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0184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分)(2009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2(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6gNO2和N2O4的混气体中,含氮原子数目是NA B 1.0L 0.1mol/L的NaF溶液中,含F离子数目是0.1NA C 11.2L的H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是NA D 1molFeCl3跟沸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是NA3(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酚俗名石炭酸,向苯酚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浅红色 B 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 C 既能够与酸反应又能够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化合物 D 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4(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第二主族的是() A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B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 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 D 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5(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白磷保存在煤油中;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A B C D 6(3分)(2009春宁波期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电子总数 原子总数 分子总数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7(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生成两种不同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水解前的这种有机物是() A 甲酸甲酯 B 乙酸异丙酯 C 麦芽糖 D 蔗糖8(3分)(2009天心区校级一模)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迅速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Na+、SO42、Cl B Na+、NH4+、SO42、Cl C Na+、K+、SO32、NO3 D Na+、K+、MnO4、Br9(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新华社报道:放射性物质钋(Po)210造成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原子序数为84的钋,是1898年居里夫妇在处理沥青铀矿时发现的下列有关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 B 钋(Po)210原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42 C 钋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D 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010(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混合NH4+OHNH3+H2O B 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CO32+2H2O C 实验室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11(3分)(2008秋南昌期末)T时,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的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浓度C的变化如图甲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分别为T1,T2时,X的体积分数、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t1时间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min B 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时,在相同容器内若由0.1mol/LX,0.3mol/LY,0.4mol/LZ进行反应,平衡时Z的浓度仍为0.4mol/L D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Y的转化率也加大12(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类推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NH4Cl加热分解只生成HCl和NH3,NH4I固体加热分解也只生成HI和NH3 B 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 足量的CO2气体通入Na2SiO3中可生成NaHCO3; 足量的CO2气体通入石炭酸中也生成了NaHCO3 D 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13(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 10mL0.02molL1HCl溶液与10mL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13(25) C 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 在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14(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现有t时质量分数为a%的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甲溶液蒸发5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g;乙溶液蒸发12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g则t时,KNO3溶解度为() A 41.7 g B 50 g C 43 g D 60 g15(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隔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是:Pb2ePb2+,充电是阴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4H+SO42 B 闭合K断开K1,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B到A C 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 D 放电时,线路上若有1mole通过,则消耗硫酸也是1mol16(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利尿剂是2008北京奥运会违禁药物,顾名思义,此类药物有稀释尿液的功能利尿剂现有15种,主要用于掩盖或“清洗”体内其它违禁药品的存在,以逃避兴奋剂检查利尿酸是其中之一,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利尿酸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利尿酸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有10个 C 利尿酸分子式是C11H12O4 D 利尿酸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7(10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根据表中左栏信息,回答右栏有关问题:信 息 问 题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在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其中Z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 (2)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族Y固体单质与盐酸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向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4)最终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5)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18(8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气体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为酸,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若甲为淡黄色固体,D、F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则(1)A的分子式是,甲的电子式是(2)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若1.7gA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9(9分)(2010秋抚州期末)在25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3)在B点,a 12.5mL(填“”、“”或“=”,下同)若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 c(CH3COOH),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c(OH)(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20(15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甲同学探究NO2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该装置的明显缺陷是:(2)实验开始后,发现Zn溶解,但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同学猜想可能是因为HNO3被还原生成NH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何验证该猜想:(3)重新调整HNO3浓度后,发现A中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设计实验,证明NO2具有氧化性(药品意选择,合理即可) 