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焯雄老师分享《夏季中药养生》.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763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焯雄老师分享《夏季中药养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梁焯雄老师分享《夏季中药养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梁焯雄老师分享《夏季中药养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季中药养生概述:夏天,是指阴历4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期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是四季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也于此时处于新陈代谢的旺盛期。夏天的养生,须顺应夏季“阳盛阴虚”的特点。下面我们将按节气来分述夏季的养生。但在些要首先说明的是,这里的“节气”是按日历上所标示的时间来划分的,但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所以大家不要拘泥于时间,着眼点要放在气候变化特点上。再者我这里讲的不是纯中医,我一向不大分得开中医和西医,大家能听得明白、用得恰当就好。一、 立夏: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而立夏节气要一直持续到小满前。(这里提到的节气都是从节气当天持续到一个节气前,即每个节气约15天时间。因为气候的变化是渐进的,下同)。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温度在1820度,华南地区2224度以上),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但因为是春夏之交,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也明显。相应地,人们要注意的事项有:1、由于气温波动大、昼夜温差明显,所以不宜过度贪凉,衣被不应过于单薄;即使日间较温暖,夜间睡觉时也应备有较保暖的毛毯之类在身边,以便夜凉时能立时取用保暖。这里给大家提供一句我乡下的农谚:未过四月八,棉被要翻挖。意为还没过农历四月初八,那么就算你白天把棉袄收好了,到晚上也可能要再把它翻出来用(因为棉被较重放箱底下,一般衣物较轻放上面,所以要“挖”出来,呵呵)。四月八就是小满前后。2、保持心情舒畅。当然心情不是你想控制就控制的,要找些业余爱好来适当抒发一下感情。什么下棋、打球之类的大伙都知道的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关键提一点就是:保持心情舒畅不是让你压抑那些不开心的情绪,而是要把握一个“度”。过度的情绪爆发会导致身体伤害这个大家都知道;压抑着情绪也不好,典型的是中医里说的“肝气郁结”症见乳房胀痛、烦躁等。后面会一个个说的,本来想先说大暑,但是这样条理性不好说到这里我也要适当地发泄一下:压抑情绪在西医讲来应该算是精神性的应激状态,催乳素增加所以乳房胀痛甚至乳腺增生,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也会增加而致三高、烦躁、免疫下降等。中西医看到的症状是一样的,只是解释的角度和涉及的器官不一样(中医的肝也不是西医的肝,西医的肝只是对liver的近似翻译)。所以请那些主张废中医或者废西医的朋友不要再质问我“中药能治高血压吗”或者“阿司匹林算不算苦寒败胃呢”了,这跟法拉利质问神十“你没有轮子你能跑快吗”一样无稽。不好意思跑远了,现在回来!3、由于新陈代谢加快而使毛孔开放,也引出三个问题:A、整个夏天都要注意的是不应针对人体过度使用制冷设备(如空调、空调扇,或有些神人们自制的冰水浴之类)。因为低温会使排汗受阻,废物排不掉就会出问题。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就记载过这样的病例:某人由于过度乘凉饮冷而晕厥、身上无汗,叶天士就用湿毛毯从脖闷到脚,闷出他一身汗,把毒素排出而救回此人。这类做法可能也是我们今天用温水替发热病人擦身发汗的起源。B、由于汗孔开放,而自然界中春的主气“风”还未退尽,所以人们易于外感风邪即伤风。所以即使是平日健康强壮的朋友也要注意防外感病。C、一旦有外感病,中医常用发汗方法驱邪外出。在立夏时节,使用汗法应注意控制药量,不得过用。这里给两个参考:1)中药中有一味药发汗而不伤正气的,叫淡豆豉;2)真要用发汗药,尽量使用桂枝汤或麻桂合方,而不要轻用麻黄汤或大青龙汤等,西药中的麻黄碱也要慎用(本人去年5月中旬就试过两粒泰诺加一杯热水,结果汗从晚上1点流到次日5点,刚好那天要见这边小参林的二老总,近30度的天气穿了件棉衣去见人,他家的“偏头疼”以为我肾亏.)。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汗会导致心阳虚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量水溶性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随汗被排出了。3)、如果发现出的是冷汗,而且有怕风吹的感觉,那可就是气虚自汗出了,不是正常的出汗,可考虑使用玉屏风散。(上一点中我自己后来就是用这个止的汗,开始不止汗就是为了饭桌上不用喝酒,嘻嘻)。