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模拟卷语文3【第二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935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模拟卷语文3【第二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模拟卷语文3【第二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模拟卷语文3【第二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模拟卷3语文试卷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执着真可谓无出其右者。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埃及人不仅建金字塔,也修神庙。而且总趋势是,越往后,神庙便修得越宏伟高大,在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与之相应的是,祭司作为一个特殊阶层,人数众多,能量极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胀,越强势。最初僧权还没有从王权中分化出来,国王就是最大的僧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僧权便从王权中分离出来了。既然国王必须依靠僧侣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那么国王与祭司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宿命般的矛盾和冲突关系。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随着祭司阶级权势日增,王权与僧侣势力间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严重,且越到后来,越显得不可调和。事实上,从古王国后期起,祭司阶层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势,与王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埃及社会在被迫供养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以外,还得遭受庞大祭司阶层的经济压迫和掠夺。在太阳神崇拜之新神学的强制下,埃及社会被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为之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同时,埃及人还为形形色色的小神祗修庙塑像,而且还举行复杂的祭拜仪式。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不用说,祭司作为一个寄生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僧侣的权势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职务竞已不再由国王任命,而改为父子世袭!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审判中,十名审判官中竟有九人为僧侣。僧侣阶级权势之大,无以复加,即便这一时期埃及国势日衰,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甚至晚至希腊人统治埃及时,神庙僧侣仍然拥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这对托勒密王朝统治者无疑是一种强大的震慑。为有效统治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不得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对祭司们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凡此种种表明,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使埃及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只能是一个成绩不菲的先行者,却不可能对西亚地中海世界进行深度的整合,这项工作只能留给后起的文明来做。这就是为什么较之“发迹”之前的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虽然所掌握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多得多,却没能表现出长久维系一个强大国家、使文明不断成长壮大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埃及文明作为最早的文明之一,虽然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帝国,虽然以种种方式包括军事行动启动了西亚地中海世界的整合进程,却注定只能是开个头而已。 (摘编自阮炜文明的毒瘤,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古埃及人热衷于追求死后的永生,执着于来世,他们建金字塔,修神庙,在追求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B最初的僧权与王权是合二为一的,国王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领导,又是最大的僧侣,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僧权从王权中分离了出来。