步骤 现象 结论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 NO2具有氧化性(4)乙同学对甲的实验结果产生质疑,提出假设:假一:NO2氧化了SO32假设二:HNO3氧化了SO32问题1:假设二(“是”或“否”)合理,理由:(用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2:若要验证NO2具有氧化性,你的实验方案是:计算题:21(10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某纯净的天然碱可看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取6.64g天然碱用酒精灯充分加热至恒重,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过量的浓硫酸、过量澄清石灰水后,浓硫酸增重0.9g,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1g(1)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重 g;(2)该天然碱成份中除含有碳酸钠外,还含有(填化学式);(3)6.64g天然碱中,含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mol;(4)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为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分)(2009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考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A物理变化也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C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进行;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有光和热产生解答: 解:A只有化学键形成的反应才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错误;B氯化铵结晶水合物与氢氧化钡固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可进行,故B错误;C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很多放热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故C正确;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注意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注意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2(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6gNO2和N2O4的混气体中,含氮原子数目是NA B 1.0L 0.1mol/L的NaF溶液中,含F离子数目是0.1NA C 11.2L的H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是NA D 1molFeCl3跟沸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是NA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NO2、N2O4中N与O个数比为1:2,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B负离子为弱酸根离子,部分发生水解;C气体状况未知;D氢氧化铁胶粒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的数目解答: 解:ANO2、N2O4中N与O个数比为1:2,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NO2的物质的量n=1mol,含氮原子数为1mol,氮原子数目是NA,故A正确;B.1.0L 0.1mol/L的NaF溶液中含有氟化钠0.1mol,因为氟化钠为强碱弱酸盐,所以部分氟离子水解,含F离子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C气体状况未知,无法确定氢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mol FeCl3和沸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由于氢氧化铁胶粒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所以胶体粒子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mol,胶粒数一定小于NA,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与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等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和条件,题目难度不大3(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酚俗名石炭酸,向苯酚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浅红色 B 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 C 既能够与酸反应又能够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化合物 D 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考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乙醇的化学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A苯酚酸性太弱,向苯酚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基本不变色;B钠的密度比乙醇大;C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有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为有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弱碱盐、氨基酸等;D高分子化合物指式量大于10000以上的物质,脂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解答: 解:A苯酚酸性太弱,向苯酚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基本不变色,故A错误;B钠的密度比乙醇大,钠与乙醇反应时,钠在乙醇底部,故B正确;C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有单质如:硅能和氢氟酸反应,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化合物为有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弱碱盐、氨基酸等,故C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脂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把握有机物的鉴别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类型4(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第二主族的是() A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B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 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 D 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 A、18号元素Ar,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B、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是钠第A族元素;C、氦最外层两个电子;D、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是镁元素解答: 解:A、18号元素Ar,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但是0族元素,而不是第二主族,故A错误;B、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是钠第A族元素,不是第二主族,故B错误;C、氦最外层两个电子,是0族元素,而不是第二主族,故C错误;D、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是镁元素,是第A族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与位置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元素结构特点5(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白磷保存在煤油中;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A B C D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且能与玻璃反应;Na2CO3溶液能与玻璃反应;液溴有毒,且易挥发;白磷易自燃;浓硝酸见光易分解解答: 解: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且与二氧化碳反应,且能与玻璃反应,所以应采用广口瓶橡皮塞密封保存,故错误;Na2CO3溶液能与玻璃反应,所以应采用细口瓶橡皮塞密封保存,故正确;液溴有毒,且易挥发,故采用水封保存,故正确;白磷易自燃,须存放在水中,故错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须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故正确,故保存方法正确的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保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保存方法6(3分)(2009春宁波期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电子总数 原子总数 