4、在疾病方面,除上述外感病、情绪病以外,由于气温升高使代谢加强,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一些本身有心血管功能障碍的人要注意防止病情加重。除上述控制心情、防止过汗等外,每日可酌量饮用红酒少许以通血管。立夏推荐食谱:荷叶凤脯(传说中是川菜,但我们这边的配料没有辣味的成分,而且是蒸着吃的,清新养心、健运脾气,是夏季常用的清补菜肴)、鱼腥草拌莴笋(清热解毒利湿,较适合肺热咳嗽、小便黄少、小便有热痛感等)、桂圆粥(养心安神,适合想多了的朋友哦)、莲藕冬瓜扁豆瘦肉汤、赤小豆粳米粥等。我知道河南有个地方叫粳米峪的,没去过,不知道有没有吃过糖水,下一课了二、 小满:每年5月2022日为小满。对于小满之满有两种含义:1、北方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未完全成熟;2、降水开始增加,田地里的水开始满起来。这里讲养生应取后者。当然,小满并非全国都在降雨。一般华南地区会比较湿暖,而像黄河长江中下游等地可能会遇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而吹干热风,这点当地的朋友应该比较清楚。但干也好湿也好,由于是五月下旬了,气温明显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贪凉,比如睡裸体睡地板等。由此易引发风湿性疾病、湿性皮肤病等。尤以皮肤病在这个时期最常见。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人(肢体困重无力、皮肤痕痒且痒处固定、风湿病、腹胀大便稀烂等)应多食用些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给几条食疗方:芹菜拌豆腐(平肝清热、利湿解毒)、冬瓜草鱼煲(同前)、青椒炒鸭(温中健脾、利水、除水肿)。这么热的天时可以煮点糖水了,个人特别推荐的是荸荠冰糖藕羹(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嗯,芒种比较简短三、 芒种芒种指6月57日,“芒种”是指有芒的小麦要收,有芒的稻子要种之意。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较多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会进入阴雨绵绵的季节,有不同的称呼如黄梅天、梅雨天、龙舟水等。这时最大的问题是异常湿热,物品易发霉,微生物快速生长,而引发多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中暑、腮腺炎、水痘等。因此这时期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及多运动以增强体质。芒种的养生:1、还是要注意情绪的适度渲泄;2、适当地早起些,在阳光不是太猛时适当地晒晒太阳,以利用阳光杀菌。不要在太阳高挂时晒,不然要么中暑,要么直奔非洲。3、芒种过后,中午会较热,人易出汗,可勤换衣服勤洗澡以保持卫生。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在出汗时不应立刻洗澡。中国老话说:汗出不见湿。因为皮肤湿度过高会使汗出不畅,影响散热。给几个药浴的法子:1:用蕲艾以纱布包好,胳膊十倍重量的清水先浸20分钟,再煮30分钟,去渣取水浸浴。2、要护肤的朋友可这样:绿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看好了,不是白附片,两种东东来的!)、白芷、檀香、松香各30克,打粉用纱布包煎浸浴,护肤兼有香气的哦。4、饮食应重于生津止渴、祛暑益气。1)西红市炒鸡蛋(都会做了吧?),能生津止渴,养心安神。2)香菇冬瓜(补益肠胃、生津止渴)。3)糖水可以做五味枸杞饮:五味子5克、杞子10克,都弄碎,白糖适量,直接开水泡了喝。可治汗出过多、脾胃虚弱、气阴两亏的“夏虚”问题。如果气阴两亏症状明显,可以用生脉饮(药店有口服液)。四、 夏至:夏至即夏天到来之意,意味着人们真正开始体会到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夏至的太阳直照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但还不是最热的一天;未来的2、30天气温还会有一定的升高。这时由于气压带的移动,往往会湿旱倒置,即原来干旱的地方开始多雨原来多雨的方会变得干燥。南方的伏旱就是这时出现的。 夏季的火热,使得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变得尤为重要。人们应避开烈日来活动。这个时候要老是往街上跑的话估计就没有陌生人了,都熟了。这个时候可考虑智谋地午休一下,一是避暑,二是抗疲劳。中医说“壮火食气”;现在科学就说是过热的天气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抑制,因为人体的机能要靠各种酶来实现,而酶都会有最适温度和最适酸碱度,气温高了会对某些酶的功能有一定影响;而且汗出多了维生素之类的也流失,所以特别热那些天人是特别易困的,大家在读书最有感受吧?这样的天气我是最怕上下午的课的!一百人的班里面有一大半是趴下的,剩下的睁一眼闭一眼坐着死撑!搞疲劳的最好法子就是温水澡了;中午睡个午觉再来个温水澡效果很好。这里有几个误区要注意:1、为了凉快而洗凉水澡;2、为了提神而喝浓茶浓咖啡。对于此时乘凉也有几点注意的:1、不要拿风扇对身上直接吹。大学时有一室友,拿风扇开最大对着身上吹,由于手抬到头顶部位了,风直接吹在腋下,结果后面三天他的手都是举着放不下的,一尝试放下就痛得厉害,我们给他诊断为风阻经络,是局部受凉血流不畅所致。2、开空调的话,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然后易有空调病。