C古埃及人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得祭司阶层成为古埃及一个特殊的寄生阶层,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权势极大。D祭司与国王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关系,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埃及人民的社会经济负担十分沉重,他们承受着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和庞大的祭司阶层的双重经济压迫和剥削。B祭司靠新神学强制埃及社会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并为各种各样的神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C祭司利用控制古埃及人民的精神世界来实现对国家的控制和对社会的掠夺,而且随着僧侣势力的增大,这种控制和掠夺越发变本加厉。D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阿蒙高僧的职务改为世袭制,并出现了一次审判的十名审判员中有九名都是僧侣的情况,可见当时僧侣阶级权势之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祭司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是埃及社会的毒瘤,即使是在埃及国势日衰之际,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B由于僧侣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托勒密王朝的希腊王国为有效统治埃及,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极力巴结讨好祭司们。C古埃及人把大量人力、物力浪费于虚无缥缈的来世关怀,这种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使埃及文明只能是一个先行者,而不能对西亚地中海地区进行深度整合。D王权与僧权纷争不断,所以埃及虽掌握大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却不能长久维系一个强大的国家、使文明发展壮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闯 滩许 畅一条船从对面芦苇丛中荡出,八九只鸭扑打着游开。“二哥!”天南朝船上挥手。他是来接外出闯滩的二哥的。远处是一个低矮的小山坡,山坡上是一幢黄泥筑的房子。门前光秃秃的,长着一些棕黄的草。只有一棵歪脖子树立着,是好多年前雷打断的。二哥回家一坐下,天南就递给二哥他卷的烟:“尝尝吧。”二哥很久才注意到天南递过来的烟。“啊,好。”他的目光仍停留在堂前摆着的大哥和爹的相片上。“二哥,今年我可十六了。”二哥拍拍天南,微笑着说:“是,天南长大了,看上哪家姑娘了吧?”“才不是,我想跟你一起去闯滩。”二哥把烟一抖,面容一沉。天南站起来,他今年长得特别快,像春笋一样往上蹿。天南举着手臂,臂上的肌肉凸出:“不信你捏。”“不行。你不知道有多危险,大哥已经没了!”“你不让我去,你自己就行!”天南瞪大眼睛,可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家里只剩咱两个了。”二哥叹了口气,进屋去了。晚上天南跟二哥背靠背睡。二哥压低嗓音叫:“天南,睡了吗?”“还没。”“这次去做生意,货被人半路劫走了。”“啊!”天南惊呼,“怎么会这样?”“路上碰着一个怪人,说咱家四代以后都不得闯滩。”天南许久没回话。他们家很早就有先辈闯滩,至此时正好四代。天南一时非常惊悚。“那人大约是算命先生,在途中问我们讨水喝。”“咱家的经历他都算出了?”“这倒没有。”“那一定是胡说的,我才不相信。”“就算这样,我也不会让你去冒这个险。”天南想这莫不是二哥唬他的吧?可万一是真的呢?他有些不敢往下想了。他盘算着明早去镇上把烟卖了,然后找人算算。天没大亮,天南就起床了,把烟条放进背篓里。二哥不知去哪儿了。烟条没到正午就卖完了,他把钱装进袋子里扎好。可一时不知找谁去算了。他们家的事这镇上谁都知道,任谁都能算出来。天南一路想一路走,走到河边上,又白又肥的鸭子在河里游着。一只只船泊在岸边,也不知以后开向何方。他从袋子里摸到昨天二哥搁在桌旁的小老虎模样的口哨,然后怕别人听见似的吹起来。“呜?呜?”楼上的人探出头来:“哪家的?”“我是天南。”天南没有看楼上的人,对着河大声喊:“我是天南!”“喂。”一个人拍拍天南的肩膀,是二哥以前的雇工。“你二哥回来了?”“是。”天南看着他苍老的面孔很亲切。“回来了就好,我现在的主人请你上去坐坐。”“哪个?”“楼上的。现在去闯滩可都归他管。”天南一下子失了兴趣,二哥一定欠了那人很大一笔钱吧。可是若二哥不让他去,跟楼上的人闯也不是不可以。正在天南犹豫不定的时候,他听到二哥喊他。二哥走上前说:“打扰了,日后再来拜会!”天南刚想说什么,二哥就揪了他一下。二哥拖着他越走越远,他频频回头。那个人还站在河边。“只要我在你就别想去闯滩。”二哥的手温热,天南不答话。“听到没?”“嗯。”天南不甘心,扭头又往回望。他其实信二哥的话,但天南就想去试试,他认为男人就应该出去闯一闯。他摸摸袋子里的钱,差不多再攒上一年他就可以撑船去外面了,他内心隐隐跃动。河边好像又有船靠岸了,有些喧哗。天南抬起头来:我是天南,我才不怕。等人们散去,大河又恢复了宁静。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永远没回来。天南在等这样一个出去的时候,多少人在等这样一个回来的时候。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寓意深刻,“门前光秃秃的”暗示了家中人丁凋零的境况,与后文二哥所说的“家里只剩咱两个了”相呼应。B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简短而富有深意,如二哥“啊,好”的语言描写就写出了二哥的心不在焉,体现了二哥和天南之间存在隔阂。C天南吹口哨的情节看似毫不经意,实则精心为之,“呜?