分子总数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所以电子总数不变,原子质量及物质的总能量也不变解答: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即电子总数不变,原子质量以及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故对,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错,物质种类可能存在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分子总数可以发生变化,故错,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难度不大7(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生成两种不同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水解前的这种有机物是() A 甲酸甲酯 B 乙酸异丙酯 C 麦芽糖 D 蔗糖考点: 酯的性质;蔗糖、麦芽糖简介分析: A甲酸甲酯水解生成的甲酸和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B乙酸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和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D蔗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解答: 解:A甲酸甲酯水解生成甲酸和甲醇,生成了两种有机物,但是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B乙酸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丙醇,生成了两种有机物,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B正确;C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水解产物只有1种,故C错误;D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二者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水解反应及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水解的原理及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D为易错点,注意题中要求分子式不相同8(3分)(2009天心区校级一模)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迅速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Na+、SO42、Cl B Na+、NH4+、SO42、Cl C Na+、K+、SO32、NO3 D Na+、K+、MnO4、Br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分析: 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迅速溶解,为强酸或强碱性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 解: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迅速溶解,为强酸或强碱性溶液,A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故B错误;C酸性溶液中H+、SO3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MnO4为紫色,与无色不符,且酸性溶液中MnO4、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新华社报道:放射性物质钋(Po)210造成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原子序数为84的钋,是1898年居里夫妇在处理沥青铀矿时发现的下列有关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 B 钋(Po)210原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42 C 钋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D 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0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 钋的原子序数为84,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为2、8、18、32、18、6,则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A族,结合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解答该题解答: 解:A钋的原子序数为84,则核外电子数是84,故A错误;B中子数为2108412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12684=42,故B正确;C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C错误;D存在同位素,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元素的质量数与摩尔质量的关系10(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混合NH4+OHNH3+H2O B 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CO32+2H2O C 实验室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 A硫酸氢铵和NaOH等物质的量混合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铵和水;B碳酸氢钙和过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原子不守恒;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钠、次氯酸钠,同时生成弱电解质水解答: 解:A硫酸氢铵和NaOH等物质的量混合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铵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错误;B碳酸氢钙和过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a2+=CaCO3+H2O,故B错误;C原子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Cl2+Mn2+2H2O,故C错误;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钠、次氯酸钠,同时生成弱电解质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即可解答,要遵循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有些反应还与反应物的量及浓度有关,题目难度中等11(3分)(2008秋南昌期末)T时,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的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浓度C的变化如图甲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分别为T1,T2时,X的体积分数、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t1时间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min B 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时,在相同容器内若由0.1mol/LX,0.3mol/LY,0.4mol/LZ进行反应,平衡时Z的浓度仍为0.4mol/L D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Y的转化率也加大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浓度的变化量=(0.70.1)mol/L=0.6mol/L,Y浓度的变化量=(0.50.3)mol/L=0.2mol/L,Z浓度的变化量=(0.40)mol/L=0.4mol/L,XY的浓度减少为反应物,Z的浓度增加为生成物,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3X(g)+Y(g)2Z(g),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结合图II知,T2T1,升高温度,X的体积发生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浓度的变化量=(0.70.1)mol/L=0.6mol/L,Y浓度的变化量=(0.50.3)mol/L=0.2mol/L,Z浓度的变化量=(0.40)mol/L=0.4mol/L,XY的浓度减少为反应物,Z的浓度增加为生成物,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3X(g)+Y(g)2Z(g),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结合图II知,T2T1,升高温度,X的体积发生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在t1时间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mol/(Lmin),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3X(g)+Y(g)2Z(g),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根据图知,化学平衡常数K=,T时,在相同容器内若由0.1mol/LX,0.3mol/LY,0.4mol/LZ进行反应,则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平衡时Z的浓度仍为0.4mol/L,故C正确;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图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正确确定反应方程式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确定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难度中等12(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类推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NH4Cl加热分解只生成HCl和NH3,NH4I固体加热分解也只生成HI和NH3 B 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 足量的CO2气体通入Na2SiO3中可生成NaHCO3; 足量的CO2气体通入石炭酸中也生成了NaHCO3 D 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考点: 探究化学规律分析: A碘化铵分解生成碘化氢和氨气,而碘化氢不稳定,能够分解生成碘单质和氢气;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C石碳酸为苯酚,二氧化碳不与石碳酸反应;D干冰晶体属于原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解答: 