PS:本人是不喜欢开空调的,因为空调虽然把温度降下去了,但因为皮温下降,汗腺不张开,但内较多的废物排不掉。3、更不要夜晚露宿,原因如前。夏季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1、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南方有些人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夏至狗,无路走,哈哈),以补半个夏天以来损失的阳气。这或者有他们的道理。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吃完狗肉后要找凉茶来下火。我不是要质疑吃狗肉是不是错的,我只想强调不能“过食”,因为很多人夏至当天一下吃下一斤+的狗肉!2、冷的东西也不能吃太多,以免损伤脾阳,就是让胃肠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肚子会出现冷痛感觉。3、也不要吃太多味浓的食物,以免化热生风,引发疔疮之类的疾病。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同时,小暑前后人的消化功能也时有紊乱。这一方面是人体代谢受气温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也是吃的食物相对比较杂乱,冰的辣的烧的什么都吃;第三方面就是跟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分不开。针对这一点又应强调:不得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有些朋友会因为天气太热,不想吃饭,易致过度饥饿,化源不足,气虚血弱,形体消瘦(减肥的好时节,呵呵;不过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相反,有些朋友会觉得夏天消耗得多,就想尽可能地吃多些补充营养。但过饱会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极限,导致食积内停,可能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厌食、吐泻等伤食之症。五、 小暑每年7月6-8日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最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养护和锻炼的同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而。炎夏属火,在五脏与心相应。由于汗出多,且如前所述的“壮火食气”,小暑时节开始便要注意顾护心阳(近似地跟未学习过中医的朋友们解释一下:心阳即心推动血液循环、血脉舒缩、情志的形成等功能。中医认为情志是否正常形成与心有关,是否正常表达则与肝有关。),夏至时节食谱:荷叶茯苓粥(清热解毒、宁心安神、止泻痢,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兔肉健脾汤(健脾益气)、黄芪银花粥、银花紫背天葵汤 小暑推荐食谱:清炒绿豆芽(清热、解毒疗疮)、素炒豆皮(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的人。问题:分得开自汗和盗汗吗?)、蚕豆炖牛肉(健脾利湿);饮品的话,个人比较推荐西瓜番茄汁(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黄少者较佳。)麦冬竹叶粥、莲子山药糊等。六、 大暑:每年的7月22-24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传统把这个时期又称之为长夏,是一年中温度和湿度均最高的时节,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湿热”。 大暑时节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最易亏损,而出现中暑等现象。中暑不是我们常有的整个人晕过去的那种,有下列现象应考虑中暑的可能:明显乏力、头昏、心悸(就是你转角遇到爱时那种心中加速的感觉)、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难止、四脚麻木、口渴难止、恶心等。一旦出现一述症状可以:转移至通风处(但不宜用风扇空调对着吹),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其实,中暑可防可治不可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暴晒,室内降温要适度等。可考虑常服些许解暑化湿的中药,如:藿香、佩兰各10克,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煎水代茶饮。成药方面的有仁丹、十滴水等。这个时节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冬病夏治,像慢支、肺气肿、支哮、风湿等属阳虚的。最为大家所知的应该是天灸了: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细辛12克、甘遂10克,打为细粉以姜汁调湖,分6份贴在肺俞、心俞、膈俞上,每个伏天一次,每次46小时。打错一字白“芥”子给几款大暑食疗方:清拌茄子(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绿豆南瓜汤(解暑、利尿)、苦瓜菊花粥(解暑、止泻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