呜?”的哨声引出了“楼上的人”“二哥以前的雇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D尽管有霎时的犹豫,但可以看出天南是个有决心、有计划的人,即使二哥不同意他外出闯滩,他也要努力攒钱,到外面去闯一闯。5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分析这两处写“船”的作用。(5分)(1)一只只船泊在岸边,也不知以后开向何方。(2分)答: (2)河边好像又有船靠岸了,有些喧哗。(3分)答: 6小说为什么要以“闯滩”为标题?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冯其庸先生:荷蕖发幽香 昭然历劫新黄殿琴 孙维媛很难用“某某家”来确切框定冯老的身份。如果说他是一个画家,那他的书法作品严谨而潇洒豪放,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书卷气;如果说是书画不分家,那他在诗词上也颇有建树;如果说诗书画本是一体,那他同时还是优秀的摄影家、戏曲评论家,甚至是一位探险家。他属于这些集合的交集,有人称他为“国学大师”,他却拜托媒体不要再用这样的称呼,并幽默地说,要是“大师”理解为“大学教师”,自己倒很符合。而作为红学家的冯其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等专著。近30年来,中国红学界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都有他的功劳,比如中国红学会的创立。就学术研究本身而言,冯其庸对曹雪芹的生平、家事、祖籍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对红楼梦思想内容的研究,也都卓有成就。冯老回忆说:“中学时读红楼梦,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觉得婆婆妈妈。我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时候冯其庸19岁,年少的他热爱读书,却和红楼梦擦肩而过。1954年,冯其庸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正好赶上批判新红学派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运动。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冯其庸不得不重读红楼梦。这一看,就没有再放下。一本书如同一个人,认识、了解一个人并不难,而走进一个人的内心却是不易之事。但如果你和他有相似的经历,彼此之间就有了默契。冯其庸对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真正产生共鸣,是在抄写红楼梦以后。“文革”开始,冯其庸被打倒。他怕红卫兵抄家把书抄走,就偷偷抄了一本保留下来。这项抄书工程是秘密进行的,每天夜深人静后,冯其庸就挑灯夜战,一笔一笔地抄,抄不动了就睡觉,第二天再去挨批。整整一年,冯其庸按照红楼梦的原行原页,用朱墨两色抄写,一共16本,终于在1970年下放前赶完。在那个雨夜,冯其庸在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赋诗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他说:“红楼梦实际上是写一个人的人生,实在是辛酸得很。等到经历了这一场浩劫以后再看红楼梦,觉得红楼梦写了多少曹雪芹个人的辛酸,尤其他隐蔽写的,当初看不出来。”冯老研究红楼梦从研究曹雪芹家世入手,基本方法是查看古文献和实地调查。他对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和考证,找到了大批有关曹家的早期信史,从而对曹雪芹的祖籍得出了确凿无疑的以信史和实物为根据的崭新的结论,即辽宁的辽阳。对石头记抄本的研究是另一个重点,他深入研究,发现己卯本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证出了它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由于怡亲王府抄本由曹雪芹原稿直接抄录,己卯本等于保存了石头记的原貌。而冯其庸在研究中发现了庚辰本照抄已卯本,在己卯本早已散失一半的遗憾下,庚辰本的珍贵价值得以揭示。由此,冯其庸写成论庚辰本。冯其庸,涉足领域之广、造诣之深,后学难以望其项背。没有肝胆人生,哪有血泪文章?只有把今天铸成青铜才无愧那一沓厚厚的历史,冯老就是这样做的。 (有删改)相关链接冯其庸,1924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因家贫多次失学,但于放羊种地之余不忘读书。后来由中学教师奉调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这也得益于他喜欢读书的习惯。 (摘自“百度百科”)冯其庸曾说,曹家飞黄腾达,宾客盈门,固然是对曹雪芹的培养,而曹家衰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培养”。同理,冯其庸遭受的苦难,何尝不是造物主按照特定的意志在对他精雕细镂? (摘自卞毓方京东“瓜饭楼”)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冯其庸涉足领域广泛,于绘画、书法、诗词、摄影、戏曲评论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且为人谦逊,曾拜托媒体不要称他为“国学大师”。B作为红学大家,冯其庸在曹雪芹祖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他以信史和实物为根据,得出了曹雪芹的祖籍在辽阳这一崭新的结论。C己卯本直接抄录石头记原稿,保存了石头记的原貌,而庚辰本照抄己卯本,在己卯本早已散失一半的情形下,庚辰本无疑是珍贵的。D文本选材详略得当,详写冯其庸对红楼梦的研究及其成就,略写冯其庸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既专又博的大师形象。