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材料.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9568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精华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一) 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我国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三)教育经典定义柏拉图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与改造”。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二、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定义教育制度是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结构的两个方面意识教育的施教机构习题;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1幼儿教育 2小学教育3初中教育4高中教育5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当代有两个特征一是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基础越来越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的多样化。6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一是多层次,二是多类型。7成人教育三、教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二)古代教育1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工具以手工工具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活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农业(牧业)经济为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贫乏;政治制度以寡头制和集权制为主,以“君权神授”为理论基础,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社会文化资源为少数上层社会人士享有,主要知识形态为神秘的宗教知识和古典人文知识。2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三)现代教育1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工具从手工工具发展到大机器和智能机器;生产方式从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和智能化生产;经济形态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转变为以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为主,支柱产业从农业发展为工业和信息产业;社会统治和管理方式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社会关系从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转变为独立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日益健全的法律与道德或宗教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的力量。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现代社会又划分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2现代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动态的综合与统一的概念。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关于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基本的表述是第一,教育的人性化。第二,教育民主化。第三,教育技术现代化。第四,教育社会化。第五,教育创新化。第六,教育的科学化。第七,教育的国际化。第八,教育的终身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历史(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的独立1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对象看,教育问题已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使用的概念和范畴看,已经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的体系;从研究方法看,已经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研究结果看,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从组织机构看,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2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阐明了他的教育主张,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观点,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二、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主要流派(一)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二)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三)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其基本观点包括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第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展、表现和体验。(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一部分是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们依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21世纪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方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教育学的本土化特征日益鲜明。中学教育教育学精华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二)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三)教育优先发展其基本含义有两个第一,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高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第二,教育发展要优先于社会其他行业或部门而先行发展。二、教育与生产关系(一)教育与经济基础一方面,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这体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第二,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一强化或者削弱一消解作用。第一,在通常的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第二,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第三,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二)教育与政治制度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第一,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第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一、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会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可以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二、教育现代化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第一次是人类的诞生,第二次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变,第三次就是现代化。(一)教育现代化的含义及特征概括起来,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般特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教育民主化”包含着这样两层含义第一,是政治民主化在教育系统中的反映,具体体现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制度上的逐步实现;第二,是教育系统本身的体制内部的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民主、教育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等等。“教育主体性”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二)教育现代化的内容1教育观念现代化。2教育内容现代化。3教育条件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建立高质、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开放、民主的教育管理原则;使用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5教师素质现代化。三、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一)文化与教育之间具有共生关系(二)教育具有文化功能1传递一保存文化的功能2传播一丰富文化的功能3选择一提升文化的功能4创造一更新文化的功能中学教育教育学精华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一)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二)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三)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四)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一、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两个前提(一)人的可教育性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二)人对教育的需要性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二、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四个条件(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二)教育的自身状况(三)家庭环境的因素(四)社会发展状况三、教育系统与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通过三种形态实现着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当代教育系统是以学校教育为轴心,以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为补充而组成的复杂系统,教育对社会、个体发展的作用是通过教育系统来实现的。(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1学校教育的地位学校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特殊,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而其他两者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2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有六个明显的特点,即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3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学校教育并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及其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影响。1家庭教育的地位家庭教育是教育时间最长,内容广泛,影响深刻,不拘时空,形式丰富,具有其他教育形态无法取代的地位。2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1)先导性。(2)感染性。(3)针对性。(4)终身性。(5)个别性。3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家庭往往不能理性地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容易滋长其产生不良社会行为。(三)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指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利互惠,旨在促进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1社区教育的地位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大环境。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向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学校教育是构成社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社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2社区教育的特点(1)开放性和群众性。(2)多样性和补偿性。(3)实用性和融合性。(四)三种教育形态功能的整合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是对三种教育形态进行功能整合的目的所在。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的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教)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一、义务教育概述(一)义务教育的意义1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2义务教育的意义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二、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992年4月,国务院又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如果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和义务教育的起步,那么,细则的施行则意味着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更加具体,更加规范,也更趋于完善与成熟。三、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一)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二)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三)义务教育的学制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前一段指小学,后一段指初级中学。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四)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五)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办学经费和师资。四、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普及性(二)基础性(三)强制性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一)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二)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观察小学生的观察常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容易忽略主要的东西。