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就有希望演讲稿.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0571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爱就有希望演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爱就有希望演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爱就有希望演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梦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奇迹(蒋仲侠演讲稿)同志们,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开场白)今天我就借着这次演讲比赛机会,正式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青川参加援建的那段经历。(引 文)礼拜三晚上我收到了四川亲人的一个问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勾起了那些年,那些事。震惊全球的“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严重创伤,如今六年过去了,他们依然记得我,此时此刻,我很想用四川话对他们说:亲人们,你们过的好吗?(正 文)2008年8月26日,我受组织委派带着48万奉化人民的爱心奔赴地震重灾区青川,支援灾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青川,位于四川西北部,与电视剧一代枭雄中的青木川风雷镇离的很近,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刚到青川的时候,整个县城的基础设施仍处于瘫痪状态,整个城市死气沉沉,用奉化话说就是何白烂摊啦,建筑物东倒西歪,砖头瓦片还时不时随着余震不断掉落,相当危险,一般到了晚上我们都不敢出门。当时由于县城是否搬迁问题迟迟未定,青川县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无法开展,县城的建设项目就无法进行,于是省、市援建指挥部迅速做出工作部署的调整,不论县城去留如何,为力争早日完成任务,决定从农村下手,先开展农房重建、农村人畜饮水、农村产业帮扶等工作。为此我们跑遍了乔庄镇辖区内的所有村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开展周密的调查研究,考察条件比较成熟可以开展的农村项目,做好前期工作。(解 说)当地政府想搬迁到竹园,靠近高速出口的地方,当地群众却不支持搬迁,报到国务院后,中央专门派了规划司和中规院的同志入川考察,最终还是根据群众意愿,确定了原址重建。青川冬天的气候一般比沿海地区要冷。眼看着天气一天天变冷,很多老百姓的新房才刚刚平整完场地,有的才刚拆掉危房,所以很多人还是住在简陋的帐篷里。2008年11月开始,我们就帮助乔庄镇政府分8个行动小组全面开展安全越冬工作。当时我在回龙村小组,我们就拿着榔头,背着油毛毡,挑着水泥,拎着泥桶,对未能达到安全过冬要求的过渡房采取加固、加厚铺油毛毡等土办法,挨家挨户进行查漏补缺,把群众安全过冬问题落到实处,我们用实际行动和爱心温暖着灾区人民。随着援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09年5月青川县总体规划终于尘埃落定,县城建设全面开展,援建项目遍地开花,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县城。根据指挥部安排,我被派到房建一部,对接乔庄镇政府与宁波建工集团,结合板房腾挪工作负责做好小坝安居小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在大家齐心协力挥汗如雨的努力奋战下,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板房搭建384间,并协调做好小坝安居小区地块的板房腾挪和三通一平工作,7月初施工单位顺利进场施工,充分体现了我们宁波速度和援建力度,传递着宁波爱心。在县城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紧抓农村项目不放松。2009年7月,与我同去参加援建的王勉同志生病动手术,根据工作需要,我又被调回自留资金项目组,继续做好农房重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乔庄镇环境整治和产业帮扶等工作。本身农村工作就不好做项目小但数量多,涉及面又广,而且灾区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差;既要克服了余震影响、山体滑坡、7.16洪水、8.19洪水等自然灾害,又要解决材料紧缺、劳动力紧缺等问题一大堆。为了争取早日完成政治任务,让灾区百姓住上牢靠的房子,向组织交上满意的答卷,在大后方的鼎力支持下,各级援建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累、不怕险,克服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始终本着一颗为灾区人民作贡献的爱心,身体力行,用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双休日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的“五干”作风,在工地上扮演着各种角色,从测绘员到规划设计员、从政策讲解员到设计联络员、从技术指导员到资料员经过了两年多努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出色完成农房重建示范点、示范村建设,在做好农房重建工作的同时,做好入城干道、白井坝、横街子、马家院等地块的改造工作,养猪、养鸡、养兔、茶叶生产、食用菌生产、大棚蔬菜等产业帮扶项目均与大后方“联姻”成功,建立了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在感叹时光如梭的同时,昔日的地震重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所所学校书声琅琅。我们用爱和行动,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圆了青川人民的安居梦,让这座“死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青川的“梦幻天堂唐家河”宣传片还被央视一套纳录,在每天的18点52分至18点55分播出。2010年10月在谈指挥长宣布圆满完成援建任务之后,援建队伍撤离的那一天,当地群众自发的走上街头,怀着感恩的心,来送送他们的亲人。汽车车头挂着大红花载着我们缓缓的行驶着,街上、路上到处都是人,有拉着横幅“常回来看看”的,也有举着“感谢你们”“感恩浙江”等木牌子的;有拿着鲜花的,也有往车窗里塞土特产的;有向我们敬礼的,也有向我们竖着大拇指的;有蹲在路边哭泣的,也有转过身去默默流泪的;人群中有我们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欢送队伍沿秦新路两侧从县政府一直排到了新建的浙川大桥,那段平时十分钟不到的路程,车子整整走了半个多小时。那一幕,很多人都哭了,感动的话都说不出。在灾区的那段日子,我们习惯了吃饭时往饭菜里放辣,习惯了睡觉时在床边倒放个啤酒瓶,习惯了在简易潮湿的板房里睡着硬板床,习惯了说话时掺杂着几句四川话,习惯了断水时拎个桶跟大伙一起排队等洒水车,习惯了晚上停电时打着手电继续开会,习惯了听着“小黑”打呼噜,习惯了艰苦而又有意义、平淡而又值得回味的灾区生活。在援建的那段日子,我们远离家人和孩子,远离亲戚和朋友。有时候家里老人生病不能亲自照顾;有时候亲戚朋友结婚不能亲临祝福;有时候过节不能和家人团聚;有时候听着隔壁板房里的战友在电话里给他孩子讲故事;那时候我也想家,想念守候在家里的新婚妻子;每当我想到这儿心里就酸酸的。在即将离开的那段日子,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孩子踏入新学校去上课的高兴,看到了一户户老百姓搬进崭新住房的喜悦,看到了青川人民对未来生活充满的希望,看到了那震不倒、压不跨,灾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作为援建干部的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因为我给予和奉献了。(结束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段苦中带甜,笑中含泪的两年多时间里,磨练了我的意志,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我认为,在座的各位,不论你在什么样岗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应该怀揣梦想,用爱和行动去创造更多的奇迹。我坚信:有梦就有希望,有爱就会有奇迹。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演讲人:蒋仲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