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到人民大学任教时,为了帮助身陷批判新红学派唯心主义思想运动的胡适,冯其庸不得不重新对红楼梦进行研读。B冯其庸不仅在理论学术方面造诣很深,而且还积极参与红学界的重大活动,比如中国红学会就是他一手创办的。C中学时的冯其庸,缺乏人生阅历,没能走进曹雪芹的内心世界,看不出他书中隐含的个人辛酸,与红楼梦擦肩而过。D人们称冯其庸为“国学大师”,是因为他在众多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很难用“某一领域的大家”来框定他的身份。E“文革”期间,冯其庸因怕书被抄走而秘密抄写红楼梦,在抄写红楼梦后他对红楼梦产生了共鸣,真正读懂了红楼梦。9“冯其庸遭受的苦难,何尝不是造物主按照特定的意志在对他精雕细镂?”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王安石见其诗义,补国子直讲,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既而恶之。神宗用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首陈十事:一正已,二任人,三守令,四理财,五养民,六振救,七兴事,八变法,九青苗,十盐事。指擿利害,多人所难言者。及王中正与李宪主西师,汝砺言不当以兵付中人,因及汉、唐祸乱之事。神宗不怿,语折之。汝砺拱立不动,伺间复言,神宗为改容,在廷者皆叹服。元祐二年,召为起居舍人。时相问新旧之政对曰政无彼此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逾年,迁中书舍人,赐金紫。会知汉阳军吴处厚得蔡确安州诗上之,傅会解释,以为怨谤。谏官交章请治之,又造为危言,欲置之法。汝砺日:“此罗织之渐也。”数以白执政,不能救,遂上蔬论列,不听。谏官指汝砺为朋党,及确贬新州,又须汝砺草词,遂落职知徐州。初,汝砺在台时,论吕嘉问事,与确异趣,徙外十年,确为有力。后治嘉问它狱,以不阿执政,坐夺二官。至是,又为确得罪,人以此益贤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有狱当贷,执政以特旨杀之,汝砺持不下。执政怒,罚其属。汝砺言:“制书有不便,许奏论,法也。属又何罪?”遂自劾请去,章四上。诏免属罚,徙汝砺礼部,真拜吏部侍郎。哲宗躬听断,修熙宁、元丰政事,人皆争献所闻,汝砺独无建白。或问之,答曰:“在前日则无敢言,于今则人人能言之矣。”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待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年五十四。 (选自宋史彭汝砺传,有删改)10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恶之 恶:厌恶B语折之 折:打断C伺间复言 间:私下D又造为危言 造:编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相问新旧之政对曰政无彼此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B时相问新旧之政对曰政无彼此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C时相问新旧之政对曰政无彼此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D时相问新旧之政对曰政无彼此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彭汝砺言论直指时弊。宋神宗任命彭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彭汝砺首先陈述十件事,指陈时政利弊,他指出的多是朝中大臣难言的事。B彭汝砺敢于直言进谏。宋神宗让宦官王中正去带兵,彭汝砺认为此举不当,并以史警示,连续进言,直到宋神宗改变了态度。C彭汝砺正直无私。彭汝砺曾因与蔡确意见不一被蔡确暗中用力而外任十年,在蔡确被构陷时他不计前嫌相帮,以致被人诬为蔡确同党而被贬徐州。D彭汝砺依法办事。执政大臣对彭汝砺审理的案件横加干涉,要求处死犯人,而彭汝砺坚持应依法宽恕,最终,皇上下诏令免除了犯人罪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治嘉问它狱,以不阿执政,坐夺二官。至是,又为确得罪,人以此益贤之。译文: (2)或问之,答曰:“在前日则无敢言,于今则人人能言之矣。”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秋思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注】 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的“沙鸥”特征相同。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E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15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两句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后来人们常用此阐发社会发展、新旧更替的哲理。(2)李白蜀道难中的“ , ”两句,道出了蜀山的高危和人们面对难行的蜀道无可奈何的情态。(3)庄子逍遥游以“ , ”两句,极写大鹏击水之远、腾飞之高,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壮观景象。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同胞的贫困与苦难缺少体会与感知,就很难从内向外地生发出强烈的改变贫困人群命运的意愿,就很容易在扶贫工作上 ,浮于表面。