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五.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464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五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重点难点突破 中外历史上改革的共同启示 1从改革的背景来看,虽然历次改革所处的时代、国度和具体内容不同,但从实质上来看,均体现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改革就是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使之及时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从改革的进程来看,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社会经济关系的重新组合和各阶级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制,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 3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改革有成有败。而其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是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4从改革的作用来看,成功的改革能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 5此外,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风云人物,在改革中体现出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思想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响。测试 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人类的进步往往需要借助于改革。据此完成l-6题。 1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 A负责征收赋税 B清查耕地面积 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 2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突出作用是( ) A抵制外国经济力量的扩张 B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突破封建教育的内容和体制 D从传统的理藩外交走向近代外交 3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 弘扬民族文化挽救民族危亡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发展资本主义 A B CD 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B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C促进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D对私营企业进行限制和改造 5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影响是( ) A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B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成就的是( ) 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大亚湾核电站兴建原子弹、导弹、氢弹爆炸成功“神六”飞船升空香港、澳门回归 在多极化趋势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 A B CD 改革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但由于具体国情和背景的不同,其结果和命运也就不同。据此完成712题。 7导致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是( ) A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B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速度 C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 D改革派的力量是否强大 8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中不包括( ) A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有利于富国强兵 C商鞅有改革的勇气和气魄 D秦国的旧势力相对弱小 9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清朝统治者则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封建统治。造成这种不同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同 B经济基础不同 C统治阶级的文化观念不同 D国际环境不同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关键因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C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D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 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C自由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1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长期忽视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列选项中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原因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决定走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C长期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实行联邦制度 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革大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完成1317题。 13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但在向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方面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王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14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日富。何以制夷?日强。何以致富强?日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15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和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其相同之处是( ) A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16中国的改革开放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其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经历曲折而吸取教训的改革 B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彻底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17日本明治维新中,实施削弱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土地私有D废藩置县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改革,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宣告结束,只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成功。据此完成1820题。 18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集中在( )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经济权力过分集中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问题 19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 ) 扩大企业自主权取消集体所有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和指导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A B cD 20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继承性 ABCD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趟列车。 材料二 戊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一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时效和意义”的内容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 ,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在其诗中写道: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餮。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1)材料一中涉及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持观点的认识。 (2)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沙皇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黎。而40年后,俄国却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沙皇俄国从令人敬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俄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二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既不造能阀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能造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3)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通过上述看似时间和地域上毫无联系的改革,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共性认识?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题关键是弄清“市易务”的职责为政府出钱购买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据此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2。B近代史发展的主流是近代化其核心在经济上是工业化或资本主义化,故B项符合题意。故其他选项都不能算是“突出作用”。 3C结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分析,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故不可能动摇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据此可排除含有的A、B、D三项。 4A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建国初期经济政策制定背景的理解。建国初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局部利益,C项是必要的过程,D项表述不正确。 5B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各自的影响,通过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则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都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6C解题可用排除法,因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显然不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故可排除含有的A、B、D三项。 7A导致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本题题意要求的是“根本因素”,比较各选项可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 8D题目中所给选项涉及了改革成败的各种因素,但就商鞅变法来说,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9B由于俄国、日本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的不同,从而出现了改革的不同结局,这在实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10B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是由于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才突破了原有农业发展的结构,故B项符合题意。 11D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大大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之进一步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 12C依据“经济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长期忽视人民的根本利益”,比较四个备选项,只有C项符合题意。 13A本题解题注意题干的关键词,魏源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方面,故A项正确;洪仁哥、梁启超、孙中山的主张均涉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故不符合题意。 14D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由“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可以判断晚清人士是针对政治制度的改革的大声疾呼。 15A对比各选项,B、C两项各有局限性,实际上应该是这两种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 16C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相似之处不包括”实际上就是指不同之处。东欧国家的改革实际上并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17D解题关键是弄清备选项中四项措施的内涵,只有废藩置县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18C二战结束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照搬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此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国家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强烈要求。 19A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又是一道比较型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东欧各国改革中只有南斯拉夫实行了社会所有制,其他国家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所以不正确;也易排除。 20B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分析,不符合中共八大的内容,故排除含有的A、C、D三项。 21解析:本题所给的材料包含了一系列的对比,即洋务派主观目的与实际效果的比较和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在题目的设问中已经给定了比较的角度,所以要注意审题。第(3)问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即近代化,要注意洋务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 答案:(1)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近代政治理论和伦理观念等。 (2)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深霞和广霞,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的领导力量;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3)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22解析:本题的前三问可以在阅读理解材料、提取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点睛之笔在第(4)问,这是考查宏观把握材料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题目虽然强调了时闯和地域上无差别,但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点即改革,实际上就是对改革的认识,注意不要仅停留在材料上,应上升到理论方面。 答案:(1)方面:理财和军事。 认识:作者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并未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并未真正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2)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两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3)原因:军事力量薄弱,思想保守。 措施:明治维新。 影响:成为军事强国,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4)第一层:万物皆变。第二层:只有通过改革,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