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139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1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外交的见证 C清朝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近代列强侵略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3.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A1处 B2处 C3处 D4处5.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历史场景是(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B. C . D .6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7. 马英九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凤凰网评论认为,这是马英九的“九二共识”战胜了蔡英文的“台湾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一个中国 D.国共合作 8. 讲到“民主”,我们常会提到雅典。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我们应当有怎样的认识?( )雅典自立国以来就有民主的优良传统,历任领袖均能加以发扬雅典虽然历经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最终认为民主政治最为可行雅典式民主是所有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治,以投票表决公共事物当时民主仍有身份限制,公民才有参政的权利,妇女亦被排除 A B C D9. 恩格斯说:“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材料说明古罗马的法律()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宗旨 保留了一些习惯法的法规着重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强制调解经济生活中纠纷 A B C D10.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11.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12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13.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14. 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D.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15. 历史学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历史学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A事件发生的时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16右图是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它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C芍陂 D大运河17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1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19.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 )A. 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时期 B. 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C. 由私人投资兴建 D. 采用机器从事生产20.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A.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C. 加强民族团结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21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2.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它反映的是 (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23.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24. 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航海家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马25. 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 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 B. 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 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D. 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加速资本主义发展26. 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从 ( ) A. 机器制造业B. 造纸业C. 棉纺织业D. 交通业2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 股票投机活动异常活跃 B. 商品市场的萎缩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 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28.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 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 B.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29.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是指赫鲁晓夫( ) A.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最终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30. 以下标志不属于全球性经济组织的是 ( ) 榆林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国家的行政权力;(三)司法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时期的制度?(2分)制度的具体名称是什么?(2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6分)(2)、哪个国家的政体是材料二的典型反映?(2分)政体名称是什么?(2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6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1851年,英国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商品和几千家外国厂商的商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技术产品。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美)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历史条件。(10分)(3)概括材料三中划线部分文字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2分)并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