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0130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三个太阳教学目的 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交流网上“考察”南极的收获。交流话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二、学习课文 (一)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2、用心阅读,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二)课堂活动 女画家在南极生活了两个月回国了,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她,那么你该设计那些问题?作为女画家你又该怎样回答呢? (1)设计问题及答案 (2)活动过程:男同学扮演记者,女同学扮演女画家。 (三)深入探究 1、女画家体验到了怎样的南极生活?-艰苦 2、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表现艰苦生活的具体内容吗? (1)学生自主阅读,勾画批注.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3、你读了课文对文中所写到的南极人,又有着怎样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体会感悟南极人的精神风貌.) (1)阅读思考,勾画批注. (2)交流阅读感悟 4、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 问题: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精神的? 学生朗读相关的句段,画出自己喜欢或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录音新闻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自主积累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同学自学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朗读课文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 ,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要求: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同学评析。 探究练习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例:它(潜艇)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2 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并说明其好处吗? 说话练习: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谈学习体会。进行说话练习。 作业:1、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在课余时间播给同学听,并请对方评论。 2、完成本课相关的书面作业“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 2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理解场面描写是重点,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是难点。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意义,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导人: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首位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讯,了解当时人们为英雄送行的场面,理解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作者介绍。 让学生起来介绍: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要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4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5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2。) 绥宁瞩目苍穹瞬间问鼎浩瀚 要求:让一学生站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站起来纠正。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文章记述了人们为英雄杨利伟进行首次航天载人飞行送行的场面,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意义:此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方面的长足进步,“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不能脱离课文内容。 3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明确: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加以赏析。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4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明确:(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有关词语是: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5时30分。)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3、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3。) 找出选文中的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分析其作用。 文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杨利伟和送行的人们;人们为英雄杨利伟送行。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作用:天气的寒冷和人们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崇敬。(意思对即可。) 排比。)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伸延”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廖文根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 2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设想:本课主要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掌握新闻的特点,初步学习新闻写作。因其由两篇组成,拟安排两课时,各一课时。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难道:目标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用具:图片、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4周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次大回合,渡江战役就是其中之一。(交流有关资料,特别展示图片)板书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交流读书卡中积累的字、词和预习心得。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展示)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借助题注,简介新闻。2、 学习新闻的结沟特点。听录音。要求:听后分别用一句话和一段话说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研究归纳。将自己的答案与课文相对照哪些内容与答案一致?(标题对应一句话,导语对应一段话,其余部分为主体)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过渡;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在内容上有总分关系。那么,主体部分是怎样对导语部分展开叙述,表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的?1、 思考:消息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详写了哪层? 为什幺将中路军与西路军放在一起写?先从中路军写起?2、 思考并讨论:句子及加点词语的作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 自主探究。学生举出相似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二、三、 小结:主体部分从东、西、中三路军锐不可当的渡江气势及敌军的纷纷溃退两方面,重点展示了我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六、拓展延伸,锻炼能力。活动题目:看谁读得好活动目的: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体裁特点,提高阅读能力。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七、总结本课,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英勇无畏 锐不可当(人民解放军)西(较详) 中(略) 东(详)_-_- 横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派) 不堪一击 溃不成军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2、 比较阅读的方法,活跃思维,扩大视野。3、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合作。教学用具:多媒体。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香港被步步割让,遭受帝国主义的蹂躏。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离开了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闻,它就是报道这件激动人心的事件的。(板书课题)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 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象。提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幺?(香港回归的重大和庄严)2、 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交流学习卡中的生字词,补充对课文的理解。3、 理清课文内容。思考: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幺?(教师引导 学生合作)引出结语。谈谈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幺作用?(作必要的交代,使报道事实完整)消息除了采用叙述报道事实外,还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三、拓宽思维,比较阅读。(研讨方式)要求:根据新闻特点,对人中两篇课文作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1、默读后讨论。四人小组展开讨论,选取代表发言。(师作点评)2、师生合作,列表比较。四、课堂练习。阅读语文学习指导用书p149阅读理解(二),将原文改写成一则消息。(互评)五、总结课文。(达成学习目标)六、课后练习。完成书上的探究与练习。板书设计: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语: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两个“这是”,两个“传向”。主体:叙述交接仪式的全过程。查尔斯王子的讲话重点叙述 降旗、升旗仪式(特写)江泽民主席的讲话(重点)结语:出席仪式的其它成员及各国记者人数(时效性 真实性 简明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