“限塑令”是一项利在长远的好政策,它遭遇“七年之痒的困局,有社会认知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制约,但既然已经起步在路上,就不能 。她是一个做事 的人,往往起了个头儿却很少坚持到底。就如她对画画充满了热情,利用放学时间去兴趣班上课,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将画画工具扔到了一边。A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 有始无终B半途而废 有始无终 浅尝辄止C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D浅尝辄止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研究发现,梵高的名作向日葵上炽烈的黄颜色已经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向日葵,压根儿就不是梵高当年画出来的颜色。B真空袋应该具有保鲜、防潮、防霉、防虫、防腐蚀等多种功效,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储存,而在于有效地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保鲜期。C黄粉虫的幼虫即使仅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也能存活一个月以上,并发育为成虫。其所啮食的塑料或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2,或被化解为虫体脂肪。D公安局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拍成的短片作为教材,供公安干警学习,要求他们从中学到识别和抓捕罪犯的技能以及自我保护的本领。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从目前A股行情看,这时候养老金入市或许能赚到一大笔钱,但别忘了股市是有风险的。如果入市的养老金比重过大、资金过多,一旦股市行情不好,到时候养老金也会跟着受损。同时,当前中国经济的情况并没有好转,股市的泡沫情况仍很严重。_,所以,在此大环境下,养老金入市理当谨慎。A养老金大量入市确实冒着极大的风险,尽管它可能获得一点收益B养老金大量入市也许可获得短暂高收益,但从长远看风险不可小觑C如果养老金允许入市,可获得短暂高收益,但风险也是相当大的D只有让养老金按计划有步骤地入市,才能规避风险,保障人民的利益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朱永新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成就他自己。但现实中中国不少的父母却是扬起手、错伸手、不放手,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人性的残缺。莫扬手, ,让孩子远离各种暴力。莫伸手,不要试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要松手,父母抓得越紧, 。父母只有让家庭教育沐浴在人性的阳光下,孩子才不会在风雨中毁灭,才会在蓝天上翱翔; ,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21.(6分)阅读下文,填上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笑着解释:_ 顾客高兴而去。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还这样说:“20分钟解决问题,理得太快了吧?”理发师从容回答:_,顾客微笑而去。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西番国有两个仙人在山中树下对弈,一老猴每日在树上观看,最终懂得了运思置子之法。仙人离开后,它就下树和人对弈,整个国家没有人胜过它。国王认为它很奇异,把它进献给中国,皇帝下诏让朝中高手与之对弈,又寻求四方高人与之对弈,都失败了。有人说杨靖善弈,皇帝派人找到他,让他与猴子对弈。杨靖请求放一盘鲜桃在桌边,然后再与猴子对弈。猴子心系于桃,于是接连失败。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D【解析】“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有误。原文只是说“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2B【解析】被强制崇拜的是法老,“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也是为法老举行的,文中说“同时,埃及人还为祭拜仪式”。3D【解析】因果关系不当,原因应是埃及人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4B【解析】B项,“体现了二哥和天南之间存在隔阂”错,二哥此时之所以心不在焉,是因为他在看大哥和爹的相片,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5【答案示例】(1)通过写“船”不知以后开向何方来暗示天南此时迷惘的心理状态。(2分)(2)通过写“船”靠岸、有些喧哗来表现天南对外出闯荡的渴望和坚定的决心。(3分)【解析】分析句中写“船”的作用,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第一处的描写,是天南迷惘地在河边走时所看到的,根据上文可知,此时天南是“一时不知找谁”,显然此处写“船”暗示了天南的心理。第二处的描写前面有“他内心隐隐跃动”,后紧接“天南抬起头来:我是天南,我才不怕”,可见此时天南渴望外出闯荡且已下定决心,此处写“船”正表现了天南的这一态度。6【答案示例】“闯滩”是小说中天南和二哥冲突的焦点,以此为标题能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小说情节。