解:A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而NH4I固体加热分解生成HI和NH3,HI不稳定分解生成碘和氢气,不能进行类推,故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P,故稳定性为:HClH2SPH3,可以类推,故B正确;C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则过量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石碳酸为苯酚,苯酚溶液为酸性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C错误;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而SiO2为原子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化学规律,题目难度中等,涉及铵盐性质、晶体类型、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解答关键是判断前后类推是否合理,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13(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 10mL0.02molL1HCl溶液与10mL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13(25) C 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 在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 A根据电荷守恒判断;B氢氧化钡是二元碱,盐酸是一元酸,二者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碱有剩余,溶液呈碱性;C根据质子守恒分析;D根据物料守恒分析解答: 解:A根据电荷守恒知c(OH)=c(NH4+)+c(H+),所以c(OH)c(NH4+),故A错误;B氢氧化钡是二元碱,盐酸是一元酸,二者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碱有剩余,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0.01mol/L,则溶液的pH=12,故B错误;C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CH3COOH)+c(H+),故C正确;D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A2)+c(HA)+c(H2A),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14(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现有t时质量分数为a%的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甲溶液蒸发5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g;乙溶液蒸发12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g则t时,KNO3溶解度为() A 41.7 g B 50 g C 43 g D 60 g考点: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即可,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本题关键是要找出饱和体系,根据题意前后两次各蒸发5g水、12g水,但析出的晶体质量不成比例,说明原来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根据两次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差即可求得溶液的溶解度;若要求得原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关键是求得溶质硝酸钾的质量,若能求得蒸发5g水,析出硝酸钾晶体2g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即可求出m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解答: 解: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第一蒸发掉5g水,析出硝酸钾晶体2g,另一份蒸发12g水,析出硝酸钾晶体5g;若使甲、乙两份溶液的质量相等都是mg,则第一蒸发掉5g水,析出硝酸钾晶体2g,另一份蒸发6g水,析出硝酸钾晶体2.5g;则蒸发6g5g=1g水时为饱和溶液且析出晶体质量为2.5g2g=0.5g;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 则,解得:x=50g;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故选B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硝酸钾溶液的溶解度;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指明一定温度;溶剂为100g;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15(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隔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是:Pb2ePb2+,充电是阴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4H+SO42 B 闭合K断开K1,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B到A C 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 D 放电时,线路上若有1mole通过,则消耗硫酸也是1mol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 A放电时,Pb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阴极上硫酸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闭合K断开K1,该装置是原电池,Pb是负极、PbO2是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C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过程中硫酸参加反应;D根据转移电子和硫酸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解答: 解:A放电时,Pb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充电时阴极上硫酸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故A错误;B闭合K断开K1,该装置是原电池,Pb是负极、PbO2是正极,电流从正极PbO2沿导线流向负极Pb,即从A流向B,故B错误;C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过程中硫酸参加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D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消耗2mol硫酸时转移2mol电子,则线路上若有1mole通过,则消耗硫酸也是1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为高频考点,会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极、阴阳极,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明确电流流向、转移电子与硫酸的关系等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A16(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利尿剂是2008北京奥运会违禁药物,顾名思义,此类药物有稀释尿液的功能利尿剂现有15种,主要用于掩盖或“清洗”体内其它违禁药品的存在,以逃避兴奋剂检查利尿酸是其中之一,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利尿酸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利尿酸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有10个 C 利尿酸分子式是C11H12O4 D 利尿酸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A利尿酸中苯环、羰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苯环为平面结构,C=O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D利尿酸中不含醛基,含有羧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解答: 解:A利尿酸中苯环、羰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利尿酸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苯环为平面结构,C=O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可在同一平面内,原子数超过10个,故B错误;C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1H12O4,故C正确;D利尿酸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但含有羧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而使溶液呈蓝色,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酮、羧酸的性质,易错选项是BD,会运用知识迁移方法确定共面原子个数,注意该物质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为易错点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7(10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根据表中左栏信息,回答右栏有关问题:信 息 问 题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在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其中Z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 (2)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A族Y固体单质与盐酸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向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4)最终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O3(5)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SiC(用元素符号表示)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X为碳元素;Z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则Z为Al;Y固体单质与盐酸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Y为Mg;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NaOH溶液,则Y为Si,据此进行解答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X为碳元素;Z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则Z为Al;Y固体单质与盐酸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Y为Mg;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NaOH溶液,则Y为Si,(1)X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分子中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Z为Al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3,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A,故答案为:三;A;(3)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故答案为:MgCl2+2NaOHMg(OH)2+2NaCl;(4)硅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O3,故答案为:SiO32+2H+=H2SO3;(5)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SiC,故答案为:MgAlSiC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常用化学用语、半径比较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18(8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气体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为酸,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若甲为淡黄色固体,D、F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则(1)A的分子式是NH3,甲的电子式是(2)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 Al+2OH+2H2O2AlO2+3H2(3)若1.7gA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5O2(g)=4NO(g)+6H2O(g)H=906.8kJ/mol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分析: 甲为一种淡黄色固体,且为化合物,应为Na2O2,若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G为酸,应为HNO3(或HCl)和NH3的反应,由于G是由A经过两步氧化后与水反应得到的,所以G为HNO3,生成NH4NO3,且A能与O2反应,故A为NH3,则C为NO,E为NO2,B为H2O,D、F的溶液均呈碱性,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得到D为NaOH,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则乙为铝或铁,且能与NaOH反应,所以乙为Al,F为NaAlO2解答: 解:甲为一种淡黄色固体,且为化合物,应为Na2O2,若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G为酸,应为HNO3(或HCl)和NH3的反应,由于G是由A经过两步氧化后与水反应得到的,所以G为HNO3,生成NH4NO3,且A能与O2反应,故A为NH3,则C为NO,E为NO2,B为H2O,D、F的溶液均呈碱性,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得到D为NaOH,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则乙为铝或铁,且能与NaOH反应,所以乙为Al,F为NaAlO2(1)A的分子式是NH3,甲为Na2O2,电子式是,故答案为:NH3;(2)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 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 Al+2OH+2H2O2AlO2+3H2;(3)1.7g 氨气即为0.1mol,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则4mol氨气反应放出热量为22.67kJ=906.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6.8kJ/mol,故答案为:4NH3(g)+5O2(g)=4NO(g)+6H2O(g)H=906.8kJ/mol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物质的颜色、特殊性质、反应现象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19(9分)(2010秋抚州期末)在25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CH3COOHCH3COO+H2O(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3)在B点,a 12.5mL(填“”、“”或“=”,下同)若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 c(CH3COOH),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c(OH)(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c(H+)c(OH)考点: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 (1)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和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2)由开始NaOH溶液的pH=13计算其浓度;(3)B点pH=7,a=12.5mL时恰好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则醋酸应过量使pH=7;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且恰好呈中性,浓度相同时溶液显碱性,则酸的浓度大,混合前碱完全电离,而酸不能完全电离;(4)D点,溶液显酸性,为醋酸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解答: 解:(1)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和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该离子反应为OH+CH3COOHCH3COO+H2O,故答案为:OH+CH3COOHCH3COO+H2O;(2)由开始NaOH溶液的pH=13,c(OH)=c(NaOH)=0.1mol/L,故答案为:0.1;(3)B点pH=7,a=12.5mL时恰好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则醋酸应过量使pH=7,即a12.5mL;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且恰好呈中性,浓度相同时溶液显碱性,则酸的浓度大,即c(NaOH)c(CH3COOH),又混合前碱完全电离,而酸不能完全电离,则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c(OH),故答案为:;(4)D点,溶液显酸性,为醋酸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醋酸电离为主,则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c(H+)c(OH),故答案为:c(CH3COO)c(Na+)c(H+)c(OH)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明确图象中pH及溶液中的溶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醋酸为弱酸,题目难度不大20(15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甲同学探究NO2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该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无尾气处理装置(2)实验开始后,发现Zn溶解,但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同学猜想可能是因为HNO3被还原生成NH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Zn+NO3+10H+=4Zn2+NH4+3H2O 如何验证该猜想: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猜想成立(3)重新调整HNO3浓度后,发现A中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设计实验,证明NO2具有氧化性(药品意选择,合理即可) 步骤 现象 结论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先加入盐酸溶液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NO2具有氧化性(4)乙同学对甲的实验结果产生质疑,提出假设:假一:NO2氧化了SO32假设二:HNO3氧化了SO32问题1:假设二是(“是”或“否”)合理,理由:3NO2+H2O=2HNO3+NO(用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2:若要验证NO2具有氧化性,你的实验方案是:在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同时通入NO2和SO2,一段时间后,容器中气体的红棕色褪去,证明了二者发生了反应,证明了NO2的氧化性考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 (1)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2)Zn将HNO3还原生成NH4+,被氧化得到Zn2+,同时生成H2O,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检验溶液后溶液中是否有NH4+验证猜想;(3)若NO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反应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可以验证NO2具有氧化性;(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应避免水参与反应,排除硝酸影响,在一个真空密闭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