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中学高三历史第四套题主命题人王广林于鹏副命题人马丽芳赵永慧.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248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岭中学高三历史第四套题主命题人王广林于鹏副命题人马丽芳赵永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岭中学高三历史第四套题主命题人王广林于鹏副命题人马丽芳赵永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岭中学高三历史第四套题主命题人王广林于鹏副命题人马丽芳赵永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题4 2012年4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卷(选择题,共48分)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 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 ,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庭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2、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明朝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们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4、“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5、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7、右图为某位学生的电脑屏幕截图该同学查找的资料最有可能用于研究A“五四运动对上海服装演变的影响” B“五四运动时北京学生运动”C“五四运动时上海底层百姓的生活” D“五四运动与上海各阶层关系”8、“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9、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非)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B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人们思想10、荀子王制载:“论百工,审时事,辩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工匠,不可能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按生产件数领取工资 在白瓷器皿上雕琢图案 有选择雇主的自主权A B C D11、“(晚明上海)标布(一种优质棉布品种)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万计以故牙行(贸易中介组织)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上海棉纺织业兴盛 白银大量使用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业竞争激烈A. B. C. D.12、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A B C D13、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夜市的出现 商帮的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 B C D14、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15、古代中国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郊祭(祭天),诸侯只能祭其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然而鲁国从僖公开始也举行郊祭,而季氏也举行旅祭(祭泰山)。对此类现象,孔子评论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据此可知,孔子 A.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B.哀叹分封制度的瓦解 C.对宗法制强烈不满 D.对社会现象表示容忍1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7、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D树立宋明理学的独尊地位18、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蕴含近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19、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20、人教社历史教材曾经有这样的论述: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反映的是A阶级斗争史观 B近代化史观C文明史观 D全球史观21、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A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22、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23、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24、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 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25、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对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清政府晚期的留学潮富国强兵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潮实业救国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潮建设祖国第五次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创业立业A多选择留学欧美等西方国家 B以留学苏联、东欧国家为主C涉及机器、水电等技术领域 D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26、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不流血”一定程度是与落后势力妥协C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进程27、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28、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卢米埃尔兄弟与电影”、“美孚石油公司的兴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素材。综合上述素材分析,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C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29、1929年,苏联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建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参加建设的有苏联人、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材料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A继承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得到欧美国家大力支持C引进了欧美技术和人才 D开创了新型工业化道路30、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 的事实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俾斯麦统一德意志A B C D31、某作家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A B C D32、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卷(非选择题,52分)本大题共5个小题。其中33题16分,34题14分,35题12分,36、37题10分(任选一题),共计52分。33、(16分)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1分)“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2分)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2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4分) 材料四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请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及其作用说明这一论断。(2分)(5)综上所述,从思想渊源看,你认为应如何构建当今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分)34、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4分)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4分)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4分)(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2分)35、(12分)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材料二:慈禧太后 Empress Dowager 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12分)36、(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美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时代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简述日本学习西方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3)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3分)3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一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摘自圣彼得堡来客材料二: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4分)。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古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5BACDC 610ADBAD 1115CDACA 1620BCCBA 2125CDCBA 2630CADCB 3132DD33、(1)精神世界:孔子的儒家思想。(1分) 主张: 仁、仁政、为政以德(2分)。(2)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2分) 主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新文学。(3分)(3)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4分)(4)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二战后,西方国家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分)(5)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2分)34、(1)潮流:“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1分)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3分,每点1分,不超过3分)(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2分,每点1分,不超过2分)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2分)(3)“五四”以前: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2分)“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2分)(4)变迁趋势: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世界潮流;由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学西传”到“西学东渐”。(2分)35、参考答案一: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012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政治制度与女性执政的不同结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二: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5分9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两位女性政治家重视现代化,两位女性政治家不同的执政效果等。论述:论述充分;运用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三: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24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注重实力扩展与注重内政控制的不同,或其他一个角度。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四: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36、(1)特点:主动学习西方;学习的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方面学习。(3分) (2)经济:国家大力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4分)(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国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3分) 37、(1)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是由于沙俄侵略扩张,在争夺亚洲等地区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4分)(2)援助苏联并与苏联合作结成同盟,共同反法西斯。(2分)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与苏联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雅尔塔等会议,协调反法西斯行动;军事上与苏联配合打败法西斯。(2分,答出2点即可)准则: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