“闯滩”体现了天南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以此为标题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闯滩”指外出闯荡世界,以此为标题体现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从情节安排、人物刻画、主旨表达等方面考虑。小说中,天南要去闯滩,而二哥关心弟弟,不同意他去闯滩,情节冲突主要围绕闯滩展开,由此可知以“闯滩”为题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情节。天南想去闯滩,主要源自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闯滩”即闯荡世界,以“闯滩”为题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小说主旨。7B【解析】“最为显著”的说法于文无据,文中介绍了冯其庸红学研究多方面的成就,但并没有说哪一方面是“最为显著”的。8AB【解析】A项,“为了帮助胡适”错,根据原文可知冯其庸不得不重读红楼梦主要是因为他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B项,“中国红学会就是他一手创办的”错,原文是说中国红学会的创立有他的功劳。9【答案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冯其庸遭受的苦难是造物主给他的考验,是为了让他变得更优秀。冯其庸年少时因家贫而多次失学,他却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冯其庸“文革”时经历劫难,却真正读懂了红楼梦,潜心于红楼梦研究,终成红学大家。(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结合这句话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含意。这句话出现在相关链接中,是卞毓方对冯其庸的评价,而前句则是冯其庸对曹雪芹的经历的评价,称“曹家衰败”对曹雪芹也是一种“培养”。从“同理”一词可知,这句话是说苦难“培养”了冯其庸,“精雕细镂”喻指苦难使冯其庸更加优秀。然后,从材料中找出冯其庸经历的苦难,并分析这些苦难怎样“培养”了冯其庸。如冯其庸年少时遭受的苦难使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文革”时经历的劫难使冯其庸真正读懂了红楼梦。10C【解析】间:空闲。11A【解析】作答本题,要在粗略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专用名词的用法进行断句。如“时相问新旧之政”中,“时相”作主语,“问”作谓语,“新旧之政”作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差役法”为专用名词,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12D【解析】皇上下诏令免除的是对彭汝砺的属官的责罚。13(1)后来办理吕嘉问的其他官司,汝砺因不逢迎执政大臣,而被削夺两官。到这时候,汝砺又因为蔡确而获罪,人们因此更加认为他贤德。(关键词“问”“阿”“为”各1分,“贤之”意动用法1分,句子大意2分)(2)有人问他(原因),他答道:“以前不敢说的,现在人人都能说了。”(关键词“或”“前日”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王安石见到他的诗义,让他补任国子直讲,后让他改任为大理寺丞,提拔他为太子中允,不久便厌恶他了。宋神宗任命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汝砺首先陈述十件事:一是律己,二是用人,三是守法,四是理财,五是养民,六是赈济,七是兴事,八是变法,九是青苗,十是盐事。他指出的其中的利弊,大多是别人难以开口说的。等到王中正与李宪主管西部军队,汝砺说不应当把兵权交给宦官,于是谈到汉、唐发生的宦官祸乱的事。神宗听了很不高兴,用话打断他。汝砺拱手站立不动,等到机会又讲这事,神宗改变了态度,当时在朝堂上的官员都赞叹佩服。元祐二年,征召汝砺为起居舍人。当时的宰相问他对新政旧政的看法,他回答说:“政策没有彼此之分,只要对就可以。现今变更大的,是取士法和差役法,实行这些制度但士人百姓都不满,没有看到好处。”过了一年,升汝砺为中书舍人,赐金紫。恰逢掌管汉阳军的吴处厚得到蔡确在安州写的诗上奏皇帝,穿凿附会地加以解释,认为是诽谤皇帝。谏官交替上奏章请求治蔡确的罪,又假造危言,想把他依法治罪。汝砺说:“这是罗织罪名的开始。”多次把这件事报告给执政大臣,不能救助他,于是又上书论述,(皇上也)不听。谏官指责汝砺是蔡确的朋党,等到蔡确被贬到新州,又需要汝砺起草制词,于是彭汝砺被贬官管理徐州。以前汝砺雀御史台时,讨论吕嘉问的事,与蔡确观点不同,汝砺被逐外任十年,蔡确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办理吕嘉问的其他官司,汝砺因不逢迎执政大臣,而被削夺两官。到这时候,汝砺又因为蔡确而获罪,人们因此更加认为他贤德。汝砺加官集贤殿修撰,入朝代理兵、刑二部侍郎。有一个案件应当宽恕犯人,执政大臣却拿特旨要把他杀了,汝砺坚持不能杀。执政大臣大怒,惩罚汝砺的下属。汝砺说:“制书有不合适的地方,允许上奏辩论,这是法令。下属又有什么罪?”于是自己弹劾自已请求离职,奏章四次上呈皇帝。皇帝下诏书免去对汝砺下属的处罚,把汝砺调到礼部,实任吏部侍郎。哲宗亲政,恢复熙宁、元丰时的政事,人们都争着献上自己所听说过的事,唯独汝砺没有提出建议。有人问他(原因),他答道:“以前不敢说的,现在人人都能说了。”升官代理吏部尚书。言官说汝砺曾经依附刘挚,(朝廷让)他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管理成都府。还没有出发,奏章又多次上呈皇帝,汝砺又被降为待制、江州知州。汝砺到达江州几个月后就因病去世了。终年五十四岁。14CD【解析】A项,两个“沙鸥”意象特征不同,本诗中“沙鸥”是“闲适”的象征,杜诗中“沙鸥”是“凄苦”的意象;B项,诗人感觉度日如年的原因是“闲”,因无所事事而度日如年;E项,“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错误,应该是“忧国忧民的情怀”。