教师应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2注意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3记忆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4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5情感儿童入学后,学校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情感的倾向性、深度、稳定性及效能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6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三)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和父母的夸奖。3学习兴趣与习惯有特殊性。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六、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掰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豌,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中学教育教育学精华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百目的的定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一)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二)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三)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三、教育目的的层次(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二、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从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的教育目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前苏联是一个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其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三)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教育的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几种有关教育目的的观点(一)神学教育目的论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教育目的论”。夸美纽斯、雅克马里坦和小原国芳等是代表人物。他们都认为,人有肉体也有灵魂,但灵魂才是人的本质。因此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完全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社会本位目的论者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三)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相反,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人。(四)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思想中一个引人争议同时又独具价值的方面就是他的“教育无目的”理论。他认为“社会是许多沿着共同的方向、具有共同的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并肩工作的人们的聚合体”,“社会把它自己所成就的一切,通过学校机构,交给它的未来的成员”。所以,“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二、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建国初,根据当时的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也是对教育目的的表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被人们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教育目的。现阶段,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第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我国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一)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二)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三)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四)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五)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五、我国教育目的的实施教育目的实际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造精神。第二,实践能力。第三,开放思维。第四,崇高理想。中学教育教育学精华第五章:学生与教师第一节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二)学生是完整的人(三)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二、学生的个体和集体(一)学生的个体和集体都是教育的对象(二)学生集体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一)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为接受教育而要求国家作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即公民从国家那里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二)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1人身权 2受教育权第二节 教师一、教师的本质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二、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三、教师职业专业化(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专业知能;(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四、教师的人格特征(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十分显著和独特的作用第一,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对学生成长有很大作用。第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理论探索“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两种主张,“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置学生于依附地位,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性、独立性,贬低学生的理智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中心论”则与其相反,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二)师生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经过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阶段。第一,初步建立阶段。第二,深化阶段。第三,巩固、发展阶段。第四节 学校一、学校的起源与发展学校的产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商代。欧洲学校的出现大概是在公元前87世纪。现代学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古代学校是不系统、不连贯的,现代学校是有系统的、相互衔接的;(2)古代学校的教育以人文为主,轻视自然,现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则面向实际,以各种实用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3)古代学校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学期、年级的概念;(4)古代学校是面向少数人和特权阶层的,现代学校是面向大众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5)古代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6)古代学校强调师道尊严,现代学校提倡师生平等。二、现代学校的危机对现代学校危机的分析和批判是20世纪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对现代学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代表人物和观点如下第一,杜威对现代学校的批判。第二,毛泽东对现代学校的批判。第三,伊里奇的现代学校批判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第四,鲍尔斯与金蒂斯对资本主义现代学校的批判。第五,布迪尔的现代学校批判理论。第六,弗莱雷的批判理论。三、学校文化的建设问题(一)学校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学校文化是指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二)学校文化的功能学校文化是教育文化的一种类型。学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学校文化本身具有直接的和巨大的教育意义;学校文化既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学生所学习所吸纳,又可以作为隐形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还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三)学校文化的类型与构成不同类型学校文化的构成大致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从文化创造和享用的主体来说,学校文化主要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从文化构成的要素来说,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教师文化是由教师主体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知识符号、语言习惯、行为方式等的集合,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文化是在教师文化和学生原有文化身份影响下形成的,由学生自己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知识符号、语言习惯、行为方式等的集合。行政人员文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文化,因为从广义上说,学校的行政人员也是教育者,在中小学校,行政人员主要是由教师兼任的,或者说,行政人员也担任一定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观念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整套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等。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既包括一些显性的通过文字加以明确表述的规章制度,也包括一些隐性的只通过无意识认同和简单行为规范而构成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度文化具有或隐或显的规范作用。学校物质文化是指体现学校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的一切建筑、环境和设备的集合,构成学校教育的“物质情境”(thephysicalsituation),使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建筑都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是许多教育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四)学校文化的建设理想学校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第一,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特别是人格陶冶价值,不要仅仅把学校文化定位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上。第二,整理与继承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使之在未来发扬光大。第三,突出学校文化的时代特征,使学校文化与时代的主流文化精神趋于一致。第酒,加强对学校文化的研究。第五,充分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文化身份,激活他们的文化刨造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的创造者。第六,给予学校中“文化处境不利”的人群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预防、克服文化歧视和文化伤害,使他们从文化不利或文化自卑的状态或心境中走出来,重获文化自尊。 中学教育教育学精华第六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定义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在各种关于课程的定义之中,能为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三种(一)课程是知识(二)课程是经验(三)课程是活动二、课程的分类(一)什么是课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面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第二节 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一)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二)培养目标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三)课程目标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四)教学目标它是课程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二、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一)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二)对社会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三)对学科的研究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第三节 课程设计一、什么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二)设计的意义(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一)教学计划1教学计划的概念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2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2)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3)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二)教学大纲1教学大纲的概念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2教学大纲的构成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正文部分。(三)教科书设计1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2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3教科书的作用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第四节 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二、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一)安排课程表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第二,迁移性原则。第三,生理适宜原则。(二)分析教学任务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三)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第二,内部因素。第三,外部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