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政治提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9026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政治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政治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政治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政治提纲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一、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哪些人?其地位如何? 答: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他们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4、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5、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 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范围不同: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6、什么是立法保障?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7、什么是司法保障?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手段: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8、选择题: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9、司法保障的意义是什么?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广泛的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些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3、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是以往社会所无法比拟的。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为所欲为的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要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 4、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哪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一、公民的义务 1、什么是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2、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来自哪些方面?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合一性:受教育、劳动;对等性:遗产继承;制约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4、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5、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6、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7、什么是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8、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是什么?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怎样履行各项道德义务?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二、忠实履行义务 1、公民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这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如何认识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我们应怎样做个合格公民?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1、什么是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2、为什么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学理上,通常将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3、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4、什么是身份权?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5、什么是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6、在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何种地位?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在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首要地位;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7、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予以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立安全教育日;说明我国政府对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工作的重视) 8、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 侵害他人生命与健康为法律所不容,情节严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二、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1、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病就医,恢复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应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不得轻生或自残; 行使生命健康权时,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在遇到危险时首先要考虑保护自己) 2、为什么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须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3、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4、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类别)有哪些? 故意直接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如使用暴力手段把他人打伤、致残(健康权)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侵害了生命权) 间接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如制造、销售不合格产品造成消费者人体伤残或死亡;食品不卫生致消费者食物中毒;排放“三废”污染环境,致人死亡或残疾等; 各种事故。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火灾事故等意外事故导致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 5、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执时,应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故发生了争执,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以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伤害事件的发生。 6、青少年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积极参加安全演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用知识守护生命,快快乐乐地学习,平平安安地生活,健健康康地成长。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有哪些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的后果: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校宣读并张榜公布处分决定,如果其中没有侮辱性语言,实事求是,并不构成侵权行为) 4、什么是名誉(如何理解人的名誉)?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的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的含义) 人们常用诚实或奸诈、善良或邪恶、正派或卑鄙、精干或笨拙、真诚或虚伪等词语对他人作评价,这些社会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一个人的名誉; 每个人一生都处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5、公民享有名誉有什么意义?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6、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名誉?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良好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7、什么是名誉权?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8、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危害?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9、当我们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应怎样处理(做法)?要求侵权者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什么是肖像?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其制作方法丰富多样,有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多种方式。(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 2、什么是肖像权? 肖像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3、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 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4、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姓名的含义是什么?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6、什么是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7、在现实生活中,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可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包括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改变自己的名字;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一、隐私和隐私权 1、什么是隐私? 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和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2、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3、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4、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有利于: 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5、为什么法律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6、隐私权的真谛是什么?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7、隐私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8、怎样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个人隐私权利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 9、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执法机关为社会公共利益、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则不再此列。 10、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失赔偿;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第六课 终生受益的权利一、知识助我成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3、为什么说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4、教育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回答2-3题答案。 5、什么是受教育权?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6、什么是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7、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统一性,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二、珍惜学习机会 1、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哪两种方式予以维护?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2、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3、我国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履行哪些基本的受教育义务?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如何理解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我们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5、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该如何做?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一、 财产属于谁1、社会上财产的划分: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2、属于我国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3、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占有权:实际控制“买”;使用权:利用;收益权:经营、使用以获得利益;处分权:决定其财产命运,“吃掉用掉、赠给卖给”) 4、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5、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民事法律手段: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手段: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侵害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二、财产留给谁 1、公民的个人财产是否都可以继承?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有当其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可继承。 2、什么是遗产?遗产应具备哪些条件?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3、什么是被继承人?什么是继承人?什么是继承权? 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所谓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主要包括哪些人?这些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立的? 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 5、我国继承法规定了哪两种继承方式?除此之外,公民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遗产? 我国继承法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方式。除此之外,公民还可以通过遗赠取得遗产,即受赠人可以依据遗赠人的遗赠取得遗产。 6、什么是法定继承?我国继承法对于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作了怎样的规定? 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7、什么是遗嘱继承?它的最大优点是什么?(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8、继承权发生争议和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要本着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无形的财产 1、什么是智力成果?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智力成果予以保护?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显其重要性。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3、什么是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内容?含义是什么?) 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4、未成年人拥有智力成果权吗?为什么?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而且,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还应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后,应该怎么办? 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6、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公民应如何增强保护智力成果权意识?) 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一、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1、消费包括哪两方面?包括物质方面的消费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 2、为什么说顾客就是“上帝”? 我们选择、购买商品,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因而对于经营者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 3、为什么要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还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4、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是什么?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 保护消费者准则 6、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消费者所付出的费用,已包括商品的成本和经营者所赚取的利润。因此,消费者有权以合理的价钱,购买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 7、根据有关法律,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安全权(所售商品及服务不得危害生命与财产安全)、知情权(知悉商品及服务的真实情况)、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拒绝强制交易、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8、消费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 二、维护消费者权益 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广告宣传、熟人推荐、街头流行等。(拥有一双“慧眼”指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跟随) 2、消费者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哪些有关消费和权益保护的知识?获取和掌握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 消费者应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还需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3、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当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而且要体现在不公平交易发生之后。在商品交易和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则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说明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4、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经营者的侵害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方式)维权?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什么是公平的差异性? 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使公平呈现差异性。2、什么是公平?(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3、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后果?(对社会和个人)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4、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崇尚公平的意义)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所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二、维护社会公平1、什么是公平的相对性?(怎样看待生活中的不公平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2、各种公平观: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等贵贱;人生而平等;讲求效率,维护公平3、如何对待不公平现象?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4、怎样维护社会公平?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5、为什么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6、维护社会公平有何意义?能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7、公平对合作有何作用?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公平,合作很难成功;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中的公平。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1、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正义要求我们怎么做?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怎么做) 2、区分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3、人们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态度:正义行为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要遭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4、公平的正义性体现在哪里?(或正义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既能从制度的正常运行中受益,又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5、社会正义(正义制度)与社会发展是什么关系?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6、社会正义(正义的制度)与社会公平是什么关系?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侯,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与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7、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失去了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8、辨析题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答:正确。理由第4.5.6.题全部答案9、制度保障的意义=正义的重要意义(作用)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失去了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二、自觉维护正义1、非正义行为有哪些危害?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2、面对非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应积极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若消极对待,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3、正义感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之情,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4、对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予以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5、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6、怎样自觉维护正义?要为人正直;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要坚持正义标准;不侵犯他人利益;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