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012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阳一中20142015学年度10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满分:100分 时限:90分钟 命题人:吴华勇 审题人:李建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哪个学派?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 ( )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3“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4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大力赞扬“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因此他被当时很多人所批判,称其“离经叛道”,关于李贽的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否定了儒家思想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当时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5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材料表明 ( )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 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 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6下面是高二文科班某同学关于某宗教教义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该宗教是 ( )A东正教B加尔文教C路德教D天主教7卢梭认为“自从人类觉察到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8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一种印刷技术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该技术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 明朝9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10“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1“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B. 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动机电气革命C. 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D .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12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是诺贝尔奖之一。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 家。爱因斯坦、莫尔斯、普朗克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要成就分别是 ( )A相对论、有线电报、量子力学B光电效应、有线电报、量子假说C相对论、无线电报、量子力学D光电效应、无线电报、量子假说13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达尔文所说的“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是 ( )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周髀算经 D石氏星表14近代某文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戊戌变法不如启发民智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戊戌变法绝对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1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16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C体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17有学者认为:“与所谓 器物一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一 反西化一 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181927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下列毛泽东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将革命进行到底”19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革”错误 D使人们回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20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21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222007年,在纪念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冬天,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办公室拿到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C使人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23下列四幅作品,从其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早的应该是 ( ) A格尔尼卡 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日出印象24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 )A电影和电视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25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2分。要求:紧扣题意,史论结合,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用词准确,书写规范工整。)26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2)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4分)(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国和西方思想启蒙的相似之处。(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以时务报而开始扬名天下的总主笔梁启超,亦屡屡“以文乱法”,引发事端。例如他的知耻学会叙一文,就让时务报的重要支持者湖广总督张之洞深觉这是一篇让“阅者人人惊骇”,恐招大祸的文章,要湖南巡抚陈宝箴等采取行动,“速告湘省送报之人,此册千万勿送”。因此,即便时务报得承受来自政治现实权力这样或那样的压迫,它更从官府以外的社会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动力。举例而言,时务报得到封疆大吏的热心捐助,如李鸿章一次捐助报馆洋二百元,道员朱采阅后“附助报馆经费百元”,它的捐助名单更可以开出一长串。 材料二 阅读时务报,既让改革变法的呼声得以在士人群体里扩散,它提出的各种诉求维新改革的讯息与行动,亦令阅读者屡起呼应。比如,张之洞倡言组成“戒缠足会”以“救二万万妇女”之外,“何不更举戒烟会。以救一万万之男子”的主张见诸报端以上均摘自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张之洞和李鸿章的行为。(6分)(2)根据材料二,从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中,你怎样认识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3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4分) 当阳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10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123456789101112131415答ADAACBACBABBBAC题16171819202122232425答CDBDCABBAC二、非选择题(50分)26、(1)影响: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反映在艺术上书法强调精神气度。(4分)(2)不同: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2分) 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2分)(3)相似之处:都借助外来文化作为思想武器。都进行过激烈争论。都否定专制暴政,主张民主政治。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6分,任答三点即可)27、(1)张之洞、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变法形势的发展,救亡图存意识日浓,因此,他们对时务报采取支持的态度;为维护清朝统治,一旦时务报的文章突破他们容忍的底线,就会禁止时务报的传播。(6分)(2)时务报的宣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使维新变法成为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倡导女子放足和男子戒烟等事例中,维新派以及开明地主对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对封建习俗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6分)28、(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6分)(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6分)29、(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法权(或表决权)。(3分)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5分) (3)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分)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