15【答案示例】诗人虽然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2分)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2分)诗人要放眼远望,而又无元龙百尺楼可登。(2分)16(l)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7A【解析】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半途而废:指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有始无终: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句横线后有“浮于表面”,故用“浅尝辄止”。句中有“起步在路上”,故用“半途而废”。句中有“往往起了个头儿却很少坚持到底”,故用“有始无终”。18C【解析】A项,搭配不当。第二处“向日葵”与第二处“颜色”主宾不搭配,可把第二个“颜色”改为“作品”。B项,不合逻辑,应将“而在于”改为“更在于”。D项,成分残缺,应在“公安局长”后加“把”。19B【解析】A项,“获得一点收益”与横线前的“这时候养老金入市或许能赚到一大笔钱”的内容矛盾。C项,养老金已经允许入市,假设语气不符合语境。D项,内容与文段语境不符。20【答案示例】不要试图体罚孩子 孩子逃得越急 孩子才不会成为温室中的花朵(答出一空给1分,答出两空给3分,答出三空给5分)【解析】解答本题,应把握文段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由第个横线前后的“扬手”和“各种暴力”可知,第个横线处所填内容与“体罚孩子”有关,而由“莫”字和“远离”二字可知,句中应有“不要”二字;第个横线前的内容是“父母抓得越紧”,根据文段内容可知。第个横线处的内容应该是父母抓得紧的后果,故第个横线处可填“孩子逃得越急”;第个横线前为分号,分析可知,所在语句与前面的“孩子才不会才会”的句式大致相同,且选取的意象与后面的“参天大树”相对立,故此处内容应为“孩子才不会成为温室中的花朵”。21头发剪得短一点让你显得精神饱满,干练果断,与你的身材正相配。(扣住头发短与人的适配性答题的其他恰当表述均可得分。)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你赢得时间和金钱。22【立意探索】猴子的弈术天下无双,很多人与之对弈都失败了。但杨靖抓住了猴子的弱点,用一盘鲜桃诱惑它,使之在对弈的时候心思不能集中,最终获得了胜利。从杨靖的角度可立意为:面对困难,只要善于开动脑筋,就能找到应对之策;要打败对手,应做认真的分析,从而找到对手的弱点,对症下药,方能成功。从猴子的角度也可以立意,比如要注意消除自身的弱点、做事时须心无旁骛、越是胜利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等。【佳作展台】一盘桃子的教训猴子失败了!它失败不是因为技艺不精,而是因为心不在焉它竟然在激烈对弈的时候想着桃子。桃子的色泽花了它的眼,桃子的香甜迷了它的心,于是妙手不见,糟着频出,虽有仙人之术,却终成败军之将。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不能专注于所做之事而滑入失败的深渊。孟子中有个故事,讲的是弈秋教人学弈,某弟子“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个弟子学弈,必然以失败告终。做学生的我们,也有很多人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老师讲解,而想入非非。他们得不到理想的学习成绩,原因正在于此。不专注于所做之事,失败还是轻的,严重的可能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杂技演员不专心,可能从钢丝上坠下,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命丧黄泉;父母带孩子不专心,可能使之遭遇不测,造成伤残;司机开车不专心,可能会撞倒路人,造成死伤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因不专注,这种种“可能”,很多都已经成了现实,而且正继续发生着。那么,还是把那盘“鲜桃”端走,让我们的心专注起来吧。专注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前提。汉代董仲舒求学时,三年目不窥园,孜孜不倦,终成一代大儒。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就非凡,而其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三十多年如一日的专注,他专注于自已的研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曾经的世界首富、美国股神巴菲特,从小就是一个对商业非常专注的人。上大学后专注于金融学,看电视只看经济节目,读书也首选金融类著作。诸如此类,无不说明做事专注是成功的前提。从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看,专注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做的事情上面,不被外物吸引,不受他事诱惑。有了专注的精神,一件事情,无论多么难做,成功也近在咫尺;有了专注的精神,一件事情,不管多么枯燥,也会变得生动有趣。宋代学者曾说:“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其中的“一”就是指专注,就是要求人们不被那一盘桃子诱惑。被诱惑了,就会“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不被诱惑,方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