思对即可。)21、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1分);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1分);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1分)。(本题必须结合原文分析,只答父亲勤劳、慈祥、善良、保守而缺少分析的只能得一半分;另外答父亲节俭、坚韧、敦厚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共l7分)17、“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 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18、答案:运用细节描写(答“运用反复修辞”或答“使用叠音词,朗朗上口,有韵味美,和谐动听”也得1分),刻画出姥姥生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孙的关爱。(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19、“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从视觉角度,“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等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每答对一点得1分,不结合相关语句扣1分,共3分)20作者写姥姥去世后“次年”家人过“端午”,是为了表现家人对姥姥的无限哀思,是侧面写姥姥。(1分,答出“侧面”即可)“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一句写出家人对姥姥的无限怀念之情。(1分,答出“怀念”即可)写“猫头小布鞋”等童年生活,使姥姥的形象更全面,更立体,“端午”引发了我们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体现了本文以小见大构思的巧妙。(1分,答出“形象更全面”或答出“以小见大”即可)写大弟“低头”点烟,妈妈肩头抽动等细节,具体写家人对姥姥的无限哀思和怀念之情。(1分,答出“细节”即可)写“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等语句凝聚着对姥姥的感激之情。(1分,答出“感激”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其他意思可酌情得分,共4分)21、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1分,答出“环境烘托”即可)运用想象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1分,答出“想象”或“虚写”即可)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1分,答出“补写外形”或“形象丰满”即可)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1分,答出“衬托品质美好”即可)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1分,答出“代代相传”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十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十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