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语文组合作教学课授课思路的汇报.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48243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六年级语文组合作教学课授课思路的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六年级语文组合作教学课授课思路的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六年级语文组合作教学课授课思路的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汇报体会/工作汇报 关于六年级语文组合作教学课授课思路的汇报 一、一节非常粗浅的组内合作教学课,得到丁校长、宏永老师及所有听课教师的重视,大家对我的包容令我感动至深。二、说一下我对合作教学课的看法。校内公开课不应是教师个人能力特点的至极表现,而应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探索、实验,如果一味注重个人的发挥,就无法探索教育的真正规律,无法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一堂公开课,就象是在教师中仍一石子,达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有所涟漪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打开一扇扇窗门,这堂课才是有所意义。 三、本堂课的教学是单元整体预习与单篇课文教学融会贯通的教学尝试,主要为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的而探索。 1、 实现单元主题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纵观小学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对鲁迅这个人物的宣传并没有传奇的神话色彩,没有看到多少儿童读物神话般地美化这一形象。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从导读到本组的阅读资料,及全组课文都是以鲁迅为主题,可见编者和审稿者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寄予了解鲁迅形象、感受文学成就鲁迅、革除黑暗、谋求中国老百姓得解放巨大作用的深切希望。 这一单元的教学如果能让所有的学生头脑里深深烙下鲁迅的形象,这就是成果,能用本单元课文中的原话向人简要叙述鲁迅形象,这就是语言的积淀。认识这一崇高形象,把某篇*割断了解不科学,就单元这几篇课文了解不够,必须是通过单元整体阅读,才能较全面、清晰地理解“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先生,还要打开学生课外阅读这扇大门,来丰满鲁迅这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于是,在上课前,我再读自嘲呐喊及巴金、宋庆龄、蔡元培等与鲁迅有关的名人轶市事,并从中摘录片絮,引以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 在每篇*的教学情节中,不断提到本组课文对鲁迅丰碑似的描写语言,有心的学生,不用刻意去背诵,他将终生难忘。如“隶体一字的胡须;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竹节似的瘦手指,精神却很好;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等等。在不断反复吟诵中,完成经典语言的积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削弱文本教学,而是更注重其中的精髓。于是在单元课文的文本材料的感受过程中,处处注重启发想象,进入那年月,那环境,身临其境,在跳出来,感悟文本经典语言的真实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统一。 2、这次尝试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材教学的时间不断压缩,逐步加大校内、课内的阅读量。其实这个探索,不应在六年级开始,更应该在底年级定向,中年级迈步子高年级迈大步出成果。这样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就尽可能避免读(12+6=12)十二本书的低效率、高时间成本的学习后果,更不会出现读十几年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如古时候私塾的小学生。本人读了十几年的语文,又教了二十年的语文,至今语言交际、表达能力仍然较差,我想还是阅读量小,积淀太少的缘故。 对于本堂课的具体做法,我就不多说了,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大家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