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综合复习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694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综合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综合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综合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综合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2011 年4 月5 日上午,万众瞩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一盛世国典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编制了乐谱3、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留青史。“他”指的是A.黄帝 B.炎帝 C.禹 D.启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5、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7、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8、史记 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 B商朝C秦朝 D西汉10、“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11、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在巴黎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13、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这体现了孔子A礼治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 C教育的思想 D民生思想14、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1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16、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7、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18、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9、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0、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A郡守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21、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A拥有封地 B负责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22、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车同轨,书同文废分封,立郡县 焚书坑儒23、“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A李斯 B主父偃 C张骞 D董仲舒2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25、“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推恩令26、下列选项中,与汉书记载“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段史料相印证的是A昭君出塞 B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C张骞出使西域 D西汉开辟丝绸之路27、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28、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A B C D29、“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30、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31、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A孔子 B司马迁 C杜甫 D司马光32、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A陕西西安 B河南洛阳 C江苏南京D甘肃敦煌33、“(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34、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35、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6、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7、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38、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39、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 开元通宝B. 刀形币C. 秦圆形方孔钱D. 交子4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二、材料解析题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 什么“绝大的影响”?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4、材料一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同时,他还深刻地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这所畏也;重罚者,民这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填字母);(1分)郭沫若之所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因为春秋战国和五四运动时期都处于 。(2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每小题计分)根据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对秦朝的影响。汉武帝对材料三的主张持何态度?简要谈谈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你主为统治者确立统治思想的因素有哪些? 5、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2)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持什么态度?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1-5CCCBB 6-10BACBA 11-15DCDDB 16-20CDCDB 21-25BCDBD 26-30ADCBA31-35BACAD 36-40BADCA二、1、(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2、(1)以德治国。(1分)“仁”的学说。(1分)(2)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2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2分)3(l)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4分)(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2分)(3)特点:全面性;一分为二。(4分)4、(1)B ; 社会变革(或社会剧变)时期 。(2分)(2)(3分)主张:重视法律、法治;强调法治为人治服务。(1分) 影响:韩非子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等分)(3分)态度: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1分) 作用: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2分)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等分)(3)(2分)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和维护统治。5、(1)秦始皇的态度:焚书坑儒。原因:儒生利用儒家学说议论朝廷和暗中批评秦始皇。 (2)汉武帝的态度: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答对其中一句即可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